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之间:三一原型门训协谈之人论与灵修

神人之间:三一原型门训协谈之人论与灵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神人关系
  • 原型心理学
  • 灵修
  • 基督教神学
  • 荣格心理学
  • 三一
  • 门训
  • 协谈
  • 内在转化
  • 灵性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何有些人,当他事情做得好时就看不起你,事情做得不好时就自暴自弃?到底是「孝子一定是不好的先生」?还是「跟父母要好的,和公婆关系也佳」?为何我的某些感受似乎总与他人不同?这些都与每个人所戴的偏光眼镜、魂中所存的自动执行档有关,主耶稣称前者为眼中的梁木,后者为人里面所存的。
  
  圣经指出亲子间相似相异之处,耶稣要门徒与父母分化,在上帝面前作一个独立的真正的人!祂说只有一位是我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当人将重要他人转为天上的父时,他将寻见上帝创造他的原型天命蓝图、在宇宙间的定位、在上帝眼中的自我形象,感受到上帝对他在基督里的喜悦,追求其内上帝样式的更新并在耶稣基督里之形像继续改变、灵命成长。如此,不但可以找到人生旅程的方向,也可以超越生命中许多的艰难与不幸。
  
  人与人之间的相交团契来自于三一上帝之间的互渗互存,耶稣与人的沟通,使对方内之上帝形像样式发挥发展、关系感成就感源源。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神人之间:三一原型门训协谈之人论与灵修》这本书的详细简介,不包含原书内容,旨在提供一个独立、深入的概述,聚焦于其可能涵盖的议题和深度。 --- 图书简介:《神人之间:三一原型门训协谈之人论与灵修》 探索信仰的纵深:在天人交汇的维度中重塑生命实践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跨越神学、灵修实践与人类学视角的综合性探讨。它不是对既有教义的简单复述,而是一次对“信仰行动”本身进行深刻反思的旅程,探讨在现代复杂语境下,个体如何与超越性的实在建立连接,并将这种连接转化为有意义的生活实践。全书的立足点在于探究那些驱动人类精神追求的核心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不同历史、文化与个人生命阶段中所呈现出的动态张力。 第一部分:原型与范式——理解信仰的永恒结构 本部分着重于构建理解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框架。我们首先要厘定“原型”的意义,它并非指僵化的教条,而是指在人类共同经验中反复出现的、具有深远心理与属灵意涵的模式。 1. 超越性的谱系学:从神圣经验到具身性实践 本章将追溯人类对“神圣”这一概念的早期认知形态,从原始的宇宙观到古典神学体系的建构。重点不在于辨别真伪,而在于理解:不同文化如何通过特定的叙事和仪式,将不可言喻的超越性(The Transcendent)转化为可感知的、可实践的经验。这包括对“启示”、“默示”以及“内在觉醒”等概念进行细致的语义分析。 2. 门训的当代意涵:行动中的伦理学 “门训”(Discipleship)一词常被局限于特定的宗教社群内部。本书将其提升至更广阔的伦理学层面——即一种持续性的、自我否定的、面向他者的生活塑造过程。我们将探讨门训如何成为一种对抗个体主义倾向的结构性力量。这涉及对“跟随”、“效法”与“转变”这三个核心动词的深度剖析,探究它们在当代社会中(如信息过载、身份焦虑的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与重塑的可能性。 3. 灵性成熟的阶段论:螺旋上升的生命图景 借鉴心理发展理论与经典灵修传统,本部分试图构建一个关于“灵性成熟”的动态模型。此模型摒弃线性的进步观,倾向于螺旋上升的辩证过程,其中包含了“黑暗之夜”、“停滞期”与“释放期”等关键节点。重点在于论证,真正的成熟并非是对复杂性的逃避,而是对内在矛盾和外部张力的接纳与整合能力。 第二部分:张力与对话——人论的辩证空间 人论(Anthropology)是本书的核心张力点之一。我们不将人视为单一的实体,而是理解为人性中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力量场域。 1. 自由意志的界限与疆域 本章对古典哲学与现代神经科学对“自由”的界定进行对话。我们探讨在既定的生理、社会结构约束下,人类意志的真实操作空间位于何处。这种探讨旨在超越“绝对自由”的乌托邦设想,转而关注“受限的能动性”(Constrained Agency)在日常选择中所体现的属灵价值。 2. 群体性与孤立性:共同体的建造 现代社会倾向于强调个体权利,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原子化。