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ography 字志:Issue 04 手写字的魅力

Typography 字志:Issue 04 手写字的魅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手写字
  • 字体设计
  • 排版设计
  • 书法
  • 字体
  • 设计灵感
  • 艺术字体
  • 创意
  • 文字
  • 视觉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Typography字志 ISSUE 04 特辑--手写字的魅力!

从美术字、欧文书法等手写字技术介绍,到手写体字型的制作过程採访,
以及最经典实用的中、欧、日手写体字型蒐录,带你全面体会手写字的魅力!

 



--华文世界第一本字型MOOK
--日本设计专业出版社Graphic社监制授权+繁体中文版独家内容
--带你徜徉浩瀚无垠的字型世界


◆字志ISSUE #04附赠「两大赠品」--
§ 首批限量--日本MORISAWA森泽字体公司跨海独家授权.官方文字设计原稿用纸笔记本
§ 日本手绘字书籍装帧大师平野甲贺设计Typography海报 TyPoster #4(用纸为日本竹尾TAKEO ARAVEAL日本美禾纸)


本书为中文圈第一本以字型为主题的专刊,由日本专业设计出版社Graphic社监制授权,并加入繁体中文版独家中文内容,将为你从各种不同面向深入发掘字型的相关知识与情报。

▎本期特辑--手写字的魅力! ▎

比起一般电脑字体,手写字总能让人更感觉到人的温度。但你可曾经想过,这些手写字是怎么来的,书写这些字体的幕后达人又是什么样貌?本期字志将为你探访、介绍各种类型的手写文字达人,地点遍及台湾、香港、日本,发现在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手写字是如何诞生,背后又有什么我们从未想过的故事!此外,第二部分也将为你精选介绍最经典的手写中、英、日电脑字体,未来想为设计增添一点「人味」时即可信手捻来,不必烦恼该如何寻找、选择!

【Part 1 手写文字篇:探访手写文字】

台湾招牌文字师傅-叶竹雄
一套流传世界的书法字型-
刘元祥
王水河手绘圆体
李汉港楷-李伯伯街头文字复修计画
媲美印刷的粉笔画-台北里山咖啡
香港北魏真书-陈濬人
欧文书法Calligraphy-白谷泉
日式手写字Japanese Lettering-成泽正信
包装上的毛笔字Brush for Package-岛田则行
美式风格手写字American Style Lettering-Ken The Flattop
看板文字Sign Painting-上林修、板仓贤治
相扑文字-木村元基
蒐集街道文字:美国佛罗里达、日本京都、德国柏林、台湾台北、新加坡、马来西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Part 2 手写字型篇】

手写字型是如何诞生的
中文手写字型
日文手写字型
欧文手写字型


▎特别记事:深入造字现场!日本森泽文研Morisawa Bunken造字过程大公开 ▎

本期Typography字志繁体中文版编辑团队实地前往日本,深入日本最大字型公司森泽Morisawa的字体设计研发部「日本森泽文研Morisawa Bunken」造字现场,亲眼看见一款字体是如何从手绘设计到数位化、确认测试直到上市的过程。

▎专栏连载 ▎

本期专栏连载,同样将带你从各种实用、趣味的角度,发现字型的魅力!

你曾想过马路上的「慢」、「公车停靠区」、「越线受罚」、「调拨车道」……这些字是怎么写成的吗?「字嗨探险队」这次实地访问资历超过二十年的台湾道路工程标线师傅,首度带你深入了解道路文字的书写过程。

而本期日本字型探险队将带你走访横滨,看看这个异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交织的港都有哪些特别的字体使用方式。另外,「世界字体散步」字型特派员But也特地前往华裔人口接近千万、佔人口比例高达15%的泰国,看看充斥中泰文并陈招牌的曼谷与普吉岛的华人街在招牌上有什么令人惊奇的呈现。

此外,由蒙纳字型总监小林章执笔的「欧文罗马体制作方法」、InDesign欧文排版教学、负空间与字体排印的关系,以及2017台湾文博会机场指标改造活动实录等,以上丰富内容,绝对可以满足所有对字型的好奇心及求知慾,更进一步打开对字型的想像及理解。

