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家的故事(3版)

诺贝尔经济学家的故事(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弗利曼(Milton Friedman),一九七六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站在巨人肩膀 看见百年智慧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如何产生的?得奖者为何能有如此高人一等的成就?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经济思潮,了解世界正面临什么经济问题?经济学家意图怎么解决?
  ●近几年「机制设计」领域的学者多次获奖,是否能如愿修正失灵的「市场机制」?
  ●作者吴惠林多方比较经济学说与台湾经济的关连,并对台湾经济政策作出反思。

  1969年,无疑是全球经济学界极为风光的一年,因为该年10月颁发的全球最高荣誉奖项──诺贝尔奖,新纳入「经济学奖」,突显出经济学「社会科学之后」的地位。本书以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时间为主线,解析获奖者生平及其经济理论,解读世界经济发展历程。

  经济学大师们的伟大理论,往往会给世界经济走向带来不小的影响,他们的思考逻辑及演变过程为何?是受谁、受何事所影响?透过阅读本书,您可轻松贴近经济学界最顶尖的脑袋,直接吸取他们最精华的理论。

  弗利曼:「世上有太多的慈善机构,只会造成更大的财富累积,不能被投资到生产性事业」。海耶克:「经济学家的影响之关系重大者,却是影响一些外行人:政客、记者、公务员和一般大众。」

  本书集结各届经济学奖得主的生平、成就及贡献,分析他们对经济学的看法。因为经济学本来就是探究「人的行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向含括各个生活层面!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吴惠林


  学历
  台湾大学经济系博士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访问研究

  现职
  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世新大学兼任教授
  台北科技大学技职所兼任教授

  经历
  曾任经建会专员,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淡江大学、逢甲大学、辅仁大学、长庚大学、台湾大学兼任副教授、教授。

  专长
  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发展

  代表性着作
  《寇斯》、《亚当‧史密斯》、《弗利曼》、《海耶克》、《诺贝尔经济学家的故事》、《经济的幸福力—新人生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学》、《台湾工资结构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经济学的天空》、《冷眼旁观经济风云》、《台湾经济何处去》、《自由经济的坎坷路》、《到经济地狱之路》、《台湾地区劳力短缺与外劳问题》、《基本工资调整的个体与总体经济效果评估》、《掀开经济学的盖头》、《公共政策停看听》、《台湾经济的奇蹟、危机与转机》、《人生经济学》(增修版)、《自由经济大师神髓录》(增修版)、《民主、自由、市场》、《生活经济世界凝视》、《自由经济的本质》、《当代财经杰出经典人物》(增修版)、《市场与乱象的批判》、《闲话东西经济学》、《台湾经济演义》、《台湾政经思维》、《放权让利》、《飞越黑板经济学》(增修版)、《台湾自由经济之路》、《中国经济改革的表象与真相》、《蒋硕杰传》等,另有学术文章专论一百多种,时事评论散见各大报章杂志。
 

