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准位置,只赚不赔:掌握投资11大关键理论,买股不受伤

看准位置,只赚不赔:掌握投资11大关键理论,买股不受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投资
  • 股票
  • 价值投资
  • 选股
  • 风险管理
  • 投资理论
  • 财务分析
  • 股市
  • 新手入门
  • 投资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股市新手看价、老手看量、高手看势。
股市教战专家郭泰
教你用11大关键理论看懂股市大盘走势,
钱进股市,买对位置,获利滚滚来!
 
  人人都想赚股市的大钱,但真正能从股票获利中晋身财务自由之列者却寥寥无几,关键在于投资人投入股市之前,是否清楚知道目前股价所处位置究竟在底部、中部还是头部。股市教战专家郭泰发现,股价有上涨、下跌及盘整三种走势,而股价位置正好也有底部、头部及中部三区,进而提出「位置理论」之创见,也就是股价在底部时大胆买进,处在中部时耐心等待,跑到头部时则果断卖出。

  作者郭泰投入股市30年,他清楚知道,要想在股市大有斩获不能心存侥倖,必须悟透其中涨跌规则才有机会全胜。他将自己多年来的股票实战心得,归纳分析出11个投资的经典理论,包括价值理论、循环理论、位置理论、时间理论、筹码理论、弃取理论、顺势理论、停损理论、抱股理论、主力理论、选股理论。只要通透这11大关键理论,征战股市几乎无往不利。

  本书为郭泰30年的股票投资经验与智慧精华,如果你正茫然于进场时机、焦虑于股价高低,本书带你深透股市波动原理,看准股价所处位置、准确出手,你也会是个快乐的投资人。
 
强力推荐(依姓名笔划排序)

  99啪│财经作家
  杜金龙│资深证券分析师
  林宏文│《今周刊》顾问、财经节目主持人
  陈忠庆│前群益投信总经理、中国多家基金公司顾问
 
  借由作者在书中浓缩的投资智慧、整理的11大理论及实战经验分享,读者看完后,等于一次吸收20本股市经典名着的精华,就像站上巨人的肩膀,可以在投资的道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99啪│财经作家
 
  读完了《看准位置,只赚不赔》这本书之后,深觉无论是刚要开始进行投资理财的年轻人,或者是已经在股市进出一段时间的朋友──特别是受过伤的── 都应该来读一读郭兄这本书。──杜金龙│资深证券分析师
 
  郭泰先生这本书《看准位置,只赚不赔》,整合出最基础的11大理论,归纳出股票投资的基本观念, 让投资人熟悉股市的生态与规律,并且能够化繁为简、举一反三,是一本浅显易懂的股市操作入门书。──林宏文│《今周刊》顾问、财经节目主持人
 
