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吉凶祸福的古老推命术-紫微斗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题目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又称《诗三百》。从汉朝开始,儒家将《诗》奉为经典,到了南宋初年才正式使用《诗经》一名。
《诗经》是陆续编辑成的,最古的是周颂,接着是大雅,其次是小雅,最晚的是商颂、鲁颂和国风。由于《诗经》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故期作者无从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向南也远及江汉流域。
本书特色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开启中国诗叙事、抒情的内涵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普遍视为《诗经》中的文学精华部分,后人将其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国风》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大多数是民间诗歌,作者除少数贵族外,大多是民间歌手。
《雅》的内容几乎都与政治相关,有赞颂好人好政的,也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雅」在此可以指贵族官吏诗歌。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也可以专指宗庙祭祀用诗歌。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指「铺陈直叙」,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即「白描法」。「比」是指「託物拟况」,是打个比方,用一件事物比喻另一件事物,即「譬喻法」。「兴」是指「託物起兴」,是从一件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即「联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