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医疗史:殖民、性别与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联经出版公司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译者: 廖恩琪, 杨祐羽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7/08/03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超越国族疆域,跳脱医学史框架
以东亚整体为范围,探讨 18 世纪以来东西方医疗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全面关照东亚医疗、科技与社会之现代化历程
科技部「医疗史研究群的建构与发展」计画成果
中央研究院/国立阳明大学「人文讲座」计画丛书
邀集中央研究院、阳明大学当代台湾一流学者撰述
《东亚医疗史:殖民、性别与现代性》共分四大领域,即医学与东亚现代性、殖民医学与后殖民时代、性别与医疗、生物医学与现代台湾。
本书第一篇以「医学与东亚现代性」为题,介绍传统医学发展的特色,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代转化。张哲嘉的〈近代早期的东亚传统医学〉一文首先透过介绍传统医学思想演变,官方对医疗的态度,医者与社会的互动,乃至药业的发展,医疗的国际交流等诸多面向,呈现出传统医学的复杂样貌。祝平一的〈救人灵魂,非为肉躯〉一文,以十七、十八世纪由西方传教士引入中国的自然哲学书籍出发,讨论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诸多值得深究的议题。哈佛大学栗山茂久先生选译的〈风的想像与中式身体观的发展〉,借由梳理「风」在不同性质文本中的呈现及其转变,强调传统中国对于医学与身体的认识如何与时空观、自我观、自然观、宇宙观等交杂,形成一概念相互穿透、支撑的认识与体验系统。王文基的〈疯狂、机构与民国社会〉一文则着重由「机构」的角度检视现代医学与中国的连结,试图以中国的例子为基础,与同一时期西方及日本的精神医学发展进行比较分析。
本书第二篇以「殖民医学与后殖民时代」为题。李尚仁以〈帝国、殖民与西方医学〉一文,评析西方学界对于相关议题的丰富研究成果。刘士永所着〈日本殖民医学的特征与开展〉一文首先以台湾为例,探讨日治时期医疗的诸多面向,包括以防疫为主的医疗公卫政策、医疗行政、护理与助产士之养成,以及医师的社会地位。顾雅文的〈疾病与医疗的环境史观点〉一文,特别从环境史领域研究的历史、特色、引发的争议,以及若干学者的修正看法,介绍晚近环境史关于疾病与医疗的讨论。刘绍华的〈从国际卫生到全球卫生:医疗援助的文化政治〉一文,正是以跨国公共卫生体制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一世纪初间的演变,审视殖民与后殖民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书第三篇以「性别与医疗」为题。傅大为以〈「医疗化」论点的当代多元演化,与来自性别与社会研究的商榷〉一文,聚焦在「医疗化论点的当代演化」,并对「性别与医疗」这个议题再作思考,延伸论述亦涉及妇女健康运动的新发展情势,乃至于性别与医疗的可能新研究策略。张淑卿与卢孳艳合着的〈性别与科技交会的护理史:本土案例〉从历史角度出发,关注传教事业与西方护理来台的历史脉络,延伸探讨台湾护理发展中的性别与科技如何影响其专业发展,并探索其形成脉络,及其对护理实务产生之作用。林宜平的〈赛伯格的悲歌:东亚性别、劳动与健康〉一文,企图透过分享东亚年轻女工在工厂里的欢声笑语,以及感受随之而来的猝死,或关厂、离职之后罹癌的各种职业灾害,重新唤起读者对于发展赛伯格理论的原始关怀。雷文玫的〈从卧房政治到公共政策:不孕与人工生殖技术治理的法规变迁〉,带领读者思考几个关键问题:作为一个决定权利义务与分配资源的公权力,国家面对不孕女性的抉择时,究竟透过规范扮演了什么角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共同形塑生殖技术的使用?以及不孕女性生育抉择的主体性为何?
