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这本作品集是淡江大学建筑系第五十届毕业生的作品集子,他们从一年级进入淡江,就享受着淡江大学建筑系五十周年的祝贺与荣耀。连续办了好几年的 50 周年庆祝活动,终于可以透过这本作品集出版后,终于有个句点。
对淡江建筑系而言,五十年是一个长日子, 对第五十届的这一班同学而言,五年是一个不算短的日子,他们最终以一年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证明他们可以取得进入真正建筑生涯的门票,开启他们进入建筑人生的坦途。 这本集子总共收集的 48 个作品,他们能够完成,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必须感谢带领他们的 16 位指导老师。
淡江近年来尝试以一位老师带二到四位同学做毕业设计,可以让每个作品可以有充分的思考及深入的设计,完全是这些老师的功劳。
希望这本作品即能够记录淡江大学建筑系五十年及第五十届毕业生的转捩点。
系主任 米复国
2018 年 05 月
推荐序二 一半是作品,另一半是人
大家看到毕业设计展呈现的只是作品,这只是一半而已。另一半,是创作的人。
先説一下作品。淡江毕业设计的传统一向是多元与创新,每年,年轻的学生透过各种工具,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学生创作过程有老师指导,但是在思维观念上,学生不是老师的复制品,否则也许是用越来越老旧的模子,套印出越来越模煳的作品。
指导的过程中,老师太多的干预会让学生受限制;完全放任,可能会有作品低品质、不知所云的灾难。到底要用多少力气,就看教学群老师的拿捏。对于创作结果的要求有个大原则 : 可以新、可以怪,就是不能停滞不前。作品必须要胜过三个人,一是胜过自己( 自己最好的表现 ),二是胜过老师 ( 老师的想当年 ),三是胜过评图者 ( 评图者今年看过的其他作品 ),才算得上是一件好作品。
至于人的那一半,以淡江的师资群以及学生的设计文化,要做出好作品,不会太难。难的部分是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建立自我,找到自我;对于创作好设计的过程,建构一种深刻的体认。这种体认,是每个经历毕业设计的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某一天,要有所觉悟的。
好作品是毕业设计的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能培养出一位好的建筑人。唯有如此,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做出更好的作品,这个作品,不再只限于建筑设计的作品了,毕竟,淡江建筑系的多元发展,正是要回应这个社会对于专业的期待。
期待这群年轻人毕业以后进入职场与人生的下一个阶段,能够使他周边的事物变得更好,终究有一天能够改变社会。
淡江班导师 郑晃二
2018 年 05 月
序
宣言:半半 BangBang 希腊哲学家齐诺:
「一只箭要射到一个目标,它必需先飞过前一半的距离,但要飞完前一半又需先飞过前四分之一的距离,要飞完前四分之一又需先飞过前八分之一的距离等等。
因此这种一半又一半的过程是永无止尽的。于是他说,这只箭就永远无法离弓了。」
我们亦在这一半的距离中,而这一半又是哪个一半中的一半?二分之一的一半?四分之一的一半?八分之一的一半?我们不知道,但能够确定的是 – 我们在前进,企图抵达那个目标。
「一半的睡眠、一半的清醒;
一半的咖啡、一半的水;
一半空气、一半的菸。」
凌晨时分,脑袋沉沉的。
拿起刚买的咖啡抿了一口,尝到一半咖啡的苦涩中有一半牛奶的香醇、一半的香醇中又是一半刚醒时口腔里的干涩。左手拿着咖啡右手拿着菸,深吸一口气,吸进一半的空气与一半的菸、一半的菸内是一半的雨水潮味、一半的潮中又是一半的喷胶气息。
渐渐恢复一半的清醒,清醒在一半的迷茫中。
我在淡江建筑系馆。
「比例、角度、透明度。」
1/50的图,我们看到细部;进入1/50的图之前需要先进入1/100的图,我们看到空间;进入1/100的图之前需要先进入1/200的图,我们看到配置;进入1/200的图之前需要先进入1/500的图,我们看到都市。这种过程是永无止尽的,但在这之中我们找寻各自的建筑。
一个三角形要成为一个圆形,它需要将各个线段折成一半,形成一个六边形;再将六边形个个线段折成一半,形成一个十二边形;再将十二边形个个线段折成一半,形成一个二十四边形。这种过程是永无止尽的,但在这之中我们找寻各自的语汇。
若想要完全私密的空间,则需要完全不透明度的介面;若想要温煦阳光的进入,则需要半透明的介面;若想要直接与外界接触,则需要完全透明的介面。这种过程是永无止尽的,但在这之中我们找寻彼此之间的关系。
我在淡江建筑系。
假设所有的物件由有限个极小,看不见的小部分所组成。在这假定之下,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两半是不可能的,因为圆心必需属于其中一半,但这就与两半相等的条件相违背。
因此,
「建筑就是一半的建筑与一半的不建筑。」
「毕业设计就是一半的建筑与一半的_ _ _。」
「毕业展览就是一半的我们与一半的你们。」
这种过程是永无止尽的,但在这之中我们又前进了一半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