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民法概要(18版)

实用民法概要(1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民法
  • 实用民法概要
  • 法律
  • 教材
  • 法学
  • 十八版
  • 民法总论
  • 民法分论
  • 案例分析
  • 法律法规
  • 法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内容除就民法作重点阐述外,并将相关之法律名词,以法律小辞典之方式,附註于旁,更将有争议之法律问题,于适当章节,列为专栏加以研究分析。
  
  在各章节之后,又列有基础习题与应用习题;另就某一法律问题深入研究之论文,亦并在相关处所註明。此均非一般民法概要书所能及。
 
《现代刑法学:基础理论与前沿探索(第12版)》图书简介 导言:刑法学的时代回响 刑法,作为社会秩序的最后防线,其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始终是法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在全球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刑法学的传统范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重塑。《现代刑法学:基础理论与前沿探索(第12版)》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脉动中应运而生。本书并非对既有理论的简单重述,而是旨在通过对刑法基本原理的系统梳理,结合最新的司法实践与学理前沿,为读者构建一个兼具深度、广度与时代性的刑法知识体系。本书特别关注刑法教义学的精细化构建,以及在应对新型犯罪形态时,刑法规范如何实现其“谦抑性”与“有效性”之间的张力平衡。 第一部分:刑法总论——基石的再审视 本书的开篇,集中于刑法总论的体系构建,这部分是理解所有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基础。我们摒弃了传统教材中相对僵化的叙事结构,转而采用问题导向的论证方式,力求揭示规范背后的深层法哲学意涵。 一、 刑法的理念与机能:从古典到现代的演进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刑法的基本功能定位。我们详细剖析了“正义实现”“社会防卫”和“行为矫正”这三大核心机能的相互关系与理论冲突。特别引入了批判刑法学、后果主义刑法学等多元视角,对刑罚的威慑理论(绝对威慑、相对威慑)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对于刑法谦抑性原则的探讨,本书不再停留在概念阐释,而是结合德国刑法学中关于“最后手段性”的最新判例分析,阐明在非刑法手段日益发达的今天,如何精确划定刑法干预的红线。 二、 犯罪论体系的重构:行为、构成要件与评价 本书在犯罪论的阐述上,坚持采纳“三阶层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但重点在于对其内部要素的精细化解构与重构。 1. 行为理论的深化: 放弃纯粹的因果决定论,采纳“意义关联的社会行为论”作为核心立场。对不作为犯的讨论,引入了“保证人地位”的法源基础——特别是基于契约、家庭及先前行为所产生的特别义务——的深入探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医疗过失与企业管理中的不作为问题。 2. 构成要件的精确界定: 针对主观要件的认定,本书详细区分了故意、过失的层次,并引入了“间接故意”与“认识到的过失”的界限冲突。在客观归责方面,本书采纳了“控制可能性理论”与“信赖保护原则”的综合适用模型,这对于处理复杂的高速公路交通案件或专业领域(如金融、环境)的风险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违法性与有责性: 对于正当防卫的“限度”与“期待可能性”的界定,我们结合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激情犯罪”的认定标准,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判断路径。有责性部分,则着重分析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特殊性以及精神障碍者责任能力的判定标准。 