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原来如此!从生前退位问题探秘万世一系天皇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日本天皇,原来如此!从生前退位问题探秘万世一系天皇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万世一系的天皇体制为何能传承125代而未发生易姓革命?
‧为什么没有政经实权的天皇能够成为日本人心中最尊贵的存在,
  连权倾一时的武家或战后主掌日本命运的麦克阿瑟都不敢擅动皇室?
‧为何天皇想生前退位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日本研究专家蔡增家、蔡亦竹专文推荐
「无论是想要了解日本文化或需要研究参考资料的专业人士,本书都有绝对的阅读价值!」

没有天皇,日本将不再是日本!
台湾第一本彻底探讨天皇历史与制度的专书!

※收录现任天皇明仁于2016年8月8日发表的讲话内容

2016年8月8日,日本现任天皇明仁发表了「有关生前退位的电视讲话」,由于明治时代起实施天皇终身在位制,
前一次天皇让位可追溯到江户时代光格上皇让位给仁孝天皇,因此以「睽违两百年的大事件」引发了全日本的热烈议论。 

说起来,为什么日本需要天皇?
为什么皇室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
到底天皇、皇室是什么?

这些问题恐怕连多数日本人都无法确切回答。借由探讨上述问题,作者回顾日本长达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自《古事记》所载第一代神武天皇的事蹟开始到近现代共125代天皇,从各种先例中找出关于天皇制传承及演变至今的关键,
更探讨现任天皇表达退位意愿引发的各种争论及见解,从中梳理天皇在日本史中的角色变化,
是第一本全方位理解天皇的着作,凡是对日本史有兴趣的读者,都不容错过。

【书封设计理念】
书封的底色使用黄栌染,是用黄栌的心材及苏芳染成的高雅赤茶色,
从平安时代前期开始,便是天皇举行仪式时穿着的袍子色彩;
而主视觉用的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仓山满
1973年出生于香川县。宪政史研究家。1996年,中央大学文学部史学科毕业后,同大学博士前期课程结业。在学期间便以国士馆大学日本政教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的身分,在同大学教导日本国宪法,直到2015年为止。2012年,担任希望日本研究所所长,同年于电子报「仓山塾」开讲,翌年开创「Kurara频道」,积极展开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近现代史、政治外交的言论活动。主要着作包括畅销书「谎言系列」六部曲的《充满谎言的日美近代史》、《充满谎言的日中近代史》、《充满谎言的日韩近代史》、《充满谎言的日俄近代史》、《充满谎言的日英近代史》、《充满谎言的日法近代史》,还有《保守的心得》、《帝国宪法的真相》(皆由扶桑社出版)等。


译者简介

陈心慧
青山学院大学国际传播学系硕士。现任专职中日笔译、口译人员。
译有《餐桌上的日本史》、《切腹的日本史》、《日本古都图解事典:影响日本历史的城市53问》、《世界史的诞生》、《日本史的诞生》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天皇与先例
第一节「皇室」──世界最屹立不摇的国家是尊崇先例的
第二节《古事记》──记录神话、传说、历史
第三节「推古天皇」──遵循神功皇后先例的女帝
第四节「皇极上皇」──史上第一位上皇
第五节「天智天皇与天武天皇」──母系与女帝的区别
第六节「称德天皇」──道镜事件开启「母系不可继承」的先例
第七节「高野新笠妃」──百济归化者的子孙
第八节「嵯峨天皇」──打造至今皇室形态的明君
第九节「嵯峨天皇」──放手政治,「象征天皇制」的源流
第十节「宇多天皇」──前皇族和旧皇族可以成为天皇
第十一节「后一条天皇」──有可能「死后退位」
第十二节「白河上皇」──上皇成为治天之君的弊害