本节将考察人作为“社会性存在”(Social Being)的根本需求,以及“社群”(Community)作为灵性滋养之地的不可替代性。讨论的重点在于,一个健康的、具有生命力的共同体应如何平衡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与对集体使命的忠诚。 3. 具身性(Embodiment)的灵性维度 身体不再被视为灵魂的囚笼,而是理解属灵经验的必要媒介。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身体的实践——如劳动、艺术创作、禁食或简单的呼吸——来锚定那些抽象的属灵洞见。这部分强调了“在世性”(In-the-worldness)在灵性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部分:时间性与转化——灵修实践的动态场域 本部分将焦点从理论结构转移到实践层面,探讨时间性(Temporality)在塑造和转化生命体验中的作用。 1. 记忆的重塑:历史叙事与个人救赎 人类的身份建立在记忆之上。本章分析了灵修实践如何介入并重塑个人的历史叙事。这涉及到对创伤记忆、成功记忆以及被遗忘部分的审视。真正的转化,在于能够以一种更具前瞻性和赋权性的方式来“讲述”自己的过去。 2. 期待与缺席:对未来的灵性把握 灵修活动常常指向一个尚未完全实现的未来(如理想的国度或完满的自我)。本节考察“期待”(Expectation)这一心理动力如何驱动当前的行动。我们审视“在途中”的状态——即在“已然”(Already)与“未然”(Not Yet)之间的张力中,如何保持韧性和动力,避免陷入虚无主义或盲目乐观。 3. 谦卑的实践:有限性中的无限延伸 谦卑(Humility)被视为一种认识论上的姿态,即承认自身知识的有限性与视角的片面性。本书论证,这种自我限制并非削弱,反而是通往更广阔视界的前提。只有接受自身的“有限性之界”,个体才能真正开放于超越性的“无限延伸”。这包括对知识傲慢的批判性反思,以及在人际互动中实践的细微艺术。 结语:在协谈的场域中栖居 本书最后部分总结了贯穿全书的主题:协谈(Dialogue)。真正的属灵生命不是独白,而是在人与超越性、内在与外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不断发生的、充满建设性的“协谈”。它要求参与者不仅要表达,更要耐心聆听那些来自不同维度、不同声音的反馈。 《神人之间》是一份邀请,邀请读者深入探究自己信仰经验的复杂肌理,并以更具洞察力、更具人性深度的方式,去生活那份被赋予的“属灵召唤”。它试图提供一个框架,使现代人在面对信仰与现实的冲突时,能够找到一个既扎根于传统智慧,又勇于面向未来挑战的栖居之地。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部|
人类原型核心:上主的形像样式使人活出里面的基督
第1 章 上主造人—创造论中的人论 30
1.1 研究创世记的学派与文献背景 31
1.2 人受造之特点 37
1.3 人所独具之三种「造就」的能力 40
1.4 三一上主不断的看人「已经甚好」 48
第2 章 「形像」与「样式」之字义与经文研究 62
2.1 圣经中「形像」与「样式」的重要性 63
2.2 圣经中「形像」与「样式」之字义演变 64
2.3 「形像」之字义解释与性质分析 67
2.4 「样式」之字义解释与性质分析 78
2.5 形像与样式之字义诠释对于三一原型门训协谈之意义 91
第3 章 「分享」与「朝向」形像样式:越像基督 97
3.1 介系词 (in)与 (after) 的字义与使用模式分析 99
3.2 人分享 (in) 上主的形像,分享 (in) 与朝向 (after)
上主的样式:人受造应当要朝向上主的性情 104
3.3 人从分享(in) 父母的样式与朝向 (after) 父母的形像中
转向 111
3.4 男女皆分享上主之形像样式 123
第4 章 上主的「形像」与「样式」:神能与神性 134
4.1 从旧约到新约之上主的形像与样式:「上主形像」的基督论 136
4.2 上主的「形像」与「样式」为同义的主张 138
4.3 上主的「形像」与「样式」各自有其要表达的意义 141
4.4 堕落后,人的上主「形像」与「样式」 148
4.5 三一原型门训协谈中的「上主形像样式」之观点 156
第5 章 上主的形像样式与灵修:神性化/成圣 160
5.1 「神性化/成圣」就是愈来愈像基督 162
5.2 上主的形像样式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历程 175
5.3 上主形像样式的动态发展特征;合一与大公 179
第6 章 上主赋予人能力、荣耀与尊贵 187
6.1 人类管理的权柄来自上主 188
6.2 「能力、荣耀与尊贵」扩充上主形像样式的意涵 190
6.3 从「能力」看上主对人的态度 191
6.4 「荣耀」之诠释 196
6.5 「尊贵」之诠释 217
目录