  投资不外将本求利,希望透过趋吉避凶、减少错误而做到能有获利,郭泰在书中所提供的11种理论确能发挥这样的效用,值得一读再读,多加运用。──陈忠庆│前群益投信总经理、中国多家基金公司顾问
《洞悉趋势,稳健前行:现代金融市场投资实战指南》 导言: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确定的投资逻辑 面对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格局和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传统的投资方法正在逐渐失灵。投资者迫切需要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框架,来穿越市场的迷雾,实现财富的稳健增长。本书并非提供快速致富的秘籍,而是致力于构建一套严谨、基于历史数据和逻辑推演的投资决策体系。我们聚焦于宏观经济分析、行业景气度判断以及公司基本面研究的深度融合,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投资心法。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的“天气预报”——洞察周期与风险 投资的起点,是对我们所处经济环境的深刻理解。金融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理解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是构建有效投资组合的前提。 第一章:理解经济周期的内在驱动力 本章深入剖析了经济周期的主要构成要素:库存周期、信贷周期和技术创新周期。我们详细阐述了“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和“朱格拉周期”在现代经济中的体现,并结合最新的全球货币政策动向,分析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读者将学会如何通过关键的宏观经济指标——如PMI、CPI、利率曲线倒挂等——来判断经济的冷暖,从而在衰退初期提前布局,在过热阶段适时收紧。 第二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交织影响 现代金融市场深受央行操作的影响。本章聚焦于美联储、欧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的政策工具及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路径。我们不仅讲解量化宽松(QE)和量化紧缩(QT)的机制,更重要的是,探讨在不同利率环境下,不同资产类别(如债券、股票、大宗商品)的相对吸引力变化。同时,分析财政刺激政策如何通过拉动需求侧,间接影响特定行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章:地缘政治风险的量化评估 地缘政治冲突不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影响市场情绪和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变量。本章提供了一套评估地缘政治风险对特定国家和行业影响程度的分析模型,侧重于分析贸易战、技术封锁和资源短缺等事件对跨国企业盈利能力和估值中枢的长期影响。 第二部分:行业选择的“赛道哲学”——寻找未来增长的引擎 选股的成功,往往在于选对了赛道。本部分强调自上而下的行业分析方法,重点识别那些具有结构性增长潜力、不易受周期性波动侵蚀的“永恒赛道”。 第四章:结构性增长与技术范式转移 本章着重区分了周期性增长和结构性增长。我们通过历史案例(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的普及),阐述技术范式转移如何创造全新的市场空间。重点分析当前正在发生的几大结构性变革领域: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应用、新能源转型中的储能与材料科学突破、以及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进展。如何识别真正具有颠覆性而非炒作概念的技术,是本章的核心议题。 第五章:行业竞争格局与护城河的构建 巴菲特所强调的“护城河”是价值投资的基石。本章将行业竞争结构模型(如波特五力模型)应用于现代高科技行业。我们分析了网络效应、规模经济、转换成本和无形资产壁垒在数字经济中的新形态。如何通过分析专利布局、数据优势和生态系统粘性来评估一家公司的长期竞争地位,将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 第六章:盈利质量与现金流的深层透视 高营收不等于高利润,高利润不等于高自由现金流。本章引导读者超越简单的净利润指标,深入挖掘财务报表中的真实盈利质量。我们详细讲解了自由现金流(FCF)的计算与应用,以及如何识别通过激进会计处理虚增利润的陷阱。判断一家公司是否能持续产生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是衡量其投资价值的关键所在。 第三部分:公司基本面的深度挖掘——从财务报表到管理层洞察 在确定了宏观环境和优质赛道后,精选出具体投资标的,需要对公司进行细致入微的尽职调查。 第七章:财务报表的“读心术”——资产负债表的秘密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本章教授如何分析商誉减值风险、存货周转率与现金回收能力的匹配性,以及负债结构对未来盈利稳定性的潜在威胁。特别关注对或有负债和表外融资的识别,避免因“看不见的负债”而误判风险。 第八章:利润表的“利润质量画像” 本章关注收入确认的合理性与成本结构的弹性。我们探讨了不同行业(如SaaS、制造业)的收入确认标准差异,并教授如何通过分析毛利率、营业费用率的变化趋势,来判断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变化。理解“一次性损益”与“持续性经营利润”的剥离,是准确评估未来盈利能力的关键步骤。 第九章:管理层的战略眼光与激励机制 优秀的管理层是穿越周期的“压舱石”。本章侧重于非财务指标的分析:管理层过往资本配置的成功率、对长期战略的坚持与灵活性的平衡、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是否真正与股东利益绑定。我们将分析如何通过公开信息(如年报中的CEO信函、路演记录)来评估管理层的诚信度和远见。 第四部分:风险管理与投资心理的修炼 没有绝对的“不赔钱”策略,只有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本部分关注如何在投资决策中融入风险预算和心理纪律。 第十章:投资组合的构建与动态再平衡 资产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动态调整。本章提供了核心-卫星策略(Core-Satellite Strategy)的实战应用,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对冲工具(如期货和期权的基础应用)来管理系统性风险,而非仅仅是追求高回报。重点讲解了在市场大幅波动时,如何科学地执行再平衡操作,避免追涨杀跌。 第十一章:认知偏差与情绪控制的实战训练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人性的弱点是投资回报的主要杀手。本章系统梳理了确认偏误、羊群效应、处置效应等常见认知偏差,并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工具——如建立“投资日志”和“决策清单”——来强制性地对抗非理性冲动。真正的投资纪律,是建立在对自身局限性清晰认知之上的。 结语:长期主义与复利的力量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建立一个持续学习、不断修正的投资系统,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判断,让时间成为我们最强大的盟友,最终实现财务上的自由与稳健。 --- 适合读者: 渴望从“凭感觉交易”转向“基于逻辑决策”的个人投资者。 已经有一定投资经验,但希望系统化梳理宏观、行业、个股分析框架的进阶者。 追求长期、稳健资本增值,对市场波动有清醒认识的财富管理者。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郭泰


