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介绍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原文作者: いしざわよしあき
出版者 出版社:八旗文化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译者: 林佩欣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8/06/06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0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东南亚型的历史是以「森林、水田及海」为基础,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

深耕吴哥研究五十年的学者,
从佛像与碑文考古中解读出繁荣与衰退的讯号,
呈现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
吸纳并消化、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常见的东南亚史,多採取国别史和民族史的视角,而缺乏通观该区域的文化或文明的着作,也更多聚焦在欧洲人进入东南亚之后的历史。甚至,「东南亚」一词也是欧洲人的发明。

  那么,古代的东南亚史是什么样貌?对于没有留下文献的文明,如何从遗迹建构出伟大王朝的历史?而作为一个夹在印度和中国两大古文明之间的区域,东南亚型的文明是什么?而我们又该如何认识?

  一八六六年,在首度对吴哥遗址进行科学调查的法国考察团中,一位考古学家后来回想初次见到吴哥窟时的情景,赞叹道是「超越最壮丽的梦境的存在」。

  本书作者从一九六○年代开始进入柬埔寨吴哥遗址的现场从事考古调查,亲手「触摸」历史,并将其对吴哥王朝史的建构,透过考古和人类学「通观」东南亚型的多样性历史文化及文明特质,浓缩在本书当中。

  东南亚地区存在着多样的文化、人种、语言、宗教、社会组织,甚至政治体制,这是它多元文明的外在表现。不过在气候风土、生活型态与文化的核心精神上仍具有一致性。东南亚型的历史是以「森林、水田及海」为基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长篇生活故事,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身传统,不以时间为主轴的文化史。

  ■东南亚史并非「直线进步发展」的历史,而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新旧并陈,丰富自身内涵的历史。

  东南亚的历史不是像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的直线性「伴随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而是一部自我成长的历史,精神文化的深化史。它并非一般认知的历史发展模式:即随着持续改变、克服各种困难后带来进步、革新的过程;而是不以时间为主轴的文化史,一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长篇生活故事。

  东南亚受惠于自然环境的恩泽,保持自给自足的生活型态,并选择性地接受了印度和中国的思考与技术,当作文化或制度的拼布,补强了在地既有的文化核心,开发出自身独特的文化。

  但是,虽然东南亚作为海上交易的中继地,自古以来具有众多人群往来的开放性,一边积极地接受从外部来的文化,并以自己的方式改造、融合,却没有积极地向其他外部世界传送东南亚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独特性。这也是为何东南亚始终很难被周边地区或国家熟悉的原因。

  ■跟随作者的文字脚步进入吴哥遗址,从近代吴哥的发现史开始,建立关于吴哥王朝的完整知识!

  散布面积广达六百公顷的吴哥遗迹群,含有超过一百个以上的世界遗产。在吴哥王朝鼎盛的十二世纪,都城人口成长至五十万人,已发展出大规模的集约灌溉农业。究竟,盖了吴哥窟的人是谁?又为何而盖?

  面对着曾如此兴盛的帝国,现今我们能掌握的文献史料却意外地稀少。当时柬埔寨使用一种椰叶制成的称为「贝叶」的纸记录文字,但是因为不易保存,经过战争及虫害后已尽数佚失。

  本书透过对遗址的碑刻文、以及中国文献记录(例如周达观)的研究,从吴哥在近代被「发现」的故事开始,对以往令人陌生的吴哥王朝的历史,从政治、经济、宗教、建筑、美术等等各方面,建构出了丰富且立体的样貌。

  ■吴哥王朝为何灭亡、并将雄伟的都城遗留在雨林之中?透过佛像与遗迹的发掘,重新修正吴哥失落文明的真相。

  曾如此繁华的都城,为何会灭亡呢?最初发现这些巨大寺庙的人,对此有着众多的猜想。时至今日,历经一百年的发掘与探索,我们对于吴哥王朝的理解,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关于吴哥王朝迈向衰亡的说法,长期以来皆以「法国远东学院」学者们的看法为定见,认为在阇耶跋摩七世(1181-1219)以后,因为屡次内战再加上大型寺院的工程造成庞大负担,使得之后国力逐渐转衰。最终于一四三一年吴哥都城被阿瑜陀耶攻陷,王朝灭亡。此即「建寺衰亡说」。

  不过,作者在二○○一年时挖掘出多达二百七十四座佛像,修正了此说。这些佛像证明了十三世纪中叶时吴哥王朝颁布的废佛令,能被彻底执行,表示王的统治威信和日常政治充分地发挥功能。再加上周达观于《真腊风土记》中的记载,丝毫不见社会的疲弊,反而呈现无比繁盛的景象。因此王朝应是从十四世纪后半才出现衰落的征兆,至于原因仍众说纷纭。

  ■现在对于「东南亚」的概念,是如何逐渐形成的?亚洲国家该如何看待现今的「东南亚」?东南亚诸国又该走向何方?