第二章 天皇与武家
第一节 「源赖朝」──武家未篡夺皇室的理由
第二节「后鸟羽上皇」──「主上御谋叛」的原理
第三节「北条义时」──将三上皇流放外岛的「逆贼」
第四节「后高仓上皇」──不登极帝的开始
第五节「后深草天皇和龟山天皇」──两统迭立的悲剧
第六节「后醍醐天皇」──南北朝的动乱
第七节「西园寺宁子」──成为治天之君的平民女性
第八节「足利义满」──企图篡夺皇位的平民
第九节「后花园天皇」──恢复皇室权威的治罚纶旨
第十节「后土御门天皇」──因为财政困难而五度让位失败
第十一节「织田信长」──将朝廷的权威利用到极限的战国大名
第十二节「丰臣秀吉」──极度失礼的朝鲜出兵计画
第十三节「后水尾天皇」──与德川幕府对决的天皇
第十四节「伏见宫贞致亲王」──关于旧皇族恢复皇籍
第十五节「后樱町天皇」──最后的女帝与创设宫家
第十六节「光格天皇」──英明的最后一任上皇
第十七节「孝明天皇」──幕末政治的主角

第三章  天皇与近现代史
第一节「一世一元的制度」──根据神武创业的精神实施「新仪法」
第二节「皇室典范」──否定让位的伊藤博文和他的考量
第三节「摄政」──具有缺陷的摄政制度
第四节「帝国宪法」──天皇的存在是「以备不时之需」
第五节「日本国宪法」──把天皇当成「机器人」的宫泽俊义
第六节「皇统」──如何跨越断绝的危机

第四章  论让位
第一节 保守派言论的现状
第二节  「让位」和「退位」有何不同?
第三节  解读「天皇陛下的讲话」
第四节  什么是立宪君主?
第五节  并非是摄政或让位的二择一问题,选项共有四个
第六节  改正典范制定特别措施法
第七节  前法制局长官坂田雅裕的见解
第八节  宪法之前先有天皇

结语

图书序言

〈日本天皇,本是如此〉
蔡增家/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

二○一六年八月八日父亲节当天下午,生为日本人的大家长──现任天皇明仁罕见的对日本国民发表一场电视讲话。在谈话中,他表示自己已经高龄八十二岁,同时在过去三年当中,历经两次外科大手术,体力恐将无法履行做为国家象征的职责。由于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不能发表任何具有政治意涵的言论,因此,明仁只能以这种极为委婉的方式来暗示,表达他想在「生前退位」。

天皇的言语虽然暧昧,但却已引发日本政坛的一场大震撼,就如同二次大战时的「玉音放送」,天皇虽然没有说出「投降」两字,但日本士兵早已放下武器乖乖投降,而对于天皇的暗示退位,自然成为安倍政府的烫手山芋,而天皇可不可以生前退位,也成为日本保守派与自由派争论的焦点,最终日本政府做出妥协,在不修改皇室典范的大方向下,国会通过「天皇退位特别法」,并强调本法只适用明仁这一代,女性仍没有继承权的两项原则。

日本皇室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根据日本《古事纪》记载,天皇并不是凡人,而是天照大神的后裔,而天皇身为神道教的最高主宰,在人神合一下,天皇被赋予神性。而日本皇室从神武天皇沿袭至今,已经一百二十五代了,都是由一个家族世袭一脉相传,只是在二次大战之后,盟军统帅麦克阿瑟颁给日本一部和平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才将天皇从神转变为人。

过去我们对于日本天皇的刻板印象,大多认为他是虚位元首,只是在每年的元旦、春祭、秋祭及广岛原爆纪念日公开露脸之外,其他时间应该可以在皇宫含饴弄孙、安养天年。其实,天皇做为日本国家象征的最高领导人,是每位拜访日本的国宾,都急欲想要拜会的对象。

例如在二○○九年,当时习近平以中共接班人的身份访问日本,提出想要拜会天皇的要求,遭到日本宫内厅的拒绝,因为天皇的拜会行程相当密集,需要前一个月提出申请,而最后在中国大陆的政治压力下,天皇才排出时间接见习近平,当时还引发中日两国的外交纠纷,由此可见,拜会天皇似乎是每位外国元首到日本的例行公事。