  政大新闻系毕业。曾任中国时报记者、世新大学讲师、哈佛企管顾问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年逾70仍笔耕不辍,苦心钻研股票30年,悟出其中涨跌道理,并提出「位置理论」,成为股市分析之重要技术理论。

  着作达35本,深入浅出的笔法为其一贯的写作风格。曾荣获「金鼎奖」与「金书奖」等殊荣。

  作品共有四大系列:

  ●企业人物系列:《王永庆经营理念研究》、《王永庆奋斗传奇》、《王永庆的人生智慧》、《鼓舞》、《霸气》、《坚忍》、《悟──松下幸之助的经营智慧》、《松下幸之助传》、《松下幸之助之不景气、不裁员、不减薪经营法》等。

  ●理财投资系列:《股市实战100问》(狂销近10万本)、《股票操作100诀》、《台股指数期货100问》、《外汇入门100问》、《逮到底部,大胆进场》、《看准位置,只赚不赔》等。

  ●个人竞争力系列:《识人学》、《怎样写好企划案》、《怎样成为企划高手》、《企划新鲜人必修的50堂课》等。

  ●励志系列:《幽默100》、《智囊100》、《拜动物为师》、《从杜拉克到郭台铭的101个智慧》等。

  作品深又广,不但畅销,而且长销,其中多部着作更是跨世代必读经典。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文一

学习投资大师的智慧,买股不再受伤
99啪(财经作家)

 
  《看准位置,只赚不赔》是郭泰先生经典大作《这样买股,不会受伤》的全新修订版,作者自述他过去长期在股海浮沉,直到50多岁下定决心,花了10个月苦读20本股市经典名着后,终于融会贯通,进而结合实务经验,粹炼出11个最重要的投资经典理论。
   
  当我看完书稿后,除了佩服作者归纳整理、深入浅出的功力外,也颇有共鸣,因为书中提过的经典名着我大部分都读过。同时,我也经历过类似作者的学习过程。
 
  股市门派多,无所适从

  30岁才初入股市,刚开始就赔光本金,一直都是在股海中不断受伤的菜篮族。直到某次意外后痛定思痛,开始大量阅读财经名着,广泛学习理财知识,才逐渐找到股市生存之道,达到稳定获利的目标。

  所以我相信,只要读者有足够的决心跟毅力,确实有机会在短时间内,透过有系统的阅读,掌握到投资最重要的观念及原则。

  只不过,面对股市各种门派学说,彼此间常大相迳庭,甚或互相矛盾,初学者刚开始入门,难免会觉得眼花撩乱,无所适从。

  随便举个例子,比如面对投资要不要「加码摊平」,股神华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就主张:「危机入市,逢低摊平。」「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但成长股投资大师威廉‧欧尼尔(William J. O’Neil)却告诉我们:「『摊平』是一种可能造成严重亏损的业余策略。」

  又或是研究股市该用技术分析或基本分析,着名的商品大王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就持否定看法,表示从未碰过有钱的技术分析师。但最传奇的冠军交易员马蒂‧史华兹(Marty Schwartz)却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表示他花了九年研究基本分析却徒劳无功,最后还是得靠技术分析才赚到大钱。

  活用投资工具,贵在时机掌握

  同样的,当读者读完本书后,运用在实务上,或许也可能产生类似的疑问,比如碰到股价下跌时,究竟是要使用书中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弃舍理论」,抑或是即时认错、快速出场的「停损理论」?碰到选股操作时,究竟要採取低买高卖、重视安全边际的「价值理论」,抑或是买高卖更高、卖低卖更低的「顺势理论」?

  我在这边补充一些个人经验给大家参考,因为这些疑问都曾出现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后来是借由不断的摸索与实证,才能从各门派中截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其实在我眼中,这些都只是投资的工具或方法,没有对错,只有使用时机的差别,比如顺势或逆势操作,我会视标的特性採取不同的策略,其中「价值动能投资法」就是借由挑选优质的中小型价值股,透过其波动较高的特点,进行动能操作,创造超额报酬;而「价值回归投资法」则是挑选大范围的ETF或大型龙头权值股,利用均值回归的原理进行逆势操作,赚取稳健报酬。