.欧文字体制作方法:Vol.04 Akko字体彻底解剖/小林章
.What’s Web Font还想了解更多网页字型的事!Vol.03/山田晃辅、柯志杰(But)
.字嗨探险队上路去!:Vol.03台湾道路字体/Tom Liu@字嗨探险队
.日本字型探险队:Vol.03横滨篇/竹下直幸
.世界字体散步:泰国华人街篇/柯志杰(But)
.国外经常使用的字体:Vol.03衬线体/akira1975
.使用InDesign进行欧文排版Vol.03/Toyoko Kon
.About Typography:Vol.04负空间与字体排印的关系(下)/张轩豪(Joe)
.TyPosters X Designers:Typography海报「TyPoster」#4设计概念简述/平野甲贺
.Type Event Report 01:翻转既定印象的视觉革命——2017台湾文博会机场指标改造
.Type Event Report 02:砧书体制作所.片冈朗字型展、〈台湾的设计、日本的设计〉鼎谈讲座

这本全面而深入的字型专刊,为你送上丰富的第一手字型相关情报,带你通盘理解字型怎么做、怎么用、怎么学、怎么玩,发掘字型的各种魅力,关注字型及艺术设计相关议题的你,绝对不能错过。

 


字体设计与排版的深度探索 目录 1. 引言:视觉语言的基石 2. 西文字体的演变史:从手抄本到数字时代 2.1 罗马古体与卡罗林小写体 2.2 哥特体与文艺复兴的复兴 2.3 现代字体的崛起:从过渡体到衬线与无衬线之争 3. 中文字体的形体结构与文化传承 3.1 汉字的历史脉络:甲骨、金文与篆隶 3.2 楷书、行书与草书的艺术性表达 3.3 宋、明、黑体:印刷术对汉字形态的塑造 4. 排版艺术的核心原则 4.1 节奏、韵律与视觉流线 4.2 留白(Negative Space)的哲学意义 4.3 字距、行距与视觉的舒适区 5. 字体在不同媒介中的应用策略 5.1 印刷品的设计考量:纸张、油墨与分辨率 5.2 屏幕显示的技术挑战:像素网格与Hinting 5.3 品牌识别中的字体选择:个性与可靠性的平衡 6. 数字字体技术的革新 6.1 PostScript与TrueType:向量字体的诞生 6.2 OpenType的跨平台能力与高级排版功能 6.3 可变字体(Variable Fonts)对未来设计的冲击 7. 结论:字体设计者的伦理与使命 --- 1. 引言:视觉语言的基石 文字,作为人类文明传承与交流的核心载体,其物质形态——字体,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符号传递功能,升华为一种强大的视觉艺术和信息架构工具。我们阅读的每一个字符,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设计者的意图以及特定的文化语境。理解字体,并非仅仅是辨认字母形状,而是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结构逻辑、历史轨迹以及它如何影响读者的认知和情感接收。 本书将带领读者系统性地梳理字体设计(Typography)这一学科的广阔领域,从最基础的笔画结构分析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排版理论与前沿技术应用。我们将聚焦于那些奠定现代视觉交流基础的原则和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对字体形态的精准控制,实现信息的高效、美观传达。 2. 西文字体的演变史:从手抄本到数字时代 西文字体的历史是一部与技术发展紧密交织的史诗。字母系统的成熟与传播,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对信息记录效率的需求变化。 2.1 罗马古体与卡罗林小写体 西方字母的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和伊特鲁里亚,最终被古罗马人标准化为雄伟的“大写体”(Majuscule)。这些字体,如著名的图拉真纪功柱上的铭文,以其完美的比例和庄重的气息,确立了西文书写审美的基石。 中世纪早期,为了适应羊皮纸书写的速度需求,书吏们发展出了更紧凑、更易书写的草写体。其中,查理曼大帝时期推行的“卡罗林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是关键的转折点。它首次系统地将大写字母与统一的小写字母结合起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字母组合形态,极大地提高了文本的易读性。 2.2 哥特体与文艺复兴的复兴 随着中世纪晚期哥特式建筑的兴起,书写风格也转向了更加垂直、密集和装饰性的“哥特体”(Blackletter)。这种字体以其强烈的垂直笔画和几乎连接的结构著称,在当时盛行于欧洲北部。然而,当印刷术在15世纪传入欧洲时,哥特体因其复杂性不利于机械复制而逐渐式微。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渴望回归古罗马的清晰与简洁。这催生了“人文主义体”(Humanist Typeface),它们是衬线字体的早期形态,强调清晰度和优雅的曲线,标志着对古典美学的回归。 2.3 现代字体的崛起:从过渡体到衬线与无衬线之争 17世纪末至18世纪,字体设计进入了“古典时期”。以法国的菲茨多夫(Firmin Didot)和英国的约翰·巴斯克维尔(John Baskerville)为代表的设计师,发展出了“过渡体”(Transitional),其笔画对比度增强,垂直轴心更加明显。 随后,“现代体”(Modern Typefaces),如Didot和Bodoni,将衬线与字干的对比推向极端,追求极致的几何精确性。进入20世纪,随着工业化和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人们开始寻求一种更纯粹、更少装饰的表达方式,这直接导致了无衬线字体(Sans-serif)的爆发性发展,如Helvetica和Futura,它们以中立、高效的面貌主导了现代平面设计领域。 3. 中文字体的形体结构与文化传承 中文字体的设计,受制于汉字数量庞大且结构复杂的特性,形成了与西方字母系统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3.1 汉字的历史脉络:甲骨、金文与篆隶 汉字的起源深植于象形与会意。