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觉察:改变动作‧改善生活‧改写人生

动中觉察:改变动作‧改善生活‧改写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oshé Feldenkrai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费登奎斯最受欢迎的一本书
兼顾理论与实务的最佳入门指引

  「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让困难的成为容易;让容易的成为愉悦。」――摩谢.费登奎斯

  《动中觉察》是费登奎斯最受欢迎的着作,为成千上万人引介了费登奎斯方法,大大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各个年龄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学习身心整合,逐步发展出更完整、更有活力的自我。

  「动中觉察」意为「透过动作来增进觉察的能力」。日常的许多行动,常常只是个人习惯的模式,而行动本身并非独立的,每个动作皆透过感官、感知、思考而形成,若是细细觉察,会发现看似单纯的动作其实牵动了全身各个部位,甚至引动内在的情绪和感受;所以改变动作,也将改变我们感知及思维的方式。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费登奎斯的核心观念,如自我意象、发展阶段、觉察与进化的关系等,并说明为何要从动作进入觉察。第二部分是十二堂「动中觉察」实作课程,帮助读者在探索的过程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发展更完整的自我意象以及与生俱有的潜能。

  费登奎斯的方法深入浅出、讲求实际,谨慎避免任何神祕的元素,同时也不要求学生掌握深奥的理论。透过动中觉察,我们会对自己的身心有更细致而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当我们更有自觉,将逐渐打破加诸自身的限制,使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并真正拥有选择的自由。

本书特色    

  •本书是费登奎斯特别设计,用来帮助没有专业费登奎斯老师带领的一般读者,可依照书中的引导,深入探索并疗癒自己的身心,是以费登奎斯方法深度认识自我的极好的入门之书。

名人推荐

  保罗.如宾(Paul Rubin) 国际费登奎斯®资深教师培训师
  茱莉.凯森.如宾(Julie Casson Rubin) 国际费登奎斯®资深教师培训师
  易之新 神经内科医师、费登奎斯老师、身心灵书籍译者
  刘美珠 国立台东大学身心整合与运动休闲产业学系教授
  诚挚推荐

  「动作是感觉的基础,动作可以反应出当下神经系统的状态,『动』的优劣能力对自我价值观有很重要的影响。借由动作,觉察当下的身体状态,是每个人一生都该学习的功课。」――刘美珠(国立台东大学心动学系教授,Body-Mind Centering ®教师)

  「这个练习如此简单,却能如此巧妙地引领他人去创造同样风格的练习。它以精巧的方式开发你的身体,以心智及感官知觉分别去觉察身体左右两侧。身体的感觉变得更细致了,然后,身体的一侧激发着另一侧,彷彿由此开启了一种良性竞争的循环。」――耶胡迪.曼纽因(Yehudi Menuhin,小提琴大师)

  「《动中觉察》为成千上万人引介了费登奎斯方法。在我跟摩谢.费登奎斯一起旅行时,还有他主持的工作坊中,人们会走上前来跟我们说,这本书如何大大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挣脱个人困境而复元,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品质。」――科尔曼.科伦塔耶(Kolman Korentayer,完形和费登奎斯学派工作者,费登奎斯课程北美协办人)

  「费登奎斯最受欢迎、最平易近人的一部作品。」──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摩谢‧费登奎斯(Moshé Feldenkrais, 1904-1984)


  1904年出生于今乌克兰共和国所在地,为犹太人。青少年时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动乱中度过,在历经颠沛流离后,最终于巴黎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是物理学家、研究核能与反潜水艇科技的科学家,同时是柔道黑带的老师,也是法国柔道协会的创始者。因为受伤的机缘,开始细腻研究自己的动作与身心关系,以独创的方式深入探索,结合神经科学、儿童发展、解剖学、物理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与经验,开创了身心学(Somatics)三大学派之一的「费登奎斯方法」,推广到世界各地。

