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推荐序
一部贯穿古今欧美历史的野心之作
「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网站「安妮的午茶八卦时间」专栏作家 安妮
一开始翻阅《爱书人的神奇旅行》这作品时,我认定它是一本「文学冷知识全集」,但后来发现,这其实是一部贯穿古今欧美历史的野心之作。而光就这点,就值得大家收藏这本书。
如果能有一座祕密图书馆,里面都是你最爱的收藏,你会选择哪些书呢?换个问法,如果今天你不幸被关在无人岛上,而很幸运地,有一本书在你身旁,你会希望是哪本书呢?(我知道大家都想选手机,但无人岛上没有收讯,所以没有3C这个选项)
在没看过这本书之前,我可能会选择随便一集的《哈利波特》,因为人在绝望时,需要一个魔法世界作为寄託,不切实际的幻想能帮助你活得更久。但现在,我的选择突然多了起来。在英王理查二世时期写成的《烹饪方法》听起来是个不错的选项,中世纪的食材条件肯定跟无人岛很像;或是,乔治‧威廉‧麦克阿瑟‧雷诺兹(光是如此冗长的名字就让人觉得有趣)的《伦敦奇谭》,一部在维多利亚时代广受欢迎的连载小说,这位雷诺兹的名声甚至超越狄更斯,只可惜,他的作品随着他的去世一起消逝在时间里。如果能重新读到令十九世纪英国人疯狂的畅销作品,那么身为一位历史学者,大概就是「人生至此,夫复何求」了。
历史学者们大概都希望能够穿越到过去,看看自己着迷的过去到底是什么面貌,而这本书,好似带着读者们穿越一趟古今。从古希腊罗马开始,穿针引线地,来到现代。很难想像作者泰尔从由荷马所作,现已佚散,但在古希腊非常有名的《蛙鼠之战》漫游到二十世纪谈论人工智慧的作品。其中不只涵括世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神曲》、《哈姆雷特》、《科学怪人》,还有许多已经佚散,或被现代人忽略,却在过去赫赫有名的作品。有谁知道吴尔芙有本名为《阿弗》的书,任何爱狗人士可能都会想一探究竟的书,或是,「灰姑娘」最早的版本,其实名为〈机智公主〉,但是不太能引起当代共鸣。
而《爱书人的神奇旅行》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让我看见,文学作品其实片段地反映了历史的发展,将这些片段串连起来,就是一部大历史。每个时代的作品都有其关心的议题,从古代的战争和生存,到中世纪的宗教,再到近现代的现代主义,每本书、每个作品都是一个当代社会的缩影。因此,当在情欲及以人为本开始蓬勃发展的十五、十六世纪,莎士比亚的戏剧才会大受欢迎;雨果的《悲惨世界》到今天依然历久弥新,是否代表着,大家都在这部作品里看见自己的影子?
曾有段时间,我看书的时间远不及使用手机滑社群软体来得多,直到有一天,我重新拿起许久之前购买,却一直未翻开阅读的书来读,然后那种全心全意投入作者创造的世界,加入自己想像力,没有极限的快乐感,又回到我的脑中。直到那时,我才真正理解到,这辈子是离不开书了。就像当红歌手卡蜜拉‧卡贝罗(Camila Cabello) 那首 〈Never be the Same〉,“Just like nicotine, heroin, morphine. Suddenly, I’m a fiend and you’re all I need. All I need. Ooh, yeah, you’re all I need…” (就像尼古丁、海洛因、吗啡一样,我瞬间迷上你,而你就是我的全部)。当然,本书绝对起不了如毒品般的作用,但希望大家在阅读本书时,能从中找到一些最初喜欢上看书的那种感觉。
一直以来,我都对念文学的人有着深深敬意,因为他们是在跟潮流对抗的那群人。一本书的形成,需要的不只是作者的智慧以及心力,更多的是,机运。而在印刷术还没发明的年代,作品要被传唱记录并流传至今,是如此的珍贵。但有更多的是不被流传下来的作品,而我们只能借由其他作品去推敲臆测这些已佚散的作品。而《爱书人的神奇旅行》正好提供了许多我们想一探究竟,不受宠幸,却曾经无比重要的作品的小故事。
这本书另一个必须推荐给读者们的原因是,里面有许多欧美文豪们不为人知的轶闻趣事。你可知道,《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作者路易斯‧卡罗,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数学理工宅男吗?王尔德的感情生活比他的作品可能还要吸引人千百倍;安徒生曾经在狄更斯家当了三週米虫,然后快把狄更斯逼疯了!不过,这些精彩的彩蛋,就留给各位读者们一一发掘吧!
