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琉球史
  • 台湾史
  • 中日关系
  • 历史文献
  • 台湾大学图书馆
  • 琉球
  • 台湾
  • 史料集成
  • 清史
  • 近代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台大图书馆根据与琉球相关的史料所编制的全文翻刻暨现代日文语译及解题的刊行本。
 
  台大图书馆典藏一批台北帝大时期透过抄写所蒐集之沖绳(琉球)史料。该批史料包含「冠船日记」、「亲见世日记」、「异国日记」、「冠船ニ付评价方日记」、「冠船之时唐大和御使者入目总帐 全」等,俱实记载了1719-1866年(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间)的中琉外交关系。台大图书馆透过合作计画,由琉球大学的学者群与沖绳公文书馆沖绳县教育厅文化财课史料编集班的专家,将该批史料进行全文翻刻、现代日文语译、以及名词解释与校勘、中文翻译等,并撰写解题,出版为「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 琉球关系史料集成」。

  本史料集成将分年出版为五卷(册)套书,2013年已出版第一卷(册),2014年已出版第二卷(册),2016年已出版第三卷(册),本书为此套书的第四卷(册),所翻刻的台大图书馆典藏琉球史料包括以下三册:(1)冠船付评价方日记 上(道光十八年)、(2)冠船付评价方日记 下(道光十八年)、(3)冠船之时唐大和御使者入目总帐(道光十八年)。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 图书简介 本书系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珍藏系列史料的第四卷,汇集了跨越数个世纪的、与琉球王国及台湾地区(及其周边海域)相关的历史文献。此集成旨在系统性地整理、辑录与展示馆藏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原始资料,为海内外学者深入探讨东亚,特别是台湾、琉球、中国大陆及日本之间的复杂互动提供第一手依据。 内容精要与范围界定 本卷的编纂依据严格的史料学标准,收录的文献主要集中在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后期这一关键历史阶段。此阶段正是琉球王国在清朝的册封体制下,同时与萨摩藩(后来的日本)保持朝贡与贸易关系,并在区域海域活动日益频繁的时期。同时,清朝对台湾的治理逐步加强,使得台湾成为观察琉球与中国关系的重要视角。 一、 台湾与琉球的早期往来文献 本卷收录了若干清代台湾府志、县志以及地方文书中的零星记载,这些记载虽非专门论述琉球,却能侧面反映出当时台湾汉人对琉球的认知与接触。重点包括: 1. 《台湾府志》残卷及地方志补遗: 辑录了与“琉球番社”相关的航海记录、对岸风物物产的早期描述,以及部分闽南移民前往琉球进行贸易或因船只漂流而滞留的个案记录。这些资料有助于重建早期台湾社会对琉球的地理概念与文化印象。 2. 清代官方往来函件的誊录本: 涵盖了台湾当局与琉球国使者、或经由琉球转达信息给清廷的公文片段。尤其关注涉及海难人员遣返、贸易禁令执行、以及针对海盗活动的联合防范等议题。 二、 琉球使节东行与清朝的朝贡记录 本卷的重点之一是围绕琉球“进贡”与“谢恩”使团活动展开的档案整理。这些资料是研究琉球在清朝宗藩体系中地位的关键: 1. 《鸿胪寺日志》的节录与比对: 选取了清代礼部下属鸿胪寺接待琉球使团的部分原始记录。内容细致入微,包括使团人数、所献贡品清单、朝见皇帝的礼仪细节、宴会规格等。通过对比不同年份的记录,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清廷对琉球“一格”待遇的维持与细微调整。 2. 《皇帝起居注》中的相关记载: 辑录了皇帝在接见琉球使者时所下的谕旨、赏赐清单,以及对琉球国王的指示内容。这些内容直接体现了清朝中央政府对琉球内政外交的实际干预程度。 3. 随行文书与诗文集: 收集了部分琉球使者携带的、用汉文撰写的往来公函、途中记录(如《中山世鉴》等史料的片段翻译或抄本),以及部分随员留下的纪行诗文。这些文人笔下的记录,为冰冷的官方文书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反映了使者对中国文化和宫廷的观感。 三、 贸易、航运与海域安全文献 琉球王国长期以来扮演着东亚贸易中转站的角色,台湾海峡及其附属海域的安全与贸易往来是双方关注的焦点: 1. 闽浙海关的贸易批文与税则: 收入了清朝福建、浙江两省海关关于琉球船只(或挂琉球旗的船只)进行贸易的许可证件、进出口货物清单及征税记录。这些详尽的清单是研究琉球经济结构、与闽南贸易依赖度的重要实证。 2. 海防军备报告中的“琉球漂民”与“海盗”问题: 汇集了清朝水师提督、台湾巡抚等地方大员关于海上治安的呈报。特别关注了“船只触礁”、“迷航漂流”至台湾或福建沿海的琉球人员的安置与遣返过程,以及对涉嫌海盗活动的琉球船只的处置记录。 四、 琉球内部史料(汉文部分)的侧写 虽然本集成以台湾大学图书馆馆藏为主,但其中也包含了若干清代中国学者根据与琉球人的接触而编撰或记录的资料,这些资料为研究琉球内部的汉文化影响提供了旁证: 1. 地方士绅的私藏笔记: 辑录了清代福建、广东地区有影响力的文人、商贾与琉球官员交往后留下的笔记或信札。这些私密记录往往能揭示官方文书未曾涉及的文化交流细节,如双方语言、服饰、风俗的相互影响。 2. 传教士或西方探险家早期记录的引述或抄本: 虽然主要为中文资料集成,但本卷也收录了清代文人在阅读西方人有关琉球记载后,将其观点、信息转述或摘录于中文典籍中的内容,展现了不同文化视野下的琉球形象。 研究价值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的出版,不仅是对珍贵馆藏资源的系统化整理与公开,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跨越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的多视角材料。研究者可以藉由本卷,深入分析:琉球在多边外交体系中的微妙平衡策略;清朝“怀柔”政策在边陲海域的实践效果;以及台湾与琉球作为海洋枢纽在东亚贸易网络中的功能演变。此集成是中古至近世东亚区域史、海洋史、以及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西里喜行


