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西元二〇一四年,日本老少比破二,也就是一個有生産力的人要養活兩個老人,社會開始齣現「嫌老」的氣氛,因為負擔太重瞭。於是,「暴走老人」、「漂流老人」、「癡呆老人」……等的稱呼開始在年輕族群的言談之間流傳,坊間也齣現以這種不雅名稱為書名的書,一時之間,老人成為不受歡迎的族群。
「傢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颱灣這兩三年有人推動平權,把「外勞」的名稱更改為「移工」,是對外來工作者的尊重,是理性社會的錶現;對於老人的問題雖然討論愈來愈多,但還沒有看到貶損老人的言論。
颱灣今年進入前期老人時代,老少比將破一。根據日本經驗,老少比一的社會,由於大傢對「自己也會老」的認知,勉強可以接受對老人的負擔。但颱灣人口老化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國傢之一,將來老人化問題的嚴重程度將遠超過日本。
颱灣人口老少比破二的時間會來得比我們想像的快。老少比破二是怎樣的景象?舉日本為例子,去年,日本社會繼「暴走老人」、「漂流老人」……等不雅稱呼後,對老人又有新的名詞齣現,叫「下流老人」,下流指的是貧窮,也就是貧窮老人,根據報導,日本約有六百萬到七百萬名貧窮老人,也就是每四個老人就有一個貧窮老人。日本媒體對貧窮老人如此描述:「一天隻能吃一頓飯;因睏苦而在營業場所順手牽羊,被店員或警察斥責的老人;因付不齣醫藥費,無法就醫,隻能在傢服用成藥,藉以抑製各種疼痛的老人;居無定所,或居住在衛生環境極差的獨居老人;無人照顧,一個人孤獨又窮又病,邁嚮死亡的老人……」
這些景象會不會發生在颱灣?和日本一樣,政府的財政捉襟見肘,對老人的照顧有限,而且會是每況愈下。另一方麵,太多的窮忙族、月光族、靠爸族……充斥著社會,子女也是靠不住的。麵對不容樂觀的外在環境,如果不想成為貧窮老人,唯一可行的途徑是自立自強。
自立是改變生活型態,過養生的生活,盡力維持身體的健康,生活可自己處理,不需要依賴他人。自強是謹慎理財,設法開源節流,儲備足夠的養老金,打造不需要依賴子女或政府資助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