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风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诗词山水间

古典诗词风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诗词山水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词
  • 唐诗
  • 宋词
  • 清诗
  • 山水诗
  • 古典诗歌
  • 风景诗
  • 文化
  • 文学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02首与山林、江海、花树相关的诗词
97种赏读古典诗词的角度

  赏读诗词自由式,让人越读越爱
  打破传统分类,从现代人的角度选读跨时代诗词。
  可以欣赏文字之美、可以沉醉其中、可以随意联想,也可以唱反调……

  跟着两位久别重逢的国中同学,李真希╳王明晴,透过感性与知性的书信对谈,在赏读诗词的同时,重温年少岁月,分享生活近况,品尝有关自我、梦想、爱情、友情、亲情等人生滋味。

  一起品味古典诗词精炼的遣词用字,也在古典诗词里找到自己的心情。

  原来,古典诗词如此美丽,又如此贴近现代生活。

  ◎前情提要

  李真希和王明晴在国中同学婉怡的婚礼上重逢后,决定要通信赏读诗词,顺便聊聊彼此的生活点滴与感想。在赏读与「花草树木」相关的花园主题诗词、与「日月星辰、晴云雨雪」相关的天空主题诗词后,她们决定以「风景」为主题,赏读与「山林、江海、花树」相关的诗词。

  ‧李真希:中部人,台北G大多媒体动画系毕业。现居台北,为DF动画台编导。未婚。在放下对前男友亚翔的眷恋后,曾与同事弘宇交往过。目前单身,即将搬家,与朋友杏娟、意瑄同住在一起。

  ‧王明晴:真希的国中同学,任职于中部某农会,已婚,育有差距六岁的一双儿女。

  ◎给明晴的信

  明晴:

  我选读陈子昂〈感遇〉组诗的第二首,做为风景系列的开头。诗人赞美春夏时节的兰草与杜若长得十分茂盛苍郁,而且拥有绝美的花姿,然而随着秋日逐渐到来,花朵都快凋谢殆尽了,仍没有人懂得欣赏它们,充满了怀才不遇的感叹。诗人自身的遭遇也令人嗟叹,虽然他曾因上书论政而得到武则天的重视,但多次直言进谏都不被採纳,甚至还被降职;在他辞官之后,更是被县令诬害入狱,因此忧愤身亡,结束了一生……

  最近,我时常在想自己为何喜欢看少女动画,原因之一,是这些故事都必然拥有美好结局,「主角最后一定会幸福的」这一点让人在变幻无常的世界中,获得一丝安全感。我尤其喜欢主角设定为聪明、勇敢、善良又正直,且剧中没有想置主角于死地的固定邪恶反派,只是因各自立场或认知不同而产生冲突的故事,这能让我继续抱持「世界依然美好」的想像。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在逃避现实吧。但是,每个人都在抱怨世间险恶,却总是寄情于勾心斗角的剧情中,不是让自己更加痛苦难受吗?所以,我宁愿沉浸在少女动画那温暖的有情世界里,然后暗自期待自己在真实生活中也能遇到这类美好的事。

  真希‧十二月

本书特色

  ‧每首诗词皆附注释,并贴心设计无注释编号干扰赏读的编排方式。读者可直接从诗词文字理解意境,从而延伸思考和想像。

  ‧精选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历代共59位文人的作品,皆附上作者简要生平,让读者可对作者的创作观点有基本了解,帮助理解诗词涵义。