  前者对应到书中,就是採取「价值理论」、「筹码理论」、「顺势理论」、「停损理论」,后者是书中的「循环理论」、「弃舍理论」、「抱股理论」等。所以从这里读者可以发现,虽然名称巧妙各有不同,但背后原理都是相通的。本书实已囊括大多数重要的投资理论,但重点是,大家在研读过程中仍需将书中内容不断反刍思考,灵活运用在自己的投资体系中,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吸取经典智慧,买股不再受伤

  最后,引用巴菲特曾形容合伙人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的话:「他用思想的力量,让我从猩猩进化到人类,否则我会比现在穷得多。」同样的,散户想要成为股市的常胜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独立判断的思考能力,透过广泛的阅读,不断充实理财知识。而这本书《看准位置,只赚不赔》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推荐、可以帮助投资人进化的最大利器。

  因为借由作者在书中浓缩的投资智慧、整理的11大理论及实战经验分享,读者看完后,等于一次吸收20本股市经典名着的精华,就像站上巨人的肩膀,可以在投资的道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远。只要大家能熟读书中内容,再内化为自己的投资心法及技巧,我相信一定可以跟作者一样,学习投资大师的智慧,掌握股市获利的关键,买股不再受伤。

推荐文二

读郭泰这本书,买股不会受伤!
杜金龙∣资深证卷分析师

 
  在电视上众多的「谈股论金」节目上,你几乎看不到《看准位置,只赚不赔》这本书的作者郭泰兄的身影。事实上,郭兄研究股票的年资已有四分之一个世纪之久,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将研究心得撰写成书,陆续出版过《股票操作100 诀》、《股市实战100 问》等书。

  2010 年,他更一鸣惊人地,将历年的私房心血和股票的实际操作经验,写成《逮到底部,大胆进场》一书,教读者如何利用11 个市场讯号,准确逮到股市底部,并顺利卖在头部。

  现在,郭兄更进一步让我们知道,到底他是如何学会相关股票知识,以建立起扎实的股市理论基础。在自序〈「等」的哲学〉一文中,郭兄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描述。原来2005 年间,郭太太的一句天真问话:「你可以把王永庆研究得那么透彻,股票为什么没有办法?」让郭兄如大梦初醒般,下决心将所有相关书籍文献从头研读,而于59 岁那一年,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因而整理出11 个最重要的方向,分别是:价值理论、循环理论、位置理论、时间理论、筹码理论、弃取理论、顺势理论、停损理论、抱股理论、主力理论以及选股理论。

  而其中的位置理论,是郭兄自己的独有创见。

  读完了《看准位置,只赚不赔》这本书之后,深觉无论是刚要开始进行投资理财的年轻人,或者是已经在股市进出一段时间的朋友──特别是受过伤的──都应该来读一读郭兄这本书。然后你就知道如何买股而不受伤,那样你才有机会应用你的耐心,逮到底部时,大胆进场,胜券在握!
 
推荐文三

股市达人的投资基本功
林宏文∣《今周刊》顾问、财经节目主持人

 
  股票投资是一项很普遍的投资方式,但却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股市充满了各种变数,要在股海茫茫中获利致胜,实在是谈何容易。许多人穷极一生研究投资,最后还是败给市场、认输退场。

  更令人迷惘的是,坊间许多谈投资观念的书,不见得能切中重点,似是而非的观念,到处充斥的消息、明牌与杂音,不断干扰投资人的判断与决策。

  郭泰先生这本书《看准位置,只赚不赔》,整合出最基础的十一大理论,归纳出股票投资的基本观念,让投资人熟悉股市的生态与规律,并且能够化繁为简、举一反三,是一本浅显易懂的股市操作入门书,值得推荐给大家。

自序

「等」的哲学

 
  这本书所记录的,是我花10 个月苦读20 本股市经典之后,深刻体悟出11 个经典理论的精粹,最后打通投资任督二脉的经过,因此非常乐意提出来与投资大众分享。

  说来惭愧,我今年72 岁,在台湾的股龄长达30年,但我前后于股市跌跌撞撞18 年之后,才在13 年前、亦即59 岁时悟透了股票这一门学问。

  2005 年3 月,当我写完《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八堂课》时(当时我已经写了3 本有关王永庆的着作),有一天老婆突然冒出一句:「你可以把王永庆研究得那么透彻,股票为甚么没有办法?」

  那一剎那,我愣住了。老婆说得对极了,我跟王永庆素昧平生,凭一己之力苦读数百万字的文献资料,深入抽丝剥茧,经过归纳与分析,再从他的人生奋斗、经营管理、成功祕诀等不同角度切入,终于写出了《王永庆奋斗史》、《王永庆的管理铁鎚》、《王永庆给年轻人的八堂课》等3 本叫好又叫座的书(后来我陆续又写了《王永庆给经理人的10 堂课》、《王永庆经营理念研究》,一共是5 本)。为什么股票就没有办法呢?

