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欧洲民族运动:从苏格兰独立公投到克里米亚危机

当代欧洲民族运动:从苏格兰独立公投到克里米亚危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民族主义
  • 欧洲政治
  • 分离主义
  • 苏格兰独立
  • 克里米亚危机
  • 地缘政治
  • 国际关系
  • 冲突
  • 政治学
  • 当代欧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执笔历史,写就壮阔的民族史诗
走过天下分合的漫漫长路
14位作者以14篇民族运动作镜、了望未来

  苏格兰、北爱尔兰独立公投、俄罗斯兴兵克里米亚、加拿大魁北克的独立运动……,美国总统威尔逊于二战后大倡「民族自决」,后来世界强国衰弱,民族独立运动风行世界,缔造了许多新兴国家。战争从此无关国界,不再是国与国之间的家外事,也是一国之中人与人的家内事。

  《当代欧洲民族运动》收录十四篇研究论文,探讨南斯拉夫、俄罗斯、西班牙、义大利、苏格兰、爱尔兰、德国与加拿大等地的民族运动,解析这些地区民族冲突的原因、过程,在烟硝烽火间找寻解开心结、迈向和平的道路。

  不仅限于人种、语言、地域,民族运动的生成原因有更多来自历史共业,且至今方兴未艾,甚至随时代潮流变动出不同的型态继续发展,当中牵涉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都有复杂而纠结的历史背景。

  民族运动是世界性的,是抵挡不了的潮流,是你我身边现正进行中的真实。我们该借镜他国的历史、当下发生的事件,抛开旧有的偏见、拓展视野,并反思自身处境,了望未来。

本书特色

  ◎梳理苏格兰、北爱尔兰独立公投背后与英国的千万纠葛。
  ◎解析克里米亚危机中俄罗斯与乌克兰文化认同的问题。
  ◎审视东、西德由分裂而统一的过程,借这段疼痛的历史凝视民族运动的可能未来。
 

著者信息

主编者简介

洪泉湖


  元智大学社会暨政策科学学系教授。

作者简介

施正锋

  东华大学民族事务暨发展学系教授。

杨三亿

  中兴大学国政所副教授。

张婉珍

  侨光科技大学应英系副教授。

刘华宗

  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副教授。

赵竹成

  国立政治大学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系教授。

连弘宜

  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副教授。

卓忠宏

  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

郑得兴

  东吴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钟文博

  新生医护管理专校通识中心助理教授。

林浩博

  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硕士。

闵宇经

  健行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孙治本

  德国波昂大学社会学博士。

唐玉礼

  国立政治大学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图书目录

主编序 洪泉湖

当代民族运动的理论与实际 洪泉湖
南斯拉夫的解体与继承国的独立 施正锋
义大利威尼托地区之分离运动观察 杨三亿、张婉珍
比利时的法兰德斯分离运动 刘华宗
徘徊在归附与自决之间──乌克兰东部与克里米亚的选择 赵竹成
车臣的独立运动及俄罗斯的回应 连弘宜
多元文化主义与族群认同──西班牙案例研究 卓忠宏
捷克及斯洛伐克的分合与国族主义 郑得兴
给和平一个机会──从「和平协定」看北爱尔兰分离运动 钟文博
苏格兰民族主义运动──联合vs.分离 林浩博
法国新喀里多尼亚和科西嘉的分离运动 闵宇经
波罗的海三小国独立的启示──大国衰落,少数民族才有独立的可能性  孙治本
加拿大的魁北克独立运动 唐玉礼
德国1949-1990年之统一经验与启示 唐玉礼
 

图书序言

编者序

  这几十年来,台湾都一直强调国际化、国际视野,也因此各级学校,莫不重视英语教学。但平心而论,我们国人真的有国际视野、国际观吗?恐怕不然。我们顶多只了解美国、日本,但恐怕也只是片面的认知而已,或者有一些人懂得欧洲,也怕只限于政治或文化艺术的面向,国人对于邻近的亚洲,甚至连海崃对岸的中国大陆,我们好像也不怎么想去了解他们。

  果如此,那我们还有什么国际观呢?

