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评议实务问题研究

金融消费评议实务问题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金融消费
  • 金融评议
  • 消费者权益
  • 金融纠纷
  • 实务研究
  • 金融法规
  • 金融服务
  • 消费者保护
  • 金融风险
  • 金融监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伴随智慧金融快速演进,金融科技的应用逐渐改变金融服务样貌,其所衍生的消费争议更形复杂。如何普及金融教育宣导,俾便消费者强化风险意识,并使金融服务业掌握争议关键以为因应调整,本中心特邀学者专家,就当前金融消费评议制度及若干新种金融商品之法律问题撰写,并经权威学者匿名审稿修订后汇集成册。借由本书出版,激发产官学界之回响与讨论,进而协助我国金融消费评议制度之体制更严谨、运作更顺畅、研究更深化。
 
财团法人金融消费评议中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王志诚


  国立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系教授

庄永丞

  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

叶启洲

  国立政治大学法学院教授

胡峰宾

  律大法律事务所律师

汪信君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李志峰

  辅仁大学财经法律学系副教授

林勋发

  铭传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池泰毅

  璞实法律事务所律师

陈俊元

  国立政治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助理教授

罗俊玮

  国立中正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卓俊雄

  东海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陈俊仁

  国立成功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林育廷

  东吴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图书目录

序/李满治
序/林建智

第壹编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问题研究

第一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第24条第2项第8款申请评议事件已经法院判决确定」之适用争议
从法律观点看「同一事件」之认定标准/王志诚
从「既判力」观点探讨同一事件之诉讼标的/庄永丞

第二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第29条第2项及第30条第4项间之适用争议
金融消费评议机制之事前同意与诉讼救济的适用争议
──台湾台北地方法院104年度北他调简字第2号判决评析/叶启洲
从具体法律观点探讨评议决定之拘束力与提起宣告评议无效或撤销评议之诉/胡峰宾

第三章     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第20条第1项公平合理原则补偿比率之适用及建议
公平合理原则适用范围、要件与法律效果/汪信君
借镜他国公平合理原则之适用以作为我国补偿标准之参考/李志峰

第贰编 金融消费评议实务问题研究

第一章 保险法第44条第2项「利害关系人」之适用争议
保险法第44条第2项利害关系人之范围/林勋发
保险法第44条第2项利害关系人之范围/池泰毅

第二章    保险法第163条第6项及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第7条第3项「忠实义务」可能消费争议态样及处理原则
保险经纪人忠实义务认定/陈俊元
保险法第163条第6项规定之初探/罗俊玮

第三章    实物给付型保险商品可能消费争议态样及处理原则
实物给付型保险商品相关法律问题评析/卓俊雄
实物给付型保险商品可能消费争议态样及处理原则/叶启洲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可能消费争议态样及处理原则
第三方支付争端解决之研究/陈俊仁
第三方支付可能消费争议态样及处理原则/林育廷

 

图书序言



  金融消费评议实务问题研究》是评议中心出版的第一本专书,系本中心第2届董事长林建智先生任内规划,经长时间酝酿所催生,近期终于顺利产出,至为难得。

  本中心成立至今已届6年,也积累约有1万2千件评议案件,在争议案件的处理过程中,确实也面临了相关实务与法规适用之疑义。再者,因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冲击,造成金融市场与交易型态的改变,金融与科技的结合,使得金融商品种类愈加繁复,金融服务愈加细致化及个人化,未来金融实务与法规适用之相关问题将益显重要。

  本书由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及金融消费评议实务面向出发,规划了7个主要议题,分别邀集13位专家学者撰拟14篇的文稿,借由这些法规与实务议题的探讨、问题的研究,希冀本书的内容,能对金融消费者保护及现行法规的调整提供参考。

  最后,要感谢第2届林建智董事长与张冠群评议主任委员兼总经理完成本专书之前置作业,使后续编务程序得以顺畅进行。亦要感谢拨空撰稿、校对的执笔者,以及本中心协助编校业务之人员。谨代表本中心致上最诚挚之感谢之意。

财团法人金融消费评议中心 第3届董事长
李满怡 谨志



  鑑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在台湾引发诸多金融消费争议,我国于民国100年制定施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其目的在于保护金融消费者之权益,公平、有效、合理地处理金融消费争议事件,以增进金融消费者对市场之信心,并促进金融市场之健全发展。

  金融消费评议中心系依据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由政府百分之百捐助基金设立之财团法人。本中心之设立宗旨有二:一为处理金融消费争议,另一为办理金融消费教育宣导。就「争议处理」而言,性质上属于事后消极补救机制,遇有金融消费争议发生时,委由本中心基于公平公正之立场,以专业迅速方式协助解决纷争。就「教育宣导」而言,则是事前积极预防观念,期许借由不同面向的金融教育与案例研讨,使消费者具备应有之金融知识、从业人员建立正确之服务理念,以避免金融消费争议之发生。于许多先进国家,不论是金融消费之争议处理,抑或金融教育之深化普及,皆是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可或缺之重要础石。

  在台湾,由于评议制度仍属新设之诉讼外纷争解决机制,与现行司法体系不免时有扞格之处,亦常衍生法律适用之疑义,恐妨碍评议制度之运作效能,故亟待釐清并谋求解决之道。再者,伴随智慧金融之快速演进,金融科技之应用逐渐改变金融服务之样貌,日后衍生之消费争议将更形复杂。如何普及金融教育宣导,俾便消费者强化风险意识,并使金融服务业掌握争议关键以为因应调整,亦属未雨绸缪之防制措施。

  有鑑于此,本中心特别邀请学者专家,就当前金融消费评议制度及若干新种金融商品之法律问题撰写研究报告,并经权威学者匿名审稿修订后汇集成册。期盼借由本书之出版,激发产官学界之回响与讨论,进而协助我国金融消费评议制          度之体制更严谨、运作更顺畅、研究更深化。

  本书之顺利出版,有赖执笔者于百忙之中拨冗撰写,分析评论当前金融消费评议制度之相关法律问题,谨代表本中心敬致最诚挚之谢忱。另外,匿名审稿者不辞辛劳之细心审查与宝贵建议,对于充实本书内容助益甚大,深表敬佩。最后,本中心编辑委员及工作同仁之认真负责,颇值嘉勉,谨致欣慰感谢之意。

财团法人金融消费评议中心 第2届董事长
林建智 谨识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