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

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ISO 9001
  • 品质管理
  • 质量体系
  • 应用案例
  • 管理系统
  • 标准化
  • 流程优化
  • 企业管理
  • 认证
  • 最佳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套书名为『ISO 9001应用范例』,系针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电子、电机、资讯等制造业)于推展ISO 9001系列标准时,在实务运作上遭遇到的管理问题,所发展出来的对策工具书;包含了所有与ISO 9001品质系统要求,应对照到之文件(标准书及其相关之资料、表单等)范例。

  套书计分三册单元,各册单元实不易分离,毕竟它是一组具关联性且需对应到相关条文之套书,本册单元为:

  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

  涵盖:「营运(8)」、「绩效评估(9)」、「改进(10)」等相关品质系统要求事项,应对照之文件范例;及ISO 9001:2015(品质管理系统-要求事项)、ISO 9000:2008(品质管理系统-基本原理与词汇)、ISO 31000: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导纲要)与ISO/TR 10013(品质管理系统文件化指导纲要)等「附录」。
 
《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以外的品质管理与相关主题书籍推荐 鉴于您正在关注《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一书,我们为您精选了一系列在品质管理领域中,与该书侧重点不同,但同样重要且互为补充的书籍。这些推荐旨在拓宽您对整体品质管理体系(QMS)的认知,涵盖更广阔的理论基础、特定工具的应用、以及超越ISO 9001框架的先进管理理念。 以下推荐的书籍,明确不包含《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中聚焦的、基于ISO 9001标准条款的具体实施案例或细节阐述。它们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领域:统计过程控制(SPC)的深度应用、六标准差(Six Sigma)的量化方法论、全面品质管理(TQM)的哲学与组织文化重塑、供应链品质管理、以及新兴技术(如工业4.0)与品质的结合。 --- 第一部分:深度统计分析与过程控制(超越基础QMS的数学基础) 这类书籍着重于品质保证的量化手段,它们假设读者已经熟悉ISO 9001的基本要求,转而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数据驱动决策,而非仅仅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1. 《统计过程控制(SPC)原理与实践》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剖析了统计过程控制的数学基础和实际应用,这是确保过程稳定性和预测性的关键技术,也是ISO 9001中过程方法(过程监控)的底层工具。它详尽讲解了休哈特控制图(Shewhart Charts)的构建、解释和维护,包括 $ar{X}-R$ 图、$p$ 图、 $np$ 图、 $c$ 图和 $u$ 图的适用场景及计算细节。 重点在于过程能力分析,详细介绍了 $C_p$、$C_{pk}$、$P_p$ 和 $P_{pk}$ 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假设条件以及如何解读过程是否“满足规格要求”(Specification Limits)与“过程分布自身”(Control Limits)。书中会包含大量的过程失控信号识别,例如七种(或更复杂的)规则,指导工程师如何区分“特殊原因变异”和“普通原因变异”,从而指导何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本书与ISO 9001应用范例不同之处在于,它专注于过程的统计表现,而不是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要求。它提供了SPC软件的使用指导和实际工厂数据模拟案例,目的在于通过降低过程变异来提升产品品质的内在能力。 2. 《测量系统分析(MSA)权威指南》 核心内容概述: 品质的衡量是前提。本书是关于如何验证测量系统本身的可靠性的权威指南。它聚焦于重复性(Repeatability)和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即“测量仪器的变异性”与“操作人员间的变异性”的量化。 详细阐述了Gauge R&R(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的执行步骤,包括分类型数据(Attribute Data)的分析方法和连续数据(Variable Data)的方差分析(ANOVA)方法。读者将学习如何设计实验来评估传感器、夹具和操作员对最终测量结果的影响。它强调了线性度、准确度、分辨率和偏倚(Bias)的系统性评估。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告诉读者:任何基于测量数据的品质改进(包括ISO 9001中的不符合项分析)都是无效的,除非测量系统本身经过了严格的MSA验证。这是一种工具层面的深度钻研,而非管理体系的宏观构建。 --- 第二部分:六标准差(Six Sigma)的量化方法论 六标准差是一种以数据为中心、以降低流程缺陷率为目标的强大方法论,它与ISO 9001(关注体系合规性)相比,更侧重于过程的性能优化。 3. 《DMAIC:六标准差项目实施手册》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是关于如何系统性地应用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五个阶段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实战手册。