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安自在(修訂版)

輕安自在(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生活哲學
  • 心靈成長
  • 情緒管理
  • 自我提升
  • 幸福感
  • 正念
  • 減壓
  • 人生智慧
  • 個人成長
  • 積極心理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李焯芬教授撰寫的佛理小品集,分為三編,即智慧編、自在編、慈悲編。作者以淺白的語言融佛理智慧於故事中,旨在以小見大,教化人心。

  本書自2009年推齣後,一直深受讀者喜愛。本次修訂加入李焯芬教授關於「智慧」、「自在」、「慈悲」的心得分享,並特彆收錄常霖法師皈依後拍下的攝影作品,祈望可令讀者可在悠然意境中品味故事和哲理,得以放下執著,自然自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焯芬


  清華大學水利係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香港珠海學院校監。著作有:《應當如是》、《心無罣礙》、《活在當下》、《禪是一朵花》、《水的反思》、《佛智今用》、《輕安自在》、《悲智願行》、《走齣睏境》、《活好當下》、《愛在當下》、《快樂自在》、《安忍精進》、《逆境中的從容》、《有佛法就有辦法》、《文明的足音》、《求索之旅》等。

攝影師/常霖法師

  俗名葉青霖,香港理工學院(今理工大學)設計係畢業,「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創會及榮譽會員,從事攝影專業三十餘年。2010年依颱灣果如法師座下剃度齣傢,目前於世界各地,以生活融閤禪修的方式接引禪眾,希望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圖書目錄

智慧編
和諧老人   2
調養怒中氣   4
人天不二   7
養心如養花   9
另類地獄   12
障礙   14
彆把煩惱帶迴傢   18
善用生命   20
烏雲背後有陽光   22
弦論與緣起說   26
「無常」背後的因緣   28
時間的考驗   30
境由心生   34
人貴乎誠   36
理直氣和   39
見好就收   41
命運之船   44
苦與樂   46
幸福的真諦   50
上善若水   52
廬山煙雨浙江潮   56
一半一半   60
忍辱法門   64
捨得   69
掉瞭誠信以後   72
分彆心   76
淡有淡的味道   80
誠實也是一種智慧   82

自在編
境隨心轉   86
調心法門   90
環保從自己做起   94
煩惱隻留五分鍾   97
路麯心直   100
享有和擁有   104
學會低頭   108
應當如是   110
恩典是彆人的多   112
命運在自己手中   116
活好每一個今天   120
笨拙的天纔   122
寓工作於娛樂   124
大自然與天災   128
認識自己最難   131
水車與水   134
得失之間   136
盛名之纍   140
順其自然   142
煩惱纏身   144
心中的堰塞湖   148
雙重損失   150
白紙上的黑點   152
做自己最閤適的   156
享受生命的過程   158

慈悲編
勿以善小而不為   162
惜緣惜福   164
吃虧是福   166
最終得分   170
考驗   172
贊美的力量   175
快樂的鑰匙   176
飛行員的寬容   180
怨恨循環   182
感恩心   185
愛能生愛   188
燃點生命的燭光   192
善之花   194
茶與酒的對話   199
珍惜眼前人   202
代溝   207
緻富之道   210
一念之間   214
忍者無敵   217
跨越仇恨   220
心香   224
愛情也要加油   226
贊美如藥   230
給人鼓勵   232
不能分享的快樂   236
敬畏生命   238
留有餘地   240
唐山與汶川   242
給人希望   245
不打妄語   248
忘我境界   252
同體大悲   254

圖書序言

修訂版序

  現代社會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很沉重,在我們的香港尤其如此。我們大學的畢業生,齣來社會工作之後,鮮有朝九晚五這迴事。晚上七點、八點下班是常有的事;九點、十點纔迴傢的也不少。迴到傢中亦不代錶完全的「放工」、「放鬆」。有人在傢中仍要用手機或電腦繼續工作。各行各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也給我們帶來瞭不少的壓力。

  生活在這樣一個高壓的環境底下,如果我們仍能保持輕鬆舒坦,那該是多美的事。人如能坦然麵對壓力,乃至舒緩壓力,就會感到「輕安自在」。這對維持自己的免疫力及身體健康亦大有裨益。這本集子中的生活小故事,或許能讓大傢有所感悟、有所反思,從而讓自己更坦然地麵對周邊種種的壓力,達到這個「輕安自在」的境界。

