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型的历史是以「森林、水田及海」为基础,
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
深耕吴哥研究五十年的学者,
从佛像与碑文考古中解读出繁荣与衰退的讯号,
呈现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
吸纳并消化、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
常见的东南亚史,多採取国别史和民族史的视角,而缺乏通观该区域的文化或文明的着作,也更多聚焦在欧洲人进入东南亚之后的历史。甚至,「东南亚」一词也是欧洲人的发明。
那么,古代的东南亚史是什么样貌?对于没有留下文献的文明,如何从遗迹建构出伟大王朝的历史?而作为一个夹在印度和中国两大古文明之间的区域,东南亚型的文明是什么?而我们又该如何认识?
一八六六年,在首度对吴哥遗址进行科学调查的法国考察团中,一位考古学家后来回想初次见到吴哥窟时的情景,赞叹道是「超越最壮丽的梦境的存在」。
本书作者从一九六○年代开始进入柬埔寨吴哥遗址的现场从事考古调查,亲手「触摸」历史,并将其对吴哥王朝史的建构,透过考古和人类学「通观」东南亚型的多样性历史文化及文明特质,浓缩在本书当中。
东南亚地区存在着多样的文化、人种、语言、宗教、社会组织,甚至政治体制,这是它多元文明的外在表现。不过在气候风土、生活型态与文化的核心精神上仍具有一致性。东南亚型的历史是以「森林、水田及海」为基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长篇生活故事,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丰富自身传统,不以时间为主轴的文化史。
■东南亚史并非「直线进步发展」的历史,而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新旧并陈,丰富自身内涵的历史。 东南亚的历史不是像古代、中世、近世、近代的直线性「伴随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而是一部自我成长的历史,精神文化的深化史。它并非一般认知的历史发展模式:即随着持续改变、克服各种困难后带来进步、革新的过程;而是不以时间为主轴的文化史,一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长篇生活故事。
东南亚受惠于自然环境的恩泽,保持自给自足的生活型态,并选择性地接受了印度和中国的思考与技术,当作文化或制度的拼布,补强了在地既有的文化核心,开发出自身独特的文化。
但是,虽然东南亚作为海上交易的中继地,自古以来具有众多人群往来的开放性,一边积极地接受从外部来的文化,并以自己的方式改造、融合,却没有积极地向其他外部世界传送东南亚的政治、社会、文化的独特性。这也是为何东南亚始终很难被周边地区或国家熟悉的原因。
■跟随作者的文字脚步进入吴哥遗址,从近代吴哥的发现史开始,建立关于吴哥王朝的完整知识! 散布面积广达六百公顷的吴哥遗迹群,含有超过一百个以上的世界遗产。在吴哥王朝鼎盛的十二世纪,都城人口成长至五十万人,已发展出大规模的集约灌溉农业。究竟,盖了吴哥窟的人是谁?又为何而盖?
面对着曾如此兴盛的帝国,现今我们能掌握的文献史料却意外地稀少。当时柬埔寨使用一种椰叶制成的称为「贝叶」的纸记录文字,但是因为不易保存,经过战争及虫害后已尽数佚失。
本书透过对遗址的碑刻文、以及中国文献记录(例如周达观)的研究,从吴哥在近代被「发现」的故事开始,对以往令人陌生的吴哥王朝的历史,从政治、经济、宗教、建筑、美术等等各方面,建构出了丰富且立体的样貌。
■吴哥王朝为何灭亡、并将雄伟的都城遗留在雨林之中?透过佛像与遗迹的发掘,重新修正吴哥失落文明的真相。 曾如此繁华的都城,为何会灭亡呢?最初发现这些巨大寺庙的人,对此有着众多的猜想。时至今日,历经一百年的发掘与探索,我们对于吴哥王朝的理解,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关于吴哥王朝迈向衰亡的说法,长期以来皆以「法国远东学院」学者们的看法为定见,认为在阇耶跋摩七世(1181-1219)以后,因为屡次内战再加上大型寺院的工程造成庞大负担,使得之后国力逐渐转衰。最终于一四三一年吴哥都城被阿瑜陀耶攻陷,王朝灭亡。此即「建寺衰亡说」。
不过,作者在二○○一年时挖掘出多达二百七十四座佛像,修正了此说。这些佛像证明了十三世纪中叶时吴哥王朝颁布的废佛令,能被彻底执行,表示王的统治威信和日常政治充分地发挥功能。再加上周达观于《真腊风土记》中的记载,丝毫不见社会的疲弊,反而呈现无比繁盛的景象。因此王朝应是从十四世纪后半才出现衰落的征兆,至于原因仍众说纷纭。
