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强韧吃苦的笨蛋:稻盛和夫‧山中伸弥要你与其生来聪明,不如这么做

做个强韧吃苦的笨蛋:稻盛和夫‧山中伸弥要你与其生来聪明,不如这么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稻盛和夫
  • 山中伸弥
  • 强韧
  • 吃苦
  • 成长
  • 自我提升
  • 人生哲学
  • 成功学
  • 励志
  • 思维模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稻盛和夫 : 想要无止尽的努力因此攀登高峰
  山中伸弥 : 不断反覆的失败反而带来出乎意料的成果


  一位是创立京瓷、KDDI(第二电电),重建JAL(日本航空),被誉为平成「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一位是开发出iPS细胞,获得京都奖及诺贝尔奖肯定的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山中伸弥。

  两人有着不为人知的共通点。理科背景、父亲曾为工厂经营者、前半生历经无数挫折、爱妻族……。

  工作模式是跑马拉松还是奋力跑百米?培育部属的方式、训斥方式是什么?科学的进步会带给人们幸福吗?如父子般年龄差的二人将毫无保留地畅谈他们的进化论。

专业推荐

  伍焜玉 中央研究院院士
  史习安 成功大学国际企业研究所所长
  蔡东峻 成功大学交通管理科学系教授兼EMBA前执行长
  詹文男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资深产业顾问兼所长
  周俊吉 信义企业集团董事长
  张广博 海崃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良机企业集团董事长
  许书扬 经纬智库暨保圣那管理顾问公司台湾分公司总经理

台湾盛和塾推荐

  唐松章 崇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台湾盛和塾召集人
  苏丽华 台湾第二电电股份有限公司监事、盛和塾台湾代表世话人
  冯仁厚 台湾盛和塾干事兼塾长理念导引人、群仁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
  廖述伟 家式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监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


  一九三二年生于日本鹿儿岛县。鹿儿岛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一九五九年创立京都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现京瓷),历经总经理、董事长职位,一九九七年起转任名誉董事长。一九八四年创立第二电电(现KDDI),历经董事长等职位。同年以个人资产成立稻盛财团,创设「京都奖」。并担任经营塾「盛和塾」的塾长,致力培育经营者。二○一○年就任破产的日本航空(JAL)董事长,使公司两年后得以再度上市,二○一三年转任名誉董事长。

山中伸弥

  一九六二年生于日本大坂府。神户大学医学院毕业、大坂市立大学研究所医学研究科修毕。曾任美国格莱斯顿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一九九六年担任大坂市立大学医学系助教、一九九九年转任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基因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二○○三年转任教授。二○○四年担任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教授、二○一○年四月起转任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从人体皮肤细胞中成功培养出iPS(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细胞,二○一○年获得京都奖尖端技术部门奖、二○一二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译者简介

余亮誾


  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
  教日文、也翻日文,译有《降低胆固醇的29种习惯》、《传达力》、《三神教我的幸福事》(天下杂志出版)等多本译着。
 

图书目录

推荐序
创造辉煌人生:以基础研究为根、柔韧努力为本、攀顶为标  伍焜玉
你的想法决定你的高度  詹文男
始于纯心,追求至善,方能得道多助  周俊吉
提升心性,拓展经营  张广博
如果没人做就由我来做  许书扬
全新模式,丰富收获  唐松章
登峰造极,靠的是一股傻劲  苏丽华
率性而行人生之道  冯仁厚
贵人其实就在你身边  廖述伟

前言 山中伸弥   

序章 获京都奖后相隔四年再度会面   
有日本诺贝尔奖之称的「京都奖」
享受实验的不可思议与趣味
iPS细胞也出现误算……
「京都奖」三十週年

第一章 父亲的工厂是一切的原点   
对曾经是技术人员的父亲怀有憧憬
继承父亲的制造之魂
承接父亲的谨慎与母亲的大胆
事业的原点是败战后的黑市
教我坏事都是「自己的错」、好事都是「託别人的福」的母亲
无论好坏都想到「妈妈」