|第二部|
三一原型门训协谈:耶稣的门徒训练与医治
第7 章 现代精神心理科学与上主的形象观 229
7.1 现代心理科学与上主的形象 231
7.2 佛洛依德对上主形象之看法 235
7.3 荣格对上主形象之看法 240
7.4 上主形象观之多样化 245
7.5 脑神经影像科学中的上主形象与宗教经验 250
第8 章 自我形象与客体关系 257
8.1 自我形象与父母 259
8.2 自我形象与上主 269
8.3 上主的形像使人赋权(empower) 274
第9 章 三一原型门训协谈是耶稣的门徒训练 279
9.1 三一原型门训协谈的核心原则与基本步骤 281
9.2 三一原型门训协谈疗癒的关键:失丧魂与灵命成长之跳跃 290
9.3 三一原型门训协谈的医治:自我形象的归正与上主形像的更新
―儿女的心转向父母 301
不断、上帝的国度也更多的实现,这是所有人际沟通的典范。
亲近神、反映神的荣耀,改变成主的形像,主的灵使人从荣耀进入荣耀!
9.4 三一原型门训协谈的意境:上主的形像样式与空气动态模式 315
第10 章 圣父、圣子、圣灵的谘商原型 328
10.1 圣父谘商 329
10.2 圣子谘商 350
10.3 圣灵谘商 365
第11 章 人类原型核心与三一原型门训协谈的医治 382
11.1 上主的形像样式乃三一原型门训协谈之人论核心 383
11.2 上主的形像样式显明人之独特 387
11.3 以上主的形像样式为核心的三一原型门训协谈 389
11.4 发展上主形像样式的终极目标在于连结与相似上主 392
11.5 结语:新天新地中的医治 394

附录Ⅰ有关「耶稣宝血为人人流出」之经文原典直译参考 398
附录Ⅱ有关「得着生命与失丧生命」之经文原典直译参考 399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灵命成长的最大助力!老实说,我参加过不少门训课程,也读过一些灵修相关的书籍,但《神人之间》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它不是那种教你几招就能立刻「灵修升级」的速成手册,而是真正邀请你去经历、去认识。作者花了很大部分的篇幅来探讨「人论」,从创世记开始,层层深入地分析人被造的荣耀、堕落的破碎,以及在基督里的救赎与更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把人描绘成一个无药可救的罪人,而是强调了我们内在被造的「原型」,那份原本就有的、对上帝的渴望,以及在三一神里所蕴含的无限潜能。 这种理解,让我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全新的看法。不再是带着罪恶感的自我厌弃,而是带着恩典的自我认知。我开始明白,我的软弱、我的挣扎,并不意味着我被上帝遗弃,反而是呼唤我更深地回到祂的怀抱,在祂里面找到医治和力量。而「协谈」这个词,也并非指某种僵硬的教条,而是作者邀请我们进入一种真实、互动的对话。他引导我们如何透过祷告、默想、团契,去聆听神的声音,去回应祂的呼召。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在跟一位最懂你的朋友聊天,他会跟你剖析最深刻的问题,然后用最暖心的回应,陪你一步一步走出来。