图书目录

1969 经济计量学始祖──弗瑞希和丁伯根
1970 才华洋溢的萨缪尔逊
1971 国民所得之父顾志耐
1972 一般均衡理论的佼佼者──希克斯和亚罗
1973 I-O分析法的先驱者──梁铁夫
1974 鲜明左派与强硬右派──缪尔达与海耶克
1975 规范经济学理论的豪士──康脱罗维奇和库普曼
1976 二十世纪唯一的一位经济学家──弗利曼
1977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经济政策的创始人──欧林和米德
1978 富有创新精神的通才──赛门
1979 一代学儒舒尔兹和黑人表率路易斯
1980 经济预测的泰斗──克莱恩
1981 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托丙
1982 幽默的经济学佈道家──史蒂格勒
1983 用词精准的分析家──迪布鲁
1984 国民会计之父──李察‧史东
1985 王冠上的宝石──莫迪葛良尼
1986 布坎南以及公共选择学说
1987 葡萄园里的智者──梭罗
1988 胸罗万机的阿雷教授
1989 排拒诺贝尔奖的隐士──哈维默
1990 财务经济学的翘楚──马可维兹、夏普和米勒
1991 排斥「黑板经济学」的学者──寇斯
1992 扩展经济学应用领域的奇才──贝克
1993 新经济史学家扬眉吐气──傅戈和诺斯
1994 不合作赛局理论的拓荒者──内许、哈桑义和席尔顿
1995 理性预斯旋风来也──卢卡斯
1996 资讯不对称的后继──维克瑞和米尔利斯
1997 财务工程科技开创者──莫顿、修斯
1998 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圣恩
1999 供给面学派的开山祖师──孟岱尔
2000 个体计量经济的实践者──黑克曼和麦法登
2001 资讯不对称市场理论的奠基者──艾克罗夫、史宾斯和史蒂格里兹
2002 理性与自利的挑战者──卡尼曼和史密斯
2003 与台湾学界渊源颇深的大师──恩格尔和葛兰杰
2004 当代总体经济学的巨擘──基德兰和普瑞史考特
2005 不合作赛局理论的倡导者──奥曼和谢林
2006 现代总体济关键人物──费尔普斯
2007 机制设计理论的舵手──赫维兹、马斯金和迈尔森
2008 新凯因斯学派代表──克鲁曼
2009 经济治理的专家──欧斯壮和威廉森
2010 搜寻理论先驱者─戴蒙、摩坦森、皮萨瑞德
2011 理性预期再领风骚─沙金特和辛姆斯 
2012 「合作赛局」的权威─罗斯和夏普利
2013 资产价格实证分析家-法玛、韩森、席勒
2014 驯服大企业的学者—狄佛勒
2015 着力「脱贫」研究的学者—安格斯.迪顿
2016 契约理论泰斗—哈特和荷姆斯壮
 

图书序言

1970才华洋溢的萨缪尔逊
 
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一九七○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萨缪尔逊(P. A. Samuelson)获得时,相信全球经济学界没有一丝丝异声,因为萨缪尔逊对当代经济学的贡献,以及将经济学普及化的辉煌成绩,实在令人赞叹。
 
早在一九四七年,P. H. Douglas 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晚宴上,以会长身分颁发第一届克拉克奖章给萨缪尔逊时,在推崇萨缪尔逊以未满四十岁就有卓越的学术成就之余,就预言其前途未可限量。二十三年之后,萨缪尔逊荣获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首开先例为美国获此殊荣,也证明 Douglas 的确是慧眼识英雄。
 
天赋异禀的萨缪尔逊
 
萨缪尔逊在一九一五年五月十五日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盖瑞(Gary)镇;一九三五年得到芝加哥大学文学士(B. A.)学位;次年二十一岁时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M. A.);一九四一年二十六岁时又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Ph. D.)。一九六一至七○年,他总共获颁八个荣誉博士;一九四一年获得哈佛大学 David A. Wells 博士论文奖;一九四七年得到首届克拉克奖章;一九七○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九七一年又得爱因斯坦纪念奖;一九七○年再得 Illinois Evansville 大学荣誉奖章。
 
萨缪尔逊的学术研究生涯非常丰富,一九四○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助教授,一九四四年升任副教教,一九四七年又升为教授;一九六六年之后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所教授。除了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之外,萨缪尔逊在一九四一至四三年任美国 National Resource Planning Board 顾问;一九四四至四五年任麻省理工学院辐射实验室经济研究员;一九四五年任美国 War Production Board 顾问;一九四五至五二年以及一九六一年之后任美国财政部顾问;一九四八至四九年担任 Guggenheim 研究员;一九四九至七五年任 Rand 公司顾问;一九六○至六八年任经济顾问委员会顾问;一九六○年任 Research Advisory Board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顾问以及 Advisory Board to President Eisenhower’s Commission on National Goals 顾问;一九六○至六一年任 National Task Force on Economic Education 顾问;一九六五年之后长期担任联邦准备委员会顾问;一九六八年之后长期任职 Special Commission on Social Sciences of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