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文推荐 世上伤人最深的事,莫过于朋友的背叛。社会学家、人际关系专家作者珍‧叶格博士,探讨友谊为何失败、伤人,甚至毁了一个人的生活。
书中归类出21种潜在的负面朋友,例如「对手型朋友」会嫉妒你到近乎恶毒的地步,「没断奶型朋友」会希望你时时陪伴,「控制慾强型朋友」非要掌控每一件事,小至约在哪里吃饭,大至你要跟谁约会等等。叶格针对这些问题,拟定维持友谊的计画,指出需要注意的极端行为,探讨冲突的引爆点(如嫉妒、愤怒,或是婚姻状况改变、换工作等)。此外,本书也帮助你辨识自己是否具有会伤害朋友或带来灾难的特质,了解自身的家庭背景是否影响了人际关系。
总结而论,本书可以让你学到如何处理负面人际关系:何时该挽救?该如何挽救?何时该结束?该如何结束?要是职场友谊出了差错,该怎么办?若有幸遇到良好的友谊,则要好好享受这段关系带给你的快乐。作者叶格曾在《欧普拉秀》等电视节目,担任节目嘉宾。
――亚马逊网站书评
社会学家叶格从1980年代就开始研究人际关系,并撰写相关论着。这本新书奠基于她的研究成果,再加上180份问卷结果分析,主要探讨友谊变质时该如何处理。
叶格认为,成功的友谊具有几种特征:信任、诚实、同理心、双方具有共通点等等,但假如原本互相扶持的友谊开始变质,这些特征便可能消失。每个人在人生中难免遇上这种情况,朋友可能变得自我耽溺、过度依赖、爱挑毛病,甚至互相背叛;潜在的童年问题,例如极度缺乏自信、手足竞争过于激烈、受父母虐待,很可能导致成年后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和朋友忠于彼此,愿意设法改变不断消耗友情的负面相处模式,作者在本书提供了几种相处技巧,此外也教你如何认清一段友谊已经演变成灾难,最好就此结束,又该如何确实结束一段关系(如果那位朋友想和你见面,可以试试说「我在忙」),如何在交到负面朋友之前就认出不适合往来的人(例如「有借无还的人」、「爱佔上风的人」),以及如何经营职场友谊(叶格坚信,职场上的朋友还是不要太紧密的好)。如果你正想尽办法处理一段变质的友谊,这本宝贵的书绝对是你的救星。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书评
我的朋友不多,但交情都相当深厚。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最要好的一个朋友背叛、抛弃了我,让我非常受伤。因为我很推崇读书疗法,所以我开始找一本能帮助我的书,指引我处理当下混乱的情绪。
那阵子我整天只想哭,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前半本都是哭着看完的,接着朋友和我就把话谈开,我再把剩下半本读完,到了那时,我对朋友只有一点点失望而已。要是我没有读这本书,说不定我已经结束这段关系了。我信任的人不多,其中就包括这个让我难过的朋友,我甚至愿意把性命託付给他,所以我必须搞清楚为什么他要这样对待我。
这本书探讨了友谊的每一个层面,还特别归纳出21种潜在的负面朋友。老实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背叛朋友的方式这么多。书里提供非常多资讯,范围很广,从工作场合的朋友、密友、普通朋友到挚友都谈,也写了挽救友谊的方法,对我帮助很大。
作者是朋友关系的专家,钻研这个领域多年,我觉得她真的很清楚自己在说什么,给予的建议也很值得採信。不管你是跟朋友闹翻了,还是单纯渴望一段让你感到被爱、有价值的友谊(而不是摧毁自尊心的友谊),这本书都会让你获益良多。