■现在对于「东南亚」的概念,是如何逐渐形成的?亚洲国家该如何看待现今的「东南亚」?东南亚诸国又该走向何方? 「东南亚」一词的出现,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从近代以来,东南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被认知为「东南亚」,而是被冠以所属殖民国家的名称,例如荷属东印度、法属越南。「东南亚史」原本也是「殖民地学」的一部分。
在印度与中国的阴影下,东南亚一边被视为「外印度」,一边则是与「华南」相接。至一九五○年代东南亚诸国独立,对自身的自然、社会及文化展开调查和研究后,既不属于印度也不属于中国,独立的特定地区「东南亚」的姿态才逐渐为人所知。脱殖民地化的东南亚,于二十世纪后期朝向建设民族国家努力,发展国民经济。
如今,经历过全球化的冲击,已运行数百年的地方传统社会面临崩坏的危机,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东南亚,很难在遵行传统历史发展的路线。一九六○年代成立的跨国组织「东南亚国协」(ASEAN)未来的发展值得关注。
■吴哥王朝──政教合一、水陆并进的帝国 ◎政教合一
吴哥王朝基本上是以王(跋摩)为中心的君主制政体。但是王的权力并不强势,有相当程度依靠婆罗门集团(国师)的宗教权威支持。故此,建筑巨大寺庙,也是一种政教合一、巩固王权的必要手段。
◎以农立国
吴哥是以集约稻作农业为立国基础的国家。他们修筑蓄水池(巴莱),开凿运河,一方面借由水网和海外通商,另一方面也借此进行灌溉,化沼地为良田。
◎受印度影响的文化
吴哥王朝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很深。不只上层通用的文字主要是梵文,就连宗教、法律等各方面,也都受到印度的影响。吴哥人崇拜印度神祇梵天(四面佛),为之修建宏伟的寺庙,但上座部佛教也有很强的势力,并且一直流传至今日的柬埔寨。
◎吴哥王朝的法律制度
法律主要是用来处理土地所有权的纠纷。王底下设有审判官,负责处理较大的诉讼事务,一般的纠纷则由地方的郡长村长等来解决;如有遇到重大事件时,王本人也会亲自进行听讼。
◎吴哥王朝的建设
在吴哥王朝的建设当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王道」与「巴莱」。「王道」是以首都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快速道路;「巴莱」则是修筑在要城或是寺庙周围,用以储水的巨大蓄水池。无论王道或是巴莱,都需要庞大的人力来兴建维持,由此可知,吴哥在当时已经拥有了高度密集的人口,以及强大的动员能力。
■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能够带给台湾读者什么启示? 与台湾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的东南亚,在意识上却彷彿遥远的存在。台湾目前的东南亚想像,多被「南向」政策所牵制主导,也大致不脱离西方国家所型塑的殖民地式的东南亚观,实际上只了解近代以来的东南亚,而且被切割为国别史和民族史。本书强调了,要认识真正的东南亚精神,其实应从「东南亚型」的文明是什么,其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特质是什么开始!这是看东南亚的另外一种视角。
本书另外的启示是:身处在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之间的东南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吸收、消化、改造异质文化,并维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这一点值得台湾反思与学习。
■来自日本讲谈社的全球史鉅献 《亦近亦远的东南亚──夹在中印之间,非线性发展的多文明世界》属于日本讲谈社纪念创业一百週年,所出版的「兴亡的世界史」套书第12卷。这套书的出版是希望跳脱出既定的西欧中心史观和中国中心史观,用更大跨距的历史之流,寻找历史的内在动能,思考世界史的兴衰。八旗文化引进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着台湾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从东亚的视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