  「东南亚」一词的出现,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从近代以来,东南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被认知为「东南亚」,而是被冠以所属殖民国家的名称,例如荷属东印度、法属越南。「东南亚史」原本也是「殖民地学」的一部分。

  在印度与中国的阴影下,东南亚一边被视为「外印度」,一边则是与「华南」相接。至一九五○年代东南亚诸国独立,对自身的自然、社会及文化展开调查和研究后,既不属于印度也不属于中国,独立的特定地区「东南亚」的姿态才逐渐为人所知。脱殖民地化的东南亚,于二十世纪后期朝向建设民族国家努力,发展国民经济。

  如今,经历过全球化的冲击,已运行数百年的地方传统社会面临崩坏的危机,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东南亚,很难在遵行传统历史发展的路线。一九六○年代成立的跨国组织「东南亚国协」(ASEAN)未来的发展值得关注。

  ■吴哥王朝──政教合一、水陆并进的帝国

  ◎政教合一
  吴哥王朝基本上是以王(跋摩)为中心的君主制政体。但是王的权力并不强势,有相当程度依靠婆罗门集团(国师)的宗教权威支持。故此,建筑巨大寺庙,也是一种政教合一、巩固王权的必要手段。

  ◎以农立国
  吴哥是以集约稻作农业为立国基础的国家。他们修筑蓄水池(巴莱),开凿运河,一方面借由水网和海外通商,另一方面也借此进行灌溉,化沼地为良田。

  ◎受印度影响的文化
  吴哥王朝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很深。不只上层通用的文字主要是梵文,就连宗教、法律等各方面,也都受到印度的影响。吴哥人崇拜印度神祇梵天(四面佛),为之修建宏伟的寺庙,但上座部佛教也有很强的势力,并且一直流传至今日的柬埔寨。

  ◎吴哥王朝的法律制度
  法律主要是用来处理土地所有权的纠纷。王底下设有审判官,负责处理较大的诉讼事务,一般的纠纷则由地方的郡长村长等来解决;如有遇到重大事件时,王本人也会亲自进行听讼。

  ◎吴哥王朝的建设
  在吴哥王朝的建设当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王道」与「巴莱」。「王道」是以首都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快速道路;「巴莱」则是修筑在要城或是寺庙周围,用以储水的巨大蓄水池。无论王道或是巴莱,都需要庞大的人力来兴建维持,由此可知,吴哥在当时已经拥有了高度密集的人口,以及强大的动员能力。

  ■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能够带给台湾读者什么启示?

  与台湾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的东南亚,在意识上却彷彿遥远的存在。台湾目前的东南亚想像,多被「南向」政策所牵制主导,也大致不脱离西方国家所型塑的殖民地式的东南亚观,实际上只了解近代以来的东南亚,而且被切割为国别史和民族史。本书强调了,要认识真正的东南亚精神,其实应从「东南亚型」的文明是什么,其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特质是什么开始!这是看东南亚的另外一种视角。

  本书另外的启示是:身处在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之间的东南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吸收、消化、改造异质文化,并维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点值得台湾反思与学习。

  ■来自日本讲谈社的全球史鉅献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属于日本讲谈社纪念创业一百週年,所出版的「兴亡的世界史」套书第12卷。这套书的出版是希望跳脱出既定的西欧中心史观和中国中心史观,用更大跨距的历史之流,寻找历史的内在动能,思考世界史的兴衰。八旗文化引进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着台湾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从东亚的视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义。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石泽良昭


  历任上智大学特任教授、亚洲人才培育中心所长、吴哥遗迹国际调查团团长、上智大学校长。专攻东南亚史及柬埔寨碑刻学。二○○一年在吴哥遗迹群附近的班迭喀蒂寺挖掘出二百七十四座佛像,为考古重要发现。二○一七年,因毕生致力于修复吴哥遗迹的功绩,获得具有亚洲诺贝尔奖之称的「拉蒙.麦格塞塞奖」(Ramon Magsaysay Award)。着有《古代柬埔寨史研究》(图书刊行会,1982)、《吴哥窟:巨大伽蓝与文明之谜》(讲谈社,1996)、《来自吴哥的讯息》(山川,2002)、《吴哥诸王的故事》(NHK,2005)等书。