这本书让我明白,友谊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人必须保持弹性,因为朋友的生活可能变动得很快。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之前我对朋友的期待大概太高了,朋友毕竟也只是普通人而已。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我们能维持友谊,本身就是个奇蹟。所以,要是你像我一样对朋友失望,这本书绝对可以帮助你很多。你要知道,你和朋友之间或许该建立新的界线,不能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你。我现在还是觉得有点受伤,不过要是没有这本书,我一定还是觉得很混乱、很情绪化。我要发自内心地说,阅读这本书是个疗癒的体验。
――Rebecca,亚马逊读者
我在最煎熬的时候读了这本书。我人生中有很多段友谊都是灾难收场,到头来我总是变成失去最多的受害者,这本书帮助我认出负面的朋友关系,避免重蹈覆辙和相同类型的人做朋友。相较于大部分作者访谈的人,我算是比较年轻(25岁),现在我有一个挚友、几个普通朋友,恰好是书里说的合理交友模式。光是因为作者调查、研究过的众多不同案例,这本书就值得一读了。真的很谢谢妳写了这本书。
――Renzo Delarow,亚马逊读者
好爱这本书,作者透彻分析各种不同朋友的行为模式。阅读过程中,你或许会发现自己身上也有一些负面的特质。这本书会让你自我省思,了解自己为什么受到某些人吸引,也告诉你如何有效沟通。这本书让我知道,我其实是正常的,现在我会小心注意自己所说的话以及来往的对象,我也学到人的确会变,朋友的确可能渐行渐远。如果你怀疑自己哪里不正常,强烈推荐这本书!
――Debra Brown,亚马逊读者
我在2015年11月买了这本书,那时我很重视一段友谊,但又隐约觉得不安,怀疑这段关系可能是负面的。光是我买书的举动,就证明这段关系其实不太对劲──要是你也在找像这样的书,事出必有因。听从你的直觉吧。那段友谊又延续了一段时间,最后我选择以诚实、和善、友爱、坦白的方式,终结这段关系。本书第六章在这方面对我很有助益。
――kthaw,亚马逊读者
这是一本专门谈变调友谊的好书。虽然不是每段友谊都适合走一辈子,但许多朋友关系都会维持一辈子,要是友谊开始变质,该怎么办?叶格明确勾勒出健康的人际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又应该给予你什么感受,并指出你必须负起责任。书中也清楚说明,友谊开始走下坡时可以怎么做。
作者也描述不同类型的负面朋友,给予如何维持或终结这种友谊的建议。这本书会让你自问,这段友谊现在是健康的吗?以前是健康的吗?你愿意投注心力,让这段友谊死灰复燃吗?更重要的是,这段友谊值得挽救吗?
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有帮助,也提出很多建立良好友谊的方法,虽然称不上友谊百科,但对于了解人际关系是个很好的开始。读了这本书,会让你开始评估哪些友谊开始走下坡,哪些友谊尚可挽救。如果你一直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怀有疑问,绝对要看这本书。
――亚马逊读者
人人都经历过这种事:和自己要好的忠实朋友,以某种形式背叛了自己。这种事既伤人又痛苦,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我们一生中会交到许多朋友,但只有少数会成为一生的好友。本书告诉你如何选择益友,我尤其喜欢第二章,这章描述了21种不同的负面朋友,在阅读过程中,我轻而易举就认出过去的负面朋友是哪几种,这也帮助你在与人深交之前先判断这段关系是否会有良好的结果。
本书内容还包括:为什么朋友会彼此伤害?与朋友来往是否有不同的潜规则?如何打破旧有的模式,结交益友?作者的专业研究领域就是友谊如何运作,我非常期待她的下一本作品。
――亚马逊读者
前言 为什么朋友要伤害我们?为什么朋友会背叛我们?为什么有些人会陷于负面的朋友关系?我们如何从具破坏性的朋友关系中脱身?我们如何在自己的个人生活与职涯上,寻找、培养正面的朋友关系?
