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溢嘉全面剖解《六祖坛经》
内观心灵,醍醐自我觉醒原力!
解开《六祖坛经》两大误会!
一、它其实是一本谈「生命追寻」的书
二、它「理性思辨」、「感性直观」两者兼具
【《六祖坛经4.0》,为什么是4.0?】 1.0 觉醒:找回真实的你──
我是谁?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真实的我是什么模样?
花花世界充塞了人类的感官,往往让人忘了「我」是谁。
内在灵性让你发问:「我是谁?我究竟是个什么的人?」
提高自己的觉醒能力,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找回灵魂原来的面貌!
2.0 实践:通往理想道途──
混浊的世界就是最好的修行道场。师父和经书只是引导我们走上自我觉醒之路的媒介,接下来的人生功课还是得靠自己去体悟、修练和实践。
不管我们修的课题是什么,重要的是行,也就是要将观念、理想等落实在行为上头,用具体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3.0 疗癒:解脱虚妄苦恼──
我在烦恼什么?人生我花了多长的时间在烦恼上?
什么是「侮辱」、「痛苦」、「焦虑」、「忧郁」、「成功」、「失败」……?
许多烦恼都是无谓的自扰,要如何摆脱这些无妄的苦恼,寻回原本一片洁净安详的自性、本心或真我?
4.0 超越:提升生命高度──
即使生命终归一场空,也要空得充实又精采。
真正的「成长」就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要想超越自己,就得先深刻体认自己过去的观念和言行是不完美的,甚至是错的。
知错能改,才有进步和提升的机会,带自己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谁是六祖惠能?】 原职:樵夫,不识字
宗派:佛教禅宗
特质:聪慧、自信
专长:反向思考、引导教学、三十六对法
传世神作:六祖坛经(惠能口述、弟子记载)
爆红事件:与师兄神秀的「弘忍衣钵之争」
最夯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终生成就:改革中国佛教的一代高僧、创新中国文化的伟大思想家
也许我们很平凡,但平凡不代表我们做不了大事!
我们也许知道神秀与惠能的衣钵之争,也许熟悉六祖惠能的这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是,许多佛教宗派却不谈六祖惠能。
王溢嘉执起文刀,以「知识论」的角度切入,从内在觉醒着手,层层抽丝剥茧,逐一细细说解、探讨六祖惠能的諴言思想,破除一般世人对《六祖坛经》的误解。
68篇疗癒散文循序引导,清澈我们对经典的疑惑,回归内在内观心灵,点燃自我觉醒之光,进而发挥生命潜在的原力,逐步实践人生的理想。
名人推荐 厌世哲学家
真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