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订版特别收录「风土餐桌的方法论 风土节气小餐桌,地方创生大起点」
本书荣获开卷好书奖.美好生活书
◎透过旅行与饮食,爬梳台湾族群迁移与融合的有趣故事书
◎十二个小地方的食物风土之旅
◎十二篇餐桌上的人类学笔记
◎给新时代旅人的另类旅游饮食指南 ~深入12个山巅水湄的小地方.解开12张田野餐桌的乡愁密码~
从东到南,由南转北;从山巅到水湄,由海岸到平野;从闽南到客家,由原民到外省,小小的台湾岛蕴含着丰富迷人的生活内涵,每个小乡小镇都有属于自己的风土餐桌,每道餐桌上的食物,都隐藏着台湾多元族群在岛内迁徙的线索。
透过旅人以舌胃实地的田野踏查,了解百年来,台湾人为了生活生计,岛内行旅的故事。
借着小地方的生活体验,感受人情的美好,以及族群的历史文化与产业的变迁。
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乡,找回岛屿的真滋味。
丰滨,这里每个阿美族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把渔鎗,可以潜水射鱼,为自己准备三餐……
美浓,除了琳瑯满目各式各样的粄,除了吃野吃粗吃杂,美浓客家人还吃什么呢?钟理和家族餐桌的客家「大封」,便层层封锁住客家族群漂泊迁徙的曲折滋味……
那玛夏,这里的卡那卡那富族是仅剩不到五百人的台湾第十六族,他们很重视食物的料理,除了吃野菜、吃肉,更喜爱河鲜,用烤蒸煮、加盐与姜,呈现食物原味。春天时,他们还会捞起溪中的青苔,煮成蛋花汤……
甲仙,有两种很古早味的糯米饭,无油无肉无其他调味料,却有食材原味的清香,可以看出小林平埔族的简朴风格……
六龟,运用制作荖浓特产「大满酒」剩下的酒糟,做成酒糟煎蛋,就是让荖浓平埔阿妈暖心又暖胃的冬日早餐……
蔡珠儿于本书推荐序说:「洪震宇的写作意图,正在于扭转论述,回归宏观,把琐碎支离的饮食书写,重新聚拢黏合,通筋骨,接地气,正本清源,恢复原有的脉络情境。他的第一本书《旅人的食材历》,以节气时令为主轴,深入记录台湾的在地食材,纵向呈现时间和食物的关系。这本《风土餐桌小旅行》跨到另个向度,以空间风土为座标,横切观察地理和食物的渊源,然而从横切面又延伸出直线的历史,追溯族群迁徙,饮食流变的轨迹,经纬交织,时空参照,建构出丰富立体的系统。」(引自〈食味与人味〉序)
这本书提供了另一种旅行台湾的方式,以各地乡镇的风土餐桌为起点,开启一条透过食物,认识台湾的新角度。
故事,就从餐桌开始……
名人推荐 蔡珠儿、番红花、王村煌 / 专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