它不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而是聚焦于项目管理和问题解决的流程。 定义(Define):如何撰写有效的“项目章程”(Project Charter),明确“客户之声”(VOC)与“关键质量特性”(CTQ)之间的转化(CTQ Tree)。 测量(Measure):详细介绍如何收集过程基线数据,并应用统计工具(如假设检验)来确认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 分析(Analyze):深入讲解如何使用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工具,如帕累托图、鱼骨图、回归分析等,来隔离X(输入变量)与Y(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改进(Improve):侧重于实验设计(DOE)的使用,以确定最优的输入参数组合,并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控制(Control):如何建立持续监控的机制(通常是SPC图表和SOP的更新)来维持改进成果。 本书提供了大量的商业案例(如降低服务响应时间、减少制造成本),强调通过严谨的统计验证来实现DPMO(每百万机会中的缺陷数)的大幅降低,这是ISO 9001体系报告中通常不会深入涉及的量化指标。 --- 第三部分:全面品质管理(TQM)的哲学与组织变革 TQM强调的是一种组织文化和领导力的转型,其广度远超ISO 9001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上的结构要求。 4. 《追求卓越:TQM的领导艺术与文化重塑》 核心内容概述: 此书探讨的是戴明(Deming)、朱兰(Juran)等大师的哲学思想如何转化为组织上下统一的品质观。它不仅仅是关于程序,而是关于思维模式的转变。 书中会详细分析TQM的十二项原则(或朱兰的品质三部曲:品质计划、品质控制、品质改进)。它着重探讨: 领导层的承诺:如何将品质融入公司的战略愿景,而非仅仅视为一个部门的责任。 员工的赋权(Empowerment):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圈(Quality Circles)机制,鼓励一线员工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 供应商的伙伴关系:将供应商视为长期合作伙伴,而不是单纯的交易对象,共同致力于系统性的质量提升。 持续改进(Kaizen)的文化植入:强调“渐进式、持续性”的改善,而非仅依赖于大型的、周期性的体系审核或再认证项目。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文化的管理,它描述了如何构建一个“自我修正”的组织,这与ISO 9001侧重于“体系的符合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第四部分:特定领域的品质管理深化 这类书籍将品质管理的原理应用于特定业务流程,拓展了ISO 9001应用范围的边界。 5. 《精益制造与品质的集成:消除浪费的艺术》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探讨如何将精益生产(Lean Manufacturing)的原则——核心是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Muda)——与品质保证体系相结合。它关注的是价值流(Value Stream)的优化。 书中详细讲解了看板(Kanban)、准时制(JIT)、防错法(Poka-Yoke)在实际生产线上的应用。与ISO 9001强调的“控制和记录”不同,精益方法更强调物理流程的自动化、可视化和标准化,以预防缺陷的产生,而非仅仅在缺陷发生后进行纠正或预防(Corrective Action / Preventive Action)。 特别是对Poka-Yoke(防错)的设计,书籍提供了大量的机械、电气和人为错误预防装置的实例,这些实例是具体的工程解决方案,超出了ISO 9001在“设计和开发”或“运行控制”章节中对控制手段的概述。 6. 《服务业品质管理:从体验经济到客户满意度模型构建》 核心内容概述: 专门针对服务行业(如金融、医疗、旅游、IT支持)的品质挑战。服务业的品质往往是无形、同步发生且高度依赖员工行为的。 本书的核心框架是差距模型(Gaps Model),即客户期望与服务感知之间的五个关键差距。它指导读者如何测量和管理这些差距,例如: 知识差距:管理层对客户期望的认知不足。 履约差距:知识存在,但服务交付未能达标。 沟通差距:内部沟通不畅导致的外部承诺失真。 书中会引入SERVQUAL量表等工具来量化服务品质的五个维度(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有形性),并探讨如何设计服务蓝图(Service Blueprint)来确保每一个接触点(Touchpoint)都符合预期的品质标准。这与侧重于有形产品和文件记录的传统ISO 9001体系的应用视角有显著区别。 --- 总结:推荐阅读的逻辑 上述推荐的书籍,每一本都聚焦于品质管理的一个深度维度,它们与《ISO 9001应用范例3》形成互补: 如果《ISO 9001应用范例3》教您“如何建立一个符合ISO 9001的品质管理框架”,那么SPC和MSA的书籍教您“如何为这个框架提供可靠的量化证据”。 如果它教您“如何维护体系的合规性”,那么TQM和精益的书籍教您“如何驱动超越合规的卓越性能和文化变革”。 如果它专注于文件和程序,那么六标准差的书籍则专注于“解决实际、关键的业务问题,并用数据证明改进的价值”。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营运】
I0818 修理作业程序标准
I0819 服务作业程序标准
I0820 顾客抱怨处理程序标准
I0821 产品鑑别与追溯程序标准
I0822 不合格品管制程序标准
I0823 搬运储存/包装防护与交货程序标准