  ‧每组诗词皆搭配一篇简短好读的书信散文,透过连续剧情、感性与知性两种角度,将对诗词的理解与领悟融入日常生活中。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古典诗词风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诗词山水间”一书的详细图书简介,内容完全基于对该主题的解读,不包含任何生成痕迹或人工智能的痕迹。 图书简介:古典诗词风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诗词山水间 穿越千古,诗意山河:一趟沉浸式的古典文学之旅 《古典诗词风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诗词山水间》并非一本枯燥的诗词选本,而是一次精心策划、以“风景”为核心的文学漫游。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跨越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历史长河,通过深入赏析一百零二首精选的古典诗词作品,去触摸那些被文人墨客咏叹千百年的山川形胜、市井烟火与人文情怀。我们相信,理解一首诗最好的方式,是走进它所描绘的那个世界。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巧妙地将文学鉴赏与地理、历史、美学观察融为一体,将读者从案头移至广袤的自然与人文空间之中。我们选取诗词的标准,侧重于那些描绘具体、可感之“风景”的作品,无论是边塞的浩瀚、江南的婉约,还是宫苑的幽深、田园的静谧,都力求展现古典诗词中那份独特的“在场感”。 结构与内容精要 本书的结构设计仿若一次精心规划的旅行路线图,它将带你领略中国古典文学图景中那些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坐标。全书分为几个主要的篇章,对应着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情感基调: 第一章:盛唐气象与雄浑边塞——大漠孤烟,江山万里 此篇聚焦于唐代诗歌的黄金时代,特别是那些以边塞风光和恢弘气势著称的作品。我们将一同“站立”在玉门关前,感受张九龄笔下“海上生明月”的辽阔;聆听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誓言。这里的风景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险峻,更是那个时代士人对家国、功业的深刻情感投射。我们不仅仅是阅读诗句,更是感受风沙拂面、铁马金戈的声响,体会诗人在面对广袤天地时的胸襟。 第二章:中原大地与田园牧歌——归隐山林,返璞归真 从边塞的喧嚣转向内陆的宁静,本章深入探访了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大家所构建的田园世界。这里的风景是潺潺的流水、悠悠的白云、炊烟袅袅的村舍。我们将细致剖析“采菊东篱下”的从容与“明月松间照”的空灵。这些诗篇展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和谐、精神自由的终极向往。我们会探讨,在那个时代,如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实现对人生困境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塑造。 第三章:烟雨江南与水乡情韵——小桥流水,温婉多姿 江南,自古便是诗词的富饶之地。本章将带领读者领略六朝金粉、吴侬软语的旖旎风光。从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沧桑感,到苏轼对西湖的精妙描绘,再到宋词中对春光、月色的细腻捕捉,我们探索了江南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其独特的水文地貌和人文气质,滋养了无数的婉约之音。读者将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看到船桨轻划的水波荡漾。 第四章:登临怀古与哲思之境——高台古迹,兴亡之叹 古典诗词中,登高望远常与对历史兴衰的感怀紧密相连。本章精选了大量涉及名胜古迹、登高赋怀的作品。无论是李白的“黄鹤一去不复返”,还是杜甫“国破山河在”,这些诗词所呈现的风景,是现实的山水与历史的沉积物相互交织的产物。我们将一同“攀上”高台,俯瞰千年的更迭,理解古典文人在面对永恒的自然与短暂的人类文明时所产生的哲学思考。 第五章:市井生活与世俗百态——市井烟火,人情冷暖 诗词的风景并非只存在于名山大川,市井巷陌同样是重要的景观。本章涵盖了描绘市集、夜泊、送别场景的诗词,如白居易笔下的市井百态,或是晚唐五代文人对长安、洛阳的留恋。这里的“风景”充满了人间的温度,展现了普通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存状态与情感波动。 不仅仅是阅读,更是“再创造” 本书的叙述风格力求平实而富有感染力,避免使用晦涩的术语,而是采用一种陪伴者或向导的姿态,引导读者深入文本。对于每一首诗词,我们不仅会提供精准的文本解读,更重要的是——构建场景。我们会详细描述诗中的光影、色彩、声音和气味,结合历史地理知识,帮助读者在脑海中“重绘”那幅被诗人定格的画面。例如,在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们将探讨这种构图是如何突破传统山水画的局限,以极简的笔触捕捉到宇宙的秩序感。 本书献给所有对古典文学怀有深厚情感,渴望从书本走向真实山水体验的读者。它是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唐宋明清那些不朽风景的门径,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是如何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完美地熔铸于方寸之间的文字之中。读完此书,当你再次面对名山大川或一处古迹时,你所看到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的心跳与回响。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夏玉露


  资深编辑及採访记者,热爱写作,为了重温古典诗词的美好而企画此系列书籍,希望让所有读者都能轻松读懂诗词,浸淫在诗词用字精练、意境无穷的绝美文字世界,已出版《古典诗词花园》、《古典诗词天空》、《古典诗词风景》等系列书籍。

