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法最受欢迎的圣者──疯圣竹巴衮列传奇生平与道歌

藏传佛法最受欢迎的圣者──疯圣竹巴衮列传奇生平与道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dGe-shes Brag phug dge-‘dun rin-chen
图书标签:
  • 藏传佛教
  • 疯圣
  • 竹巴衮列
  • 密宗
  • 修行
  • 传奇
  • 生平
  • 道歌
  • 噶举派
  • 西藏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神圣的喜马拉雅山上、虔诚的佛教国度里
来了一位不按牌理出牌、甚至可说是离经叛道的「圣者」
祂,是竹巴衮列,不丹的先圣之一
其行为荤腥不忌,令人啼笑皆非──
然其疯行与道歌,诙谐却醒世,往往发人深省

◎特别恭录竹巴传承精神领袖 嘉旺竹巴法王中文版推荐序◎

「竹巴衮列有其非常独特的行事风格。我们或许会因其不守陈规的行为感到困惑,即便是以今日的标准来看仍旧会被视为是荒诞、粗俗、无礼与不被允许的行为,所以这也是终究为什么我们会用『疯』这个字。但事实上,出自一名证悟瑜伽士意料之外的举动,经常是一场绝妙的教示、一记令我们重新深思何者为重的当头棒喝。」──竹巴传承精神领袖‧嘉旺竹巴法王

 这是一部关于藏传佛法最受欢迎的圣者──竹巴衮列其粗俗又神圣的传记。书中没有值得歌功颂德的高尚情怀,而是借着竹巴衮列坦情率性的疯颠行径,诸如对性所持的正面态度、对寺院组织与僧侣权术所具的反感,以及不受教条规范的瑜伽士生活方式等,向世人解密竹巴衮列的甚深思想,教示众生反思醒悟,得以出脱世间二元概念,离苦得乐。

 竹巴衮列或许不是最伟大的学者或哲学家,但他留下诙谐却具启发性的诗歌与趣闻轶事,使他成为最贴近平民的一位圣者,一位众人公认与他们最亲近的大成就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格西札浦根敦仁钦dGe-shes Brag phug dge-‘dun rin-chen
 格西札浦根敦仁钦是不丹专门研究竹巴衮列的学者。他于一九六六年、在不丹帕罗山谷桑千确阔(Sangchen Chokhor)佛学中心里的一处美丽僻静住所──贡噶法林(Kunga Choling),将其所蒐集有关竹巴衮列流传于西藏与不丹的趣闻轶事、文字及口耳相传之道歌等汇编成本书的藏文文本《众生怙主法尊衮噶列巴之传记‧见者具义大海精藏》(Gro-ba’i mgon-po chos-rje kun-dga’ legs pa’I rnam-thar rgya-mtsbo’i snying-po mtbong-ba don-ldan),尔后由凯斯道曼据此翻译为英文。

译者简介

凯斯道曼Keith Downman
 一生有许多时间于喜马拉雅山域度过,为当代深入竹巴衮列传承的先驱之一,如今也在世界各地教授这位疯智行者的主要瑜伽法门──大圆满法教。其余藏文译作尚有《天空舞者》(Sky Dancer,暂译)、《沐浴阳光之老者》(Old Man Basking in the Sun,暂译)、《本然圆满》(Natural Perfection,暂译)。

普贤法译小组
译者│蔡宜葳
逢甲大学经济系学士,普贤法译小组成员。曾任职于金融界,闲余学习佛法翻译,参与校阅《噶千语录》、《冈波巴传:修道成就故事与冈波巴四法》、《动中正念:透过禅修和日常觉知与自己为友》等书籍。

校阅│陈美莲
任职于金融界,长期担任普贤法译小组佛法英文课程班长,协助翻译「普贤法语中英对照」脸书文章并参与校阅《噶千语录》等。

校阅│杨书婷
2012年与友人共同成立普贤法译小组,培训佛法英文翻译人才(官网:http://www.decode.org.tw/,脸书:普贤法语中英对照),个人网志:「在灵感中翻译佛法,在业力下努力微笑」。