本书第四篇以「生物医学与现代台湾」为题。陈嘉新的〈生命政治与社会偏差:初探台湾的鸦片类药物治理史〉,由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理论兴起与社会偏差之诠释入手,进而阐释伦理上的正当性如何在特定的政治运作逻辑下产生并维持。而这样被界定的自我与他人的治理,又是在怎样的权力与知识的架构下得以被操作。郭文华的〈在临床试验中的东亚族群〉,讨论焦点置于日本与跨国药厂交手的过程,而非针对日本药物法规系统的概述。蔡友月的〈基因、祖先起源与科学争论〉,再次带领读者进入一个方兴未艾的医学领域─基因科学,以及当前仍喋喋不休的政治争论─台湾民族的组成与科学定义。
全书四篇章的安排既有史学以时系事的纵深,个别主题也不失横向联结、深入探讨的广度。第一篇提出的「东亚现代性」两层面意义:西方科学帝国主义与医疗在现代东亚社会的特殊样貌。第二篇针对东亚殖民经验的各个分析,不仅帮助读者掌握过去时空脉络与医疗发展的关系,更提点反思当下医疗现象与文化中的殖民遗绪。第三、四篇的作者群就由不同的学科专业视角,在通论与个案间展现了参考西方理论、反思东亚现代性的运用价值。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刘士永
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博士;曾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客员研究员、哈佛大学燕京学者、奥勒冈州立大学春秋讲座、欧盟Erasmus Mundus访问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学者、台湾汉学讲座等;现职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暨同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员。研究兴趣为日本殖民医学史、二十世纪东亚公共卫生史,与东亚环境史等。
王文基
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博士。现任职于国立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并为公共卫生研究所合聘教师。研究兴趣为科学史,精神医学及殖民医学史。早期研究涵盖欧洲精神分析史,日治时期台湾癞病史。晚近研究主题为二十世纪华人社会的精神疾病及心理卫生。与学界友人合编有《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组真相》(行人,2012),《台湾科技争议岛》(交大出版社,2015)等书。
作者简介
王文基
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博士。现任职于国立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并为公共卫生研究所合聘教师。研究兴趣为科学史,精神医学及殖民医学史。早期研究涵盖欧洲精神分析史,日治时期台湾癞病史。晚近研究主题为二十世纪华人社会的精神疾病及心理卫生。与学界友人合编有《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组真相》(行人,2012),《台湾科技争议岛》(交大出版社,2015)等书。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学术专长为现代西方科学史与医学史,尤其是十九世纪的医学与生命科学。个人的研究集中在两个相关的主题,一是十九世纪英国在中国的医疗活动,一是英国热带医学的早期历史。主要着作为《帝国的医师―万巴德与英国热带医学的创建》(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2)。西方医学史研究的引进与推广也是其学术关怀,译有《欧洲医疗五百年》(左岸文化,2014);《科伦医师吐真言》(左岸文化,2016)。
林宜平
国立台湾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博士,现任职于国立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并兼任所长。因为长期参与争议多年的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研究与诉讼,跟随案例的发展,研究兴趣从公共卫生、性别与健康、科技与社会,逐渐进入科学与法律。曾经参与合编《医疗与社会共舞》(群学,2008)、《科技渴望参与》(群学,2009),以及《护理与社会:跨界的对话与创新》(群学,2012)等书。
栗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
1977年取得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文学学士,1978年取得文学硕士。在东京学习针灸后,进入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并于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开始在哈佛大学任职。栗山茂久的研究透过特定的医学史主题比较(如日本、中国、欧洲),探究广泛的哲学议题(如存有与时间、再现与真实、认知与感觉等)。其着作《身体的语言:从中西文化看身体之谜》荣获美国医学史学(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颁发2001年William H. Welch Medal,并已译为中、希、西与韩文。
祝平一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兴趣是十七丶八世纪与来华欧洲传教士相关的科学史。举凡与传教士的天文历法丶医学丶自然哲学丶他们对中国信仰、数术的批判等等问题,都是他研究的兴趣。