前言(节录)
在熟悉中寻找不平凡,在奇特中探求寻常
却斯特顿(G. K. Chesterton)有一次被问道,如果被困在无人荒岛会想要有什么书在身边,他回答说是《汤马士实用造船指南》。这么辛辣的回应或许令人会心一笑,不过这就表示做「荒岛唱片选」的时候不会再来找他了。然而,却斯特顿的妙语确实提醒我们一件事,虽是明摆着却常被人们遗忘,也就是说,「书」并不必然指的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或者「你一直想要读,但却没有时间、没有勇气着手进行的那种小说」。一本书可以更实用得多,可是对于西方社会历史的重要性却很广。
就拿欧几里得(Euclid)写的《几何原本》为例,这是两千多年前写成的经典教科书。大概很少有书蠹会在工作一整天之后,还带着欧几里得的作品上床,可是《几何原本》的影响力难以估量(如此严肃的主题,还真有点超乎预期)。同理,大概少有读者会在夜里带约翰逊(Samuel Johnson)博士的《字典》去泡个热水澡,然而打从他之后所写成的字典,不论美国的《韦氏字典》还是《牛津英文字典》的惊天动地成就,或多或少都受它启迪。这一类的书反映了出版当下的时代,并且也协助形塑之后的文化与智识发展道路。这就是本书要谈的主题。
事实上,《爱书人的神奇旅行》就是要探索,并试图解释,若干困惑我许久的图书相关问题。其中有一些,我之前已在个人部落格「趣味文学:文学趣味典藏」(Interesting Literature: A Library of Literary Interestingness)试过要给答案。不过大多数,尤其是和非文学类文本有关的那些,都是本书新写。欧几里得做了什么事,那么创新,那么重要?科幻小说是不是曾经能够正确预测未来?第一本厨艺书是谁写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真是一群假正经不成?还有,他们的小说真的避开性事不谈吗?
《爱书人的神奇旅行》试着找出这些的答案,当然还想解答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本书两个相关目的则是:揭露名着鲜为人知的面向,并且展示给大家了解,名不见经传的书怎么会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扯上关系。本书是要在熟悉中寻找不平凡,在看似奇特当中探求寻常。简而言之,本书是要揭开最有名以及最没有名的书籍,不管是书写、打字、铭刻、口述或编造而成。
稍微更加深入探究书的世界,你就会发现各式各样数也数不清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古典希腊诗人荷马(Homer)的大名,但谑仿他的人有谁知晓呢?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说众人称许,但很少有人晓得他在世的时候畅销的惊人作品——那也是他唯一出版过的书。我们全都知道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写过一部名叫《哈姆雷特》 的戏剧,但他并不是原创的第一位剧作家。就是这类掉到图书馆书架缝里而几乎被遗忘、被忽略的书籍,才是这本着作特别关注的重点。不过有时也会关心翻阅率甚高的作品:我并不认为但丁(Dante)的《神曲》 算是无人闻问的书,然而究竟有多少人真的读过?因此,书里描述「腹中有气」的片段,算得上是中古文学最不为人知的祕密。
《爱书人的神奇旅行》不是想要做一个最富影响力九十九本书的清单,也不是要堆砌成「每个人都应读的九十九本书」——至少是因为有好几本讨论到的书并没能存活至今,还有一本大概根本打从一开始就没能成书(这一切都会顺势解释给大家听)。本书反倒是个趣味大杂烩,在塞满众所周知还有已被遗忘书籍的想像图书馆里一游,这儿看看那儿停停。我讨论到的书,每一本都会把它出版的时代背景透露给读者。而且,总合起来,可对我方才说的那几个问题提供若干发人深省的解答。
这本书编排成九个章节,差不多涵括了从古至今主要的历史以及文化分期: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等等。十七世纪中叶过后,一切都变得更加有意思也更加复杂,尤其是有一块名为「亚美利坚」的新大陆在这个时候开始发行书籍。我另用一章解说十七、十八到十九世纪美国的书籍发展;至于欧洲大陆也是有类似情况。到了最后一章大家又都重新组合,主要焦点在于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性。
启程开始图书馆之旅以前,最后还有一件事。九个章节当中,每个单独条目都和前一项有某种连系。有时两本书之间的连结会很明显;有时得多花久一点时间来思考。但连系自在其中。但愿各位和我一样,乐于在里头探索搜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