图书目录

嘉旺竹巴法王中文版序言
第三版序                                                        
竹古确嘉仁波切前言                                                
英译者引言                                                        

疯圣                                                            
序幕                                                             
第一章:成为游方瑜伽士,领松雀玛脱离苦海                  
第二章:为利众生而至桑耶与拉萨                                    
第三章:于达隆、羊八井及萨迦令世人生命具有意义                    
第四章:为利众生云游至东藏                                        
第五章:法尊游历至达波与札日,最终抵达不丹                        
第六章:调伏不丹魔障,引领当地老人趋入解脱道                    
第七章:南方山谷引领具缘佛母                                    
第八章:自不丹返回藏地与示现涅槃                                
祝祷文                                                            
回向文                                                            
注释    

图书序言

※嘉旺竹巴法王 中文版序言※

 竹巴衮列是十五世纪时普受世人爱戴的一位「疯圣」,其佛行事业卓越地横跨娑婆世界与殊胜证悟界。这位名闻遐迩的瑜伽士破除了那个年代的所有常规,却仍毫不费力地维持其清净的自心与发心。一些时候他甚至被暱称为「Jo Drapa」或「乡绅僧人」;一个同时包含世间与出世间的称号。这些正说明了竹巴衮列的故事对我们而言意味着许多关于圆满如谜样般的难题,而自那时起直至今日,大师就是以其身为幽默、坦率、狂放与修证的化身而闻名于世。

 关于竹巴衮列有一点着实鼓舞我的是,其对于避免「黑供」(Kor)从不妥协的决心。所谓的「黑供」是指怀着不净的发心对上师献供、送礼或提出请求,基于此,献供者将毒化这外表看起来是慷慨佈施的行为,而使上师背负起原本不应该给予加持与祝福的业。最终结果是,所有卷入该行为的人都必须承受不可避免的恶业。竹巴衮列能够非常敏锐地判断这类行为,无论其为隐匿或公开的,他都能够胸有成竹地予以避免。

 当然,整体来说,竹巴衮列有其非常独特的行事风格。我们或许会因其不守陈规的行为感到困惑,即便是以今日的标准来看仍旧会被视为是荒诞、粗俗、无礼与不被允许的行为,所以这也是终究为什么我们会用「疯」这个字。但事实上,出自一名证悟瑜伽士意料之外的举动,经常是一场绝妙的教示、一记令我们重新深思何者为重的当头棒喝。因此,与其将焦点放在肢体行为上,我们应从大师诚实坦率的态度、对清净佛法的了悟,以及不受世间八法影响而坚定地走在修道上的态度所启发。我们大部份的人容易被外在的表相与呈现所吸引,而未能去检视他人内心真正的意图。竹巴衮列的传记提供我们一个机会,鼓励我们看得更深一点,让我们在迈向证悟之道的时候,能够诚实、勇敢地面对自己。

 竹巴衮列是受到喜马拉雅众传承一致推崇的大成就者。我听说在格鲁学派中他同样受到极高的崇敬,因此在拉卜楞寺里,于竹巴衮列的法座上供奉了十三卷《般若波罗蜜多十万颂》以示尊敬,并且在文革以前一直被奉为是礼敬之处。对我们这个属于瑜伽士的竹巴传承而言,竹巴衮列佔有特殊的一席之地,与之齐名的成就者尚有嘉华戈仓巴、嘉华扬贡巴与嘉华罗日巴,在我们的上师传承中其地位有如英雄一般。身为他们的追随者,我们应该从他们的传记中学习并乐在其中,进而想办法与其生命故事中丰富美好的部份做连结。

 我很感激与高兴看到竹巴衮列的传记已由凯斯.道曼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考查并翻译成英文,如今再由普贤法译小组翻译成中文。对于那些有兴趣步上证悟瑜伽士道路的人们而言,这将会是极大的利益。
献上我的祝福,
嘉旺竹巴