有些人似乎认为,「终生好友」已经取代了我们心目中因为婚姻关系而形成的终生伴侣。正面、美好、互惠的友谊,确实应该要相伴终生;但是负面、有害或不健康的朋友关系,则应该要喊停。或是你自己觉得一段友谊进展顺利,但突然,对方不再回电、回信,朋友关系也就此结束,多年后你仍不知道原因,难以释怀。
朋友是重要的人生关系 友谊可谓是被「发现」的。无数的研究人员在各种小故事与案例中,颂扬友谊的益处。流行病学家、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也从量化(或质化)的研究中发现,拥有挚友,会影响心理与生理的状态;例如,就算只有一个知心密友,也能让人延年益寿、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或是更有机会捱过乳癌或心脏疾病。
所以,为什么我们需要像本书这类书籍?因为在大家兴奋地大肆宣扬友谊对人生有多重要时,容易忽略了负面朋友关系可能造成的灾难。另外,本书特别探索身陷负面朋友关系的可能原因,并提供摆脱损友的最佳方法。甚至,如果你觉得你和朋友的关系总是不尽如人意、註定只会每况愈下,本书也提供止血疗伤的法宝,让你改变现状。你还可能必须从你的亲子或手足关系中,找到负面朋友关系的根本原因。
读者若可以了解友谊的复杂之处,理解为何自己会陷于负面朋友关系,知道如何寻找和培养正面的友谊,将得以让自己的朋友关系与生命全盘改观。拥有正面的友谊,并不尽然是交新朋友,有时可能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与现有的朋友互动。
朋友关系可能导致伤害、名声受损等糟糕的情况,甚至还可能造成更可怕的局面。一九九九年四月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科伦拜高中的惨案,就是一个恶名昭彰的例子:一对青少年好友,杀害了十二个同学、一位老师,造成二十多人受伤,最后自杀。据称,犯案的两个男孩是遭到霸凌、被「受欢迎的小圈子」冷落。他们似乎都一起行动,从彼此的友谊中获得犯下杀人与自杀的力量。
不需要谋杀和暴行,我们就知道检视负面朋友关系自有其价值。我访谈过伴侣被「朋友」诱拐的人,还有因为朋友背叛导致重要的工作计划停摆、最后和对方反目成仇的人。不论男女,都有人告诉我,他们向朋友透露本该「保密」的个人隐私,结果却因为朋友说熘嘴而丢了饭碗;还有人说朋友曾经偷过他们的钱。其他遭到朋友的背叛案例如下:
•「我有一个换帖的哥们,只要我对哪个女生有兴趣,他就会去追人家。」(二十四岁,男性)
•「她说她跟我男朋友上了床,试图说服我跟她『分享』」。(三十七岁,女性)
•「一个普通朋友在工作的地方散播关于我的谣言。」(五十岁,女性)
•「我的伴娘在我的告别单身派对上偷我的钱。」(三十岁,老师)
其他的故事则说明,忌妒会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也可能使友谊画上句点。
但是,某些具破坏性或有害的朋友关系,却难以结束,因为当友谊在形成阶段、对方还在「讨你欢心」时,你的朋友可能十分迷人、有礼、举止合宜。一旦友谊建立,对方可能就会换一种嘴脸。而交朋友这件事,可能使有亲密关系障碍的人陷入情感混乱的状态,同时改变朋友关系的参与者,以及他们对彼此的行为。随着朋友越来越熟识亲密,对彼此期待可能越来越高;期待落空的情形,也会比友谊刚开始发展的阶段来得更常见、更难受。
甚至,在像是学校、工作场所这种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友谊,如果扩展到包含其他不同的情况,甚至其他关系,则可能引发冲突,导致友谊变质。此外,朋友当得越久,维持友谊的投资就会越大,也越有可能忽略其负面行为,或者会为这些负面行为自圆其说。但你(或你的朋友)能忍受的程度是有限度的,除非朋友伤害造成的局面已被处理和解决,才可能继续当朋友,否则你们的友谊也就到此为止了。