  先說說「自在」。我們偶爾聽到有人說:「平常心對待之。」人生路上難免有些起落,有順境也有逆境。如何纔能以「平常心」坦然地麵對逆境,讓自己仍然有自在的感覺?佛傢認為:人要活得自在,首先要有些智慧。佛經中有一篇較有名的經典,叫「心經」,纔二百六十個字。經文中的第一段雲:「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亦即是大傢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大乘佛教裏的菩薩,有慈悲的一麵,亦有智慧的一麵,因此稱為「悲智雙運」。菩薩現慈悲相時,會聞聲救苦,因此稱為「觀世音菩薩」。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意思是菩薩在甚深禪定之中,瞭悟到世間萬事萬物,其實都是在特定的因緣條件下産生的。離開瞭這些條件,就不復存在瞭。這樣,菩薩感悟到世間的無常,因緣具足(或條件具備、條件成熟時)則有,因緣不具足則無。就以春天到來,樹上開花為例,開花是因為大地迴春、天氣和暖、陽光雨露充足,因此纔會開花。隆鼕臘月裏的北國,開花的條件並不存在,樹上就不會開花瞭。(當然,我們也可以人為地改變一些條件,例如在溫室裏種花,提供較暖和的環境,讓北方的鼕天裏也能産生開花的效果;這也就是改善因緣條件,得到更好的成果的意思。)

  菩薩既然洞悉瞭「因緣生則有、因緣滅則無」這個道理,就不會為「有」與「無」而執著,不會因為「無」而罣礙,因而能夠坦然地麵對「無」的景況。人生路上,如果我們也能夠掌握「因緣生則有、因緣滅則無」這個道理,就不會為人生的起起落落而罣礙,能夠更坦然地麵對種種的逆境,因為我們知道逆境的齣現也是有其因緣(或原因)的。例如有親友病倒瞭,我們當然會感到不開心、感到焦慮。但退一步想想:病也是有其原因的,可能是不小心著涼瞭,也可能是太勞纍而免疫力下調所緻,或因為器官老化衰退而引緻。當我們冷靜地找齣病發的原因後,就有可能坦然地麵對它、接受它,從而設法去治理它、剋服它。換句話說,逆境到來時,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冷靜地麵對它,找齣原因來,再找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便剋服睏難、走齣逆境。這也就是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之後,能夠「度一切苦厄」的道理。

  以上就是佛傢所講的:通過瞭悟世事「因緣生則有、因緣滅則無」的智慧,去坦然麵對人生的起落,從而讓自己保持心境的寜靜自在。換言之,自在不是無緣無故地産生的,是建基於我們自己的智慧的。心中有瞭智慧,纔能有自在的心境。

  除瞭自在之外,我們同時也希望活得快樂,因此有「快樂自在」這個願景。有瞭自在的心境,自然就會有一份愉悅(或禪悅)的感覺,而且是持之有恆,不會大起大落的。菩薩「悲智雙運」,除瞭智慧之外還有慈悲的一麵。現「智慧相」時得到自在,因此稱「觀自在菩薩」。現「慈悲相」時則是「觀世音菩薩」。日常生活中,我們對人慈悲、多關愛他人、多幫助他人,自己的心間亦會油然而生齣一份快樂的感覺。這也就是西諺「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意思。德蘭修女認為,世間沒有比慈悲更能令人快樂的事。天主教會也特彆重視對人慈悲。教宗曾把二零一六年定為慈悲禧年。道傢不但鼓勵大傢「齊同慈愛、異體成親」,亦同時希望人類對大自然慈悲。這和佛傢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及基督教的「愛人如己」,都是相通的。

  這本集子把「智慧」、「自在」與「快樂」這三個主題,通過生活中的小故事去演繹。我們希望藉此而能夠讓大傢更容易體會這三個主題的意義,因為故事往往比說理來得動聽,更容易令人有所感悟和反思、更容易接受。

  非常感謝香港三聯書店顧瑜博士及梁偉基博士為修訂和重印這本書所付齣的辛勞和不懈努力。更感恩讀者們多年來的厚愛。

李焯芬
二零一七年春



  近來,每見到焯芬先生,我總嚮他道賀,道賀他這兩年齣版的幾本書,都成瞭暢銷書,二○○八年齣版的《活在當下》更成瞭年度香港最暢銷的中文書(文學類)。我的道賀不為寫瞭暢銷書,能為他的名和利增益多少;說不好,反有害他的令名。他是一個很有成就的工程師,幾十年來為中國水利做瞭很多工作,很有貢獻,他被選任為中國工程學院院士,是實至名歸的。他除瞭教學和學術研究之外,同時擔任繁重的教育行政工作,當然也擔任不少公益社團的工作。他費心力撰寫這些大眾讀物,或會惹來某些人說他「不務正業」之譏。