张哲嘉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主题为慈禧太后时期宫廷中的医病关系。现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曾赴爱知大学、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维康医学史研究所、哈佛燕京学社、爱尔兰根-纽伦堡大学访问研究。研究过的医学史相关课题包括宫廷医学、医生群体、医学知识传播、本草、药物广告、法医史、身体史、兰学史等,对于涉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课题特别感兴趣。2008年因〈大黄迷思:清代对西洋禁运大黄的策略思维与文化意涵〉一文获得国际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颁赠「竺可桢科学史奖」。
张淑卿
30岁以前在台中生活,30岁以后变成台北人。国立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The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短期访问学者、台湾科技与社会研究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现任长庚大学人文及社会医学科副教授兼主任、林口长庚医院儿童内科副研究员、台湾科技与社会研究学会常务监事。近年来研究兴趣为国际援助对台湾医疗卫生发展之影响、护理史。已发表期刊论文约24篇,闲暇之余喜欢走路、逛市场。
郭文华
国立清华大学科学史硕士,麻省理工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博士。现服务于国立阳明大学,担任医疗与社会的研究与教学。研究领域为当代医疗的社会研究与战后东亚公共卫生,课题包括东亚临床试验政策、美援与公卫体制、传统医疗国际化与汉生病治理。在科技与社会研究的推广上与学界同好合编有《科技渴望参与》(群学,2008)与《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组真相》(行人,2012)等书。
陈嘉新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系医学士、清华大学历史所科技史组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社会学博士,现在担任国立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助理教授。大学时期写过新诗与散文,毕业之后则写社会评论与专业论文。当过总共十年的精神科临床医师,曾醉心于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不过最终还是进入学术圈进行喜爱的科技研究。研究以医疗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主轴,着作主题包括成瘾科学与政策分析、精神医学的社会与历史研究、神经科学作为文化现象等等。
傅大为
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1986),国立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专长为科学史(中国科学史与欧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性别与医疗、科技与社会研究(STS)。主要着作为《异时空里的知识追逐: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论文集》,《亚细亚的新身体:性别、医疗、与近代台湾》(2005),近几年正逐步完成一本讨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SSK)之缘起与建构的专书,另外曾以英文与其他外文发表于国际期刊或专书多篇。合编过两册的孔恩论文集《孔恩:评论集》、《科学革命的结构》五十年专辑(2014)。曾与学界朋友合作创办《台湾研究季刊》、《科技、医疗、与社会》期刊、东亚STS期刊(EASTS Journal)。
雷文玫
国立台大法律系及美国耶鲁法学院毕业,目前在国立阳明大学医学系公共卫生暨医学人文学科,跟医学生与不同领域的同侪,一起思考医疗体制的未来应该如何?法律、伦理或政策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希望对于价值的实现,有对于国家政策、社会结构、医院管理及医疗现场权利义务等制度设计的讨论,而不只是谁赢谁输的二分法。期许自己做一个法律与医学的介面,能够更细腻地釐清双方所关切的现实,并且为双方具有正当性的价值找到更好的制度设计。研究的兴趣包括生殖科技、基因科技的伦理法律议题,以及人体研究的研究伦理。
雷祥麟
芝加哥大学化学硕士、科学史博士。现职为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员,国立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副主编。曾出版专书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并与吴嘉苓、傅大为合编《科技渴望社会》《科技渴望性别》(群学,2004)。研究兴趣是透过医学与科学史来理解东亚所经历的历史变迁,并反向探索这段历史对于世界史的可能意义。
刘士永
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博士;曾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客员研究员、哈佛大学燕京学者、奥勒冈州立大学春秋讲座、欧盟Erasmus Mundus访问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学者、台湾汉学讲座等;现职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研究员,暨同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员。研究兴趣为日本殖民医学史、二十世纪东亚公共卫生史,与东亚环境史等。
