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大英博物馆馆长、「洪堡论坛」主持人、《看得见的世界史》作者
尼尔・麦葛瑞格 透过
纸上博物馆《德意志:一个国族的记忆》
向我们展现
一个国家如何从历史里找到自我认同
以及国家的意义?
过去一百五十年以来,德国跃升成为欧陆强国,如今他们承担欧盟东道主的身分,负责维系欧洲分歧复杂的运作。作者麦葛瑞格回顾了德国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下了这样的註脚:「那些碎片知道它们属于彼此,是一个整体当中的小部分。唯一的问题仅仅在于,它们应该紧密结合到什么程度,而且应该由谁来主导整合的进程。这些都不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所擅长提出或回答的问题。多亏了神圣罗马帝国,德国人已经有过一千年的实务经验。」
作者试图从德国人对「物件」的创造、挪用、弃用与再利用,编织一部数百年来的德意志历史。他视野所及包括:雕塑、绘画、瓷器、纪念碑、建物大门,还有啤酒、香肠、汽车、代用货币、字体、潜水衣、马路上圆孔盖、涂鸦等等。每件物品背后的历史,都勾勒出德国的追寻、挫败与重生,都是集体历史记忆的一个篇章,也是当权者的意志(见「被纳粹贴上堕落艺术的标签」)和人民重新诠释(见「柯尔维茨」)的权力争夺场。
历经「大浩劫」之后,许多犹太人仍回到德国,德国统一之后,更有二十万犹太人移居原本伤害他们的国度(见「犹太会堂」)。德国人将罪愆背在自己身上,想要弥补过去的错误,但「集体的罪责」之外,他们的一般老百姓如何面对战争带来的伤痛?(见「巴尔拉赫的〈悬停的天使〉」)这里没有英雄,只有多元的价值。过去,德国人从历史里找寻自我,现在,则要从历史里望向未来。
试举例书内物件: @啤酒:
除了大家熟知的慕尼黑啤酒节可以尽情畅饮啤酒,啤酒的制作方法也是认证够不够德意志的入场券。一八七一年进行德国统一谈判的时候,巴伐利亚加入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实施《啤酒纯净法》。所谓《纯净法》就是确保只有无污染的水可以使用于酿造啤酒,以维护这种国民饮料的完好性。不过为什么制酒一定要用纯净的方法?事实上,无关健康与否,而是间接禁止人们用可以制作面包的小麦与黑麦来酿造啤酒。
@情治人员训练用的「腓特烈大街车站」模型:
东、西德分裂的时候,两方之间若有人员要进出边防,必须在「斯塔西」的监控下进行。这个物件是柏林「腓特烈大街车站」的空间模型,如果把模型翻转过来,可以看见背面有一个开关和一些按钮,用意是要训练「斯塔西」,若有人试图非法离开东德时应当如何处置。
@国会大厦: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负责国会大厦的修建,他设计了玻璃透明圆顶,可供市民观看议事的进行,象征公民对政治的控制。不过,国会大厦的命运不是一直都很顺遂。十九世纪设立的时候,保王派并不尊重议会;而希特勒根本就移往别的地方举行议会;到了二战,国会大厦被俄军攻陷,士兵还在墙上涂鸦。福斯特重建时,并没有洗刷干净,在巍巍的议会殿堂留下了「希特勒完蛋了」(Hitler Kaputt)的秽语。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铁门的内侧,装设了「JEDEM DAS SEINE」的标语,每年重新油漆一次,它不是给路过的人看,而是让囚犯每天经过大门时,都会看到这句古罗马法律格言「各得其所」。很讽刺的是,设计字体的法朗兹・埃尔利希(Franz Ehrlich)是包浩斯的艺术家,也是这里面的犯人。包浩斯却是纳粹所欲肃清的一种艺术风格。而「各得其所」不只提醒犯人国家囚禁他们的正当性,事后看来,这句话充满玄机,某位囚犯做了一首诗,透露:党卫军有天也将被绳之以法。
@柯尼斯堡的人孔盖:
长久以来,德意志的地理疆界和历史发展一直都是变动不拘,因此,没有所谓内在一致、可统摄所有德国人的德国史,这种情况在欧洲国家里面,算是很特别的。例如哲学家康德的故乡――柯尼斯堡,如今不再属于德国,而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文学家歌德发现德国伟大艺术和历史之泉源――斯特拉斯堡,如今属于法国。如今在加里宁格勒已不复见任何德国的痕迹,除了地上的人孔盖。
@慕尼黑「胜利门」:「胜利门」应该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军队打了胜仗,凯旋而返。但在慕尼黑,「胜利门」被献给「巴伐利亚军队」,却避开了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那支军队在「拿破崙战争」的大多数时候,是跟法军并肩攻打其他的德意志邦国。「胜利门」因而是一座具有双重模煳性的纪念建筑,它显露出一个尴尬的事实,那就是敌人很容易就从外国人变成德国人。
@巴尔拉赫的天使塑像
德国没有年年举办纪念活动来追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什么样的仪式能够用来纪念德国不但打输了,而且还被宣布有罪的一场战争呢?一般国家都有高耸入云的纪念柱或者熠熠生辉的陵墓,但德国反而只有一尊真人大小、水平飘浮的青铜人像,从大教堂的天花板垂挂下来。这是巴尔拉赫(Ernst Barlach)的作品,代表的是「一个纪念而非告诫」,他曾经表示过:我们面对战争时的态度应该是回忆与内省。
本书特色 1.纸上博物馆、以物件为主的历史叙事。
2.环环相扣的物件关系,全面性勾勒对德国精神的理解。
3.「德意志:一个国家的记忆」计画最初是大英博物馆的特展,后来制作成BBC Radio 4的节目(www.bbc.co.uk/programmes/b04dwbwz),最后落笔成书。
名人推荐 作者从「记忆」切入。透过物件与人、地方与建筑、绘画、玩具和纸钞、森林和孤独的橡树……向世人展现全方位重要的研究成果。――Rebecca K. Morrison,《英国独立报》
抓住读者的情绪,如羽毛般地轻描淡写,却怀着深刻的远见。――Jackie Wullschlager,《金融时报》年度选书
成功展现了德国文化、历史和记忆各方面复杂而丰富的面貌。――Richard J. Evans,《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选书
如同一条镶着抛光宝石的项鍊,叙事安排精心设计,充满狡黠智慧,可读性高。――《纽约时报》年度选书
这是一部书市引颈期待…具高度原创性的着作,为英国读者介绍了最具影响力的邻居――德国。非常乐意推荐给任何想认识除了「第三帝国」之外,其他德国历史面向的读者。――Ritchie Robertson,《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在作者的带领下,读者对德国历史的了解意外地到达了原先所到不了的深度。在收敛的文字风格、公允的历史定位之间,隐藏着真正的热情。――David Wootton,《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年度选书
这部倾全力制作的系列,从展览到广播,再到书籍,都经得起众人的检视。这个计画非常具有渲染力,整体架构非常仔细,不只为当今德国写下註脚,也描绘出今日欧洲的面貌。――《经济学人》
一部有关德国历史记忆的历史,不论是读(书)、听(广播)、看(展览)和讨论,都是一场盛宴。――Ulinka Rublack,《时代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