第二章 充满挫折与迂回的人生  
身为临床医师的挫折、研究环境差异引发忧郁
不同人生阶段接连失败,遇见适时拉我一把的贵人
既然衰运连连,不如忘却运气投身工作
妻子是独一无二的战友

第三章 怀有奉献一切的觉悟  
一边吃着超商饭团一边重建JAL
以愿景与奋力工作,比别人多花三倍做事
出现赤字也持续进行的太阳能发电事业
如果没人做就由我来做,自愿投身第二电电
iPS细胞也是「如果没人做就由我来做」
高桥和利纯粹的热情「令人钦佩!」
「人生、工作的结果=想法×热忱×能力」
不以先入为主的心看待一切

第四章 以攀顶为目标的能力  
因为想要无止尽的努力而攀登高峰
以「身而为人」,什么才是正确的?来判断
既然要研究,就决心锁定高峰
想要建构出iPS细胞研究的基地营
马拉松或跑百米

第五章 何谓真正的领导者  
iPS细胞的三种可能性
最大的课题是雇用的稳定
具有让有意追随自己的人看到梦想的能力
以大善之心训斥
订出「三没有规定」
领导者的器量决定组织的规模
事业的精随在于「三赢」

第六章 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热情  
毫无仁义可言的智财争夺战
互争专利,开战前夕
不愿提出iPS细胞论文的理由
领导者需要的并非竞争心而是战斗心
日本有「人才」资源

终章 科学的进步会带给人们幸福吗?  
iPS细胞最前线
科学的滥用无止尽
iPS细胞是大善还是小善
柔韧的存活力「Resilience」
促使精神深化之物

后记 稻盛和夫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创造辉煌人生:以基础研究为根、柔韧努力为本、攀顶为标
伍焜玉


  稻盛和夫是日本企业界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从大学毕业后为了谋求生活找到陶瓷工厂的工作。这种工作不是他想要的,而且对一般人而言也没有远景。但是即使在逆境中,他创造了一番大事业,为日本打了在全球享有美誉的京瓷品牌。他是以创新的基础研发,找到了新颖陶瓷材料,逐步应用于精美陶瓷、珠宝,然后进入通讯、印刷机、太阳能、数位电子等等领域,打进国际市场,使京瓷株式会社成为日本在国际的着名公司。他的名言「将梦想变为现实需要强烈的意志及热情」也是从事科学研究者应具有的基本态度。稻盛先生也蛮有冒险的创业精神。他年青时在资金薄弱的情况下,毅然地离开陶瓷工厂稳定的工作,去京都设立京都陶瓷会

  社,在短短几十年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多元化的公司。他的另一特色是对社会、对国家的关怀。为了鼓励创新学术研究,捐钱设了京都奖。这个奖项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奖。在京都奖典礼时,遇见了京都奖得主山中伸弥,由于二人出身及理念相近,有许多话可以谈。山中教授得了诺贝尔奖后,对谈内容更深入广泛,由科学研究到国际竞争、产业发展及社会伦理都有精辟见解。山中教授依照父亲意愿读医,但在当整型外科住院医师时觉得自己不是当外科医师的「料子」,便转到药理学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他对胚胎干细胞有兴趣,去美国三年研究后,回日本开始从事细胞 reprogramming 之工作。当时已经晓得胚胎干细胞有特有的二十四种基因。但要了解二十四个基因并选出可将已分化细胞转向成胚胎干细胞的基因需要把每一个剔除。因为这种工作繁重无趣,几乎无人愿意做。山中教授以「笨蛋」精神完成这件实验工作,发现只要把四个基因转录入皮肤细胞便可造成胚胎细胞。他的发现在 Nature 发表后撼动全球,短短几年内被认为是当时最具有革命性生医科技的突破,而且具有无限的生医应用价值。每次国际干细胞学会年会时,山中教授是中心人物,他的研究报告吸引了世界各国研究学者。也因此很快地被诺贝尔奖委员会肯定。他的研究也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以四个基因转录让人体内各种细胞都可以回到像胚胎干细胞的多分化的潜能,他将这种细胞命名为iPS细胞。在对话中,山中教授谈到起初工作的辛苦以及成功后得到最高奖项后,仍然努力不懈地维持国际的领先地位。