  焯芬先生既是一個工程師,也是一個教育傢。他文理兼修,同時鍾情於曆史文化的研究,對中國曆史文化有濃烈的興趣和深厚的感情;他又潛心於佛學,於佛理和佛教文化有相當的造詣。最重要的是,焯芬先生富於人文精神,對社會人心有終極的關懷。這個年代,在人文科學研究者之中,也罕見以人文精神相砥礪,以社會人心作承擔的瞭。於我而言,則更見焯芬先生難能可貴瞭。焯芬先生百忙之中,撰寫啓牖人嚮上,引領社會嚮前的大眾讀物,完全是齣於對世道人心的關懷。他以佛傢的方便說法去講解人生道理,分享他對社會價值的體悟,也是齣於一種用世之心。我所以會祝賀他,一方麵說明他對人心的關懷和用世之心並沒有浪費;另一方麵,他這些著作能暢銷,正正說明社會人心嚮上的要求,這是焯芬先生和我們最喜見樂聞的。在香港,搞傳媒的,包括我們搞齣版和寫作的,總看低看輕社會大眾,而追求以嬉戲、娛樂、功利為節目和編著等為能事。這原是香港社會文化低落的最大障礙,而非社會大眾本身,甚至說得過份,是他們追求嚮上的要求被剝奪。我在香港從事編輯齣版三十年,對此有充分體驗,而焯芬先生麵嚮大眾宣揚正麵價值的圖書暢銷,也是最佳的說明。

  焯芬先生較我年長數載,原屬兄長輩,我卻一直以先生稱之,是齣於對他的尊敬,覺得在師友之間,他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很多。我認識焯芬先生而與之論交,是十多年的事,但卻認定是我人生中一段很值得珍惜的情誼。焯芬先生不恥下請,突然在齣版前,電話囑我這小弟為他的新書撰寫一篇序,我有點惶恐,但極願意撰寫,因為有點話要說;也不避嫌疑,因為在他的報紙專欄上,曾謬奬過我。但假寫序之名,而藉人傢之酒,澆自己塊壘,這要請焯芬先生和讀者諒囿的瞭。

陳萬雄
香港聯閤齣版集團總裁,香港齣版總會會長
二○○九年二月二日

自序

  自古以來,佛教就有個用講故事來進行弘法教化的傳統。早期的佛典包括瞭《佛本生經》、《百喻經》及《賢愚經》等以說故事為主的經典。其他的佛典,如大乘佛教般若期的《法華經》,也有著名的《法華七喻》。這些故事日後並且成瞭壁畫的題材。從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到新疆的剋孜爾韆佛洞,到甘肅敦煌的莫高窟,都不乏生動有趣的故事畫。

  宗教哲理因故事而顯得更動聽,更易懂,更深入人心。用故事來弘法,也不獨是佛教纔有。基督教的聖經裏有不少故事及寓言,包括「五餅二魚」和「浪子歸傢」等。穆斯林也有許多以勸善詩形式寫成的故事及寓言,包括中古波斯的《果園》、《薔薇園》、《瑪斯納維啓示錄》等,廣受信眾歡迎。

  這本集子收錄瞭我年來在香港《明報》(「明覺版」),「溫暖人間」雙週刊及其他專欄發錶的生活小故事及心靈小品八十五則。茲因應當下現實世態,分為「智慧編」、「自在編」及「慈悲編」三輯;另每則篇末均加插「靜思細語」專欄點題呼應,藉以啓發大傢轉換新角度和新意念去觀察事物,善於從生活中感悟大智慧,縱使身處逆境,亦能樂觀豁達。承濛香港三聯書店眷顧,悉心整理齣版,謹在此衷心感謝。

  書中的小故事,並非源自佛經。佛傢智慧既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那末古今中外都不乏能契入佛理的生活例子或小故事,從中能讓我們感悟一些生活的智慧,因而活得更輕安自在。集子因此取名「輕安自在」,當然是希望大傢都活得輕鬆、安樂、自在。

  集子裏最能讓人感到輕安自在的應是菩提道上的良師益友葉青霖先生的攝影佳作。能和他共同完成這本集子,是莫大的福報。

  感恩學藝雙攜的漢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的教誨和賜題。感恩香港聯閤齣版集團總裁陳萬雄博士的賜序,實在令拙著生色不少。

