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到现在,未来应该可以越来越好;
但是,我们绝不能忘记我们的前辈、无名的平民和我们所尊敬的社会菁英们的牺牲。
因为他们的牺牲、他们的血汗和努力,我们才能走到今天,让希望有机会落实。
—周婉窈
本书集结了台湾史学者周婉窈写于二○○八〜二○一六年期间的文章,
而这八年正好是台湾主体意识遭受强烈冲击的时期,
对于长期从事台湾史研究、关心台湾社会发展的她来说,
有如踏入阴暗的幽谷,看不到日光。
于是,在这八年中,
我们在太阳花运动、反课纲微调等社会运动场域中,
都能看见周婉窈教授亲自参与、积极以专业知识导正视听的身影。
此外,她也透过文字,苦心阐述作为主体的台湾历史,以及前人的努力,
以及台湾走到现在的不容易。
周教授戏称这本文集是「抗战八年文集」,
是台湾价值对抗强国价值的努力,
内容分为「唿唤转型正义」、「思索我们的历史」、
「历史的文学向度」、「怀思故人」、「向望的所在」五篇,
以史家的角度,写史也写人,
从不同领域反思台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本书特色 1. 一个台湾史学者在学术论文之外,以史家的角度,思考国家、社会、族群等各种面向的文字记录,写史也写人。
2. 从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到几位台湾历史研究前辈如王世庆、曹永和等人的风骨与坚持,看到作家平路在小说中所展露的台湾宿命与台湾人的焦虑,知道台湾在转型正义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在周婉窈教授的历史之笔下,这些文章都不仅只是发言稿或序文,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社会与历史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