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第三卷下

美学 第三卷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G. W. F. Hegel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讲述美学的范围和地位、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方式、艺术美的概念等。
  研究用感性因素创造出作品中所形成的各门艺术体系,因为只有凭这最后的形象塑造,艺术作品才成为具体的、实在的,本身独立自足的个体。

  艺术的这种新的实际存在本身固然全部都应属于某一个整体,但是因为这个整体只有在当前感性领域里才变成实在的,所以理想现在就要消溶在它的组成部分里,使这些组成部分各有独立自足的地位,也可以互相交错、互相联系或互相补充。

  Hegel的美学被认为是自Aristotle以来最伟大的美学理论,许多学者专家都受其思想影响,诸如,德国社会学家及哲人Theodor W. Adorno、现象学及存有论大师Martin Heidegger、匈牙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文艺批评家György Lukács、法国解构主义大师Jacques Derrida和美哲Arthur Coleman Danto。

  依Hegel的阐释,其美学分为三个部分:
  1.普遍的部分(universal part)——把艺术美视同为一种普遍的观念及普遍的理想。

  2.分殊的部分(particular part)——检视这种理想在三个不同阶段实现其自身的梗概:
  (1)象征艺术——包括了古代希腊艺术之前的所有事物
  (2)经典艺术——希腊、罗马时代的艺术
  (3)浪漫艺术——随着基督教出现世界舞台而突现的艺术

  3.独特的部分(singular part)——依其所具有的「向内性」(inwardness,本性)由小至大的顺序检视五种主要艺术: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诗歌。

  如是,Hegel把他的美学观——艺术的内容即观念,艺术的形式即令人感到官觉上享受的形象,艺术正是把这两者调和成一种自由统一的整体——系统地予以揭示。

  ──萧振邦(导读节录)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缩写G. W. F. Hegel; 1770.8.27-1831.11.14)


  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
  杜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其时代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观念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曾任家庭教师,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教授。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与基础,它的辩证发展经历了逻辑、自然、精神三个阶段。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恆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美学讲演录》一书中,提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强调艺术与人生重大问题的密切联系以及理性的内容对艺术的重要意义,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主要作品有:《精神现象学》(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或译《精神哲学》,1806)、《大逻辑》(Wissenschaft der Logik,1812-1816,最终修订版,1831)、《哲学全书》(Enzyklopae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1817-1830)、《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1819)、《美学讲演录》(即《美学》)、《历史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等。

译者简介

朱光潜


  朱光潜(1897年9月19日-1986年3月6日),字孟实,笔名孟实、孟石。安徽省桐城县人,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教授。

  朱氏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并致力于美学研究、美学教学,介绍、翻译、论着美学的着述极为丰富,多达六百余万字,开拓了中国美学研究的新领域。

图书目录

第三卷(下) 各门艺术的体系(续)

第三部分 浪漫型艺术(续)
第三章 诗
序 论   
一. 诗的艺术作品和散文的艺术作品的区别   
1. 诗的掌握方式和散文的掌握方式   
2. 诗的艺术作品和散文的艺术作品   
3. 关于诗创作主体(即诗人)的一些看法   
二. 诗的表现   
1. 诗的观念方式   
2. 语言的表现   
3. 诗的音律   
三. 诗的分类   
1. 史诗   
2. 抒情诗   
3. 戏剧体诗   

译后记
一. 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和历史辩证发展的矛盾   
二. 《美学》的结构,美的定义:「理念的感性显现」,理性内容提到第一位   
三. 在改造自然中实现自我,环境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实践观点的萌芽   
四. 《美学》作为艺术史大纲:三大历史阶段和三种艺术类型   
五. 哲学取代艺术说,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六. 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区别   
七. 《美学》的历史背景,它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名词索引   

黑格尔年表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