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以其不拘一格的笔画形态,展现了早期文字与图画的紧密关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小篆”,是第一次对汉字书写规范的全国性确立,笔画圆转匀称,结构严谨。 3.2 楷书、行书与草书的艺术性表达 隶书的出现打破了篆书的象形束缚,确立了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形态,是汉字由古朴向今体过渡的关键。随后发展出的楷书,以其端正、结构稳定著称,成为日常书写和印刷的范本。楷书的结构清晰,为后世字体设计师提供了稳固的骨架。行书和草书则更侧重于书写的情感与速度,是书法艺术表达的极致体现。 3.3 宋、明、黑体:印刷术对汉字形态的塑造 活字印刷术的引入,对汉字形态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为了适应雕刻和批量印刷的需求,宋体(或称明体)应运而生。宋体继承了楷书的结构,但将横笔加粗,形成显著的“横细竖粗”特征,笔画末端添加了尖锐的三角状衬线,极大地提高了文本在纸张上的清晰度和阅读速度。 进入近现代,随着西方印刷技术和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以横竖笔画等粗、无衬线的“黑体”(Sans-serif)。黑体放弃了宋体的装饰性,追求结构上的平等与现代感,成为了标题和信息展示的首选。 4. 排版艺术的核心原则 优秀的排版不仅仅是字体的堆砌,而是一种对信息层次、阅读体验的精细调控。 4.1 节奏、韵律与视觉流线 排版本质上是在二维平面上创造时间性的阅读体验。节奏感来源于字形大小、粗细的规律性变化,而韵律则体现在行与行、段与段之间的呼应关系。设计者必须引导读者的视线,确保目光能够自然、不费力地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构建流畅的视觉流线。 4.2 留白(Negative Space)的哲学意义 留白,即非文字或图像占据的空间,是排版中最容易被忽视,却又最为关键的元素。充足且恰当的留白,不仅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的信息区块,减轻读者的视觉负担,更赋予了文字“呼吸”的空间,提升了整体设计的品质感和专业度。留白是定义主体内容轮廓的“沉默的语言”。 4.3 字距、行距与视觉的舒适区 字符间距(Kerning)和词距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单个词汇的识别度。行距(Leading)则是决定文本块密度的核心参数。过小的行距会使文字粘连,增加阅读疲劳;过大的行距则会打断阅读的连续性。舒适的行距范围通常是字体磅值(Point Size)的120%至145%,这需要在特定字体和阅读距离下进行细致的测试与微调。 5. 字体在不同媒介中的应用策略 字体在不同的媒介上,其表现力和设计要求有着显著的区别。 5.1 印刷品的设计考量:纸张、油墨与分辨率 在印刷领域,字体的选择必须考虑纸张的纹理(粗糙或光滑)以及油墨的吸收性。高精细度的衬线体在高质量、光滑的纸张上能展现出最佳的细节。同时,印刷品的网线密度(LPI)要求字体设计具备足够的抗锯齿能力,以确保墨点在成像过程中不丢失细节。 5.2 屏幕显示的技术挑战:像素网格与Hinting 数字显示时代带来了新的挑战。低分辨率屏幕上的字体渲染,受限于固定的像素网格。早期的数字字体需要精细的“字形微调”(Hinting)技术,即在特定点阵尺寸下,手动调整笔画,以确保垂直和水平笔画能完美对齐像素,避免出现模糊或“颤抖”的现象。现代高DPI屏幕虽然缓解了部分问题,但字体的屏幕适应性依然是关键考量。 5.3 品牌识别中的字体选择:个性与可靠性的平衡 在品牌建设中,字体是传达品牌核心价值的视觉符号。例如,一家金融机构可能倾向于选择结构严谨、笔画厚实的现代衬线体来体现其可靠与传统;而一家科技初创公司则可能偏爱干净、几何化的无衬线体来展现其创新与前瞻性。选择的字体必须在保持独特性(个性)与确保信息易读性(可靠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6. 数字字体技术的革新 当代字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设计师和排版师的创造力。 6.1 PostScript与TrueType:向量字体的诞生 PostScript语言的出现,使得字体设计不再依赖于位图,而是基于数学曲线(贝塞尔曲线)来定义字符轮廓。TrueType格式随后将其推广到更广泛的操作系统中,标志着向量字体的普及,这意味着字体无论放大多少倍,其边缘都应保持清晰锐利。 6.2 OpenType的跨平台能力与高级排版功能 OpenType格式是建立在PostScript和TrueType基础上的升级版,它极大地增强了字体的可编程性。OpenType允许单个字体文件内包含多套字符集、连字(Ligatures)的自动替换、小型大写字母以及上下文相关的替代字形。这使得设计师能够在一个统一的字体文件中实现复杂的排版效果。 6.3 可变字体(Variable Fonts)对未来设计的冲击 可变字体技术是字体设计的最新革命。它将传统上需要数十甚至数百个独立字体文件(如Light, Regular, Bold, Italic等)的字族,压缩成一个单一的字体文件。用户可以通过调整“轴心”(Axes,如宽度、粗细、斜度)的数值,实现无限细微的样式变化。这不仅极大地优化了网络加载速度,更为响应式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 7. 结论:字体设计者的伦理与使命 字体设计远非一项纯粹的美学活动,它肩负着社会责任。每一个字体的选择,都影响着信息的接收效率和公众的文化感知。设计者必须秉持对历史的敬畏心,对技术的掌握度,以及对读者的同理心。字体设计师的使命,在于不断探索文字形态的边界,确保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中,信息能够以最清晰、最富表现力的方式,穿越时间和媒介的障碍,准确无误地抵达接收者心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Graphic社编辑部
日本专业设计艺术出版社。以设计、艺术类书为中心,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各领域,并出版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好书。