  不!一定有办法。

  根据我研究王永庆的经验与心得,要弄懂一门学问最扎实、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研读与它们有关的资料和经典,那么,究竟哪些书籍是股票的有用资料与经典呢?最正确的方法,当然是去请教一些有操盘经验的专家。

  经过上网搜寻,我发现《Smart 智富月刊》曾经在2003 年9 月制作一个名叫「花3000 元读经典,学赚千万财富」的专题,教导投资大众如何阅读股市的经典,向大师学习赚钱智慧。《智富月刊》邀请台湾30 多位有操盘经验的专家(包括杜金龙、陈忠瑞、毛仁杰、黄伟杰、林群、吕宗耀等名家)票选出十大必读之股市经典如下:
 
  一、安德烈. 科斯托兰尼(André Kostolany, 1906-1999)的《一个投机者的告白》(Die Kunst über Geld nacbzudenken)
  二、埃德温.勒菲佛(Edwin Lefévre, 1817-1943)的《股票作手回忆录》(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
  三、伯顿.墨基尔(Burton G. Malkiel)的《漫步华尔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四、彼得.林区(Peter Lynch)与约翰.罗斯查得(John Rothchild) 的《彼得林区选股战略》(One Up on Wall Street)
  五、彼得.林区与约翰.罗斯查得的《彼得林区征服股海》(Beating the Street)
  六、罗伯特.海格斯壮(Robert G. Hagstrom, Jr.)的《值得长抱的股票 巴菲特是这么挑的》(The Warren Buffett Way)
  七、是川银藏(1897-1992)的《股市之神是川银藏》
  八、爱德华.钱思乐(Edward Chancellor)的《金融投机史:揭开贪婪时代九大金融泡沫》(Devil Take the Hindmost: A History of Financial Speculation)
  九、罗伯.爱德华(Robert D. Edwards)与约翰.麦基(John Magee)的《股价趋势技术分析》(TechnicalAnalysis of Stock Trends)
  十、马克斯.甘特(Max Gunther, 1927-1998)的《苏黎士投机定律》(The Zurich Axioms)
 
  于是,我就以这10 本书为蓝本,再参考财讯出版社2000 年出版的《一次读完25 本投资经典》一书之书单,加入下列4 本经典:
 
  十一、班杰明.葛拉汉(Benjamin Graham, 1894-1976)的《智慧型股票投资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十二、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的《超越指数》(Soros on Soros: Staying Ahead of the Curve)
  十三、维特.施伯伦(Victor Sperandeo)的《专业投机原理》(Trader Vic: Methods of a Wall Street Master)
  十四、菲利普.费雪(Philip Arthur Fisher, 1907-2004)的《非常潜力股》(Common Stocks and Uncommon Profits and Other Writings)
 
  最后,我再加入几年来四处拜师上课时的1本上课讲义,以及几位老师所推荐的5 本经典:
 
  十五、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 1871-1948)的《艾略特波动原理精义》(上课讲义)
  十六、孟提(Lawrence Monti)的《艾略特波浪理论》
  十七、江瑞凯的《波浪理论解析——以台湾股市为例》
  十八、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
  十九、威尔斯.威尔德(Welles Wilder)的《亚当理论》(The Adam Theory of Markets or What Matters is Profit)
  二十、杰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 1877-1940)的《杰西.李佛摩股市操盘术》(How to Trade in Stocks)
 
  20本书单确立之后,再来就是闭门苦读,虽然其中有部分书籍早已熟读过,但为了能够融会贯通,决定逐一重读,若干艰涩新书更是一读再读,因此进度很慢,平均大约2 週才读完1 本,几乎花了10 个月才把20 本经典读完。坦白说,刚开始读,没什么感觉,可是在持续半年之后,效果缓缓呈现:价值理论、循环理论、位置理论、时间理论、筹码理论、弃取理论、顺势理论、停损理论、抱股理论⋯⋯等重要概念逐渐在脑海中浮现,这就是本书11 个章节的由来。(极力建议读者和我一样也苦读一番,说不定有惊人的收获。)

