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全新修订版】(套书)

哲学与人生 【全新修订版】(套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哲学
  • 人生
  • 思考
  • 智慧
  • 精神
  • 自我提升
  • 人生意义
  • 西方哲学
  • 东方哲学
  • 经典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以西方哲学为经,以东方哲学为纬
辅以宗教、艺术、教育与文化视野,拓展生命格局

  「哲学」做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
  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称为「爱智」。
  哲学的爱好智慧,不仅仅是理性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自我的修炼,慢慢摆脱本能的冲动和欲望的困扰。
  学习哲学,正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价值,明辨是非,指引人生方向,
  带领我们步入快乐的生活。

  上册深入探讨哲学的思考方法、人性的真相、神话与悲剧、
  苏格拉底、西方伦理学、存在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提供由人生省思走向哲学的途径。

  下册探索中国哲学的起源、深入浅出介绍各家学说、
  讨论善恶与正义、变化与永恆、安身与立命,
  强调人的生命要设法实现各种价值。

  透过合宜的诠释,品味及享用中西哲学精华,
  进而在回答自己「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时,
  感到充实、圆满而喜悦。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傅佩荣


  民国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傅佩荣教授的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曾获颁教育部教学特优奖、大学生社团推荐最优通识课程、《民生报》评选校园热门教授等奖项,另外在学术研究、写作、演讲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浅出,擅长说理,曾获国家文艺奖与中正文化奖。

  着作甚丰,范围涵盖哲学研究与入门、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

  着有《哲学与人生》、《转进人生顶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莱顿》、《珍惜情缘》、《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学做人》等数十本。并重新解读中国经典,着有《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人性向善──傅佩荣谈孟子》、《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乐天知命──傅佩荣谈易经》、《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止于至善──傅佩荣谈大学‧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范》、《孟子:浩然正气与成功人生》、《老子:在虚静中觉悟人生智慧》与《庄子:以自在之心开发无限潜能》、《易经入门与国学天空》、《国学与人生》、《人生,一个哲学习题》等书(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图书目录

哲学与人生(上)
新版序
初版序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    思想方法 
第三章  人性的真相
第四章  神话与悲剧
第五章  苏格拉底
第六章  西方伦理学
第七章  存在主义的形成 
第八章  存在主义的发展
索引

哲学与人生(下)
新版序
初版序
第九章  中国哲学的起源
第十章  儒家的风格
第十一章  道家的智慧
第十二章  艺术与审美
第十三章  宗教与永恆
第十四章  教育与自我
第十五章  文化的视野
第十六章  拓展生命
索引

图书序言

新版序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五十年前我开始念哲学。我的学习顺序是:先西方,再中国。这种顺序使我了解,一套高明的哲学必须兼顾三点,就是: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这三点听起来像是专业术语,是少数哲学家才能做到的要求,事实上不然,每个人都是或隐或显、或大或小的哲学家。

  「哲学」的原意是「爱好智慧」。凡有理性之人,无不希望知道多一点、深一些,到了最高层次,不正是爱好智慧吗?平常与人聊天,少不得要澄清概念,「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这一类的话,可以减少误会、改善沟通效果,使彼此更为明白真实的状态。希腊时代的柏拉图留给世人一部《对话录》,其中大多数篇章没有明确结论,因为对话过程即是思想辩证过程,谁对谁错,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判断,像「今天很冷」、「张三很勇敢」。任何判断都需要衡量的标准,称为判准。那么,判准要如何设定呢?到法院去旁听一场律师的辩论,就会明白庄子在〈齐物论〉所谓的:当两人辩论时,天下没有人可以担任裁判。哲学的任务在此更进一步了,要分辨「真假、善恶、美丑」等等的判准。分辨的过程远比结果更具启发性,因为你由此知道双方的立场,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有神论还是无神论、理性论还是经验论、生命哲学还是历程哲学,然后再往下细分。一个人不必争取天下人的认同,但至少要了解自己在说什么,以及为何这么说。

  澄清概念与设定判准之后,才是最大的挑战,就是建构系统。可以建构系统的,才是哲学家。所谓系统,是指能够回答一个问题:自然界与人类有没有「来源与归宿」?来源与归宿是一体之两面,从哪儿来的也回哪儿去,庄子在〈大宗师〉说「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意即:那妥善安排我出生的,也将妥善安排我的死亡。我是如此,万物亦然。在庄子看来,答案即是「道」。在西方,则答案包括柏拉图的「善之理型」,亚里斯多德的「第一不动之推动者」,中世纪以来的「上帝」,或「存在本身」。这些名称,都指向那唯一的来源与归宿。