  感恩楊婉文小姐費瞭大量的心力和時間,極細心地打印及整理好書稿。

  沒有瞭這眾緣的和閤,就沒有這本集子瞭。

李焯芬
二○○九年早春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常常覺得,颱灣的生活節奏雖然快,但我們骨子裏還是嚮往一種悠閑自在的生活。有時候看著傢門口那片綠意,或是晚間抬頭看看星空,就會覺得心頭一暖,好像什麼煩惱都可以暫時放下。但迴到現實,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瑣事,又會把我們拉迴那個忙碌的狀態。《輕安自在(修訂版)》這個書名,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內心深處的這種感覺。它仿佛是一種承諾,承諾瞭那種我們都渴望的平靜和舒適。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從哪些角度來詮釋“輕安自在”?它會不會有針對我們颱灣人生活習慣的建議,或者是一些在地化的思考?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簡單易懂、又非常實用的方法,讓我們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或是傢庭生活之間,也能找到喘息的空間,重新充實自己。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的一個心靈港灣,在需要的時候,能給我帶來慰藉和力量,讓我能夠以更積極、更從容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一切挑戰。

评分

說實話,我這人比較務實,不太喜歡那些空泛的理論,對“心靈成長”這種說法總有點半信半疑。但《輕安自在(修訂版)》這個書名,卻有點齣乎意料地打動瞭我。它沒有那種過於“雞湯”的字眼,反而有一種沉靜的力量在裏麵。我之前也嘗試過一些關於壓力管理和情緒調節的書,但感覺很多都停留在“你知道”的層麵,卻很難“做到”。真正讓我感到睏擾的,不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而是身體和心理都不自覺地被慣性帶著走,很難做齣改變。所以,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以什麼樣的角度來探討“輕安自在”這個主題。它會不會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實踐?會不會有一些案例分享,讓我們看到彆人是如何剋服睏難,找到內心的平靜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些具體的指導,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的講解上。如果能讓我真正學會如何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不被外界乾擾,保持內心的穩定和從容,那真的就太棒瞭。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哇,原來是這樣!”的頓悟,並且能夠真正幫助我改善生活質量。

评分

哇,看到《輕安自在(修訂版)》這個書名,就覺得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最近生活節奏真的有點快,每天都在追趕 deadlines、處理人際關係,感覺整個人像個陀螺一樣不停轉,好像永遠都停不下來。有時候晚上躺在床上,腦子裏還在盤鏇著白天的工作,怎麼也睡不著。我一直都知道自己需要找到一種讓心平靜下來的方法,但總覺得那些心靈雞湯類的書都講得太虛瞭,不夠接地氣,實踐起來也覺得有點難。這次看到《輕安自在(修訂版)》的齣現,我真的非常期待!“輕安自在”這四個字本身就太有吸引力瞭,它仿佛是一種境界,一種我一直渴望達到的狀態。修訂版聽起來就更成熟、更貼閤我們現在的生活瞭,不知道裏麵會分享哪些更實用、更貼心的小撇步,能夠幫助我在忙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寜靜。我真的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輕安自在”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的,有沒有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或者是一些能夠啓發我們重新審視生活、調整心態的故事?感覺這本書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希望能帶給我一些真正的啓示和力量。

评分

最近生活中遇到一些瓶頸,感覺自己好像被睏住瞭,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也容易因為小事而感到煩躁。身邊的人都說我最近有點“緊綳”,連我自己也承認,我好像越來越不容易感受到快樂瞭。我一直相信,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們應該能夠活得更輕鬆、更自在一些。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輕安自在(修訂版)》時,我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瞭。這個書名太貼切瞭,它精準地道齣瞭我內心深處的渴望。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究竟是如何闡述“輕安自在”的呢?它會不會分享一些作者的人生經曆,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嚮內心的平和?有沒有一些關於如何處理負麵情緒、如何建立積極心態的技巧?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能夠真正地把“輕安自在”融入到我的生活,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新的視角,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找到剋服睏難的力量,並且能夠重新找迴生活中的樂趣和熱情。

评分

我一直覺得,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被各種“應該”和“必須”綁架瞭。好像我們必須成功,必須有錢,必須達到某個標準,否則就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有價值。這種無形的壓力,讓我們每個人都喘不過氣來。每次看到《輕安自在(修訂版)》這個書名,都覺得它像是一股清流,提醒著我,原來還可以有另一種生活方式。我很好奇,這本書會提供什麼樣的解讀,來幫助我們擺脫這種“應該”的枷鎖,找到屬於自己的“輕安自在”。它會不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接納自己、如何認識到自己已經足夠好的觀點?會不會提供一些實際的練習,讓我們能夠在這個充滿競爭和焦慮的社會裏,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寜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能夠重新定義什麼是真正的“成功”,什麼是真正的“幸福”,並且能夠勇敢地活齣自己想要的樣子,而不是被彆人的標準所左右。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