相关着作:《Typography 字志:Issue 01 造自己的字!》《Typography 字志:Issue 02 来做LOGO吧!》《Typography 字志:Issue 03 严选字型401》《Typography 字志:Issue 03 严选字型401(首批限量赠日本森泽字体公司授权、祖父江慎设计字级表)》

卵形|叶忠宜
统筹.设计/卵形|叶忠宜

平面设计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在策划引进并翻译知名字体设计师小林章的数本着作《字型之不思议》、《欧文字体1:基础知识与活用方法》、《欧文字体2:经典字体与表现手法》、《街道文字》之后,开始统筹制作日本字体设计专业杂志《TYPOGRAPHY字志》的中文版,半年一刊,目前已出至第四期。2017年起与脸谱出版合作策画设计教育书系《Zeitgeist》,陆续引进国外平面设计实用/经典着作。

相关着作:《Typography 字志:Issue 02 来做LOGO吧!》《Typography 字志:Issue 03 严选字型401(首批限量赠日本森泽字体公司授权、祖父江慎设计字级表)》

图书目录

▍正受瞩目的字体设计和週边商品 Visual Typography

比利时VIER电视台形象识别设计和专用字型
奥迪Audi广告短片
美国惠特尼美术馆的新形象识别设计
字体编排设计杂志《8 Faces》
卵形Oral Graphic×脸谱出版〈Zeitgeist〉书系

▍特辑 手写字的魅力!

【Part 1 手写文字篇:探访手写文字】

台湾招牌文字师傅-叶竹雄
一套流传世界的书法字型-刘元祥
王水河手绘圆体
李汉港楷-李伯伯街头书法修复计画
媲美印刷的粉笔画-台北里山咖啡
香港北魏真书-陈濬人
Calligraphy-白谷泉
Japanese Lettering-成泽正信
Brush/Package-岛田则行
American Style Lettering-Ken The Flattop
Sign Painting-上林修、板仓贤治
相扑文字-木村元基
蒐集街道文字:美国佛罗里达、日本京都、德国柏林、台湾台北、新加坡、马来西亚、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Part 2 手写字型篇】

手写字型是如何诞生的
中文手写字型
日文手写字型
欧文手写字型

▍特别记事
深入造字现场!日本森泽文研Morisawa Bunken造字过程大公开/柯志杰(But)