审订、导读者简介

郑永常


  成功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东南亚史专家,香港新亚研究所荣誉教授。专长中越关系史、明史、东南亚史。着有《汉文文学在安南的兴替》、《来自海洋的挑战:明代海贸政策演变研究》、《明清东亚舟师祕本:耶鲁航海图研究》等。

译者简介

林佩欣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曾任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客员研究员。研究主题为近代台湾史、统计调查史、人口调查史、主计制度等,校译多篇学术论文。现为台北大学历史学系兼任助理教授、内容力有限公司特约译者。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序章_「东南亚」的再发现
◎ 多文明世界的知识土壤
吴哥寺:等待救援的石造大伽蓝/东南亚:既非中国也非印度的世界/夸示权力的巨大建筑
◎ 与自然同行的人们
自然环境与独特的生活文化/东南亚的生活史故事/东南亚史是一部自我成长史吗?/没有台风也没有地震的「世外桃源」/在发挥机能的人际关系中感受到的平衡感

第一章_东南亚史的形成与展开
◎ 东南亚世界的形成是「由北向南」
从西北的印度、东方的中国及日本开始/前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
◎ 对中国朝贡与接受「天竺律法」
汉武帝的南征与从印度来的定期航班/中国与印度的使节在「扶南」相会
/以贸易立国的占婆/从马来半岛到越南方面的港市国家
◎ 佛土三千世界的大遗迹和大型中式帆船
从七世纪到九世纪:室利佛逝和夏连特拉王朝/夸示王权的婆罗浮屠/九世纪到十一世纪:内陆型农业社会的发展
◎ 荣耀的东南亚世界与新兴泰系诸民族
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新旧势力交替的东南亚/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泰系诸族的兴起与政治空白
◎ 华侨与伊斯兰势力的到来
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多元化、多样化、复杂化的东南亚/上座部佛教的渗透:从缅甸到东南亚陆域各地
◎ 民族国家雏形的形成
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上座部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在地化/柬埔寨的后吴哥时代/麻六甲王国的繁荣:亚洲大航海时代/国王就是大商人的中世东南亚
◎ 欧洲人的到来
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寻求市场/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反外国运动的展开

第二章_吴哥王朝的发现故事
◎ 再问一百五十年王朝研究史
该如何解释吴哥寺的历史?/西欧人的最早发现/被吴哥魅力吸引的男人们──以碑刻学开始/碑刻史料中记录了什么?
◎ 吴哥发现作业的故事
砍伐密林和除去土石,以及莫夏凯的奉献/碑文解说和保存修复作业/安德烈.马尔罗──从「盗挖」到「王道」的研究/七个假说的修正和科学的验证

第三章_吴哥王朝的宇宙观和都市计画
◎ 检证自然、寺庙、贮水池与王道
吴哥都城的象征性宇宙观/都城的形成和自然景观/吴哥王朝国庙的变迁/四个大贮水池的配置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 「雨水」的管理和灼热的太阳
吴哥水利都市论──葛罗利耶博士的观点/从地形图判明大型越田灌溉/在各个据点都有人工大贮水池巴莱/科学的水管理带来的集约农业/吴哥王朝的统治领域──王道的检证/吴哥时代的地方行政/「灯明之家」和「治疗院」/密林中的巨大遗迹踏查─探索吴哥王朝的国内流通路

第四章_碑文史料所见王朝的政治与社会
◎ 碑文述说的吴哥王朝实像
记载王朝成立的大萨多廓碑文的发现/「宇宙的主宰,这是王」──王权与宗教权威的共生/世袭家系守护着神圣仪式和神王信仰/被命令还俗的王师的感叹
从碑文史料中累积社会的共识/演出王的权威的黑幕──王、王族和国师、婆罗门、高官/横跨神和人间两个世界的王
◎ 牵动王朝的王和实力者们
才气焕发的王:阇耶跋摩二世/吴哥都城的擘画者:因陀罗跋摩一世/具有国境意识的王:耶输跋摩一世/伯父阇耶跋摩四世篡夺王位/实现吴哥再迁都的王:罗贞陀罗跋摩/国师耶若婆罗诃的教导/要求宣誓效忠的苏利耶跋摩一世/让新王朝登场的国师和阇耶跋摩六世/建立吴哥寺的鬼才:苏利耶跋摩二世/皈依佛教者: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二世/国威的发扬者:阇耶跋摩七世/湿婆神的笃信者:阇耶跋摩八世/即使是这样也是执着于三项一套的王者们
◎ 牵动政治和社会的官僚们
掌握政治实权的是谁?──关于国师和高官/负责行政事务的是大臣吗?/以阳伞的数量就可以明白阶级的官吏们/派遣到地方的监察官们──朝向中央体制的确立前进/行使职权的各职之「长」们/各种税务的负责官吏/何谓世袭的专家组织
◎ 构成军队的人们
护卫兵、外籍部队以及佣兵/乐队带着铜锣、喇叭和太鼓/桑古拉玛将军:镇压叛乱的英雄

