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医疗诉讼与纷争处理

民事医疗诉讼与纷争处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医疗民事诉讼作为实证研究之主轴,全面性地探究医疗民事责任事件在程序法上之相关议题,尤其是民事诉讼法自2000年变革以来,新增之证据法则于医疗诉讼之适用、举证责任之合理分配、医疗鑑定制度改革之必要性,以及医疗纷争如何妥适循裁判外纷争处理制度予以解决,并佐以相关之比较法研究,期能提供我国医疗纷争处理法制建构之理论基础。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沈冠伶


  现职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科际整合法律学研究所所长

  学历
  德国海德堡大学法学博士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硕士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学士

  经历
  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董事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cedural Law(IAPL)会员
  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专任助理教授、副教授
  执业律师
  司法官特考及格

  着作 
  诉讼权保障与裁判外纷争处理(2006)
  民事证据法与武器平等原则(2007)
  民事程序法之新变革(2009)
  程序保障与当事人(2012)
  家事程序之新变革(2015)

图书目录

序文

第一章 民事医疗诉讼之证明法则与实务运作/1
第二章 医疗诉讼之举证责任分配─最高法院相关裁判之评析/103
第三章 告知后同意讼争之诉讼标的及举证责任/137
第四章 证明妨碍法理在医疗诉讼之适用/165
第五章 医疗诉讼之损害额酌定/217
第六章 医疗鑑定之程序保障/239
第七章 医疗纠纷处理与专家之协力─兼论医疗鑑定之改革/255

附录 医疗纠纷处理及医疗事故补偿法草案对照表/289
索引/319

图书序言

序文

  医疗纠纷如何妥善处理,以兼顾医病双方之利益,向来为民事程序制度中一项重要课题,在德、日、美等国均然。近年来医疗诉讼之议题,在我国备受关注。从本书之实证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国民事医疗诉讼事件之数量在近年来虽急速增加,但相较于外国司法实务,比例仍较低,而仅佔民事诉讼事件中之少数。此外,医疗诉讼之原告胜诉率并不高、诉讼期间较长、赔偿金额亦未较高,由此可见,诉讼未必对双方当事人是最佳方式,而有必要併予充实裁判外纷争解决制度,以增多当事人就纷争处理方式之选择可能。其中,医事调解制度近来受到重视。不过,基于医疗纷争之特性,如未能使当事人于调解程序中就医疗纷争之事实能有一定之认识,恐不易竟其功,亦即,如何使重要之事证亦能于调解程序之早期予以开示以限缩争点,医学专家之协力及鑑定制度实扮演关键之角色。然医疗鑑定之方式如仍沿袭惯例,恐仍难获当事人之信服。此外,调解制度由于具有合意性及非公开性之特征,亦可能增加法之不明确性,并弱化司法机关在法安定性及法政策形成上所得扮演之重要角色,未必一概有利于医事法制之健全化。调解与诉讼制度各有其特性及优缺点,在大力鼓励调解制度之同时,亦宜同时关注如何健全化医疗诉讼制度,而使当事人能本于考量其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自主性地选择适合其纷争处理之方式及程序。

  本书以医疗民事诉讼作为实证研究之主轴,全面性地探究医疗民事责任事件在程序法上之相关议题,并聚焦于自2000年民事诉讼法改革以来,争点集中审理及证据法则等新制度于医疗诉讼之适用,而涵盖医疗诉讼之诉讼标的特定、举证责任之合理分配、证明妨碍法理之适用、医疗损害赔偿责任之损害额酌定、医疗鑑定制度之程序保障、医疗纠纷之裁判外纷争处理制度建构及医疗专家协力于纷争解决之必要性,并佐以相关之比较法研究,期能提供我国医疗纷争处理法制之理论基础。

  本书之完成,受惠于科技部专题研究计画补助,助理陈冠中、萧丞晏、陈庭琪、王俊翔等人协助校稿事宜,元照出版公司协助排版事宜,在此一併致谢。
 
沈冠伶
2017年9月9日
台大法律学院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