▍专栏连载 Columns

欧文字体制作方法:Vol.04 Akko字体彻底解剖/小林章
What’s Web Font还想了解更多网页字型的事!Vol.03/山田晃辅、柯志杰(But)
字嗨探险队上路去!:Vol.03台湾道路文字/Tom Liu@字嗨探险队
日本字型探险队:Vol.03横滨篇/竹下直幸
Types around the world:vol.03.泰国华人街篇/柯志杰(But)
国外经常使用的字体:Vol.03衬线体/akira1975
使用InDesign进行欧文排版Vol.03/Toyoko Kon
About Typography:Vol.04负空间与字体排印的关系(下)/张轩豪(Joe)
TyPosters × Designers:Typography海报「TyPoster」#4设计概念简述/平野甲贺
Type Event Report Part1:日本的设计、台湾的设计/MK Kou
Type Event Report Part2: 2017台湾文博会机场指标改造/杨伟成(格式策展)、张轩豪、叶忠宜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Typography 字志:Issue 04 手写字的魅力》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打开了我对“手写”这个概念的新视角。我一直以为手写字只是一个相对老旧的表达方式,但在读了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它在现代设计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而且其“魅力”远不止于此。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我看到了手写字如何为品牌注入个性,如何为设计带来温度,甚至如何传递某种特定的情绪和文化符号。那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手写字体,在包装、海报、标志等领域中,展现出的独特性和辨识度,让我惊叹不已。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手写字在不同媒介上的应用分析,比如在数字屏幕上的呈现方式,以及在实体印刷品上的质感差异,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都让我对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手写字并非简单的“写字”,而是一种需要深厚功底、敏锐审美和独特创意的艺术。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文字,开始关注它们的来源和表达方式,甚至开始对字体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启发。

评分

坦白讲,《Typography 字志:Issue 04 手写字的魅力》一书,远远超出了我对于一本“字体杂志”的期待。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感受文字”的哲学读本。书中对于手写字的探讨,不仅仅停留在美学层面,更是触及到了文字与情感、文字与记忆、文字与身份认同的深层连接。我被那些关于手写字如何唤起怀旧情感,如何承载个人故事的篇章深深打动。它让我回想起童年时收到的信件,那些带着家人笔迹的问候,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书中对不同时代手写字体风格的对比分析,也让我看到了时代变迁对文字形态的影响,以及手写字在其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我发现,那些被认为“粗糙”或“不完美”的手写字体,反而蕴含着一种未经雕琢的真诚和生命力,这在如今高度同质化的数字世界里,显得尤为可贵。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设计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感,更是情感的传达和价值的体现。它鼓励我去重新审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文字的互动,去感受那些隐藏在笔画中的温度与灵魂。

评分

说实话,当我拿起《Typography 字志:Issue 04 手写字的魅力》时,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总觉得手写字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然而,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一点点地渗透进来,让我对“手写”这个词产生了全新的感受。它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以一种非常生动、充满画面感的方式,展示了手写字的多样性和生命力。我会被那些充满艺术感的手写作品所吸引,它们的笔触或刚劲有力,或柔美飘逸,每一种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手写风格的介绍,让我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字之美。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手写字如何传达情感的章节,那些看似随意的涂鸦,或是严谨的字体设计,都能在瞬间触动人心,引起共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手写字所代表的“慢”和“真诚”,反而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它鼓励我去发现生活中的手写之美,去感受那些未经修饰的,充满个性的文字所带来的温暖。

评分

当我翻开《Typography 字志:Issue 04 手写字的魅力》,一股温暖的手工艺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个人印记的创作空间。这本书以一种极为细腻的方式,深入探讨了手写字在数字时代愈发珍贵的价值。它不仅仅是关于字体的排版和设计,更是关于每一个笔画、每一个曲线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手写字演变史的追溯,那些古老的手稿,那些艺术家们用指尖在纸上留下的痕迹,无不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温度。书中还邀请了多位顶尖的手写字体设计师分享他们的创作理念和实践过程,他们的独到见解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魅力”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甚至开始尝试模仿一些古典字体的笔触,虽然远不及专业人士的水平,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专注和宁静,仿佛在与古人的精神对话。这本书像一本引路人,指引我重新发现并欣赏那些被快节奏生活所忽视的,充满人情味的美好。它提醒我,即使在屏幕成为主流的今天,一笔一划的温度,依然是连接人与人、连接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评分

《Typography 字志:Issue 04 手写字的魅力》给我带来的,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这本书以其精美的排版和丰富的内容,将手写字那份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沉醉于其中那些精心挑选的手写字体设计,每一款都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传递着不同的个性和情感。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既有对历史渊源的考究,也有对当代应用的探讨,让我对“手写字”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认识。我非常欣赏书中对于字体设计背后思考过程的剖析,那些设计师们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如何将情感融入笔画,如何赋予文字灵魂,都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字体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创意、关于情感、关于生活态度的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开始能够细致地分辨不同字体所带来的微妙差异,并从中体会到设计的匠心独运。这让我更加珍惜那些用手写方式表达的文字,因为它们承载着更多的心意和温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