  欧洲近三、四十年来,陆续出现了许多民族运动,导致烽火连天,生灵涂炭者不可胜数。但我们国人大多不知道那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这样?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甚至连发生冲突、战争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可能也不一定知道。

  台湾这样不关心其他国家,又怎能祈求别的国家关心我们呢?因此,本书之作,旨在结合国内学者,包括留学欧洲或从事欧洲研究者,分工合作,共同撰写一本介绍、分析欧洲当代民族运动的专书,提供给大学生乃至学术教育界人士参考,希望唤起国人对欧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族群各方面的注意,从而逐渐认识当代的欧洲,也就拓展了大家的国际视野。

  也许有人要问,欧洲大多是民主国家,而且经济发展也相当不错,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国家会出现民族分离运动?甚至引发连天战火?难道他们不能透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去处理民族的冲突吗?在这全球化的时代,他们为什么还是那么强调国家主权呢?难道国家主权比基本人权还重要吗?其次,民族分离运动如果出现了,那它的诉求是什么呢?它的策略是什么呢?它成功的可能性在哪里?失败的因素又有哪些?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又是怎么对待它的?强力镇压吗?还是温和妥协?结果又如何呢?这些可能都是大家想知道的。本书希望能够根据事实,提供值得参考的答案。

  台海两岸,也有统独的问题,但因不属欧美,所以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不过,从欧美民族运动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孟子说「惟仁者能以大事小,惟智者能以小事大」。本书中加拿大联邦对魁北克的分离运动,西德对东德的东进政策,是「以大事小」的成功案例;塞尔维亚对待波士尼亚和科索沃的分离,则是「以大事小」的失败案例。苏格兰对英国的独立公投,魁北克对加拿大的独立公投,是「以小事大」的佳例;而车臣对俄罗斯的分离,北爱尔兰前期对英国的恐怖攻击,则是恶例。成功的案例,当然是两造皆大欢喜,而失败的案例,责难免交互指责、推卸责任。但无论如何,能以仁、智治天下者,则生灵方能免于涂炭,国家方能臻于文明。吾人若仔细观察省思欧美这些民族运动的案例,或可解答:台湾海崃两岸,需要为统独问题而相互仇视乃至大动干戈吗?

  本书共收集有关欧洲(及美洲加拿大)的民族运动研究论文13篇,其中属民族分离运动者12篇,属民族统一运动者仅1篇。以台湾目前的专书出版而言,仅有专门讨论一个民族分离个案者,或只有论及两个个案之比较者。因此,本书应属最为周全,适合供大学生作为课程参考用书,也适合作为研究人员之参考文献,而对于国人之认识欧洲,则更有直接之助益。
 

图书试读

苏格兰民族主义运动的演进
 
苏格兰的民族主义运动,是多阶段、长时间的历史累积动态过程。捷克的民族主义学者罗奇(Miroslav Hroch)就曾表示,民族主义运动历经三个相互部分交叠的阶段,先是A阶段的文化与语言复兴运动,之后是B阶段的民族主义先驱,最后是C阶段的大规模政治运动。同样以为民族主义是长时间、多阶段累积进行的,还有史密斯(Anthony D. Smith)。他认为,在18世纪下半叶的现代化开始之前,尚有先前就已存在的文化痕迹可当作「民族」建构的材料,比如宗教、语言等等。现在看看苏格兰的民族建构,也能发现多个阶段一层层累积变化的轨迹。
 
第一阶段的变化,是建构「苏格兰」作为一个有一定土地疆域、人口的「民族」概念之存在。西元前55年的罗马帝国将军凯萨(Julius Ceaser)进攻大不列颠岛但未成功,直到西元43年罗马帝国才把不列颠征服。 无法攻下大不列颠岛北方高地,罗马帝国转而在岛的北部修建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从而奠定未来苏格兰(长城以北)和英格兰(长城以南)两地分界。罗马统治大不列颠岛南部的时候,来自爱尔兰岛西北部的海盗前来掠劫,之后部分的海盗及其亲属迁移到长城以北之处,因此罗马人对这群海盗的称唿「Scotti」一併指称大不列颠北部。历经中世纪的不断族群争端和结盟,封建的苏格兰王国形成,且在16 世纪的时候经教宗利奥十世(Leo X, 1513-1521 年在位)诏令,成为Scotia唯一国际政治代表,并正式切断和爱尔兰岛的名称和意义重叠指涉。苏格兰(Scotia)也从罗马史书的一个爱尔兰岛部族,演变成一个国家和民族。
 
第二阶段的变化,则是「苏格兰」和「不列颠」两个身分认同的并存相容。在都铎(Tudor)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58-1603)驾崩后,英格兰的王位因为先前王室之间的联姻传到了苏格兰的斯图亚特(Stuart)王室手里,意味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共主邦联之开始,同时也替往后两国的政治合併铺路。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