【绩效评估】
I0901 市场调查处理程序标准
I0902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标准
I0903 内部品质稽核程序标准
I0904 品质管理审查程序标准

【改进】
I1001 矫正与预防措施程序标准

【附录】
附录1 ISO 9001:2015 品质管理系统-要求事项
附录2 ISO 9000:2008 品质管理系统-基本原理与词汇
附录3 ISO 31000:2009 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导纲要
附录4 ISO/TR 10013 品质管理系统文件化指导纲要

图书序言

自序

  智囊团创业至今,历经二十余载的风雨洗礼,在与两岸中小企业,频频接触的过程中,深切地了解到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管上遭遇的瓶颈,殷殷需要一套与时同进(配合当前法令规定),且又简明、务实、完善的「企业实务应用范例」工具书,以餍中小企业参阅、研拟、学习之需。
  「企业实务应用范例」属现代应用文书,其道虽小,为用却广。看似简单,学问甚大,凭空想像,困难重重。故古有进士而不能书一市井借据者,今有学士而不能书一应用文书者,此无关乎学历,实乃实务经验不足所致。有鉴于此,智囊团以多年两岸中小企业实务辅导经验与研究心得,针对症结所在,结合相关顾问、专家与菁英,以现代精简语体与企业效率控管为原则,朝标准化、制度化方向,自一九九六年起,陆续出版多套简明易行的「企业实务应用范例」工具书。

  二○○三年为便于两岸中小企业普遍落实採用,将所有已出版与未出版之稿件,重新分门别类整编,去芜存菁,融合一体。繁体丛书定名为『企业应用管理百科』系列(适用于台湾法规),简体丛书定名为『中国现代企管百科』系列(适用于大陆法规);繁体与简体丛书之措词用语,均力求精美完善,且益加要求浅显实用,两岸阅者倘有所得,实为智囊团之深幸也。

  『企业应用管理百科』初版(二○○三年)、修版(二○○七年)、新版(二○一一年)发行以来,备受厚爱,荷承洽询订购,殊觉荣幸,倍增惕勉,求精求进。惟现今法规多有修订(例如:商业会计法之IFRS版、ISO 9001:2015版、劳基法之新修订、…等),为求与时同进,再次结合多位顾问、专家与菁英,针对相关类项及实务内容,暨许多新观念、新需求,进行大幅改版、新编作业,若干内容酌予废除、修正、补充或新增,以利实用,历时一载余,丛书重新定名为『企业应用范例全集』。

  『企业应用范例全集』丛书,分为六组套书二十册,分门别类(新编)列举出190余则企业规章范例、40余则公开发行范例、40余则ISO 9001范例、860余则企业表单范例、90余则企业契约范例、380余则企业书信范例,举凡中小企业现今经营管理上必备之相关「企业实务应用范例」,几已涵盖在内。

  此外,『企业应用范例全集』丛书,延续以标准化、系统化之观念,配合ISO文件之组织逻辑,编拟出全部内容,完全符合资讯化的科学管理潮流。参酌採用『企业应用范例全集』丛书,让您从开始就建构出企业制度的基础,并成为符合ISO认证或公开发行公司规模,所要求控管之管理制度的卓越企业。

  『企业应用范例全集』,丛书所举范例可就所需,信手拿来,使用者可有无师自通之乐,教授者可有免东翻西阅之劳。无论是企业实务之用、员工学习之用、大专院校教本之用,均极相宜。此外,在应用范例撰拟过程中,如配合使用智囊团丛书之相关(电子书)编辑版本,那将会更得心应手,倍增效果。

  在一载余之编校过程中,承蒙多位顾问、专家及菁英,与智囊团出版中心同仁,煞费苦心,尽心尽力合作,予以重新研讨,分派任务,不眠不休,大幅编校,在此致由衷谢忱与敬意!

