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的明清帆船「山形水势图」原貌
首度正式出版面市
本书解读典藏于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明清时期山形水势图:《耶鲁航海图》。山形水势图为中国帆船舟师据以辨识方位、确认航道的实用工具,多为祕本,不轻易示人,因此留存下来的无几,此亦彰显了《耶鲁航海图》的弥足珍贵。
《耶鲁航海图》共123幅,约完成于明清时期,本来属于商船「二王船」的航海祕本。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英人军舰在新加坡扣押一艘中国通商帆船,搜出此批航海图,之后辗转馆藏于耶鲁大学。史料沉寂多年后,1974年才被学者李弘祺发现并开启探索研究之路。本书为《耶鲁航海图》首度正式出版面市,并经作者郑永常全面性重新梳理、判读,甚具意义。
披露古航海图史料X解读舟师传说祕本
探索明清海商航业路线X勾勒东亚海域贸易网络 航海图中标示海域上的岛屿和山地名,作为望山之用,并记载针路和水文深浅。绘图线条简洁粗犷,突显易辨识处;叙述文字口语俚俗而多舟师专业行话,一一指明沙、礁、岛、水流与方位等。看似简单,却隐藏丰富的航海资讯。
作者一一校读图中文字,考释地理名词,阐述海图蕴含的讯息,借助GPS定位诸山与岛屿现今相应位置。同时梳理出《耶鲁航海图》中的「二王船」,是以越南南部的赤坎(今潘郎Phan Rang)为基地,共分三条航线:第一条航线行驶于赤坎至金门;第二条航线行驶于赤坎至柬埔寨和暹罗;第三条航线行驶于福建至辽东,另有二条支线往渤海湾。
书中并概述古代帆船的形制与航海术语,探究明清时期东亚海域实况,以对海图有深刻的背景理解。更进一步,借此海图与航线,勾勒出明代中叶以降,中国海商移民东亚各港口后各自发展航海事业,所形成的中国帆船东亚海域贸易网络图。
本书特色 【专业性】详实叙说早期航海图知识与内涵。
【珍贵性】完整呈现中国古代帆船海图原貌。
【启发性】重申海洋文化的奥祕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