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和平日运动」三十週年
暨「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纪念专册
「二二八事件的遗害,沉淀到这个岛上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郑南榕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二二八名单」。在新闻、出版、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于善禄、任育德、李敏勇、李祯祥、林正盛、林毅夫、邱万兴、陈铭城、杨翠、郑文堂、卢世祥、薛化元、蓝士博,各自举证、引用述说,企图一块块拼出更完整清晰的时代受难图。
「二二八事件」,发生在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但全台各地的冲突,并非都集中在二二八当日。除了官方统计的那些受害者,此刻的社会,也充满了无法证明自己受难事蹟的直接与间接受害者。
任何人都可能是「名单之外」的受害者之一。
而像郑南榕,这样在一九四七年出生的外省第二代,从小敏锐地感受到二二八的禁忌与沉重。因此,在仍处戒严时期的一九八七年二月,他与陈永兴医师、李胜雄律师,成立「二二八和平日促进会」。
企图挣脱「二二八」这数字的束缚,在全台游行演讲,让更多的受难者与家属,从幽暗的角落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这事件的始末,也才有后来和平纪念的建碑或遗址……
名人推荐 李胜雄、陈永兴 一起诉诸行动专序
叶菊兰、郑清华 亲人回顾过去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