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权利保护新发展、房地产税制与社会公平暨2017台湾最佳税法判决

纳税人权利保护新发展、房地产税制与社会公平暨2017台湾最佳税法判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税法
  • 纳税人权利
  • 房地产税
  • 税制公平
  • 台湾税法
  • 税法判决
  • 税务研究
  • 社会公平
  • 税收政策
  • 法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纳税者权利保护法于2017年年底施行。对于过去税捐稽征实务上常出现的万年税单争议、解释函令效力等问题,都将有重大影响。同时,2016年度全台湾各地方政府均大幅调涨房屋税及地价税,不仅纳税人之税捐负担增加,也连带影响台湾之房地产市场。

  本书集结台湾大学法律学院财税法学研究中心与财团法人资诚教育基金会合作主办「第二十六届两岸税法研讨会」论文集。两岸对纳税人权利保护及房地产税制所面临共同课题,有必要借税法研讨会予以全面探讨,此次研讨会分纳税人权利保护新发展、房地产税制与社会公平等两子题予以分别探讨,总计十六篇论文,希借两岸税法制度相互交流交换不同视野,期使台湾、大陆租税环境臻于良善。

  于此同时,本书内容亦涵盖第六届「台湾年度最佳税法判决评选」,票选对于纳税人权利、税务行政救济程序等具有开创性意义及影响力的入选判决评选,择其摘要、判决要旨与评选意见,希冀借此影响税务行政机关、司法、财税等专业人士、司法体系、纳税义务人,以及学术界,期予税法判决更多的关注及重视。
税制改革与经济转型:全球视野下的政策抉择与实践挑战 一、引言:变局中的税制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结构持续演变的今天,税收制度作为国家财政的基础与调节经济、分配财富的关键工具,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重塑的机遇。各国政府无不寻求在促进经济活力与实现社会公平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本书立足于全球视野,深入剖析了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在税制改革方面的最新动向、理论创新及其在实践中遭遇的深层次矛盾,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学者以及关注经济治理的社会大众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框架。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地域或某一特定法律判例的汇编,而是着眼于宏观的税制哲学、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依赖与未来趋势。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影响深远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税制变革浪潮,而非微观的诉讼案例解析。 二、全球税制改革的宏观驱动力 当代税制改革不再是简单的修补或微调,而是由一系列强大的宏观因素驱动的系统性工程。 1. 数字化经济对传统税基的侵蚀与重塑: 跨国数字企业的崛起,使得传统的基于实体存在(Permanent Establishment)的地域性税收原则面临彻底瓦解。本书将探讨OECD推动的“双支柱方案”(Pillar One与Pillar Two)的逻辑基础、实施难度及其对各国税收主权的深远影响。我们分析了数字服务税(DST)的兴起与争议,以及各国在争取数字经济税收权益方面的博弈。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主权与协作的哲学拷问。 2. 贫富差距扩大与累进税制的再审视: 社会公平的诉求日益高涨,直接挑战了过去几十年推崇的“低税率、宽税基”的供给侧经济学范式。本书细致考察了各国在个人所得税、财富税(包括遗产税和赠与税)方面的改革动向。我们深入讨论了“全球最低企业税”的推出,正是对以往“逐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的直接回应,以及这种全球协作机制在实践中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跨国效率。 3. 