  费登奎斯一生中帮助或教导过的人们,来自全世界各地,不分性别、种族、宗教、职业,也不分年龄,其中有因生产而脖子受伤的五週大婴儿,有因电击而瘫痪三十年的九十七岁加拿大人。小提琴大师曼纽因(Yehudi Menuhin)、以色列建国总理戴维.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剧场大师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等也都追随费登奎斯本人学习。费登奎斯教学与概念哲学极其广泛,能应用在复健、教育、表演艺术、运动等等许多不同的领域,现今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以色列、澳洲、日本以及台湾都有国际认证(Guild Certified)的师资培训课程。(以上内容参考自陈怡如老师的「台湾费登奎斯®教育中心」网站)

  费登奎斯的教学和着作开启了神经科学与身心整合的新视野,其观念隐然符合最近一、二十年才逐渐被肯定的神经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观念。着名的作品除本书外,尚有:《身体与成熟的行为》(Body and Mature Behavior)、《强而有力的自我》(The Potent Self,书名暂译,旧译「从身态改变心态」,即将由心灵工坊出版)、《费解的显然》(The Elusive Obvious,心灵工坊出版)及《身体觉察做为疗癒的方法:诺拉的实例》(Body Awareness as Healing Therapy: The Case of Nora)。

译者简介

陈怡如


  国际费登奎斯认证合格教师(GCFP),国际费登奎斯®专业师资培训(FPTP)台北课程总执行策划与承办人,同时为台湾费登奎斯®教育中心创办人。致力于费登奎斯方法相关研究与推广,专精于音乐家演奏伤害与焦虑之处理并协助突破演出瓶颈,亦专注于脑性痲痹幼儿、中风与音乐家肌张力不全等领域。

图书目录

各方推荐
【推荐序】认识费登奎斯,改善生命的品质/保罗.如宾
【译序】走入费登奎斯的世界

第一部     做中理解
前言
自我意象
发展阶段
何处着手与如何开始
结构和功能
进展的方向

第二部  做以理解:十二堂实作课程
整体的观察
一些实用的提示
第一课  什么是良好的姿势?
第二课  什么动作是好的?
第三课  动作的基本特性
第四课  在唿吸里将「部位」与「功能」区分开来
第五课  屈肌和伸肌的协调
第六课  运用想像的时钟来作为区分骨盆动作的方法
第七课  头如何摆放会影响肌肉系统的状态
第八课  让自我意象越来越完整
第九课  运用空间关系来作为协调动作的方法
第十课  双眼的动作组织身体的动作
第十一课  运用「有意识的部分」来帮助我们觉察「没有意识的部分」
第十二课  想像和唿吸
后记

中文参考书目与资料

图书序言

推荐序

认识费登奎斯,改善生命的品质
保罗.如宾(Paul Rubin,国际费登奎斯®资深教师培训师)


  在有关于人类潜能及教育的领域里,摩谢.费登奎斯博士可说是以整体论来思考的早期领航者。

  费登奎斯年轻时是运动员,一次膝盖受伤的经历让他挫折又困惑,因为他的问题无法用任何医学方法来解决。他同时也对自己很不满意,因为他无法解释自己为何会如此冲动地赌上未来独立行动和生活的能力,只是为了在运动场上争个输赢。这成为了他毕生研究「强迫的本质」(nature of compulsion)的契机。

  费登奎斯与生俱来的充沛好奇心及聪明才智,让他开始对人类行为的根源进行彻底的调查。既然医疗选项全部无效,他开始透过达尔文(Charles Darwin)及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Lorenz)等人的着作来研究人类行为的演化。在此同时,他也研究人类神经系统演化的可能性,他想了解「大脑进行的生理发展」,与「人类发展出更复杂的行为及情绪历程」的潜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早期学者的理论如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学习理论及A.D.斯伯瑞斯基(A. D. Speransky)的着作《医学理论的基础》(On the Basis for a theory of Medicine)形塑且融入了他的思想。

  他透过皮亚杰(Jean Piaget)及其他学者的理论,来研究儿童的身体、社会及情绪方面的学习发展。他也对早期神经学家的理论很有兴趣,例如亚历山大.露瑞亚(Alexander Luria)及其后的学者,因为他们的研究指出大脑是如何影响人类的运动、感知、及情绪生活。