三、 未遂与中止的精细化处理 本书用相当的篇幅分析了犯罪未遂的“着手”时点认定,特别是在网络犯罪和组织犯罪中,如何准确界定“开始实行行为”。对于中止犯的认定,强调“自动性”的判断标准,并探讨了在犯罪集团中,个别成员脱离行为对共同犯罪效力的影响。 第二部分:刑法分则——新旧冲突与前沿领域 刑法分则的更新速度,直接反映了社会治理的最新需求。本部分紧密结合新近修订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重点聚焦于新兴的、高技术含量或具有高度社会关注度的犯罪领域。 一、 侵犯财产罪与经济犯罪的演变 针对电子支付、虚拟货币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本书对诈骗罪、非法集资罪的传统边界进行了拓宽性分析。特别强调了“非法占有目的”在新型金融犯罪中的内涵变化,以及对“非法经营罪”在监管政策变动时期适用边界的审慎界定。对于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职务犯罪,本书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与高管责任的关联性。 二、 侵犯人身权利罪的现代解读 在本部分,我们深入探讨了对生命权、身体权的侵犯。对于故意杀人罪,重点分析了“情节恶性”的衡量标准,并引入了安乐死、辅助自杀等伦理与法学的交叉议题。在侮辱罪和诽谤罪的调整中,本书详细论述了言论自由与人格尊严之间的法定界限,并结合社交媒体传播的特殊性,分析了侵害名誉权的地域管辖和持续性问题。 三、 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新挑战 本领域是刑法教义学与技术发展碰撞最为剧烈的区域。 1. 网络安全与数据犯罪: 详细解析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强调数据“敏感性”的司法认定标准,并阐述了刑法与《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衔接机制。 2. 金融犯罪与洗钱: 针对日益复杂的洗钱手法,本书深入剖析了“可责前提犯罪”的认定,以及如何通过资金流向的分析,穿透性地认定犯罪事实。 3. 环境犯罪的专业化: 结合新修订的《刑法修正案》,本书对污染环境罪的“严重污染后果”的量化标准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并讨论了环境公益诉讼与刑事责任追究的联动机制。 第四部分:刑法执行与前沿理论对话 本书的最后部分超越了单纯的实体法描述,转向刑法在社会治理中的具体运作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 刑罚论与量刑裁量 我们系统梳理了自由刑、财产刑及附加刑的适用原则。重点论述了“量刑阶梯”的科学构建,以及在量刑建议制度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限制与保障。对于缓刑、假释制度的适用条件,本书结合实证研究,分析了再犯风险评估工具在量刑中的应用前景。 二、 共同犯罪理论的精炼与适用 共同犯罪部分的论述侧重于解决集团犯罪的复杂性。本书详细辨析了“教唆犯”与“帮助犯”在故意程度上的细微差别,特别关注了网络“水军”、信息中介等新型共犯形态的认定标准。 三、 跨学科对话:人工智能与刑法未来 本书的收尾部分,勇敢地触及了刑法学的未来命题。我们探讨了当自动驾驶系统发生事故时,责任应归属于设计者、拥有者还是算法本身?以及当AI生成内容引发名誉或知识产权侵权时,传统刑法责任体系将如何应对。这部分内容旨在激发读者对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的批判性思考。 结语 《现代刑法学:基础理论与前沿探索(第12版)》是一部为法学院学生、青年律师、法官及检察官量身打造的深度学习资料。它不仅是刑法知识的权威指南,更是一场关于法律与社会正义之间复杂关系的持续对话。通过对基础理论的坚守与对时代挑战的回应,本书致力于培养读者精确、审慎、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刑法思维。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振鲲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法学博士

