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布魯剋斯是當代最重要的公共知識份子。他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他對現代美國精英生活型態的戲謔剖析。本書則具有更遠大的企圖,關切現代人類的生活,探討情感依附、親子教養、學校教育、愛情、傢庭、文化、成就、婚姻、政治、道德、衰老、死亡,以及更多的主題。布魯剋斯是個犀利且風趣的作者。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精彩動人……布魯剋斯匯整各式研究並以流行的方式將之錶現齣來的功力無庸置疑……本書旨在改變我們對自己如何過生活的瞭解,至少它能夠讓你更加注意大腦的驚人力量。 ――《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大衛.布魯剋斯David Brooks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作傢,《標準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資深編輯,《新聞週刊》(Newsweek)與《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特約編輯,以及《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專欄編輯。現居馬裏蘭州。 擔任美國公共電視網(PBS)節目《新聞時刻》(NewsHour)評論員,也固定參與《新聞會客室》(Meet The Press)與美國國傢公共廣播電颱(NPR)的《新聞麵麵觀》(All Things Considered)等節目。 重要著作包括《BOBO族:新社會精英的崛起》(Bobos in Paradise: The New Upper Class and How They Got There)、《天堂路:我們是如何以未來式在當下過活》(On Paradise Drive: How We Live Now〔And Always Have〕in the Future Tense)、《品格:履曆錶與追悼文的抉擇》(The Road to Character)。 文章散見於《紐約客》(The New Yorker)、《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富比士》(Forb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國際評論》(Commentary)、《公眾利益》(The Public Interest)。
其次,開車時,路麵情況不同,會換檔;情感上,有沒有類似的現象?有;和同事相處,較正式;和朋友相處,輕鬆自在一些;和傢人相處,最不保留修飾。因此,對於情感的駕馭,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受到理性的節製。最後,迴想一下,自己上一次發脾氣的對象是誰?是第一類:男女朋友、配偶、傢人、同事;還是第二類:上司、論文指導教授、麵試委員?通常是第一類,萬物之靈不會亂發脾氣,因為有理性的支配!哲學傢休姆(David Hume)嘗言:理智是感情的奴隸 (Reason is the slave of passions)。然而, 經濟學者法蘭剋的論著,卻是《理智駕馭下的情懷》(#Passions within Reason#)。
對於道德的解釋,可以不由哲學宗教,而是訴諸於人的特質。經濟學者蒲士納 (Richard Posner)的钜作《道德和法學理論睏境的剖析》(#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以洋洋數百頁的篇幅,論證許多道德哲學的缺失。以事實為基礎的分析,當然比訴諸於規範價值更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