  简而言之,他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开始。他检视了他当时所有针对人类结构以及行为的理论,目的并不只是要了解这些领域,而是要深入探讨:是什么样的人类本质引发了这些领域的研究,是什么将它们区分开来,是什么让它们融合在一起,他又该往哪个方向才可能比这些领域走得更深远。

  他想了解在人类的演化中,这个世界上最明显的物理现象会对我们的潜力造成什么影响?这个世界的地心引力对我们的骨骼及肌肉形成造成什么影响?太阳光的强度及颜色对我们的眼睛及视觉感知的神经传导发展有什么影响?大气层对肺部及听力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在这个星球上的演化,是否不只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发展,也会系统性地影响我们的学习模式、我们的心理学,以及我们的社会历程?

  很幸运地,这四十年来的研究、实验、还有临床经验的结果,发展出这套为人所熟知的「费登奎斯方法」。

  他具有前瞻性的作品《身体及成熟的行为》(Body and Mature Behaviour)首度于1949年出版。他以严谨的科学思维及跨学科的思考方式来研究人类的学习及行为本质,其结果普遍得到当时思想巨擘的好评。可惜的是,在当时医学及科学仍然致力于专科训练的气氛下,该书遭到忽视。费登奎斯远远超越他的时代。

  《动中觉察》的英文版于1972年出版,是费登奎斯第一本为大众所写的着作。书中除了理论,还包含十二套专注于觉察来进行实验的动作序列组合。如此的动作序列组合形成了费登奎斯方法的核心,而这十二套只是他超过六百套「课程」中的一些范例。提供一系列对开展能力更实用、更有效的练习,来帮助我们发展更完整、舒适以及适合于不同生命阶段的身体状态,是费登奎斯博士的特殊贡献。对如此贡献有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

  当人类的神经系统开始作用,帮助我们组织动作以及自我表达的行为,用一种和谐的方式以我们的基因特征与这个世界互动,我们的行动就不只是关节及肌肉组合起来的机械行为了。而这些通常会带来戏剧化且令人愉快的结果——无论我们是想要对基本功能进行复健,还是让已经精练的技巧更加完善;甚至是更为复杂地,想改善我们与自己,以及我们与这世界之间关系的品质。

译序

走入费登奎斯的世界


  「听说这本书是先以希伯来文写的……所以……」翻译这本书时,常常想起多年前在美国接受师资培训的时期,不时听到同学们对此书的传闻与臆测。在琢磨要怎么写译序的同时,对这本书的历史与背景产生了好奇,于是,我写信给以前在美国念研究所期间的两位费登奎斯启蒙老师:以色列裔的大提琴教授暨费登奎斯老师Uri Vardi,以及费登奎斯老师Hagit Vardi。没想到这竟然带来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中文版翻译自1972年初版、后来于1990年再版的英文版,书名为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第二部分是十二堂课程的实作。

  不过据老师手上的资料显示,这本书最早于1967年以希伯来文出版。老师解释说,希伯来文初版第一部分的标题来自《希伯来圣经》中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接受摩西律法(Torah)的故事:「Na'ase ve'nishma」(我们将会先做,然后我们将会听到)。现代人将这句话理解成对宗教的完全奉献和接受。然而费登奎斯更动了「Na'ase ve'nishma」这句话的顺序,他不但以「听/学习,然后做」作为第一部分理论的标题,同时也以一种调皮的方式强调:如果不先有实际经验,就无法理解也无法获得。

  原来,希伯来文旧版的标题有如此的渊源,而这也就是后来英文版本有关理论的第一部分会定为「Understanding While Doing」(做中理解)的原因。这个意涵阐明了进入费登奎斯方法的重要途径——要尝试去理解什么是费登奎斯方法,实际去经验课程,的确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亲身经验,几乎所有的讨论都是空中楼阁,因此这本内含十二堂实作课程的书非常重要;至于对费登奎斯方法有兴趣却还没有机会找到合格老师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的中译版尤其珍贵。

  循着这条思路,读者不妨试着边读第一部分的理论,边实际练习第二部分的实作课程。读者甚至可以从第二部分开始,做完十二堂课程的练习之后,再回来阅读第一部分的理论,这样也许更有助于理解与学习。过程中倘若有难以理解的部分,也可以先跳过去,之后再回来,因为在一次又一次实作与阅读中来来回回探索,往往会有更新的发现与更深一层的体会。