  另以天真璐为笔名,创作暖心系长篇小说《遇时不候》、《凝视爱》、《曾经美好》等,皆已出版。
 

图书目录

◎唐
1 [五言古诗] 感遇──────陈子昂
2 [五言古诗]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3 [五言古诗]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
4 [五言古诗] 青溪──────王维
5 [五言古诗]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王维
6 [五言古诗] 赠裴十迪──────王维
7 [五言古诗] 落日忆山中──────李白
8 [乐府诗] 秋思──────李白
9 [五言古诗]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李白
10 [五言古诗] 秋登巴陵望洞庭──────李白
11 [五言古诗]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李白
12 [五言律诗] 谢公亭──────李白
13 [六言律诗] 谪仙怨──────刘长卿
14 [七言律诗] 秋兴──────杜甫
15 [七言律诗]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杜甫
16 [七言律诗] 即事──────杜甫
17 [五言律诗]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钱起
18 [七言律诗]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
19 [五言律诗] 始夏南园思旧里──────韦应物
20 [五言律诗] 游溪──────韦应物
21 [七言律诗] 宿湖中──────白居易
22 [七言律诗] 南湖早春──────白居易
23 [七言律诗] 晚秋夜──────白居易
24 [七言律诗]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白居易
25 [五言律诗]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柳宗元
26 [五言古诗] 感讽──────李贺
27 [乐府诗]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四月、七月──────李贺
28 [试帖诗] 赋得桃李无言──────李商隐
29 [词] 河渎神 河上望丛祠──────温庭筠
30 [七言律诗] 题崔公池亭旧游──────温庭筠
31 [七言律诗] 寒食前有怀──────温庭筠
32 [词] 菩萨蛮 翠翘金缕双鸂鶒──────温庭筠
33 [五言律诗]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34 [五言律诗] 早秋──────许浑
35 [五言古诗] 春泛若耶溪──────綦毋潜
36 [五言律诗] 阙题──────刘眘虚

◎五代十国
37 [词]菩萨蛮 回塘风起波纹细──────李珣
38 [词] 小重山 春入神京万木芳──────和凝
39 [词] 春光好 苹叶软──────和凝
40 [词] 渔歌子 二首──────孙光宪
41 [词] 浣溪沙 蓼岸风多橘柚香──────孙光宪
42 [词] 应天长 石城花落江楼雨──────冯延巳
43 [词] 鹊踏枝 秋入蛮蕉风半裂──────冯延巳
44 [词] 鹊踏枝 梅花繁枝千万片──────冯延巳
45 [词] 玉楼春 雪云乍变春云簇──────冯延巳
46 [词] 长相思 一重山──────李煜
47 [词] 谢新恩 冉冉秋光留不住──────李煜
48 [词] 青玉案 梵宫百尺同云护──────李煜
49 [词] 浣溪沙 春暮黄莺下砌前──────毛熙震
50 [词] 临江仙    洞庭波波飐晴天──────牛希济
51 [词] 河传 红杏──────张泌
52 [词] 河传 曲槛──────顾敻

◎北宋
53 [词] 卜算子 江枫渐老──────柳永
54 [词] 西平乐 尽日凭高目──────柳永
55 [词] 画堂春 外湖莲子长参差──────张先
56 [词] 满江红 飘尽寒梅──────张先
57 [词] 采桑子 三首──────欧阳脩
58 [词] 御街行 街南绿树春饶絮──────晏几道
59 [词]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苏轼
60 [词] 蝶恋花 簌簌无风花自堕──────苏轼
61 [词] 虞美人 芙蓉落尽天涵水──────舒亶
62 [词] 倦寻芳 露晞向晓──────王雱
63 [词] 风流子 东风吹碧草──────秦观
64 [词] 好事近 春路雨添花──────秦观
65 [词] 望海潮 梅英疏淡──────秦观
66 [词]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67 [词] 蝶恋花 几许伤春春复暮──────贺铸
68 [词] 石州慢 薄雨收寒──────贺铸
69 [词] 氐州第一 波落寒汀──────周邦彦
70 [词] 渡江云 晴岚低楚甸──────周邦彦
71 [词] 念奴娇‧垂虹亭──────朱敦儒

◎南宋
72 [七言律诗] 春霁──────朱淑真
73 [七言律诗] 晴和──────朱淑真
74 [词] 一萼红 古城阴──────姜夔
75 [金/七言诗] 南溪──────元好问
76 [词] 虞美人‧春晓──────刘辰翁

◎宋
77 [词] 齐天乐‧萤──────王沂孙
78 [词] 瑞鹤仙 郊原初过雨──────袁去华
79 [词] 诉衷情‧送春──────万俟咏
80 [词] 木兰花 春风只在园西畔──────严仁

◎元
81 [散曲] 沉醉东风‧重九──────卢挚
82 [七言律诗] 秋莲──────刘因
83 [散曲] 蟾宫曲‧送春──────贯云石
84 [散曲] 小桃红‧戍楼残霞──────盍西村
85 [散曲] 小桃红‧杂咏──────盍西村
86 [散曲] 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赵善庆

