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志:七十八个不正常的哲学问题

渣志:七十八个不正常的哲学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渣文本的个人超小型媒体《渣志》实体书籍出刊!
  ●绝不应该错过的哲学思考入门书!
  ●七十八个想破头的哲学问题与解说,搭配谢东霖精美插画,948794狂!

  
  「如果明天早上起来你发现自己变成等身大的蟑螂,你会做的前三件事情是什么?」
  
  「你在网路上所展示的自我,佔了你真实自我的百分之几?」
  
  「电玩公司推出非常强大的虚拟实境人生游戏系列,你可以挑选自己想要的人生,其中包括六十年以上的生命经历。过程完全是第一人称视角,会有五感五官的完整体验。这公司在第一波推出了两款虚拟人生的游戏,第一款是『与你所选择的偶像明星共度一生』,第二款是『郭台铭的一生』。你认为在台湾买哪一款的人会比较多呢?」
  
  「你认为是在大自然溪流里面的鱼比较快乐,还是有钱人家水族缸里面的鱼比较快乐呢?」
  
  我有一门课开了整整十年,非常受到各校学生的欢迎,他们想不欢迎也没办法,因为通常是必修。在这门课里,我透过大量的随堂作业问题来建立学生们对哲学的初步认知。
   
  这些随堂作业全是申论,而且通常没有标准答案。多数人都写得很开心,因为有来有写就有分,虽然不一定会及格,但每次都来都写却不及格,也是很困难的事。不过,还是有人写到一半会抱怨:「老师,可不可以来点正常的问题!」
  
  我觉得这些问题还蛮正常的,但有学生认为不正常,我就拿来当作本期的大标。至于你觉得正不正常,那要你看过之后才能判断。
  
  我实际的授课内容并没有系统规划的架构,是随机丢出问题让同学思考,因为我的目标是刺激他们的思维能力。只要你试着答题,就算是乱答,你也往前了一小步。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人渣文本


  是个人类。PTT帐号lidance,台湾哲学学者、作者及专栏家。现任辅仁大学哲学系兼任助理教授。着有《大学生不要当的28种人:写给每个人的性格补强计画》、《人渣文本的政治伦理学》、《选举,不是你想的那样!:人渣文本的48堂公民实战课》等书。
 

图书目录

政治
第一问
第二问
第三问
第四问
第五问
 
社会
第六问
第七问
第八问
第九问
第十问
 
规范

第十一问
第十二问
第十三问
第十四问
第十五问
 
反省
第十六问
第十七问
第十八问
第十九问
第二十问
第二十一问
 
德行
第二十二问
第二十三问
第二十四问
第二十五问
第二十六问
第二十七问
 
美学
第二十八问
第二十九问
第三十问
 
比较

第三十一问
第三十二问
第三十三问
第三十四问
第三十五问
 
价值
第三十六问
第三十七问
第三十八问
第三十九问
第四十问
第四十一问
第四十二问
第四十三问
 
人生
第四十四问
第四十五问
第四十六问
第四十七问
 
宗教
第四十八问
第四十九问
第五十问
第五十一问
第五十二问
第五十三问
 
理性
第五十四问
第五十五问
第五十六问
第五十七问
第五十八问
第五十九问
第六十问
 
语言
第六十一问
第六十二问
第六十三问
第六十四问
第六十五问
第六十六问
 
 
知识
第六十七问
第六十八问
第六十九问
第七十问
第七十一问
第七十二问
第七十三问
 
存在
第七十四问
第七十五问
第七十六问
第七十七问
 
结语

第七十八问
 

图书序言

第十问
 
有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晶片,它植入人体之后,你的肠胃道就会产生转变,可以直接消化腐植质和矿物。讲白点,你就可以直接吃土了,因此这晶片又被称蚯蚓晶片。有些富国决定赞助穷国人民免费植入这种晶片,以解决粮食危机。请问你认为免费植入这种晶片,让穷人得以吃土维生,会伤害到他们的人性尊严吗?
 
很多人说自己穷到要吃土了,但人是没有办法直接吃土的,这牵涉到我们的消化系统的问题,我们还是要透过正常食物来获取热量,补充必要的一些维生素。
 
的确有些人不太看重吃。他们认为如果可以吃土维生,我们就可以不需要农渔畜牧业,可以将食物费用压到最低,把钱和资源拿去做别的事情,那其他方面的人类文明就会更丰盛。有点类似宣导不打手枪,就可以避免许多无辜树木被砍伐做成卫生纸。
 
在上个世纪,曾有人想像将来会研发出「只要吃下去就可以满足人一切生理所需」的药丸。现在就算有善存等营养剂,也有各种浓缩食品,吃这些东西一时之间的确死不了,但你可能也不会太开心。因为对人来说,吃除了生理意义,还有文化意义。
 
多数人类文化的核心都是落在吃这领域。台湾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吃,所以外国人来,我们只会带他吃吃吃吃吃。吃什么决定你是什么人,客家人吃的和闽南人不同,穷人吃的和富人吃的不同,越穷的人,「吃」佔他的收入比重就越高。我们透过食物来界定自己的身分,我们也会透过食物来彼此互相歧视,或是认为人家吃的这个东西是「错误」的。
 
像我们经常在吵「你吃这个东西不是真的肉圆」,「卤肉饭不该是长这样的」,「在地人不会吃这家鸡肉饭」等等。我们对于食物的内容、食物的形式是如此的在意,代表这已超出单纯美学的层次,甚至有道德的意义,有些食物甚至已经进入宗教的神圣领域。
 
一旦成神,科技就很难去挑战它了。改变人类的用餐行为与内容,或许在经济、科学理念上,会有更高的「效率」,但可能强烈冲击现有的文化,进而破坏社会结构,甚至让人失去生命目标。
 
植入蚯蚓晶片可能解决饥荒的问题,可是这些活下来的生命,他们还算是人类吗?他们会不会因此失去尊严呢?实务一点的人认为,人没活下来,就没什么尊严可言,但也有人认为赖活不如好死,宁愿死得有尊严,不愿活得像蚯蚓。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