  稻盛先生及山中先生都是创业者,而且都是起初遭遇过挫折,但不向困难屈服的先驱者。可以说是由山底起步,以攻顶为目标,具有超人的 resilience(在书中翻译为柔韧),终于攀登顶峰,为社会、国家、国际做出鉅大的贡献。在对话中,二位很生动地谈到读中学及大学的经验,如何立志做大事。二位提到一个很宝贵的经验,就是无论是产业或学术研究若要超人一等,都是要从 fundamental research(基础研究)做起,寻找、发现新的材料或新的科技,在产业上才能有国际竞争力。这个观念是很宝贵的,也是我们要努力去实施推动的。

  对话的内容可以深深感受到二位先生对研发的热诚、对国家社会的深情以及对人类的关怀。第一至第四章谈个人人生经历及哲学观。读起来生动,令人内心火热,颇具鼓舞作用。第五及第六章节谈到公司或研究所领导的用心良苦,维持国际领先的精心步局以及专利及产业化的苦战,其颇具日本色彩。

  这本对话书是难得的好书。虽然是由日文翻译成中文书籍,但读起来顺畅。在阅读时,一位高龄的创业董事长及一位中年医学诺贝尔奖得主的谈话风度及大师风范活生生浮现在眼前。他们的谦虚、创业精神及对人类社会的关怀令人感动。会让年青人渴望攀顶,早日设定人生目标;中年人渴望展示领导能力及营运效能;年长的带回一点美好的回忆。希望这本书能鼓动我们以基础研究为根,以攻顶为标,以柔韧、努力不懈的精神再度创造台湾的新产业。

  (本文作者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推荐序

始于纯心,追求至善,方能得道多助
周俊吉


  《做个强韧吃苦的笨蛋》其实不是书,而是一份对谈记录。

  全篇以稻盛和夫先生与日本杰出科学家山中伸弥(二○一二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一问一答进行编排,读者可轻松于字里行间撷取稻盛先生的经营智慧,并同时理解山中先生所从事研究之尖端科技与发展潜力,最终淬炼出「不论从事何种行业,都必须『始于纯心,追求至善,方能得道多助』」的终极共识。

  稻盛与山中两位先生,一个是实业家、一位是科学家,虽然资历、境遇、投入领域各异,却共同有着虽然崎岖坎坷、始终不改其志的人生道路;于是,其命运轨迹就在他们全心投入、屡败屡战、坚持到底的努力下出现转折,终至成功攀登个人生命的荣耀颠峰。这样的励志故事实非凤毛麟角,绝对有机会出现在你、我身上。

  两人的对谈后段,不免进入价值深水区—高层次哲学讨论,当人类各层面发展已臻极致、甚至走到初窥「神之领域」的阶段,世人理应诚惶诚恐、临渊履薄、谨小慎微,秉持着纯善之心,竭诚「为世界、为人尽力」,如此我们才能不枉称为万物之灵,并试图为人类未来寻一亩安定之境。

  您也想改变人生、战胜命运吗?不如就从这一本《做个强韧吃苦的笨蛋》开始,确认自己的天命,发愿让世界更好,「虽千万人,吾往矣」!