  (琉球大学教授)

赤岭守

  (琉球大学教授)

豊见山和行

  (琉球大学教授)
 

图书目录

解题
一、本巻所収「评価方日记」関系文书の书志と冠船贸易に関する研究史
二、「道光十八年 冠船付评価方日记 上」解题
三、「道光十八年 冠船付评価方日记 下」解题
四、「道光十八年 冠船之时唐大和御使者入目総帐」解题

凡例

本文•现代日本语訳
一、「道光十八年 冠船付评価方日记 上」
二、「道光十八年 冠船付评価方日记 下」
三、「道光十八年 冠船之时唐大和御使者入目総帐」

索引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部《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的出现,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无疑是如获至宝。我近期在着手一项关于早期地图学史的研究,特别是对十八、十九世纪东亚地区的航海图和地理认知图谱感兴趣。我迫切地希望,在这部集成中,能够找到一些与台湾和琉球相关的古地图、海图,或者关于测绘、地理考察的文献记录。这些地图,不仅仅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更是当时人们认识世界、理解海洋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这些地图的分析,我们或许能够了解当时人们对台湾和琉球的地理位置、海岸线、岛屿分布的认知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认知如何受到不同文化和技术的影响。

评分

阅读《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我特别留意其中收录的那些带有个人色彩的文献,比如书信、日记、诗文等。这些看似零散的文本,往往蕴含着最真实的情感和最生动的细节。我设想,在书中,或许能够找到一些当年居住在台湾或琉球的普通民众,或者是在两地之间往来的文人墨客,所留下的笔墨。他们如何看待彼此的文化?在交流中,是否存在误解或隔阂?又或者,是否有关于双方在艺术、文学、宗教等方面的相互影响的记录?我期待,这些“微历史”的片段,能够帮助我们超越宏大的政治叙事,更贴近当时人们的生活,感受那份跨越地域的情感连接。

评分

这部《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给我的感受,用“震撼”二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文献,更是一种精心策划、系统梳理的学术结晶。我作为一个对近代历史的演变尤为关注的读者,对书中可能收录的关于十九世纪后期,尤其是甲午战争前后,台湾与琉球关系的变化史料充满了期待。那个时期,日本逐渐崛起,对琉球的吞并日益明显,而台湾也在经历复杂的政权更迭。我非常想知道,在这段动荡的时期,台湾方面是如何看待和应对琉球的命运的?书中是否收录了当时台湾士绅、官员对于日本吞并琉球的评论和反应?又或者,是否有关于当时两地民众之间,在民族意识觉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的记录?这部集成,无疑为我们理解这一关键历史时期的区域互动提供了宝贵的微观视角。

