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如何創作?我們如何觀看?
《請迴答吧,藝術!》
為你戴上鬼纔藝術傢現聲導覽的耳機
這是一本讓大眾擁抱藝術的「深度藝術書」。故事從哲學傢、攝影傢、藝廊經紀、精神科醫師、主播、高中生等三十三人拋齣心中對於「藝術」或「美」的問題展開,接球的藝術傢開始義無反顧一一誠實應答。
一如森村泰昌長年來在創作中對藝術經典的反思、解構,以及建立新的連結,若要找人剖析與迴應關於美、藝術、藝術史的提問,並為觀者建立藝術鑑賞新次元,很少有人能比這位在三十多歲就注定名留藝術史的攝影傢還要閤適。
當精神科醫師問道:「抽象畫要怎麼畫?」森村泰昌的迴答是:「罪魁禍首是達文西。」十五世紀的全纔留下瞭巨大詛咒,讓六百年來無數藝術傢陷入苦戰,「抽象畫」成瞭解放下的産物,但也是缺乏確切目的地的「藝術恐怖行動」,因此無法獲得大眾理解……「畫=具象畫,逃脫、反抗此一定義,就是抽象畫。」
藝術好難懂……作品到底在錶達什麼?美跟不美、藝術跟非藝術的界綫在哪裏? 帶上這些疑問,森村泰昌領讀者踏上一趟橫亙古今東西的藝術之旅,抵達他親自深入過(或說「成為」過)的藝術現場:
走進17世紀林布蘭開的畫室,看到藝術傢跟追求乾淨無瑕的時代格格不入的創作堅持。
站在日本第一幅公開展示的裸體畫前,辯論這是春宮圖還是藝術?
站在杜象「在街上買來的」小便鬥前,一窺自哥雅的時代以來,藝術傢不斷跟藝術苦戰的曆史。
蹲在芙烈達的輪椅旁,感慨創作者如何從缺陷苦痛中獲得愉悅解放……
聽顧爾德彈晚年版本的《郭德堡變奏麯》……
那些瘋狂、失序、模糊、充滿破綻的藝術的問題,因此有瞭凝視焦點,我們還看到不閤時宜、追求自我的創作者姿態,如何為美學與世界充實瞭血肉。藝術不是八卦討論,「藝術的本質就是難懂,所以纔有趣」。藝術的深度與難解,一如人生。
「藝術是驚奇、發現、想法的轉換,是小孩以上大人未滿的混沌時光。真正的藝術之都,是你自己,也是我自己。」 本書特色 ◎一般藝術書籍普遍聚焦於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具象畫,本書能為讀者另外補上現代藝術(例如抽象畫)、當代藝術(例如雕塑、行動藝術)、日本美術等藝術版圖,認識藝術被隱藏的「眼睛和精神」。
◎日本當代藝術旗手森村泰昌第一本中文版作品。
得奬記錄 「我的心境像隻知道平麵移動的人被示範瞭如何垂直移動,像頭頂上方裂開瞭大洞,是『咦,好像更復雜瞭』的感覺,又好像拿到瞭自殺用的毒藥。」──畫傢、當代藝術傢/山口晃
‧「『不懂這幅名作厲害在哪裏…是我的問題嗎?』這本書適閤所有這樣自我懷疑過的人。」
‧「森村先生是藝術傢也是優秀的作傢,我完全被森村世界給吸進去。當對藝術感到無所適從,我會想讀讀森村先生的藝術書。」──日本讀者/店長水木
‧「書裏有刺激又有趣的美術史。讀瞭之後我想誰都會認同原來抽象畫這麼有趣,或是去思考『原創』是否真的那麼重要?也許模仿的行為纔連結瞭新世代的可能性。」
‧「除瞭藝術的趣味,不知不覺間感覺自己觸碰到更深刻的世界與生存方式。」──日本讀者/miyamic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住在與藝術無緣的世界。」──日本讀者/tk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