  严格来说,本书原是我在苦读修鍊时的心得与笔记,为了成书特地增补,加入2006 至2018 年的台股实例,以符合时效,提高可读性。

  在苦读过程中,若干投资大师给我一个深刻的印象:擅长用简单的话语说明复杂的道理。见贤思齐,本书中的11 个理论,笔者也尝试用几句话去解说,希望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
 
  一、价值理论:其真谛就是在崩盘时买进物超所值的高殖利率绩优股。採行价值理论买股,切记算算每年配息之后复利的惊人效益。

  二、循环理论:股价永远在上涨与下跌之间循环不已,涨久了就会跌,跌久了就会涨。聪明的投资人就懂得在循环中找到恰当的买卖点。

  三、位置理论:进入股市之前,你一定要先知道大盘目前所处的位置:底部?中部?头部?底部时买进,中部时等待,头部时卖出,操作股票就是这么简单。

  四、时间理论:股价的修正除了空间波,就是时间波。时间理论即是探讨时间波修正的学问,它能协助投资人准确逮到头部与底部。

  五、筹码理论:筹码就是成交量。成交量是用银弹堆砌起来的,所以最真实,不会骗人。它能有效地协助投资人找到头部与底部。

  六、弃取理论:在股市里大家都知道要反市场操作,亦即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这个道理很简单,但知易行难,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七、顺势理论:股价走多头行情时做多,走空头行情时做空,顺势理论就这么简单。难的是,你必须有能力去研判目前是走多头还是走空头。

  八、停损理论:股票是高风险的投资,万一你买错了方向,只有设下停损并严格执行,才能平安地把自己带出场。

  九、抱股理论:抓底不难,抱紧最难。投资人在底部买进的股票,一定要紧抱不放,直到大波段走完再出脱,这样才能赚到倍数的利润。

  十、主力理论:股票若没主力的拉抬不会飙涨,不论主力是外资、投信,还是公司派、业内,你都必须洞悉他们的心态与手法,才不会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十一、选股理论:股票是投资工具,也是投机工具。投资者爱绩优股,投机者爱投机股,投资与投机并存于股市,分工互补,缺一不可。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平常看盘与操盘用到的也仅仅是循环理论、位置理论以及抱股理论而已。我知道股价永远在涨跌之间循环不已,我会很有耐心地等待股价来到底部区(譬如说2008 年11 月的3955 点),我就挑选几支股票大胆分批买进,然后紧抱持股,耐心等到股价循环走到第三波(主升段)的高点附近(譬如2015 年4 月的10014 点)。当发现月KD 交叉向下形成死亡交叉(发生在2015 年6 月),我就毅然出脱持股,获利了结。而后,空手四处旅行,耐心地等待下一个循环底部区的到来。总结来说,就是「等」的哲学。

  以上就是笔者撰写本书的心路历程,是为序。
 
郭泰
2011年12月1日初稿
2018年2月28日修订

导读

读通11 大理论,帮你在股市趋吉避凶
陈忠庆∣前群益信总经理、中国多家基金公司顾问

 
  我在杂志专栏曾谈到投资找资讯要当心被专家、名嘴和脸书误导,并指出真正有实力的资金操盘手根本不会抛头露脸,宁可躲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自己挥洒。

  结果有读者来信希望我能「多方穿针引线」,他希望能在这类「能人」门下求艺,做到「有为者亦若是」。

  从来信内容可看出来,这位读者如果有投资股票,应该就是一名标准的散户,平日忙于工作,只能利用闲时闲钱多少买卖些股票。

  所谓散户,是上个世纪80 年代在台湾证券投资圈常被提及的股市用语,早期是与大户相对,指手上资金不多的个人投资者,后来则与机构投资者(如外资、投信、政府基金等三大法人)相对,泛指所有个人投资者(不论钱多钱少)。在大陆,又有「股民」之称。
 
  散户的六大通病
 
  我在金融投资圈内打滚已超过30 年,若以我们圈内的专业标准来看散户,这些股市里的蚂蚁雄兵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一、专业投资所需的资金、时间及专业知识技能常无法同时具备。