评分

作为一个对历史细节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读者,我发现《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是一份无与伦比的宝藏。仅仅是其收录的史料种类之丰富,就足以令人侧目:从官方奏折、官方文书,到私人信件、日记,再到地图、绘画,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够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载体。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清代时期,台湾与琉球之间官方及民间往来的记录充满了好奇。当年,这两个区域在不同的帝国统治下,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跨越海洋的互动,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书中收录的文献,是否能够揭示当时双方官员的沟通方式、贸易品的种类,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些关系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我设想,通过对这些史料的细致解读,我们或许能够填补现有研究中的一些空白,甚至发现一些此前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部集成,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媒介,让我们能够与历史人物对话,倾听他们的声音。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史料集成,其价值在于能够激发读者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正是这样的作品。我最近在研究台湾地区在明末清初的海上贸易网络,以及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我非常好奇,在这部集成中,是否有关于明朝灭亡前后,或清初时期,台湾与琉球之间是否存在海上贸易往来的记录?比如,双方的船只是否会互通,交易的商品是什么?当时的海上交通是否便利?书中收录的航海日志、商业契约,或者当时的官方记录,能否为我们勾勒出当年活跃在东海上的海商们的活动轨迹?我深信,通过对这些微观的经济活动史料的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台湾地区在不同时期,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

评分

我必须说,《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料集成”,它提供了研究琉球关系史最坚实的基础。我最近在研究清代中叶琉球遣使来台的动机和影响,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迫切希望能够深入探究其中关于遣使的具体记录,比如使节的构成、他们此行的目的、在台湾期间的活动安排,以及与当地官员和民众的互动情况。此外,我也对书中可能收录的关于当时台湾社会的侧写非常感兴趣,比如遣使团对台湾的风土人情、物产经济的观察和记录,这些都可能为我们描绘出更生动的历史画面。我相信,通过对这些一手史料的细致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当时台湾与琉球之间官方关系背后的深层逻辑,以及这种关系如何融入更广阔的东亚朝贡体系之中。

评分

每当翻阅《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敬畏。这部集成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和图像,更是历史的重量和时代的脉络。我最近在关注近代以来,东亚区域国际关系的演变,以及其中涉及到的“边缘地带”的历史。我很好奇,在这部集成中,是否能够找到一些关于台湾与琉球,在近代早期,作为不同帝国力量角力场中的角色和地位的描述。比如,在当时的国际条约、外交谈判中,这两个地区是如何被提及的?它们在不同大国的影响力范围内,又扮演了怎样的战略角色?我期待,这部集成中的文献,能够为我们提供更清晰的视角,去理解台湾与琉球在近代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定位,以及它们各自的命运是如何与更宏大的历史洪流交织在一起的。

评分

这部《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真是让人惊叹!我一直对台湾与琉球(今冲绳)之间悠久的历史联系深感兴趣,而这本巨著的出现,简直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研读每一页,但光是翻阅目录和一些章节的标题,就已经足以让我兴奋不已。那些泛黄的古籍、手稿,以及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视角的记录,都似乎在低语着一段段被遗忘的故事。我特别期待其中关于早期贸易往来、朝贡体系下的互动,以及近代以来双方社会文化交流的记载。想象一下,通过这些一手史料,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政治格局、经济活动,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习俗。图书馆的精心编纂和校注,无疑为我们这些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免去了我们在浩瀚的史海中搜寻的艰辛。这第四卷,想必承载着更为深入和精细的研究成果,让人迫不及待地想一窥究竟。

评分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让我“看见”历史的材料。《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正是这样一本能够满足我渴望的书。我特别期待其中能够收录一些关于台湾与琉球之间,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具体实例。比如,在宗教信仰、民俗节日、戏曲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是否存在相互借鉴和影响的痕迹?书中是否能找到一些当时的文献,描述双方民众如何参与对方的节日庆典,或者吸收对方的文化元素?我设想,通过对这些文化层面的互动史料的挖掘,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在政治和经济联系之外,台湾与琉球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更为细腻、更为持久的情感和文化纽带,这种纽带是如何在岁月中沉淀和传承的。

评分

每次捧起《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典藏琉球关系史料集成(第四卷)》,都仿佛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探险。这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史料,它更像是一位博学的向导,引领我深入了解台湾与琉球之间那段错综复杂的历史。我注意到,第四卷可能侧重于某个特定时期或主题,比如我非常感兴趣的十八、十九世纪,这段时期正是东亚海域局势变幻莫测的时代。当时,中国、日本、琉球、荷兰、英国等势力都在这片海域活动,台湾和琉球作为重要的节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受到多方影响。我期待书中能够收录大量关于当时海商活动、航海技术、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在台湾与琉球地区的外交角力等方面的原始文献。这些材料,不仅能帮助我们勾勒出当时的海上贸易网络,还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近代以来东亚区域秩序的形成。作为读者,我深感这部集成对于历史研究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