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植物学

全唐诗植物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开创台北植物园的古典文学景观,跨界结合科学知识与诗词歌赋赏析,
世界第一个「植物文学侦探」潘富俊,2018再出击!

运用现代科学研究《全唐诗》49,036首诗、统计出唐朝有398种植物入诗。获得新颖的赏析角度,同时领略古人景观设计的匠心、落实美学于日常生活!
唐诗是汉字文化的巅峰杰作,几乎人人皆可随口引用上几句,例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般传世的《唐诗三百首》只是方便儿童朗诵的入门集锦,真正精华集大成的是《全唐诗》,影响全球汉文化圈,包括台湾、中国、乃至日韩等,至今不坠。唐诗作者自君王将相至僧道青楼,内容或引经据典,或喻依万物──尤其是「植物」计有398种入诗。本书从认识植物这个视角度来刻划唐帝国,大至盛世的全貌,小至生活点滴,并依据唐代版图的空间分布及历史文化纵深,区分《全唐诗》植物成十四章。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潘富俊
左手文学,右手科学,在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摸索潜行,编枝结草搭建起一座沟通文学与自然科学的鹊桥,为古典文学赏析增开了一扇视窗。所学与植物密切相关,所爱与中国古典文学密不可分,田野工作与古典文学都是他的最爱。
台大森林研究所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学博士,历任林业试验所生物组组长、恆春研究中心(原恆春分所)主任。曾任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医学院(高医大前身)生物系、福建闽江学院环境规画系兼任教授,教授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等。现任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开授景观植物学、植物与文学、台湾的植物文化等课程。
十多年前的文创思维,成功转化台北植物园,从研究用植物园变身教学园及市民优质游憩点,建立了「诗经植物区」「唐诗植物区」等,让民众在林木花草之中,悠哉吟哦古典诗文。着有《草木》、《福尔摩沙植物记》、《民俗植物──恆春社顶部落》,以及《中国文学植物学》、《诗经植物图鑑2.0版》、《楚辞植物图鑑2.0版》、《红楼梦植物图鑑2.0版》、《成语典故植物学》及《全唐诗植物学》等。


相关着作:《中国文学植物学(全新修订版)》《中国文学植物学》《成语典故植物学》《楚辞植物图鑑2.0版》《红楼梦植物图鑑2.0版》《诗经植物图鑑(2.0版)》《唐诗植物图鑑(嘉惠学子版)》《成语植物图鑑(嘉惠学子版)》《楚辞植物图鑑(嘉惠学子版)》《诗经植物图鑑(嘉惠学子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锦绣都城──如欲重现唐代首都长安及其近郊景观,可以根据此章栽植草木;樱桃树、紫桐、牡丹、烟柳满皇都。

第二章 黄河观瞻──本章展现中原文明及黄土高原景致的代表植物。黄河流域是中原文明的摇篮;丁香、蒲柳、华山松、空山松子落。。

第三章 边塞绝尘──西北与北方要塞等苦寒之地;油松、白草、枸杞、千村万落生荆杞。

第四章 蜀地风华──四川有天险阻隔,相对安定。中原战乱常入蜀避难。杜甫建草堂、薛涛制诗笺。四川特有植物开始引入唐诗。

第五章 凿空鸿爪──西汉张骞通西域而引入的植物品种到了唐朝已经繁荣生长,如葡萄(生食、酿酒)、苜蓿(马饲料)。

第六章 江南诗意──长江流域在中唐安史之乱后成为经济主力,江南风光令诗人无限陶醉,扬州琼花尤受青睐,成为最着名的文学花卉。

第七章 南境悲歌──贬谪犯罪流放至荒远的福建、广东、广西及海南岛;榕树、刺桐、槟榔、朱槿、茉莉、美人蕉、榕叶满庭莺乱啼。

第八章 离情怀忧──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可能就是永诀。唐诗运用植物寄託离情与思念,影响后世甚巨,除了柳树,红豆、茱萸、荻花、枫叶、豆蔻,不胜枚举。

第九章 贵妃情牵──说到唐朝不能不提杨贵妃,与她相关的唐诗植物也很多:荔枝、牡丹、海棠、泽兰、梨树、石楠、一枝红艳露凝香。

第十章 唐时衣着──衣物原料与染色相关的植物,如桑、葛、苎麻、大麻、棉、把酒话桑麻;蓼蓝、红花、茜草、云衫浅污红脂花。

第十一章 大唐食事──唐诗的粮食作物、栽培蔬菜和野菜很多种,米麦之外,山药、芋头、燕麦,常蔬之外,黄瓜、紫苏、茄子,野菜如慈姑。杜甫种过莴苣,写了〈种莴苣并序〉。

第十二章 瓜果记实──唐诗的鲜果与干果种类繁多,第一名是「桃」。樱桃、橄榄、山楂、西瓜、荔枝、甘蔗、橘子、柿子、枇杷树树香。

第十三章 草药诗文──古人向有「医食同源」的观念,唐诗人也很擅长从植物寻找良药,如杜甫、白居易、王维、柳宗元。药用植物入诗的如决明、艾草、蔓陀罗、黄蘗、黄耆、黄连、罂粟。

第十四章 田园野趣──唐诗中占有很大比例,或因环境优渥、或因佛道思想发达,或以退为进的终南捷径,成因很复杂,产生作品也很丰富多元,入诗的植物更是应有尽有,本章选录藜、红蓼、茅、蒲、芦苇、莎草、蓑草、浮萍、苹、苔、藓等相关唐诗,加以讨论。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