  二、每个人的资金有限,不足以主导市场走势及个别股票行情,但资金总量对经济、股价仍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如香港「平民股神」老曹说,散户还有恐惧与后悔的毛病,恐惧让他们不敢在低价买进,后悔让他们不肯停损,长抱「衰股」,越赔越多。

  四、感情用事重于理性分析,往往形势已变还不知调整看法。

  五、喜欢听别人的看法,自己没能力做研究分析及验证传言、走势及价格变化。

  六、常受过去经验宰制,投资某类股、个股赚过钱或赔钱,就以为这(些)类股个股是值得追逐或弃绝的标的,造成投资迷信。
 
  若与专业的机构投资人相较,机构在买进一支股票前,要对该股做长时间的研究、调查、分析,订定周密的计画,并等各项市场指标调整到位,才循序渐进行动;散户往往是看看电视萤幕或听听「专家」的说法,三、五分钟就可决定进出。

  机构用几亿、十几亿元买一支股票,散户用几万、十万、几十万元做十几支股票。机构一支股票投资一年甚至数年,散户一支股票投资数週甚至几天。机构一年买卖几支股票,散户一年进出几十支股票,甚至破百。

  机构会集中资金打歼灭战,散户喜欢买多支股票分散投资,结果赚赔相抵,最终还赔钱。机构会发掘冷门股,然后炒热赚钱;散户喜欢热门股,由热握冷赔钱。
 
  散户成为股市多数的赔钱者
 
  也因此,散户就成为股市「八十二十法则」(20%的人赚钱,80% 赔钱)的多数赔钱人。面对这样的散户来信,我要怎么回应呢?我以电话和他联系上,告诉他专业操盘手的工作就是操盘,他们不会收徒授艺,散户要自求多福,自己学习求精进,自己去掌握财经情势、市场走势,慎选买卖时点与标的。

  他回说,很多散户根本有如股市文盲,怎可能做到一切自己来,这时我想到老友郭泰的投资系列专书,强调必须自己先花时间精神自修学习,先学会看懂或听懂媒体或专家在谈论市场或各股的情势判断、趋势推断,市场走势及个股研析,这时郭泰兄的《股市实战100 问》和《股市操作100 诀》就是最佳入门书。

  接下来就是找金融机构取得相关资讯,我觉得投信(正式名称为证券投资信託公司,及一般所称基金公司)是较适当的对象,因为它们属于所谓三大法人之一,手上资金以兆元计,在市场中进出频繁,交易量庞大,它们怎么看市场买卖那些股票,是很好的参考指标。

  最重要的是,投信是三大法人中散户唯一可以接触到的机构投资人,你可以登门表示想买它们的基金或有意加码投资,它们都很愿意派专人为你解析市场情势及可考虑投资哪些标的。如果你已学会看懂或听懂对方提供的资讯,必然会有大收获。

  接下来我告诉这位读者,从基金的季报或年报也可以看到基金的持股,尤其是长期持股,如果基金长期绩效良好,它(们)的持股就是很好的投资参考。

  另外,基金公司网站也常有市场资讯,应时的投资建议,不定时推出的专题探讨,常常还会举办投资说明会或投资展望研讨会,这些都是取得资讯可帮助投资的好管道。

  所以我建议先买基金,先和投信打交道,等自己有较充分准备,并设法克制前述的散户种种特点及毛病,就可以自己做股票了。

  跟着大师的研究,解除你的投资困惑

  所谓较充分准备,指股票从投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及充实,郭泰的投资系列书是最佳的自我学习教材,从完全不懂股票开始,可以循序渐进自求精进。

  尤其是郭泰兄新推出的专着《看准位置,只赚不赔》,再进一步提供了要在股海争战致胜赚钱的完整理论依据,还可让投资人强化在市场中的独立作战能力。

  这是郭泰花10 个月时间研读20 本股市投资经典名着后,将所整理出来的11 个实用的投资理论汇整成书的新着。有这些理论做为指引,已经可以去除或解决我们在进行实际投资时所遭遇的困惑或问题。

  例如,现在可以进场买股票吗?我们关心的是现在是市场高点还是低点?进场会不会被套牢?未来走势有利于买进吗?透过「循环理论」和「位置理论」就可判断进场时机和适当的买卖点。