※竹古确嘉仁波切 前言※

 瑜伽士竹巴衮列是一位觉者,也是大手印及大圆满的成就者。我很高兴如今英文读者也有机会全盘了解这位西藏大成就者的一生。这本传记所记载的并非是杜撰小说或神话,它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这位大师所留下的动人故事,至今仍与众多地标、寺庙及住所相关。自从到西藏观光变得比较方便 之后,朝圣者依然可以在瑜伽士的圣地,获得极大的加持与信心,并在东喜马拉雅山域,找到许多属于他的物品。这是一本能充分启发人心的传记。

 西藏圣者传记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写成。所谓的「外传」,让我们了解到圣者一生的真实事迹,包括他的出生地、年少生活,心境如何转变,如何舍弃世间八法(称讥、利衰、乐苦、誉毁),了知业力、值遇并皈依上师,修持戒律、义理与禅定,证得世俗与胜义菩提心,持守三昧耶戒以及圆满密续二次第,以身、语、意证得正等正觉等。外传的故事为一般弟子与初学者以具体化的方式呈现上师的法教,并以常人的看法呈现圣者的生平事迹。

 「内传」则着重内在历程,借由谈到禅定经验、了悟次第,诸佛、本尊、空行和祂们的净土来描述宇宙,并透过说明脉、气、明点来描述修道上的进展。

 本书中,大部份的叙事是以「密传」的方式写成。在这里,上师的生平以其圆满事业的方式呈现,并无外在事迹与内在心境的分别。修行的道路已经完成,上师以全然自由的态度,成就其最高目的。他毫无分别且无所禁忌或私心,为他人的生命带来意义。之所以称为「秘密」,乃是因为若没有了悟上师内心的境界,就没有办法理解他的行为,并且传统上,通常不会向那些修持上座部戒律或大乘利他道的行者揭露;因为上师毫无保留的行为,很可能在追随者心中生起怀疑与恐惧。此外,之所以是秘密,之所以神秘,是因为有佛的出现,才能化解各种关于存在的似是而非且二元对立的说辞。竹巴衮列的事业让我们了解到,三乘(上座部、大乘、金刚乘)的戒律可以毫无抵触地融合为一。

 我们必须了解到,竹巴衮列在其密传中看待法侣的方式,如同密勒日巴(Milarepa)看待其佛母长寿女(Tseringma),乃是协助他在证悟最后阶段生起俱生大乐与智慧的伴侣。每当上师值遇法侣,其广大的大乐力便能唤醒空行母的本然慧根。萨拉哈(Saraha)便是在那烂陀大学修习数年后,纳箭工之女(一名空行母)为明妃,并说:「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成为一名比丘。」

 竹巴衮列的生平向我们展现了一颗解脱而自由的心,它免于偏见、喜好、成见,免于焦虑与恐惧的束缚心理,也免于情感执着与家庭羁绊的生活。透过放浪不羁、四处游化的示现,并以自身法教而达成即生成佛,他向世人演绎了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纯然典范与启发。他的行为展现了修持密勒日巴教诫的成果:若要追寻内在旅程,便应拒斥一切容易增长五毒与我执之事物,即使其外表看来为善;反之,应修持所有能够对治五毒、利益众生的法门,即使其外表看来为恶。这道理与佛法的本质无二无别。

 竹巴衮列不仅受到藏人的尊崇,也受到不丹人的喜爱,后者甚至认为他的名号与不丹的渊源大过与竹巴传承的关系。他的行事风格、诙谐、率直、慈悲与待人方式,使他赢得了钖金、阿萨姆、拉达克、尼泊尔、库努尔、拉胡尔,甚至整个喜马拉雅雪域人们的心。他或许不是最伟大的学者或哲学家,但他留下的美丽动人诗歌,使他成为最贴近平民的一位圣者,一位众人公认与他们最亲近的大成就者。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是竹巴衮列将天界之火往下带到人间,并成为最贴近他们而透心透骨的人。

 祈愿借由广传这位已达正觉之笑傲大师的生平故事,使得现今与未来无数的众生,能因上师的修道证量而获得启发,令此五浊恶世转化为佛果的坚实堡垒。

竹古确嘉嘉措祖古
书于一九七九年藏历土羊年二月满月时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