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是2017年4月14至15日两天在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举办的「台日韩当代作家研讨会──生态与旅行」的纪录,同时也是会议成果。台日韩当代作家研讨会系由政大台文所主办,本次会议为第二届。举办这个会议,是希望能借着这个平台,促进三国作家、学者间的相互交流,增进对彼此当代文学走向的认识。本次会议系在2014年首次以「台日韩女性文学」为主题举办的会议成果基础上,再以「生态与旅行」为题,邀集三国作家、学者,共同探讨各国的当代文学如何认知并反映此一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或议题,也希望能透过文学更进一步的相互了解彼此。
所谓「生态与旅行」,无论是哪个国家,都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拿来做为三国文学讨论的主题,自是再适当不过。首先,生态主题在人类历史上,自资本主义兴起,进入工业化以后,即是一再被提出来讨论的一个严肃的社会议题。过去,文学关注的焦点,先是着重在因产业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以及如何保护大自然的议题,进而扩及到对后工业社会反思,乃至现代社会里个人存在的关怀问题上。固然,各国的文学针对生态相关议题切入及讨论的面向,在时间及内容上,有所不同,但使用生态文学一词,却显得相当一致。而且,同属生态界一环的人类问题探讨,在当今社会也有逐渐受到重视的倾向,因此,毫无疑问,这个问题也早已成为各国非常重视的文学议题。
其次,早已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旅行,由于它使得旅行者因接触新的地景而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上获得刺激,以及因此而产生与自我的对话,再有它还提供旅行者对周遭事物一个省思的契机,因此自始即被认为是拥有相当魅力的文学主题。不仅如此,旅行除带来视野空间的扩展,还直接触发人们关怀他国的社会与文化,将旅行者从一国国民提升至世界公民的层次,渐次关注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冲突与纷争。旅行文学具有能够涵盖如此多样且多元层面事物的特质,因而在台日韩当代文坛也佔有一定份量的地位。
如此,「生态与旅行」这个主题,可说提供了一个深具意义的视角,让我们可以分别从国家或个人层次,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弄清个别差异存在的事实。同时,它也是时空间扩张达到极致的地球村时代一个普遍的文学议题,因此台日韩三国当代的作家、学者共聚一堂,一起探究这个议题,本身就是一件深具意义的事情。
此次会议,我们分别邀请了一向以生态与旅行文学为创作主题的三国多位知名作家,包括国内的吴明益、伊格言、钟文音、黄丽群,日本的多和田叶子、茅野裕城子,以及韩国的片惠英与朴馨瑞。另外,我们也邀请了持续关注这个主题,而且经常抒发独到见解的日本中川成美教授及韩国权晟右教授与会,国内学者则有政大台文所的范铭如所长、台大地理系黄宗仪教授,以及吴佩珍、纪大伟及崔末顺等教授参加。会中,与会作家针对文学如何表现生态与旅行两大主题的状况,提供了相当多宝贵的意见,也分享了个人创作该等作品的动机与经验。学者们则就与会作家的作品,发表研究心得,同时也找出台日韩当代文学里相关主题的形象化样貌,阐述其所展现的内涵意义。透过作家与研究者的交叉对话与相互交流,同时借着对文学展现生态与旅行议题样貌的考察,不仅对台日韩三个国家的当代文学,更对各国当下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作家相应的创作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与理解。
顺着这个学术计画,政大台文所竭诚希望未来仍能持续开设台日韩三国作家及学者间的对话与交流窗口,借以继续探讨文学如何反映当代的社会问题,作家又如何将这些问题意识融合在创作里,传达给读者。
最后,借此机会,必须向参与此次会议的国内外诸位来宾,以及此学术计画的催生者范铭如所长、所里诸位老师及同仁、研究生,致上深深的谢意,感谢各位在会议期间的辛劳与支持,会议的举办才得以圆满成功,同时也要感谢秀威资讯公司编辑群的倾力襄助,本书才能顺利出版。
崔末顺 谨识
2018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