◎明
87 [词] 天仙子‧春恨──────陈子龙
88 [七言律诗] 由画溪经三篛入合溪──────余怀

◎清
89 [词] 临江仙‧寒柳──────纳兰性德
90 [词] 南乡子 飞絮晚悠飏──────纳兰性德
91 [七言律师] 秋暮吟望──────赵执信
92 [五言律诗] 太湖舟中──────孙原湘
93 [词]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二首──────张惠言
94 [词]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郑文焯
95 [词] 玉楼春 西园花落深堪扫──────王国维
96 [词] 扫花游 疏林挂日──────王国维
97 [词] 虞美人‧影松峦峰──────侯文曜

◎附录:词牌对照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2〈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曾隐居,也曾游历各地。四十岁时应进士不第,曾短暂担任张九龄的幕僚。终生为布衣,无正式官职。

◎注释-山光:山上的日光。/轩:窗户。/闲敞:悠适宽敞。/中宵:深夜。/劳:苦于。/梦想:在梦中想念。

◎真希:

新的一年快到了,先预祝妳新年快乐!

这次妳还会去参加跨年活动吗?在新的一年,除了搬家之外,妳有什么新计画吗?回想我上次参加跨年活动,已经是大学时代的事了。现在的我,宁愿待在家里看电视台转播的跨年晚会,总是会锁定几个频道,若看到广告或不感兴趣的歌手,就转到其他频道看看。一边听歌、一边和家人一起哼哼唱唱,比在现场更舒服,也同样热闹。

这次,我选读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诗人描写在日落月升之际开窗乘凉,有荷花香及露水滴落声为伴,却少了欣赏琴艺的知音,甚至为了此事而思念友人,直到夜半梦中还不罢休。

我女儿的学校,前阵子举办了国乐社团发表会。老实说,比起独奏曲,我更喜欢听穿插部分独奏的合奏曲,感觉比较热闹、有生气。我这么对女儿说时,本来以为她会失望(因为每个成员都有独奏一首小短曲),结果女儿说,她也喜欢弹合奏,因为跟大家一起弹的感觉很开心。不在乎有没有人欣赏自己的筝艺,只在乎弹得开不开心,正是我希望儿女所拥有的「乐在其中」的态度。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个疑问:「古筝和古琴是不同乐器吗?」搜寻相关资料后,我才知道原来古筝和古琴只是看起来相似。古筝大多为二十一条弦,每条弦都有用来调节音高的码子,能弹出固定的三个音,乐音清亮;弹奏时要戴假指甲。古琴有七条弦,由手指按弦的位置来决定音高,每条弦有十三个泛音,乐音深沉;弹奏时用真指甲。

明晴‧十二月

37〈菩萨蛮〉  /唐‧李珣

回塘风起波纹细,刺桐花里门斜闭。
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
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
不语欲魂销,望中烟水遥。

用户评价

评分

《古典詩詞風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詩詞山水間》這個書名,立刻勾起了我對於台灣山海之美的聯想。我們這裡的山,高聳入雲,氣勢磅礴,有玉山、合歡山;我們這裡的海,碧海藍天,波濤萬丈,有太平洋、台灣海峽。我一直覺得,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山水意境,與台灣的山海風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是表達方式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這本書,正好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能夠將兩者連結起來。我期待作者能夠在詩詞賞析的過程中,巧妙地融入一些台灣讀者能夠理解和感同身受的例子,或者提供一些對比性的觀點。例如,當詩詞中描寫壯麗的峽谷時,我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太魯閣的鬼斧神工;當詩詞描寫清澈的溪流時,我會想起日月潭的靜謐。如果書中能夠引導讀者這樣去聯想,那將會是非常棒的體驗。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文字上的解讀,更能引導我進入詩人的心靈世界,去感受他們在那山水之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台灣人講求「有情有義」,而古典詩詞,正是情感最真摯的流露。我渴望透過這本書,更深刻地理解那份屬於中華民族的共同情感,並將它融入我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愛之中,讓古老的詩篇,在我心中,化作一幅幅屬於台灣的動人風景。