绿色转型与环境税的制度化: 气候变化已成为决定未来经济政策的刚性约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的成熟化、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引入,标志着税收工具开始被系统性地用于引导产业结构向低碳化转型。本书将对比欧盟、北美及亚洲主要经济体在环境税收设计上的异同,分析其在确保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环境目标的复杂性。 三、核心税种的结构性挑战与应对 本书花费大量篇幅,系统梳理了增值税(VAT/GST)、企业所得税(CIT)和个人所得税(PIT)在全球范围内的最新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往往是各国税制结构改革的核心。 1. 增值税(VAT/GST)的国际化与复杂性: 随着全球贸易的深化,如何有效征收和管理跨境服务的增值税成为一大难题。我们探讨了各国在电子发票、平台经济下责任界定方面的立法尝试,以及如何利用增值税系统来打击商业欺诈与逃税行为。重点分析了消费地课税原则在数字时代落实的难点。 2. 企业所得税的国际协调与合规成本: 国际税收的“透明度”要求日益提高。反避税规则(如BEPS 2.0)的出台,迫使跨国企业重新审视其全球利润布局。本书详细解析了受控外国公司(CFC)规则的演变,以及各国在转让定价(Transfer Pricing)文档和同期资料准备上的合规压力激增。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在维护国家税收主权的同时,避免过度监管扼杀企业正常的国际化经营活动。 3. 个人所得税的激励效应与公平性冲突: 针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政策往往最具争议性。本书研究了各国对资本利得税率的调整,以及对“财富税”概念的回归与摒弃。我们考察了税率结构设计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储蓄意愿和人力资本投资,并分析了各国在税收减免和扣除机制设计上如何试图平衡对中产阶级的支持与对高收入者的有效征税。 四、税收征管的数字化与执法前沿 税制改革的成效,最终取决于征管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本书关注的不是具体的税务机关内部流程,而是整个税收执法理念的范式转移。 1. 大数据与风险分析在税源监控中的应用: 各国税务机关正从传统的“被动审查”转向“主动预测”。本书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构建风险模型,识别异常交易模式。我们分析了数据共享的国际合作框架,以及数据隐私保护与税务执法权力之间的张力。 2. 税务争议解决机制的改革: 随着国际税收规则的复杂化,跨境税务争议的数量显著上升。本书审视了双边税收协定下的相互协商程序(Mutual Agreement Procedure, MAP)的效率瓶颈,以及引入的税务预裁定(Advance Pricing Arrangement, APA)等预防性机制的成熟度。我们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快速、更具约束力的争议解决机制,以增强投资者的确定性。 五、结论:迈向可持续与包容性的税收未来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指出,成功的税制改革需要超越单纯的技术调整,必须与宏观经济目标、社会伦理价值以及国际合作框架紧密结合。面对未来,税收政策将更加强调“韧性”(Resilience)与“包容性”(Inclusiveness)。 我们认为,未来的税制设计将是一个持续演化的过程,要求政策制定者具备极高的敏锐度,既要跟上技术和经济的步伐,又要坚守税收制度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根本使命。本书通过全球横向比较和趋势预判,为理解这场深刻的税制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深度与广度。 (全书总字数控制在 1500 字左右,严格避免提及原书中的任何具体信息。)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第一章/熊伟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第二章/葛克昌