另外,摊开日本宫内厅所安排天皇的行事历,我们也发现在二○一五年一年当中,现任天皇明仁总计出席二百五十场公开会议及官方拜会,进行七十五次的国内外国事访问,而从二○一六年七月一日至八月初,天皇几乎每天行满档,在一个月当中,总共才休息三天,这也难怪天皇的身体无法负担如此繁重的工作,而从二○一六年开始,皇太子德仁已经代替天皇参加过一百多场公开会议,这似乎早是一种警讯了。

只是,早已从「神」成为「人」的天皇,为何他的一言一行,仍然被视为政治风向球?而只是虚位象征的天皇,为何又成为国外政要争相会面的对象?《日本天皇,原来如此》这本书给了我们最好的解答。

它从政治的先例、武家的互动及近代的转变等三个面向,分析天皇退位的真实面貌,也说明天皇制度虽然绵延千年,但一元一世、皇室典范及摄政,是维持制度存在的三大仪法,并告诉我们天皇究竟不只是个会盖章的「机器人」,而是天皇的存在,其实是以备非常时期的不及之需。

可以预知的是,二○一八年将会是平成时代的最后一年,只是,日本经济是否就会因此摆脱长达二十余年的「平成不况」?日本经济会不会随着天皇更替而复甦,尚不可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天皇制度仍将在万世一系下,继续更迭。这也告诉我们,日本天皇,本是如此。

------
〈了解日本,必先认识天皇〉
蔡亦竹/实践大学应用日文系助理教授

二○一九年四月,日本的今上天皇、也就是平成天皇即将让位。对日本人来说,这是件让人兴奋的大事。兴奋倒不是因为什么天皇万岁之类的右派思考,而是在江户时代以来的两百年间,日本再也没有出过正式称号为「太上天皇」的上皇了。在明治维新之后,除了确立「一世一元」的制度之外,也规定新天皇的即位是在上一任天皇的崩御之后,而这也间接造成了明治之后天皇都必须「做到死」的状况,而从明治到昭和为止的三代天皇也的确都是如此。但是在二○一六年现任天皇明仁明确表示自己的体力无法胜任之后,经过一阵审议讨论之后才决定了重开两百年来未见的上皇之路。对日本人来说,这是过去只在教科书上看过的名词重新出现的新鲜时刻。

当然,体力无法胜任不是指那种四处巡视和外国访问等外人看来是爽缺的任务。真正对已经是老人的天皇体力挑战的,是天皇最大的任务「宫内祭祀」。天皇每年在皇居里的「宫中三殿」所举行的大小祭祀仪式超过三百次,其中重要的元旦四方拝和新尝祭等重要仪式,天皇甚至得穿着平安时代的传统服装,正座(跪坐)二到四个小时。这才是现任天皇明仁希望让位的真正原因。

在败战之后,昭和天皇的「人间宣言」自我否定了战前大日本帝国里天皇的神格化地位,所以今日的日本天皇只具有象征地位是许多读者都知道的事。但是天皇除了国政上的象征元首功能之外,天皇对于日本的存在意义,其实大半构筑在上述「宫中祭祀」所代表的精神和泛信仰层面上。也因此,不管是战前或战后的日本,光看到「天皇」两字,就把天皇家类比成中国或是西方历史上的皇帝,都是不正确的解读。也因为这种独特性,所以要了解日本,就不能不认识天皇家所代表的深层文化。

在天皇退位之前,过去日本另外一个关于皇室而引起大众广泛讨论的话题,就是是否应该容许「女系天皇」的出现。因为在二○○六年之前,皇室已经有四十年以上没有任何男丁出生。如果当时的情形继续的话,势必会遇上现在的皇太子继位为天皇、然后再把皇位交给其女爱子内亲王成为新天皇的状况。虽然在日本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十次的女性天皇,但是过去这些天皇不是终身未婚不然就是寡妇,身后的继承者也都交给具有天皇家血统的男性。但是如果爱子成为天皇后,其后代就会出现第一个天皇血统来自于母系的「女系天皇」。对于强调万世一系的天皇家来讲,只要皇家血统不是来自父系,就意味天皇家的血统断绝。