  1967年之后的另一个希伯来文版本,于1972年出版,书名为《费登奎斯方法――以动作作为觉察的工具》。同年亦以英文出版,书名为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动中觉察》);这个版本也就是现今中文译本的来源。希伯来文版的副标题阐明了这个方法的运作方式――「重点是觉察而不是动作,动作只是作为觉察的工具或媒介。」

  费登奎斯方法有两种取向:一是透过触碰与互动、个别一对一的功能整合(Functional Integration,简称FI)教学,另一种是以口语引导的动中觉察(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简称ATM)团体课程。本书后半部的实作课程,即是从几千堂课程里精选出来的十二堂课。

  在愉悦而不怕犯错的环境里,费登奎斯选择以动作作为工具与媒介来带领团体课程,透过探索与学习的过程,发展自我觉察,进而改变自我意象来改善自我。然而,在引导动中觉察课程时,甚至有时在自己的练习当中,会观察到一个现象:我们往往不自觉地被自身的强迫性所驱使,或被想达成某种姿势、效果或成功的慾望所吸引,以至于将专注力放在动作的达成,而非身心现象的探索与觉察。有经验的练习者会发现一种有趣而弔诡的状态——怀着越强的企图心或决心、越勉强自己达到某种标准、运用越多的意志力,反而越到达不了书中所叙述的状态与境界。

  关于「达到短期目标的负面效应」、「意志力」、「将目标与过程分开来」等等,费登奎斯在书里有非常精辟且不同于俗的观察与论述。即使乍看之下,费登奎斯在每堂课程开始时就说明了这堂课的方向和目标,然而,若仔细阅读书中的概念以及引导,就会发现在练习过程里「如何做」其实比「做什么」更为重要,而这也会导向更深远的学习,也就是费登奎斯所谓的「认识自己」(knowing yourself)。

  费登奎斯从中年到离世,不断发展他的方法,精进自己的教学,随着不同的生命阶段,我们也会看到不同的转变。曾经身为运动员的费登奎斯,中壮年时期所发展的课程普遍来说比较困难;相对于接近生命末期,也许是对人性有更多的理解与宽容,此时所发展的某些课程,更为单纯与温柔,却能产生非常强大的影响。

  因此,在带领初阶的大众课程,尤其是面对较多病痛的朋友时,我较常从费登奎斯晚期的课程中选材,并且更强调以轻、小、慢的方式来练习(当然,依据个别情形,还有更多不同的方式),并且以温柔、自我保护与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如此的方式入门就如同慢慢建立坚实的地基,为将来强而有力且快速的行动做准备,并让敏锐的觉察力与分辨力得以发展。

  因此,我在译序里为读者介绍费登奎斯晚年的风格;在第二部分的实作课程中,我也在不更动原意的原则下增添一些译註,提供探索的建议与提示,希望读者能在更安全舒适的环境下有更多的学习。当然,读者可自行决定接受或略过建议,或者将译註视为另一个提供探索的版本。

  身为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柔道大师的费登奎斯,拥有丰富的知识,他融合东西方的思考,常常挑战着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费登奎斯亦受到犹太语、意第绪语、法文、德文、英文和俄罗斯语等多元种族文化与语言的影响。不仅从语言上来说,阅读费登奎斯并不容易,而且从文化背景来说,也与我们熟悉的主流中华文化大相迳庭。

  费登奎斯的祖先是哈西迪犹太教的大思想家,相对于我们所熟悉的主流教育文化,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非常不同的氛围。在哈西迪的教育概念里,解决问题并不是老师的责任,老师的工作是创造一个环境来诱发学习。因此,老师不仅不会直接给予学习者答案,甚至可能会营造充满矛盾与困惑的情境,让学习者在充满未知的情境里,自己去探索和辩证,让学习可以发生。

