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新苗。
你所不知道或遗忘的,书的故事,也是时代的故事
禁书,台湾特有种出土重光
本书挑选叙述的党外禁书,从一九六六年七月十八日遭禁的《中国文化的展望》(殷海光),至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查禁的《许信良论政》(杨青矗编)为止,计二十五种。警备总部大部份以违反〈台湾地区戒严时期出版物管制办法〉第三条(出版物不得有左列各款情形之一)的第五款(违背反共国策者)、第六款(淆乱视听,足以影响民心士气或危害社会治安者)、第七款(挑拨政府与人民情感者)予以查禁查扣处份。党外书籍的大量查禁始于一九七八年三月在装订厂扣押《选举万岁》一书开始,每年都有数十种书籍被查禁,直至一九八七年「解严」后才稍缓和,一九九二年八月裁撤警备总部,「禁书」才在台湾社会消失。——廖为民
名人推荐 胡慧玲‧蓝士博 热血推荐
他是党外运动史的活字典,读书家兼藏书家。「我要为台湾人留下火种。」廖为民说。抢救禁书,就是留下火种。廖为民两年写两本书,《我的党外青春》和《台湾禁书的故事》,记录某种姿势的青春和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台湾原生种,特有种。——胡慧玲
感谢为民兄,在完成《我的党外青春:党外杂志的故事》之后,继续出版《台湾禁书的故事》,为所收藏的「禁书」留下纪录。透过这部作品,我们不仅得以一窥当时知识份子的思想与实践,更可以看见一位爱书人的诸多因缘,他与那些书、许多人的际会。为民兄的作品不仅协助我们认识这些书籍,更成为我们认识那个禁锢时代的索引——他的叙述与诠释仿若星辰,提供我们梳理战后党外杂志与禁书的航线——因为有他的书写,才能让这些过往的史料与行动得以重新现身。——蓝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