刘绍华
人类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任职于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主题以爱滋、毒品、麻风、水资源、性别、少数族群、现代性、全球化为主,重视学术研究的社会思辨价值与实作可能。主要研究成果为专书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及其中文版《我的凉山兄弟:毒品、爱滋与流动青年》(繁体版:群学,2013;简体版:中央编译出版社/三辉图书,2015)。该书获得台湾、香港、中国等地多项学术性与社会性的年度书奖。
蔡友月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任美国哈佛医学院医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系博士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社会学系Fulbright资深访问学者。研究兴趣为科技与社会、医疗社会学、种族∕族群、文化社会学、影像与社会介入。着有专书《达悟族的精神失序:现代性、变迁与受苦的社会根源》(台北:联经,2009),及纪录片「病房85033」、「Commitment!练马可老师与台湾社会学1955~1999」。
卢孳艳
任职于国立阳明大学护理学院,从事护理实务工作多年包括医院及社区,以及护理教育三十多年,对于护理师职场劳动正义极度关注,除了深入分析护理劳动条件的问题,做相关劳动与健康政策倡议外,也由性别观点讨论,护理专业知识与临床实作之社会历史脉络。在美国University of Arizona及University of Michigan接受硕博士教育,并曾于University of Illinois任教,美国社会提供了我体认「差异」的意涵。喜欢以深入观察实作场域之活动,及报导人说故事的方式做研究,主轴为妇女身体与医疗科技。曾任女学会理事长,目前是台湾护理产业工会理事长。
顾雅文
横滨国立大学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科博士。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助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环境史,经常受惠于科技史、社会文化史或地理学的洞见。关注历史上的疾病、药物、水利、灾害等议题,以及辅助研究的历史GIS等数位人文工具。
译者简介
廖恩琪
国立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硕士,国立台湾大学药学系毕。研究兴趣为女性饮食失调实作社会文化分析,科学哲学,女性主义,建筑现象学与社会学理论。现任职为医疗人员及兼职研究工作。兴趣为看书,打篮球,唱歌,园艺,建筑设计,旅行。
杨祐羽
大学主修财务金融,博士班研究江户医学史。喜欢阅读言简意赅的文字,认为吸收知识时要体验到的乐趣,应以不亚于享用饮食为标准。将散步游玩途中遇到的生态风景透过镜头裁剪,是近期觉得能引起感触而经常练习的技艺。
东亚医疗史:殖民、性别与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初诊东亚的殖民、性别与现代性 王文基、刘士永
第一篇 医学与东亚现代性
近代早期的东亚传统医学/张哲嘉
救人灵魂,非为肉躯:十七、十八世纪流传中国的「西方医学」/祝平一
风的想像与中式身体观的发展/栗山茂久/杨祐羽翻译/雷祥麟校订
疯狂、机构与民国社会/王文基
第二篇 殖民医学与后殖民时代
帝国、殖民与西方医学/李尚仁
日本殖民医学的特征与开展/刘士永
疾病与医疗的环境史观点/顾雅文
从国际卫生到全球卫生:医疗援助的文化政治/刘绍华
第三篇 性别与医疗
「医疗化」论点的当代多元演化,与来自性别与社会研究的商榷/傅大为
性别与科技交会的护理史:本土案例/张淑卿/卢孳艳
赛伯格的悲歌:东亚的性别、劳动与健康/林宜平
从卧房政治到公共政策:不孕与人工生殖技术治理的法规范变迁/雷文玫
第四篇 生物医学与现代台湾
生命政治与社会偏差:初探台湾的鸦片类药物治理史/陈嘉新
在临床试验中的东亚族群/郭文华/廖恩琪翻译/郭文华校订
基因、祖先起源与科学争论/蔡友月
作者与译者简介
图书序言
初诊东亚的殖民、性别与现代性/王文基、刘士永
跨界的东亚医疗与社会研究
学界一般的观念里,台湾学界于科学哲学、科学史、科技与社会(STS)以及医疗史等领域中,时有令人惊艳的作品问世,也常在相关理论的引入与反思上独占鳌头。再者,许多分属于上述诸领域之台湾个案研究,也经常明说或暗示这些个案并不本土,而具备某种东亚共通性的投射或反射。于是,有鑑于维系台湾学界持续发展之需要,期待后起之秀发「彼可取而代也」的豪语,并增进社会大众对医疗史、医疗与社会研究的了解,我们集结国内重量级学者,在科技部「新世代跨领域科学人才培育计画」的子计划「医疗史研究群的建构与发展」支持下,共同完成这本《东亚医疗史:殖民、性别与现代性》专书的编辑作业。为免读者慑于全书数百页之厚重而奉之一隅,我们不忖疏漏为读者导读如下。但望区区的「秉烛夜游」,能广致「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图书试读
None
东亚医疗史:殖民、性别与现代性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东亚医疗史:殖民、性别与现代性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东亚医疗史:殖民、性别与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东亚医疗史:殖民、性别与现代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