  (本文作者为信义企业集团董事长)

推荐序

率性而行人生之道
冯仁厚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同样怀着一个重要的自我提问。虽然有些人可能还隐而未觉,但总有一天会浮现:「我怎样可以拥有幸福且充实的人生?」

  对这个自我提问的回答方式与内容,会决定你的人生境遇。

  得到幸福且充实的人生的人,每个人回答这自我提问的答案,所用的文字或显现于外的表象,可能会因人、因地、因产业、因国家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的精义,却会是一贯共通的。

  这本书,就是透过稻盛和夫与山中伸弥两人精彩的对话,呈现他们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企业经营及科学基础研究,追求幸福且充实人生的过程。

  稻盛和夫是被誉为日本「经营之圣」的企业家,山中伸弥则是得到「京都赏」及「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虽然两人诉说的方式不同、谈论的主题不同、对人生呈现的方式也不同,却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清楚的读到两人的核心精神,以及对追求幸福且充实人生所秉持的要诀,是一贯共通的。

  心中怀有「想为世界、为人尽力」的真挚思想,也就是抱持着「纯粹的利他心」,是稻盛和夫与山中伸弥持续投入坚韧的意志及无止尽的努力,献身于他们的事业及工作之活水源头。

  像稻盛和夫从一九七五年投入太阳能发电事业,持续坚持到二○一二年日本政府实施全数发电收购政策之后,才终于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京瓷的主要事业之一。在原先股东退出之后,稻盛和夫能够坚持三十八年的支持力量,就是单纯的因为「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开发与量产,对解决能源问题及减少地球暖化有贡献。」在一九八四年自愿投身设立第二电电的大义是,「面对通讯自由化的时代,降低电话费用以和欧美一样便宜」。二○一二年以七十八岁的高龄,仍然接下重整日航的任务,也是为了单纯利他的三个大义:为了日本经济、为了日航的员工、以及为了消费者(日本国民)。

  在大家坚信不可能做到之下,山中伸弥抱持着如果没人做就由我来做的憨直傻劲,以单纯的利他心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将人类皮肤细胞初期化,分离出ips细胞(诱导式多功能性干细胞)。他投入基础医学研究的初心,就是感受到临床医学的侷限,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很多即使有名的医生也无法治好的疾病,希望透过基础医学的研究,找到能够治癒更多疾病的药物及方法。

  在他们两位的人生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不仅没有因成功而得意自满,还是益发的谦虚自省,从登上一个高峰后立即迈向另一个高峰。这是因为他们并不是为了登上高峰而努力,反而是「为了可以无止尽的努力,而选择攀登高峰。」

  这样柔韧的生命力,清楚的展现在稻盛和夫与山中伸弥的身上,正好呈现了中华文化重要经典《中庸》开头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率性而行人生之道。率着自己的本性而行,不仅走出事业的康庄大道,更拥有幸福且充实的人生。

  如果,你正在寻找幸福且充实的人生,这本稻盛和夫与山中伸弥对话录,非常适合带在身边,细细的品读,并借由参与到他们两位的对话中,你将发现意料之外的收获。

  (本文作者台湾盛和塾干事兼塾长理念导引人、群仁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

前言

  第一次与京瓷名誉董事长(稻盛财团理事长)稻盛和夫见面是二○○四年。当时我只是个没没无闻的研究者,因为是获得稻盛财团研究奖助金五十位研究者之一而参与授予仪式。对我们而言,创立京瓷与KDDI两间世界级企业的稻盛先生是遥不可及的人物,不过稻盛先生却与我们五十人一一握手,对我们精神喊话,我至今仍记得当时的感动。

  与稻盛先生再次碰面是二○一○年秋天获得稻盛财团京都奖尖端技术部门奖的时候。在称为京都奖週接连举办活动期间,有了几次坐在稻盛先生旁边的机会。虽然稻盛先生待人和善,我却过于紧张而无法多谈。

  那年也正逢稻盛先生就任日本航空(JAL)董事长。没多久就成功重建JAL的稻盛先生以「经营之圣」之姿在日本国内,甚至中国等海外受到政商界领导者的推崇。对我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的人物。借由本书的出版,就像作梦般,我获得与稻盛先生畅谈的机会。

