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华的传统文化呢?

  只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才是原创的,没有传统,哪来的原创?
  越是传承民族的,就越有世界意义。
  原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去发展。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楼宇烈


  享誉海内外的资深学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虔诚守护者。北京大学国学研修班最受欢迎的主讲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国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祖籍浙江嵊县。1955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0年毕业。曾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主要着作:《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周易注(附周易略例)》、《宗教研究方法讲记》、《中国的品格》等。

图书目录

代序
传统是我们的原创

上编 中国文化的精神

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误读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以实践为特性
找回自我
以人为本—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中庸之道
什么是无为而治?
自利与利他
传统书院的精神
读书=做人
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佛学的几个理念
(附:禅宗的智慧)
传统文化的实践者:国医
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和自然

下编 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在传统基础上接受现代化
有主体才能有借鉴
谈劣根性
等价交换不能成为价值观的原则
没有自觉自律,民主会变味
养老社会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择善明用
中国的民族主义抬头了吗?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要做到四通八达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结语
中国知识份子的天下情怀    

附录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对于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建构的思考
楼先生说
 

图书序言

中国的逻辑是语境逻辑

中国人有自己的逻辑,有说话的一套规则。

我常讲,中国的逻辑是语境逻辑。一定语境的次序就决定了概念的性质,而不是脱离了语境来抽象地分析某个词。我们不能脱离语境来分析大前提、小前提然后得出个结论。有些人片面地认为逻辑只有一个模式,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是标准模式,按此标准来评价,中国就没有逻辑。

中国人几千年说话真的都颠三倒四吗?不是那样的。中国有自己的逻辑,只是我们没有去挖掘它,哲学也是如此。明末的李之藻在翻译《名理探》的时候,涉及到斐禄琐费亚(Philosophia音译)这个概念,他讲得很清楚,斐禄琐费亚从字面上讲就是爱智,这种爱智的学问在中国就相当于理学,他并没有拿西方的某个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学问。

中国的宗教是人道的宗教

上个世纪,几乎所有人都在讲中国没有宗教,按照欧洲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对宗教的定义,中国没有西方意义上的宗教,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中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我想现在绝大部分的人在填表时都会在宗教信仰上填「无」。那中国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宗教呢?

康有为不简单,他提出中国也是有宗教的,宗教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中国是人道的宗教,西方是神道的宗教。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之人心风俗礼仪法度,皆以孔教为本,若不敬孔教而灭弃之,则人心无所附,风俗败坏,礼化缺裂,法守扫地。」(《康有为政论集•乱后罪言》)

章太炎认为,佛教是无神论的宗教。如果我们按照欧洲对宗教的定义来看,无神恰恰是宗教的对立面。章太炎还想把佛教立为中国的国教,因为佛教具有无神的性质,跟科学精神相一致,也有许多跟民主精神相一致的概念,例如,佛教讲众生平等。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