  能做到建构系统,才可以清楚回应「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哲学与人生的关系至此确立。由此不难理解为何要说:「没有哲学,人生是盲目的;脱离人生,哲学是空洞的。」

  我自一九八五年起,在台湾大学为全校同学开了一门通识课程,名称就是「哲学与人生」。这门课被同学们评选为最优通识课程,反映了年轻心灵对人生的关怀与对智慧的向往。以上课录音为底本,修订成书于二○○三年出版,又于二○○五年在大陆出版,印行的正版与非正版的总数约有八十万册以上。

  二○一六年秋,大陆开始流行线上课程,我受邀把「哲学与人生」重讲一遍,每集十分钟,共二六○集。我珍惜这样的机缘,于是认真思考这些年的学习心得,在三个月内完成这份工作。由字数与篇幅看来,新版的材料比原版增加百分之五十以上。增加的部分有西方的,也有中国的。对西方哲学,我努力做到选择重点与忠实介绍;对中国哲学,我的心得与新见就远远超出原版的范围了。我还在继续学习与思考中。

  新版的完成,要特别感谢王喆先生与他的工作团队。王先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是核子工程方面的高材生。他事业有成而热衷求知,参加我在民间开设的一系列国学经典课程,熟悉我的哲学立场与人生观。最初他表示有意把「哲学与人生」的录音档改写为文字时,我还有些疑虑,怕给他添麻烦,也担心工作成效未必理想。结果呢?只能用「喜出望外」来形容我的心情。他还为许多重要引文找到出处,方便读者参考。这本书总结了我五十年来的哲学心路历程,无疑是最贴近时代与社会的,希望与读友共勉。

二○一八年一月九日

图书试读

第一章  哲学是什么?
 
欢迎来到哲学的世界
 
苹果电脑创办人贾伯斯(Steve Jobs,1955-2011)晚年曾说:「我愿用一生的成就与财富,换取同苏格拉底(Socrates,469-399 B.C.)共处一个下午。」我们一定很好奇,身为成功企业家的贾伯斯为什么会如此崇拜一位古希腊哲学家,哲学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把人生比作航海,哲学就是航海的指南针,它会告诉我们现在在哪里,方向目标何在,以及为何要达到那个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人笑称,哲学家就是整天在一片漆黑的房子中寻找黑猫的人,他们的话令人难以捉摸又难以信服;也有人抱怨,哲学是把简单的东西说成复杂,把原本懂的事情说得让人迷惑不解。然而,果真如此吗?
 
我们到图书馆查看资料,都有图书编号。编号「0」代表总类,包括辞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编号「1」则是哲学类。在我四十多年的哲学教学生涯中,听到许多同学抱怨,说接到台湾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全家人欢欣鼓舞,放榜后一看是哲学系,全家哭成一团。哲学系学生不仅就业困难,而且能否读懂专业书籍都是问题,怎么会排第一位呢?
 
这是因为在西方的学术传统中,哲学是「一」,代表它既是「开始」的学问(一切学问之基础),也是「最后」的学问(一切学问之统合)。所有专业的最高学位都是「博士学位」,英文为Ph. D.(Doctor of Philosophy),即「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专业学问所能抵达的最高境界都属于哲学层次。
 
哲学是「开始」的学问。任何专业学科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定义开始,逐步构建学问的大厦,而定义就是哲学的思考方法,属于哲学的范畴。
 
哲学也是「最后」的学问。西方人称哲学为「学问中的学问」 (Scientia Scientiae),一般专业学科的特点是分而不合,哲学则具有统合性,能统合一切知识。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我们所学的知识能否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发才是关键。哲学恰好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指引人生的明显效果,是一切学问之母。
 
哲学与人生有何关系?
 
我的老师方东美经常引用罗马文豪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106-43 B.C.)的话:「哲学,人生之导师,至善之良友,罪恶之劲敌,假如没有你,人生又值得什么!」说明哲学能帮助我们判断价值,明辨是非,指引人生的方向。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