朋友关系失败常伴随尴尬与罪恶感 友谊的亲密程度当然可以改变,在经历伤害、失望、期待落空后,就算双方还称得上是朋友,期待也会降低。朋友带来的伤害甚至可能导致最终的背叛:谋杀。二十六岁的唐先生已婚、有小孩。他在因妻子而起的纷争中,杀害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被判入狱十五年。唐先生说:「我出差时,他和我的妻子约会,最后两人一起跑了。」
就算没有引发像谋杀这么戏剧化的结局,对朋友感到恼火,即使导火线只是个误会,仍有可能导致犯罪的行为。一位四十九岁的单身女性说,她有一位很会嫉妒、愤怒的朋友,「偷了我的珠宝」。
我希望借由本书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他们会选择最终会背叛自己的朋友,以及如何翻转这种模式。此外,我也想帮助人们去除在朋友关系失败时,常伴随产生的尴尬与罪恶感。有人觉得,承认朋友关系破裂,似乎和承认婚姻失败一样难堪。
对友谊的浪漫化想法、认为友谊不该结束或不会失败,可能让人在应该结束一段友谊时,反而不顾一切紧抓住不放,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他们执着的是对友谊的一种迷思,而非想要理解这段朋友关系。
本书的目的,是要提供工具给读者,让读者得以察觉、应对具破坏性或有害的朋友关系。本书能让人更了解,为什么朋友关系、尤其是自己或亲朋好友的朋友关系,有时候会结束,或者说应该要结束,以及如何面对朋友关系的结束。更进一步来说,如果时常建立负面的朋友关系,那么从一开始就要选择和正面、健康的益友往来,他们可以丰富我们的个人生活,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快成功、走得更远。
理解朋友为什么伤害你,可以释放情绪能量 另一方面,在现在或过去的朋友关系中,你或许曾无意或有意地背叛过朋友。理解这种伤害对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影响,可以释放强大的情绪能量,否则双方可能会被背叛带来的罪恶感、悔恨、悲伤等等情绪压垮。如果你背叛了朋友,要学会原谅自己;如果你是被背叛的那一方,可以思考原谅背叛者可能对自己带来的益处。
大多数人都很幸运,有支持自己、关心自己、值得信任的朋友。但是,如果你觉得朋友伤害了你,可以去哪里求助呢?伤害是指当你赖以寻求支持、爱、温情、信任、忠诚、伙伴情谊或尊重的朋友,以某种形式辜负了你的信任。你的朋友可能没有遵守保密的承诺,或是造谣中伤你,毁了你其他的人际关系、甚至工作。对方可能在你情感需要依託时没有挺身而出、拿了你的钱私吞、让你的伴侣或配偶变心,或甚至更糟糕的是,对你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或使其他人丧命。
这些「朋友」真的是朋友吗?「朋友」怎么可以做出如此阴险可怕的事?这段朋友关系是从一开始就具破坏性、有害,还是随着时间慢慢变成这样?这段关系在哪里走岔了路?如果结束是最好的应对方式,要如何结束这段关系?如果一开始就是如此,要怎么学会即早发现他人的人格特质,以避免与最终将伤害或背叛你的人做朋友?
除了解答这些疑问,本书的另一目的,是帮助读者开始面对与这些议题相关的问题,并自己找到答案。不过有些人或许可以独自完成这趟旅程,有些人则需要进一步寻求专业的协助。
当朋友让你失望,或是在情感上没有支持你时,就可以定义为伤害。更直接的定义,就是当你仍想维系彼此的关系时,朋友却先为这段关系画上了句点 (有时你可能永远不知道原因)。如果朋友结束了这段关系,而你却因为不知道原因而执着不休,你可能要找出自己一直执着的原因。也就是说,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答案 (对失败的朋友关系,较后面的章节将讨论如何放下执着)。
不过,如果决定结束关系的人是你,即使结束的是一段负面的关系,还是要谨慎以对,避免两方撕破脸。千万记住,你结束朋友关系的方式,和这个决定本身一样重要。那个曾是你朋友的人,在未来可能爬到重要位置,有权决定你是否能加薪、你是否能为公司争取到重要的合约,或是否能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