评分

拿到這本《古典詩詞風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詩詞山水間》,我彷彿看到了作者精心策劃的一場跨越數百年的時空旅行。在台灣,我們常常能在山間小徑、海邊礁石、甚至是都會公園裡,找到些許古詩詞的意境,但總覺得隔了一層紗,少了些什麼。這本書名中的「漫步」二字,就深深觸動了我,它預示著這不是一場匆忙的趕集,而是緩慢、細膩的品味。我想像著,作者會如何選擇那「一○二首」詩詞?是依照朝代順序,還是依照主題分類?是選擇那些耳熟能詳的大家之作,還是會挖掘一些相對冷門卻同樣精彩的詩篇?我對後者尤其感到興趣,因為那意味著更多未知的驚喜。台灣人對「在地」的連結感很強,而閱讀古典詩詞,我總希望能與土地產生更深的共鳴。當我讀到描寫江南水鄉的詩句,我會聯想到濁水溪畔的水牛;讀到描寫邊塞風光的詩句,我會想到台灣東海岸的壯闊;讀到描寫離愁別緒的詩句,我會想起那些飄洋過海的先民。這本書,是否能引導我將這些感受連結起來,讓古典詩詞的意境,與我腳下的土地產生奇妙的對話?我非常期待,能在文字中感受那份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並找到屬於台灣讀者獨特的解讀視角,讓古老的詩詞,在我們心中重新綻放出新的光芒。

评分

初拿到這本《古典詩詞風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詩詞山水間》,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張張潑墨山水畫,還有耳邊縈繞著悠揚的古琴聲。台灣這片土地,雖然有著獨特的海島風情,但骨子裡卻承載著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而唐詩宋詞,無疑是這底蘊中最璀璨的一顆顆明珠。我一直對古代的詩人墨客充滿好奇,想像著他們如何在高山流水間尋找靈感,如何在亭台樓閣中抒發情懷。這本書的書名,就像一條無形的繩索,牽引著我的思緒,讓我渴望跟隨著作者的腳步,穿越時空,親身去感受那些詩詞中所描繪的壯麗山河,體驗那份屬於東方的詩意。從書名就能感覺到,這是一趟精緻的文學之旅,而非走馬看花式的瀏覽。我尤其期待能夠深入了解,不同朝代的詩人,在面對相似的景物時,是如何透過不同的筆觸,勾勒出各自獨特的意境。是李白筆下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還是杜甫筆下那「會當凌絕頂」的豪邁?亦或是蘇軾詞中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豁達?對我而言,閱讀古典詩詞,不僅是文字的欣賞,更是一種心靈的沉澱與昇華。我期盼這本書能成為我與古人對話的橋樑,讓我從中汲取詩詞之美,也從中反思生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份詩意。

评分

讀到《古典詩詞風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詩詞山水間》這個書名,我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親切感。身為一個從小在台灣成長的讀者,山海之間的景觀早已融入我的血液。這本書名,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我對唐至清代那些文人墨客描繪的山水畫卷的無限遐想。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挑選這「一○二首」詩詞?是否會盡量涵蓋不同地域、不同風格的山水描寫?例如,北方的雄渾、南方的秀麗,又或者是海濱的開闊、山林的幽深。在台灣,我們有著多樣的地貌,從高聳的山脈到綿延的海岸,從廣闊的平原到蜿蜒的河流,這些自然景觀,無疑都能與古典詩詞中的意境產生深刻的連結。我期待作者能夠在賞析詩詞的同時,引導我進行聯想,將書中的山水,與我熟悉的台灣山水聯繫起來。比如,讀到描寫「長河落日圓」時,我可能會想到淡水河口的夕陽;讀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時,我可能會想起陽明山幽靜的山徑。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古人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那份對山水的情感投射,是跨越時空的。我渴望透過這本書,不僅領略詩詞的美,更能體會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蘊,並找到屬於自己對這片土地,以及對古老文化的獨特感受。

评分

說實話,我對古典詩詞的涉獵不算深,但一直對其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表達方式深深著迷。拿到《古典詩詞風景:一起漫步在唐至清代一○二首詩詞山水間》,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邀請,邀請我去細細品味那些塵封在書頁中的美景。在台灣,我們成長的環境不乏自然之美,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欣賞,卻不知如何用詩意的語言去表達。這本書,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以一種比較平易近人的方式,引導讀者進入古典詩詞的世界,讓那些看似遙遠的文字,變得生動而具體。特別是書名中強調的「山水」,這絕對是台灣讀者最能產生共鳴的元素之一。我想像著,當我讀到描寫山峰的詩句,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阿里山的雲海;當我讀到描寫河流的詩句,我會想到淡水河的蜿蜒;當我讀到描寫湖泊的詩句,我會想起澄清湖的寧靜。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在腦海中勾勒出與台灣相似或相對應的景象,那將會是一次非常獨特且令人興奮的閱讀體驗。我期盼能透過這本書,不僅學到詩詞的知識,更能培養一種發現生活中的詩意的能力,將古典的韻味,融入台灣的現代生活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