  智囊团丛书系列,在二十多载来的多次新、修、改版发行期间,陆续承蒙:前财政部长 林振国先生;前中华民国会计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 黄嘉明先生;前中国生产力中心总经理 石滋宜先生等多位前辈给予关爱,并在百忙中概予作序,在此再次重申致由衷的谢忱与敬意。

  丛书系列又陆续承蒙:前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吴寿山博士;前台湾大学商学研究所教授 陈文华博士;前政治大学企研所教授 赖士葆博士;前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所副所长 高长博士;前政治大学银行学系教授 张春雄博士等诸多位前辈给予关爱,并在百忙中概予推荐,在此再次重申致由衷的谢忱与敬意。

  『企业应用范例全集』丛书或仍有挂漏之处,有赖参酌者触类旁通,灵活运用,配合企业实际需要,益以修订出权责相宜,且实用可行的企业实务应用文件。付梓前夕,私衷感奋之余,谨书数言,以为之序。

智囊团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发行人 张国光 附识
二○一七年一月吉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这本书,在实践性方面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像是为品质管理新手量身打造的“操作手册”。书中充满了各种可复制的模板、检查清单和流程图,让读者可以直观地理解各项品质活动的要求。我尤其喜欢其中针对不同环节的实操性建议,比如如何制定有效的内部审核计划,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评审,以及如何设计一份清晰明了的品质手册。这些具体的操作指南,极大地降低了实施ISO 9001的门槛。我发现,很多我们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难题,比如如何界定部门职责,如何进行有效的纠正措施,都在书中的案例中得到了解答。例如,书中详细展示了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何通过优化文件控制程序,确保所有技术文件和生产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分享。这本书让我觉得,推行ISO 9001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实践,最终实现系统性的提升。

评分

读完《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我才真正理解了“持续改进”的内涵。在过去,我总觉得ISO 9001认证就像一个终点,一旦通过了审核,就可以松一口气了。但这本书的案例让我明白,品质系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旅程,每一次的成功都只是下一个改进的起点。书中详述了多家企业如何在取得初步成效后,进一步优化其品质流程,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统计过程控制技术,或者建立更具前瞻性的风险管理机制。这些案例展示了企业如何根据市场变化、客户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其品质管理体系。其中一个让我茅塞顿开的案例,是一家航空零部件制造商,他们是如何从被动应对客户投诉,转变为主动预测潜在的质量问题,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这种从“亡羊补牢”到“防患于未然”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卓越品质管理的核心价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积极主动、富有韧性的品质管理模式,也为我们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评分

我一直认为,品质管理与企业的文化和领导力息息相关,而《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这本书,恰恰印证了我的这一观点。它不仅关注流程和体系,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通过领导者的承诺和全员参与来营造积极的品质文化。书中通过分析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了领导者在推动品质改进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例如如何树立品质榜样,如何激励员工,以及如何将品质理念融入企业价值观。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是一家跨国零售企业,他们是如何通过自上而下的品质驱动,并在各个层级建立品质意识,从而实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本书让我看到,再好的管理体系,如果缺乏坚实的文化基础和领导力的支持,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它让我认识到,建立一个成功的品质系统,不仅仅是建立一套规则,更是要塑造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一种将品质视为企业生命线的集体意识。

评分

《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这本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对“系统思维”的强调。它突破了以往仅关注单一流程改进的局限,而是从一个整体的、动态的视角来审视品质系统。书中通过多个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如何协同运作,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共同支撑起整个品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我曾一度认为,品质管理只是品管部门的责任,但这本书的案例让我意识到,品质的提升需要企业全员的参与和承诺。例如,书中分析了一家高科技公司,如何通过跨部门的研发、生产、销售团队的紧密合作,从而在产品上市初期就将不良率降至最低。这让我看到了组织结构优化和团队协作在品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如ERP系统,来支持品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追溯,这为我们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更好地管理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做什么”,更深入地解析了“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让我对品质系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懂得如何将ISO 9001的原则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

评分

这本《ISO 9001应用范例3品质系统下》的出版,让我对品质管理的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过去,虽然我接触过ISO 9001的标准条文,但总觉得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很多概念显得抽象而难以落地。这本书则以其丰富的案例,成功地填补了这一鸿沟。它不仅仅罗列了成功的企业案例,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剖析了这些企业在导入ISO 9001品质系统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最终获得的成效。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案例选择,这使得无论我的公司处于哪个领域,都能找到可借鉴之处。例如,书中关于一家中型制造企业如何通过精简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来提升产品合格率的案例,就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另一则关于一家服务型企业如何通过客户反馈机制的建立与改进,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章节,也让我反思了我们在客户服务方面的不足。这本书的语言平实易懂,图表运用恰当,能够帮助读者将复杂的品质管理理论转化为可执行的行动计划。它提供了一种“跟着做”的思路,让我不再对推行ISO 9001感到迷茫,而是充满了信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