  东吴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第三章/盛子龙

  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系教授

第四章/翁武耀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第四章/施清火

  台湾高等法院检察署检察官

第五章/胡元聪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

第五章/闫晴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第五章/刘建宏

  中正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兼院长

第六章/黄士洲

  台北商业大学财政税务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第六章/张永明

  高雄大学财经法律学系教授

第七章/李益甄

  普华商务法律事务所律师

第八章/彭礼堂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

第八章/林子杰

  台湾税法学会顾问

第九章/黄茂荣

  前司法院大法官暨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第十章/陈清秀

  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兼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

第十一章/叶姗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第十二章/王旭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法学院副教授

第十二章/钟骐

  中央研究院法律学研究所助研究员  

第十二章/邱晨

  辅仁大学学士后法律学系助理教授

第十三章/姚海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第十三章/陈明灿

  台北大学不动产与城乡环境学系终身荣誉特聘教授

第十四章/柯格钟

  台湾大学法律学院财税法学中心主任、副教授

第十五章/洪连盛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执业会计师

第十六章/何锦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  

第十六章/袁义昕

  云林科技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图书目录

序/葛克昌
出版缘起暨感谢/吴德丰
作者简介

特别企划
2017台湾年度最佳税法判决评选纪实/1

纳税人权利保护新发展
第一章 纳税人权利保护、公民意识与国家理性/熊 伟/93
第二章 纳税者权利保护法评析/葛克昌/119
第三章 税务撤销诉讼之程序标的与租税核课期间──兼评纳税者权利保护法之回应/盛子龙/175
第四章 义大利《纳税人权利宪章》评析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翁武耀/211
    ──对「义大利《纳税人权利宪章》评析及其对中国大陆的启示」乙文回应(与谈稿)/施清火/245
第五章 纳税信用修复制度的理论解析与制度优化/胡元聪、闫 晴/249
    ──对「纳税信用修复制度的理论解析与制度优化」乙文回应(与谈稿)/刘建宏/279
第六章 落实纳税者权利保护法的规范实效──从实体权利与程序保障谈起/黄士洲/281
    ──对「落实纳税者权利保护法的规范实效」乙文回应(与谈稿)/张永明/307
第七章 从纳税者权利保护观点看解释函令的形成及效力/李益甄/311
第八章 论纳税人权利视域中的税刑法立法完善/彭礼堂/327
    ──对「论纳税人权利视域中的税刑法立法完善」乙文回应(与谈稿)/林子杰/343

房地产税制与社会公平
第九章  不动产税制之建构及不动产市场之宏观调控/黄茂荣/353
第十章  国际税法上财产课税之探讨/陈清秀/385
第十一章 房地产保有环节的可税性研究/叶 姗/415
第十二章 中国大陆房地产税制改革的顶层目标与策略路径的思考/王 旭/439
     ──对【中国大陆的「国情」与其「房地产税制改革」】乙文回应(与谈稿)/钟 骐/449
     ──对「大陆房地产税制改革的顶层目标与策略路径的思考」乙文回应(与谈稿)/邱 晨/453
第十三章 多元共治理念与中国大陆房产税法治改革/姚海放/457
     ──对「多元共治理念与中国大陆房地产税法治教育」乙文回应(与谈稿)/陈明灿/475
第十四章 依法课税与核实课税──以台北市豪宅税为例/柯格钟/479
第十五章 房地产课税是否需考量持有人之负担能力?/洪连盛/507
第十六章 房产税改革的公平性辨析/何锦前/529
     ──对「房产税改革的公平性辨析」乙文回应(与谈稿)/袁义昕/545

附  录
附录一 2017年第26届两岸税法研讨会活动纪实──台北活动花絮/555
附录二 2017年第27届海崃两岸财税法学术研讨会活动纪实──江西财经大学活动花絮/561

图书序言



  两岸税法研讨会每年在两岸以不同主题,探讨当年热门或前瞻问题,继2016年之税法教育后,2017年4月10日在台北台湾大学法学院以「纳税人权利保护新发展,房地产税制与社会公平」集合两岸税法学界及实务工作者计二百余人,由前司法院院长翁岳生教授、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曾宛如院长、东吴大学法律学院洪家殷院长、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吴德丰副所长、大陆武汉大学熊伟教授致词揭开序幕,并由最佳税法判决评选委员会颜庆章召集人,公布2017年度最佳税法判决评选结果。

  本次研讨会主题,诚如熊伟教授所言,纳税人权利保护也可以跨越由低到高层次,溢出单纯作为政府收入法之税法体系,进入宪法基本权利保障层面,并在政治层面与公民社会及国家理性形成关联。在强化纳税人权利保护同时,财税法更应强化纳税人之主体意识,推动政府与纳税人之合作,这是建设公民社会,塑造理性国家之关键,房地产税制改革可成为反思纳税人权利保护之关照,应同时警惕纳税人权利不合理限缩与极端化,其中亦可看见大陆税法学者勇勐精进,并展现出大国崛起之广阔视野。