第五章_吴哥时代的「罪与罚」
◎ 法律的正义如何实现?
王总是战胜「法律敌人」/是怎样的人在裁判所里执行判决呢?/怎样执行诉讼?──从告诉到判决/判决如何被执行?──判例(一)/「界石拔除盗採事件」──判例(二)/罪人们在三二地狱中承受责罚─习惯法和刑罚
◎ 各式各样的刑罚:体刑和罚金刑
一律直接向王提出诉讼/没有同情、原谅精神的刑罚/刑罚优待远来的中国人/对于违法夺取土地者切除嘴唇/不伦的刑罚较轻,对寺院的不当行为则予以严惩/出于怒气而踢人者必须被砍断脚/笞刑和黥刑/禁锢和居留刑/高位严罚原则的罚金刑/柬埔寨版的「罪与罚」

第六章_经济活动与生活
◎ 碑文中所见的村落风景
对收成课以税金/村里的工匠和工人等/附属于寺院的村落/寺院内有舞者和歌手在工作
◎ 当时农村社会的土地所有者
土地登记簿的存在/寺院的土地和村的土地被区分开来/开垦得到新的耕地
从巴莱到桥梁水坝/旱地的作物/槟榔、树林等
◎ 变得清晰的日常生活
村人食用淡水鱼/高价的犀牛角/「盐长」负责课税/调查铁的产地/银制食器和陶器
◎ 活泼的商业活动和物品流通
商品交易和交换货币/课场地费的寺院/有许多的进口货/王道是国内的通商道路/条条大路通吴哥
◎ 从税金问题思考商品的流通
课税物产中有哪些东西?/有负责执行赋役税的吏员/寺院的维持费是由谁负担呢?/特别的津贴会捐献给慈善事业/免税最后补助给寺院/关于国家预算的执行/作为经济支柱的国土整顿事业

第七章_吴哥时代的精神价值体系
◎ 从诞生到青年期,然后结婚
衣食住皆能得到满足的日常生活/褒扬贞节妻女的碑文
◎ 都城的光和影
热闹的都大路─看到王巡游的周达观/有野生的象、虎、野兔的森林/集体竞技和酬神舞蹈/王族的汉生病和治疗院/支持治疗院的庞大人事费和物资/在「佛学堂」实施僧侣教育
◎ 柬埔寨版印度文学的发展
碑文中所雕刻的叙事诗《摩诃婆罗多》/吴哥时代印度文化的浸透程度/碑文的作者和作品/柬埔寨版《罗摩衍那》故事博取人气

第八章_吴哥的美术及其思想
◎ 在热带的太阳和风之下
发掘二七四尊废佛,并建设博物馆/对印度教三神一视同仁的吴哥王朝/柬埔寨人的感性创造出独特的佛像容颜
◎ 独创的吴哥美术
高棉人的感性和形貌/人物描写的拟真性:巴戎寺美术样式/巴戎寺美术样式的法藏菩萨像/阇耶跋摩七世坐像:至上的杰作与美的境界
◎ 高棉独特的信仰世界
印度教寺院和佛教寺院/柬埔寨版的信仰体系:也并祀诃里诃罗神和梵天/碑文中所载大乘佛教的活动/佛教并不否定印度教/蛇神上的坐佛像/四面佛尊颜是王的颜貌吗?

第九章_从东南亚史看吴哥王朝史
◎ 寻找废佛骚动与王朝灭亡的原因
期待经由柬埔寨人的手保存与修复遗迹/偶然间挖掘出二七四尊的废佛/尊重习惯的阇耶跋摩七世/在大雨中守护佛陀的蛇神─受欢迎的那迦坐佛/被掩埋的巴戎寺本尊─思考新史实/巴戎寺的改建和修改─易容为印度教的神庙/王朝末期时因持续性的困顿而一蹶不振吗?/思考二百七十四尊废佛的问题/再论十三世纪后期到十四世纪的吴哥都城/引发废佛骚动的原因是什么?──利用多方线索进行假设/重写王朝末期的「历史」
◎ 寻求王朝灭亡的真相
被遗忘的光荣史/吴哥王朝的财宝到哪里去了?/在曼德勒发现的吴哥王朝神像/吴哥王朝史的历史定位──始终不安定的王朝
◎ 在东南亚独特历史之中
奠基于森林、水田及海的历史/地区间的交易和物流形成了王朝─得天独厚的立国条件/脆弱的王权、巨大的伽蓝──在地化的印度文化/吴哥王朝衰退的原因是甚么?──立国思想机能不健全