评分

哇,这本《神人之间》真的是一本值得你慢慢品味的书!我一开始拿到的时候,以为会是一本比较偏向神学理论的书,但读了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把非常深奥的神学概念,用非常贴近生活、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在「人论」的部分,真的是把我之前对人类的很多模糊认识都给理清了。他不仅仅是告诉你「我们是被造的」,更重要的是,他让我们看到,我们被造的「目的」和「位格」,以及这个被造的本质,如何在三一神的爱与关系中得到完全的彰显。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将「三一原型」的概念,巧妙地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灵修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灵修就是读经、祷告,然后感觉自己离上帝很远。但是,这本书带我看到,原来我们的灵修,本质上是在回应三一神在我们生命中不断发出的邀请。它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交融。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很多实际的门训协谈的例子,让我觉得,原来和神建立亲密关系,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具体的、有意识的操练,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实现的。

评分

天啊,我最近挖到一本超级无敌爆炸厉害的书,叫做《神人之间:三一原型门训协谈之人论与灵修》!老实说,一开始被书名镇住了一下,有点担心会不会太学术、太遥远,但拜托,这绝对是误会!翻开第一页就完全被作者的笔触给吸引住了,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充满智慧的牧者,坐在你对面,用最真诚、最贴近生活的方式,一点一点剖析我们人类的本质,以及我们和上帝之间那奇妙又深刻的关系。 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绝对不只是停留在脑袋里,而是直接敲击我的心灵。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原来我一直以来很多困惑、很多不安,都来自于对「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的模糊不清。作者就像一个温柔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那些隐藏在心底的结,让我看清楚,我们不只是孤单的个体,而是被造物,是被三一神所爱、所塑造的。特别是关于「三一原型」的概念,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上帝的本质本身,就包含了如此完美的合一与关系,而我们,被造的形象,也隐含着这种被造的渴望与能力。读到这里,我常常会停下来,静静地体会,那份被爱的确据,那份被呼召去回应的悸动,真的太疗愈了!

评分

这本书《神人之间》真的是一剂灵命的强心针!我最近读的时候,真的觉得心里的很多疑问都被解答了,很多迷惑都被驱散了。作者在「人论」的部分,真的是下了非常深的功夫,他把我们人被造的独特之处,以及在堕落之后所遭遇的困境,都描绘得非常真实,但更重要的是,他指出了在三一神里面的出路。他让我们看到,我们不是被遗弃的罪人,而是被神深爱、呼召的儿女。 我尤其欣赏作者将「三一原型」和「门训协谈」这两者如此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门训,不是模仿谁,也不是套用什么模式,而是活出神造我们本来的样子,是在三一神的关系中,与祂一同成长。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增长,更是生命上的更新。我感觉我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属灵知识的学生,而是主动回应神呼召的门徒。这本书,真的会让你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你与神之间的关系,那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我一直以来都很渴望在属灵生命上有更深的追求,但常常觉得缺乏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神人之间》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作者在「人论」的部分,花了很细腻的笔墨去描绘人类被造的复杂性,以及我们在堕落后所经历的各种挣扎。但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我们在基督里所拥有的新身份,以及这份新身份如何赋权我们,让我们能够活出神造我们的样式。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书中关于「协谈」的阐述。他不是那种只给你道理,却不给你方法的作者。他邀请我们去学习如何真正地与神对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祂的同在。我曾经觉得,祷告就是单方面的倾诉,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祷告更是倾听神的声音,是与祂建立真实的伙伴关系。作者提出的「三一原型」,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一个抽象的神学概念,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生命紧密相连,是我们被造的根基,也是我们灵修的动力。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神的热情,也给了我更多活出基督生命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