  2017年度最佳税法判决中,不仅展现部分税法判决法官之人文素养与社会关怀,尤其判决中对纳税人权利之重视,税法间之发展逐渐由「行政法思维模式」走向「宪法思维模式」,法官之宪法意识提昇,与纳税者权利保护法立法,均是时代之标竿。

  兹值研讨会论文集结成册出版之际,感谢各界对本次研讨会之热情参与,感谢青年学子、律师对于这次研讨会之付出,尤其甚为感谢吴德丰副所长长年对两岸税法交流之支持。展望来年,待纳税人权利保护能更为推展,房地产正义与赋税公平能更为制度化。

东吴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台湾税法学会理事长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题目就如同它的内容一样,显得相当的“厚重”与“有料”。“纳税人权利保护”这部分,让我联想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作为小市民,在面对税务申报、稽查时,往往感到无力和迷茫。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锦囊妙计”,教我们如何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权利,以及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而“房地产税制与社会公平”的讨论,更是直击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民生问题,房价的波动,税负的分配,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期待书中能有深刻的分析,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合理的房地产税收体系提供宝贵的参考。最后,关于“2017台湾最佳税法判决”,这就像是税法领域的“案例集锦”,通过学习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判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法律精神的体现,这对于提升我们对税法的认知和理解,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实在太长了,让我初次见到时,几乎就被它庞大的体积吓退了。不过,当我在书店翻开它,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也激起了我深入探究的兴趣。对于我们这些关心国家税制如何与社会福祉更紧密结合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振奋人心的。特别是“纳税人权利保护新发展”这一部分,勾起了我对于自身作为纳税人,在面对复杂税法时,究竟享有何种保障的强烈好奇。我一直在思考,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如何才能确保公平透明,避免不必要的侵扰,让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书中对于“新发展”的探讨,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思路?我特别期待书中能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纳税人权利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体现,以及在遇到侵权时,有哪些有效的救济途径。毕竟,税法并非只是冰冷的条文,它承载着政府与公民之间关于资源分配与社会责任的契约,而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障,正是维护这份契约公正性的重要基石。

评分

“2017台湾最佳税法判决”这部分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相较于宏观的税制设计,具体案例的解读更能直观地展现税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演变。我认为,通过分析那些被认为是“最佳”的判决,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税法条文背后的精神,以及法院在处理税收争议时所遵循的逻辑和原则。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税务风险,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特别好奇,这些“最佳判决”是如何评选出来的?它们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纳税人权利的有力维护,或者是在平衡国家税收利益与纳税人合法权益方面做出了怎样的创举?或许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梳理,能够让我们对税法产生更具体的认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税法知识来保护自己。

评分

“房地产税制与社会公平”这个议题,绝对是当前台湾社会最热门、也是最敏感的话题之一。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拉大,让许多人都对现行的房地产税制产生了不少疑问,甚至是不满。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这一核心矛盾,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从税制的角度去审视和回应“社会公平”这个宏大命题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探讨如何通过调整房地产税收政策,来缓解市场炒作,引导理性购房,并最终实现更广泛的社会财富分配正义。尤其是在“囤房税”、“房屋税”、“地价税”等具体税种上,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能否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同时又能够结合台湾自身的房地产市场特性,设计出既能抑制投机,又能保障自住者权益,同时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税收方案?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这个复杂问题的绝佳平台。

评分

对于任何一本深入探讨法律议题的书籍,尤其是在税法这个专业领域,我总是会关注其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的结合程度。这本书的题目涵盖了权利保护、税制设计和社会公平等多个重要维度,这让我对作者的研究视野和分析能力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出严谨的学术逻辑,同时又避免过度晦涩的专业术语,能够让像我这样有一定法律基础但非专业税务领域的读者也能有所收获。特别是“纳税人权利保护新发展”部分,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应对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以及在发生税务争议时,如何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的指导。这些实践性的内容,对于提升普通民众的税务法律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