  「如果你完全照着我所做的来做,你就不是在做我所做的。」费登奎斯曾这样说。这句看似矛盾的话,的确传达了这个方法的核心(引自易之新的费登奎斯工作室网站)。虽然这也许不是主流的思维方式,但若在如此的状态下待得够久,可能可以带领我们超越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帮助我们练习如何在好几种同时存在的状态中找到并行的空间,并且探索黑白之间所有可能的灰阶。

  理解了这样的文化背景,读者也许可以发现费登奎斯在书中所提供的不见得是不可辩驳的真理,也不是某种一旦达成即可停止的终点。他所扮演的角色,如同一位具有丰富身心探索经验的向导,为我们描绘自我改善的旅程里沿途将遇见的各种形形色色的风景;并且向我们展示,当每次都有所进步时,改善的成果将会永无止尽!

  ******

  本书中文译本的出版要感谢很多人的帮助。首先感谢易之新老师热心促成我与心灵工坊的合作,并在我翻译遇到困境时提供建议和讨论,让第一次译书的我不会过于徬徨无助。感谢我的两位启蒙老师Hagit Vardi和Uri Vardi,他们热心提供我希伯来文版本的资讯。感谢资深的费登奎斯培训老师茱莉(Julie Casson Rubin)、保罗(Paul Rubin)与理查(Richard Corbeil),他们帮助我釐清本书的语言和字意。

  与Uri和Hagit讨论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我们真的不知道带着多少自己的文化历史背景在解读、诠释和理解眼前的文本。这个经验也再次提醒我,真正的学习是探索未知,并在发现「喔!原来我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之中,带着如小宝宝般的好奇继续向前。我想,此书的中译本也许未臻完善,但为费登奎斯方法多开启了一个对话的空间,欢迎读者提出任何疑问或讨论。(yiruchen0409@gmail.com)

图书试读

第一部:做中理解
 
前言

 
我们依据自我意象(self-image)来行为处事。不仅如此,这个主宰了我们一举一动的自我意象,会受到遗传、教育和自我教育这三项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承袭自遗传的部分是最不可改变的。每个人与生俱有的生物特质──神经系统的形貌样态和能力、骨骼结构、肌肉、组织、腺体、皮肤和感官──早在建立任何个体的独特性之前,就已经由生理遗传决定了。而他的自我意象是在一般的经验过程中,透过自己的行为和反应所发展出来的。
 
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语言,并建立他在某特定社会中,普遍的共通概念与反应模式。这些概念和反应会依个人出生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并非人类此物种所具有的特性,而是某特定族群或个人独有的。
 
在很大的程度上,教育决定了我们自我教育的方向。在我们的发展中,自我教育是最积极的元素;比起源自于生物本质的元素,自我教育更常运用于社会层面上。自我教育会影响我们学习外在教育的方式,并且影响我们选择学习的素材,也就是选择哪些是可以学习的,以及哪些是因为我们无法吸收而需要去拒绝的。教育和自我教育间歇交替地发生。在新生儿生命的前几週里,教育主要是吸收环境,而自我教育几乎不存在;自我教育只包含拒绝或抗拒所有异物、以及他遗传特质里无法接受的事物。
 
当小宝宝成长并变得比较稳定的时候,自我教育亦开始发展。孩童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会开始依据自己的特质来选择目标和行为,他不再接受外在训练试图强加于他的任何事物。强加的教育和个别倾向,共同定调了我们所有惯性行为和动作。
 
在塑造自我意象的三项积极因素中,只有自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生理遗传是无法选择的,教育是强加于我们的,甚至在生命的前几年,自我教育也非完全来自于自由意志,而是取决于「遗传性格、个人特质、神经系统运作的效度」三者之间的相对强度、外在教育影响的严重程度,以及持续程度。遗传让我们在生理结构、外表和动作上成为独特的个人。教育使得我们成为某个特定社会的一员,且企图让我们与那个社会的其他成员尽可能地相像。社会规范了我们的衣着样式,于是让我们的外表跟其他人相差无几,而社会也借由赋予我们语言,让我们跟其他人以同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但如此,社会亦在我们身上灌输了一套行为模式和价值,企图让我们的自我教育也如此运作,也就是期待自己变得跟其他人一样。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