当然,万世一系是种接近信仰的说法,事实上二十六代继体天皇、四十代天武天皇就有许多学者质疑并非原来的皇室成员,也就是万世一系的天皇家其实早就断绝过两次。但是史实和国民感情永远不会画上等号,而史实也永远只存在于文献里的论争,天皇家的万世一系仍然是大多数日本国民相信的事实。这个危机在二○○六年的悠仁亲王诞生之后暂时解决,但是不管是上述的天皇让位问题或是皇位继承问题,都显示出已经不具任何政治权力的天皇家,仍然对今日的日本有着不可撼动的象征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对日本文化有兴趣的读者,必须认识天皇家所代表的各种事象的理由。

从神权与君权合一的上古时代到大权旁落的中世,甚至到明治维新以至民主时代的今天,天皇家的演进其实牵动了整个日本的政治和社会走向。这本由日本右派活跃论客仓山满所着的《日本天皇,原来如此!》内容深入浅出,可以让读者们用最简洁的方式了解天皇家至今的历史脉络和天皇家对于日本的存在意义,以及天皇家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对现代关于天皇家的各种论争整理,更是具有参考价值。

无论是想要了解日本文化的朋友,甚至是需要研究参考资料的专业人士,本书都有绝对的阅读价值。

图书试读

前言
 
本书主要探讨三个疑问。
 
为什么需要天皇?
为什么皇室能够延续至今,从未中断?
归根究柢,到底什么是天皇?什么是皇室?
 
这些应该是每一个日本人都曾想过的疑问。然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确实回答这些问题呢?
 
本书经过三年的反覆构思,我既无才又无德,但想到如果现在不提笔,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因此竭尽全力完成此书。
 
事情的契机发生在平成二十八年(二○一六年)八月八日。这一天,天皇陛下发表讲话,也就是所谓的「有关生前退位的电视讲话」。不知道有多少日本国民真正了解这段讲话的含意呢?究竟什么是「电视讲话」?「生前退位」又是大家不熟悉的词汇,相信很多人都一知半解。
 
说不定有人会认为:「陛下真的是太累了。既然如此,那么请陛下隐居也无妨。」但这是天大的误解。这一天,陛下没有说过一句:「我累了,想休息了」。但不知为何,压倒性多数的国民支持陛下的讲话。
 
既然陛下这么说,想必是对的。
 
做个奇怪的比喻。假设有人想要消灭日本、想要让皇室灭亡、想让皇室和国民吵架。这些人要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呢?败战后经过七十年。与战前相反,日本人战后接受的一直都是苛刻的自虐式教育。
 
「说到底,日本不过是位于地球角落的一个小岛国,日本民族在世界的历史当中,对于人类的进步也没有太大的贡献。日本虽然在十九世纪末终于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但因为得意忘形而不断地侵略周边亚洲国家,最后遭到以美国为首的白人诸国制裁。这全都是拜当时强制崇拜天皇的明治宪法所赐,既不承认国民的人权,也并非是民主主义。而军部的恶人冒用天皇的名义,逼着国民上战场。
 
因此,做为战后反省,日本成为了重视『和平』、『人权』、『民主主义』的优秀国家」……」
 
战后的教育就像这样继续下去。
 
直到最近,大家才慢慢发现这样的说法非常令人质疑。然而,败战后七十年间,日本人接受的都是这样的教育,已经历经了三个世代。接受战前教育的人看到现在的日本人,不知道会怎么想?
 
看到以前的电视剧,会发现战前的日本人只要有人说到「天皇陛下」,所有人瞬间立正不动。听说战后的一段时间,只要电影出现天皇,所有看电影的人还是会立正站好。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