图书目录

第一编/总则/1
第一章/导读/1
第一节/民法的意义与体例/1
第二节/民法的基本原则/3
第三节/民法的效力/11
第四节/民法的解释/12
第五节/权利与义务之概念/15
第二章/总则概说/19
第三章/法例/20
第一节/民事法规适用之顺序/20
第二节/使用文字的原则/21
第三节/确定数量的原则/24
第四章/权利主体-人/25
第一节/概说/25
第二节/自然人/27
第三节/法人/37
第五章/权利客体-物/44
第一节/物的意义/45
第二节/物的种类/45
第六章/法律行为/51
第一节/概说/51
第二节/法律行为之目的/54
第三节/法律行为的分类/54
第四节/法律行为之要件概说/59
第五节/法律行为要件之一-当事人/59
第六节/法律行为要件之二-标的/64
第七节/法律行为要件之三-意思表示/68
第八节/法律行为之附款-条件与期限/84
第九节/代理/90
第十节/法律行为之效力/99
第十一节/期日与期间/106
第十二节/消灭时效/109
第七章/权利的行使/121
第一节/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的原则/121
第二节/权利的自力救济/122

第二编/债/127
壹、债编总论/127
第一章/导读/127
第一节/债之意义/127
第二节/请求权基础/131
第二章/债之发生/133
第一节/契约/133
第二节/无因管理/142
第三节/不当得利/146
第四节/侵权行为/150
第三章/债之标的/164
第一节/意义/164
第二节/种类之债/165
第三节/货币之债/166
第四节/利息之债/166
第五节/选择之债/168
第六节/损害赔偿之债/169
第四章/债之效力/173
第一节/给付/174
第二节/迟延/180
第三节/保全/180
第四节/契约/182
第五章/多数债务人及债权人/189
第一节/可分之债/189
第二节/连带之债/190
第三节/不可分之债/191
第六章/债之移转/192
第七章/债之消灭/194
贰、债编各论(各种之债)/196
第一章/财产契约/196
第二章/劳务契约/209
第三章/信用契约/216
第四章/商业活动辅助人契约/218
第五章/保管契约/218
第六章/合作契约/220
第七章/射倖契约/223
第八章/和解契约/223
第九章/证券发行行为/224

第三编/物权/227
第一章/通则/227
第一节/物权之意义与原则/227
第二节/物权的效力/230
第三节/物权的变动/231
第二章/所有权/235
第一节/通则/235
第二节/不动产所有权/238
第三节/动产所有权/246
第四节/共有/250
第三章/地上权/262
第一节/普通地上权/262
第二节/区分地上权/266
第四章/农育权/270
第一节/意义/270
第二节/农育权之效力/271
第三节/农育权之消灭/272
第五章/不动产役权/273
第一节/意义/273
第二节/不动产役权之特性/274
第三节/不动产役权之取得/275
第四节/不动产役权之效力/275
第五节/不动产役权之消灭/276
第六章/典权/277
第一节/意义/277
第二节/典权之发生/278
第三节/典权之期限/278
第四节/典权人的权利义务/279
第五节/出典人的权利义务/281
第六节/典权的消灭/282
第七章/抵押权/283
第一节/普通抵押权/284
第二节/最高限额抵押权/300
第三节/其他抵押权/310
第八章/质权/314
第一节/总说/314
第二节/动产质权/315
第三节/权利质权/318
第四节/最高限额质权/321
第五节/营业质/321
第九章/留置权/323
第一节/意义/323
第二节/留置权的发生/323
第三节/留置权的效力/324
第四节/留置权的消灭/325
第十章/占有/326
第一节/意义/326
第二节/占有的种类/327
第三节/占有的取得/328
第四节/占有的效力/329
第五节/占有的保护/334
第六节/占有的消灭/335
第七节/准占有/335

第四编/亲属/337
第一章/导读/337
第二章/通则/339
第一节/血亲/340
第二节/姻亲/341
第三章/婚姻/343
第一节/婚约/343
第二节/结婚/345
第三节/婚姻的效力/348
第四节/离婚/353
第四章/父母子女/360
第一节/子女/360
第二节/养子女/365
第三节/亲权/369
第四节/监护与扶养/371
第五节/家与亲属会议/374

第五编/继承/377
第一章/导读/377
第二章/遗产继承人/377
第一节/继承人/377
第二节/代位继承/378
第三节/应继分/378
第四节/继承权之丧失/379
第五节/继承回复请求权/380
第三章/遗产的继承/381
第一节/继承的效力/381
第二节/继承的种类/383
第四章/遗嘱/389
第一节/通则/389
第二节/遗嘱的方式/389
第三节/特留分/391

图书序言


  
  本院法律系刘振鲲老师曾随余修习民事诉讼法,成绩优异,民国七十七年本院法律研究所入学考试,刘君以第一名成绩录取,其用功之勤,殊值嘉许。刘君于研究所结业后,即受聘本院法律系讲授法学绪论与民商法课程,颇得同学好评。前于八十四年八月完成法学概论一书,就法律基础理论及各主要法律作扼要介绍,颇适合初习法律及非法律系同学之参考。近年来更完成实用民法概要一书,观其内容,除就民法重点之阐述外,并将相关之法律名词以法律小辞典之方式,附註于旁,更将有争议之法律问题,于适当章节,列为专栏加以研究分析;在各章节之后,又列有基础习题与应用习题;另就某一法律问题深入研究之论文,亦併在相关处所註明。此均非一般民法概要书籍所能及,故本书虽名为「概要」,实具有相当实用之价值。深信此书之出版,非仅对于初习法律或非法律系之读者有相当助益而已,一般习法者,亦可作为重要参考。爰乐为之序。
序于中国文化大学法学院

杨建华
中华民国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