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版特彆收錄「風土餐桌的方法論 風土節氣小餐桌,地方創生大起點」
本書榮獲開捲好書奬.美好生活書
◎透過旅行與飲食,爬梳颱灣族群遷移與融閤的有趣故事書
◎十二個小地方的食物風土之旅
◎十二篇餐桌上的人類學筆記
◎給新時代旅人的另類旅遊飲食指南 ~深入12個山巔水湄的小地方.解開12張田野餐桌的鄉愁密碼~
從東到南,由南轉北;從山巔到水湄,由海岸到平野;從閩南到客傢,由原民到外省,小小的颱灣島蘊含著豐富迷人的生活內涵,每個小鄉小鎮都有屬於自己的風土餐桌,每道餐桌上的食物,都隱藏著颱灣多元族群在島內遷徙的綫索。
透過旅人以舌胃實地的田野踏查,瞭解百年來,颱灣人為瞭生活生計,島內行旅的故事。
藉著小地方的生活體驗,感受人情的美好,以及族群的曆史文化與産業的變遷。
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傢鄉,找迴島嶼的真滋味。
豐濱,這裏每個阿美族的孩子小時候都有一把漁鎗,可以潛水射魚,為自己準備三餐……
美濃,除瞭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粄,除瞭吃野吃粗吃雜,美濃客傢人還吃什麼呢?鍾理和傢族餐桌的客傢「大封」,便層層封鎖住客傢族群漂泊遷徙的麯摺滋味……
那瑪夏,這裏的卡那卡那富族是僅剩不到五百人的颱灣第十六族,他們很重視食物的料理,除瞭吃野菜、吃肉,更喜愛河鮮,用烤蒸煮、加鹽與薑,呈現食物原味。春天時,他們還會撈起溪中的青苔,煮成蛋花湯……
甲仙,有兩種很古早味的糯米飯,無油無肉無其他調味料,卻有食材原味的清香,可以看齣小林平埔族的簡樸風格……
六龜,運用製作荖濃特産「大滿酒」剩下的酒糟,做成酒糟煎蛋,就是讓荖濃平埔阿媽暖心又暖胃的鼕日早餐……
蔡珠兒於本書推薦序說:「洪震宇的寫作意圖,正在於扭轉論述,迴歸宏觀,把瑣碎支離的飲食書寫,重新聚攏黏閤,通筋骨,接地氣,正本清源,恢復原有的脈絡情境。他的第一本書《旅人的食材曆》,以節氣時令為主軸,深入記錄颱灣的在地食材,縱嚮呈現時間和食物的關係。這本《風土餐桌小旅行》跨到另個嚮度,以空間風土為座標,橫切觀察地理和食物的淵源,然而從橫切麵又延伸齣直綫的曆史,追溯族群遷徙,飲食流變的軌跡,經緯交織,時空參照,建構齣豐富立體的係統。」(引自〈食味與人味〉序)
這本書提供瞭另一種旅行颱灣的方式,以各地鄉鎮的風土餐桌為起點,開啓一條透過食物,認識颱灣的新角度。
故事,就從餐桌開始……
名人推薦 蔡珠兒、番紅花、王村煌 / 專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