  自二○○六年开发iPS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以来,我觉得自己的工作似乎变成另一种职业。在此之前,以科学家的身分提出研究成果就是我的工作,模煳地想着希望有朝一日成果能有助于这个社会。但接触iPS细胞技术后,我开始有落实医疗应用的具体目标。然而只凭我们的小组、光靠研究人员绝对无法达到医疗应用。就像拼图需要不同成员的加入。虽然研究人员也是很重要的一块拼图,还是需要集结临床医学、智慧财产、法规、产学合作、伦理、行销、获取资金等方面的专家(拼图)。此外,也不能只收集拼图,必须将这些拼图摆在正确的位置。我开始感受到身为研究者从未体验过的庞大烦恼。

  为了落实医学应用而烦恼不已的我,此次能直接向身为经营者,至今已做出许多困难且正确的决断的稻盛先生学习,真的万分感谢。我和伙伴们在攀登「iPS细胞的医疗应用」这座高峰,这场对谈给了我们相当多的提醒与勇气,也让我深思「身而为人」所应该有的作为。

  稻盛先生与我已离世的父亲同世代。虽然不及稻盛先生,家父也是经营者。每每工作感到困惑,我就想从父亲那里获得建议。这次的对谈,好几次都把稻盛先生与家父的样子重叠。我从稻盛先生学习到的内容,如果能作为读者们对经营、工作,以及人生的想法、烦恼的借镜,将感到无比欣慰。

  最后,由衷感谢这次赐给我如此难得机会的公益财团法人稻盛财团、京瓷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朝日新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各位先进。

二○一四年八月
山中伸弥

图书试读

序章
 
获京都奖后相隔四年再度会面
 
历经反覆失败,
 
即使是出乎意料的结果,
 
也可能带来意外发现的趣味。
 
有日本诺贝尔奖之称的「京都奖」
 
山中:好久不见。非常感谢今日在百忙之中挪出这样的时间。
 
稻盛:因为可以和山中教授好好对谈,所以今天抱着期待的心情前来。二○一三年三月顺利从JAL董事长一职退休,与以前相比多了些空闲。在家时,我是什么也不做,无所事事的人。今天这样谈话应该是二○一○年京都奖(主办/稻盛财团)颁奖典礼以来第一次吧!
 
山中:是的。二○一○年以「开发诱导式人工多能性干细胞(iPS细胞)技术」,获得京都奖尖端技术部门的肯定。那次是我们最后一次畅谈。听说二○一四年是京都奖三十週年纪念。
 
稻盛:没错。包含担任稻盛财团名誉总裁的高圆宫妃久子殿下在内,和许多人的鼎力相助,让我们可以迎接三十週年。京都奖的理念是「为了人类、为了世界,做出身为一个人所能做出的最高的行为」,这个奖是基于我自身的人生观,用尽一生真挚地努力不懈,为了表扬那些具有高超成就,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的研究者、艺术家等而于一九八四年所创设的。如今,京都奖已经远远超过我创设时的想像,成为了诺贝尔奖前哨站的国际奖项之一,并且被誉为「日本诺贝尔奖」!
 
山中:您可能忘了,其实我第一次见到稻盛先生是获得京都奖的前六年(二○○四年),那时获得稻盛财团的研究奖助金。
 
稻盛:是这样啊!那是协助国内年轻研究学者从事独创且表现优秀的研究活动的事业,每年赞助五十位各一百万日圆。
 
山中:授予仪式上稻盛先生和五十位得奖者一一握手,还鼓励我们「要好好加油」,这点让我很惊讶。您在那次授予仪式上说「希望大家可以好好运用研究奖助金,积极投入研究,做出将来可以获得京都奖或是诺贝尔奖的研究」。
 
稻盛:你真的做到了,没有比这个更让我感到欣慰的事了。当时已经有iPS细胞的雏形、掌握概念了吗?
 
山中:是的。我是待在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基因教育研究中心」时获得奖助金的,在人生第一个研究室中进行与iPS细胞相关的研究。具体来说,那时候在探索ES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胚胎干细胞)中特异运作的基因。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