第十章ˍ与欧洲基督教社会的相遇
◎ 在中南半岛的传教活动
与当地人的期待有落差的福音/对传统村落的艰难传教──在上座部佛教四国的初期传教
◎ 基督教传教士所见到的东南亚社会
最早来到柬埔寨的传教士/日本基督教徒们与十七世纪的柬埔寨/朝向在地化的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传教活动──受不稳的政情影响/最初的高棉人司铎晋升礼──在典礼中使用高棉语

第十一章_作为祇园精舍的吴哥寺
◎ 五百年前日本与柬埔寨的交流
十六、十七世纪初的柬埔寨与日本/日本人至少参拜了四次:十四处的墨迹/搭乘朱印船在海外历险的日本人/搭乘松浦藩商船的森本右近太夫:加藤清正重要部属之子/发现森本右近太夫一房回国的事实
◎ 《甲子夜话》阐明图画的秘密
「祇园精舍图」究竟是谁制作的?仍是一个谜/考察森本家史料:探问日本史的黑暗面/透过佛教与柬埔寨的交流──锁国时代的处世原则

第十二章_来自东南亚的讯息  
◎ 从战后的发展期到全球化时代
点燃独立之火的A.A会议/从战乱时代到全球化时代/难以决定前进方向的东南亚诸国/ASEAN该何去何从?/让差异不再扩大的尝试:孟加拉乡村银行
◎ 以日本立场看东南亚
国际贡献从超越肤色和语言的互信关系开始/前日本士兵S的眼泪/从国际合作相互信赖开始──学习「知的遗产」/面临日本修正亚洲观的中国和印度/建构东南亚兴亡史的问题点:日本学者的课题/在东南亚活着就充满喜悦:向东南亚学习
 

图书序言

序章 「东南亚」的再发现

多文明世界的知识土壤

吴哥寺:等待救援的石造大伽蓝

东南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干湿分明,虽然雨季来临时水量丰沛,但干季时不但滴水不下,还有着足以使草木枯萎的炙热阳光带来的高温。但尽管居民必须在酷热的环境中生活,却不需担心食、衣、住等基本生活问题,受惠于湿热的气候,作物生长容易,只要没有战争就没有缺粮的危机,是一个让人得以安心生活的世界。

我对东南亚的调查始于一九六一年。进行调查时,心里一直存在着疑问,为什么这里会兴建吴哥寺?这是一个极大的谜团。

一九八○年八月内战最激烈的时刻,我再度来到柬埔寨,着手进行吴哥寺及其他遗迹的调查。当时我就在波布和韩桑林两方人马交战地附近,对人身安全感到紧张的同时,如何将这些大型文化遗迹从战乱中救出,让它们得到保护的难题也让我同感焦虑。在我来到此地之前,它们已经整整十一年乏人问津,剥落颓圮,任凭大自然的力量无情地侵袭,安静地矗立着等待救援。大寺院是昭示着轮回转世的存在,通往极乐净土入口,祈求来世的梦想和希望的神圣场域,往昔曾经被大批的信徒包围环绕,被盼望着能永远地存续,如今却伤痕累累,可怜地被遗忘在热带雨林深处。

不顾内战还在进行,当时我对遗迹进行了第一次的预备调查,调查持续了十天,结果发现破坏遗迹群的三大元兇是雨水、植物及苔藓,它们导致了遗迹群的倾倒和劣化。以庄严壮丽的容颜自豪的吴哥寺,其建筑和地基竟然受到如此严重的损伤,却没有被发现,任凭时间经年累月地流逝,想到这点真令人心痛。

在过往的岁月里,寺院紧紧牵引着大多数人的心思,就像一帖精神特效药,给予人们活着的喜悦,暗示着来世的美好。几经时光变迁、世代交替及战争侵袭,即使寺院的任务已被遗忘,却因是石造建筑而得以在风雨侵蚀下留下原貌,持续沉沈默地矗立着。无法说出自己痛楚的巨大遗迹群,是不是也在期待着被世人发现的那一刻呢?

东南亚:既非中国也非印度的世界

一听到「东南亚」这个名词,马上让人联想到柬埔寨吴哥寺的轮廓、印尼传统的人偶剧、峇里岛的民族舞蹈、穿着黄色僧服的缅甸僧侣等……,是一个具有异国情调,充满魅力的世界。

图书试读

None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