  另外,常有人在买股票时担心是不是买贵了,还有上涨空间吗?这可以用「价值理论」来衡量,不仅可研判股价高低,还可进一步盘算配息在内的实质获利能力。

  过去我就曾指出,郭泰兄写投资相关专书,是为需要而写,因为相对于金融圈内的操盘手而言,他也是散户,会需要较专业的指引和参考。但最令我钦佩的是,他不是只找一些相关论着来研读参考而已,他会深入剖析并融会贯通,并整理出实用的投资法则或操作策略,这本谈理论的新作也一样,是综合了诸多大师级的投资理论及操作法则,加上亲身投资体验所汇整出来的投资操作指引,融合理论与实际,对散户甚至业内操盘手都深具实用价值。

  投资不外将本求利,希望透过趋吉避凶、减少错误而做到能有获利,郭泰在书中所提供的11 种理论确能发挥这样的效用,值得一读再读,多加运用。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股民,坐在你对面,掏心掏肺地跟你分享他的投资心得。我之前也看过不少投资类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充斥着华丽的辞藻,读完之后感觉依旧抓不到重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作者用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深入的观察,为我们揭示了投资背后的“潜规则”。他提到的“市场情绪的非理性”以及“信息不对称”这些概念,我之前虽然零星听过,但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清晰的框架去理解它们是如何影响股价的。特别是关于“均值回归”的论点,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时候追逐短期热门股最终会回归到合理估值,而那些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反而更有长期投资价值。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回避失败的经验,而是从中提炼出宝贵的教训,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能少走很多弯路。

评分

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股民,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投资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总感觉进步的空间不大,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突发性的市场波动时,还是会感到措手不及。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才意识到之前很多看似“经验”的东西,其实都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撑。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的“11大关键理论”,虽然有些我似曾相识,但经过作者的重新解读和梳理,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关于“宏观经济分析”和“行业周期判断”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我过去更侧重于个股的微观分析,而忽略了宏观环境对投资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将宏观经济的走向与具体行业的景气度联系起来,从而更精准地把握市场的整体趋势,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自己在投资理论上的短板,也为我后续的进阶学习指明了方向。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投资路上的“定海神针”!我一直以来对股票投资都心存敬畏,总觉得自己像个盲人摸象,知道一点皮毛,但真正买进卖出时就变得犹豫不决,生怕踏错一步就损失惨重。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之前很多担忧都是源于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和正确的投资思维。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投资领域的核心逻辑,尤其是在“看准位置”这一点上,他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分析框架和判断依据,让我不再仅仅依赖市场的涨跌情绪,而是能够通过基本面、技术面等多个维度去评估一只股票的真实价值和潜在风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对比分析,过去我总是混淆不清,觉得哪种看起来好就追哪种,结果常常是追高被套。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不同投资风格的适用场景和核心理念,并且教会我如何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现在,我再看K线图,不再是只看到一堆杂乱的线条,而是能从中读出更多有用的信息,对“买股不受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主要是被“只赚不赔”这个字眼吸引了。虽然知道投资不可能真的“只赚不赔”,但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大幅提高胜率的方法。读完之后,我发现作者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通过讲解“11大关键理论”,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更加科学、理性的投资框架。这些理论虽然听起来很高大上,但作者的解读却非常接地气,能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我尤其喜欢关于“资产配置”和“投资组合构建”的内容,过去我总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非常高。这本书教会我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个人风险承受能力,来合理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资产,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稳健增值的目的。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所有的理论,但至少我已经建立了一个更清晰的投资目标和操作思路,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了。

评分

我曾是一名对股市一窍不通的“小白”,每次看到周围的朋友谈论股票都觉得像是听天书。直到偶然的机会,我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里面讲的内容特别实在,不像市面上很多“速成”的投资指南那样空洞。我带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它,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投资的认知。作者没有直接教你“明天买什么股票”,而是从最基础的投资理论讲起,一点一点地构建起我的投资知识体系。尤其是关于“风险管理”和“情绪控制”的章节,让我恍然大悟。我之前总是把精力放在“怎么赚钱”上,却忽略了“怎么保住本金”。这本书强调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教会我如何通过分散投资、设置止损等方式来降低潜在损失。更重要的是,它让我认识到情绪对投资决策的巨大影响,学会了如何在市场波动时保持冷静,不被贪婪和恐惧左右。现在,我虽然还在学习阶段,但已经敢于独立思考,不再盲目跟风,对自己的投资决策更有信心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