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内容网站——故事
13位台港青年学者 × 15篇从空间出发的现代日本解读
连结纽约与江户 从岩仓使节团到东京奥运
明治维新150週年的台湾观点
日本,离我们很近,也很远。
台湾每年有大批的旅客前往日本;日本也有将近两百万人次来台湾旅行。地理上,台日距离很近,现代历史上,两者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坊间与日本文化、历史相关的出版品仍嫌不足,台湾对日本的特别情感,不同立场和观点的作者可能会以相异的方式陈述——
本书提供的,是一群年轻学人对于现代日本形成的本土诠释。
一百五十年前,「明治维新」这场塑造日本近代史最为重要的事件,是世界史上少有的变革成功的例子。
各国学者对这场运动为何成功的原因,已有汗牛充栋的论述。但是当我们论及近代日本的形成时,总不乏探讨大政奉还、版籍奉还、废藩置县等制度改革,以及诸如木户孝允、坂本龙马、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等维新志士,而这样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的历史叙述方式,往往忽略了不同地方在现代日本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西乡隆盛所在的萨摩(今鹿儿岛县)为什么成为维新的前哨站?
长州(今山口县)为什么成为现代日本的主人?
坂本龙马所在的南国土佐(今高知县),远在四国的最南端,为什么可以成为维新、自由民权及财阀兴起之地?
在巨变中,原本的大城市又如何应对新世界带来的冲击?例如,横滨作为「黑船来袭」首当其冲的城市,一般人如何习惯西洋的生活?而没有天皇的京都,「传统」文化跟「现代」间如何调适?
本书系由「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网站(网址:gushi.tw/)招募十多位青年学者共同发想完成,目的在网路资讯零碎的时代进行整合,提供日本现代史的体系性看法。全书集合共计十五篇台港年轻学人的作品,虽然每篇的深浅难易不一,笔法也互异,但从头读到尾,得以对日本现代的形成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了解日本的现代化,同时也会了解台湾与东亚现代的进程。现代日本形成的过程,是历史、也是现在进行式,透过理解历史和现在,我们将更加了解日本会走向甚么样的未来。
好评推荐 台日文化经济协会
李明璁 社会学家、作家
胡忠信 历史学者、政治评论家、电视广播主持人
陈永峰 东海大学日本区域研究中心主任,京都大学法学博士
杨斯棓 医师.TEDxTAIPEI受邀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