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帕达.云
图书标签:
  • 小说
  • 文学
  • 虚构
  • 成长
  • 青春
  • 校园
  • 爱情
  • 治愈
  • 现实
  • 当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泰国文学未来的发展会是关于「明天」的各种想像。 ──帕达.云 书籍重点 ・收录泰国当代作家帕达.云获得东南亚最高文学荣誉奖项 S.E.A. Write Award 之作品 ・泰文直译,精准保留作者书写时的文学巧思 ・展现任何导览手册中都无法看见的,对泰国城市生活与文化的深刻观察和剖析 (p) 收录了12则短篇故事,呈现了各式矛盾与冲突的生命处境,当人们生活在新与旧、神圣与世俗、在地传统与外国文化的角力之中,如何变形生存? 帕达.云以批判的眼光观察泰国社会,故事中的主角皆为在地人,却以彷彿灵魂不在此处的「局外人」身分,在这座忧伤之城中,搬演着寒凉的讽刺寓言。 「这是曼谷当代最酷炫的作家为我们带来的,具有高度创意、横跨各式主题的短篇小说故事集。」——亚洲书评(Asian Review of Books) (p) 是当代泰语文学中独树一帜的作品。十二个短篇故事构成诙谐而怪异的城市物语,触及各式主题与人物,让人一窥平时难以见到的泰国当代风景。帕达.云跳脱传统泰文文学的社会写实笔法,形式上具有高度实验精神与影像感,以特殊的标点符号使用方式以及充满双关和巧思的文字,探索着泰文的独特性,以及书写与口语间的断裂,是一本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 十二则短篇,十二段发生在泰国都市角落的心灵絮语 (p) 里的人物,在读者看来可能有些诙谐和怪异,但相较于在装饰华丽的庙宇前穿着传统服饰,合掌对着游客微笑说着「沙哇滴咖」示意致好的泰国人,帕达.云故事里的角色似乎更显得真实——旅行者在泰国南方的丛林中发现了来自外太空的秘密;偷情的情侣目击了男子被广告招牌压死;来自曼谷的母亲努力存钱要带着她忧伤的儿子去阿拉斯加看雪;女学生挣扎于理解为何一加一等于二;年轻男子无法停止想着他衬衫上遗失的釦子;而名叫拉媞卡的吸血鬼却在芭达雅失踪了。 1+1 要怎么等于 2 呢?等等,如果有 1,那另一个 1 是从哪里来的?又为什么要相加呢?只是这样就已经是个大问题了。假如一个 1 是老虎,另一个 1 是兔子,加在一起,老虎一定会把兔子吃掉,那就剩下 1 了。如果一个 1 是水银,加上另一个也是水银的 1,水银加水银就会变成一大块水银,那也是变成 1 啊。——〈心悦的世界〉 帕达.云以天马行空的思绪、好奇与批判的敏锐眼光观察着泰国社会,持续探问当代生活的经典命题——存在的意义与失落感。故事背景大多在曼谷,人们在这座快速发展的都市中,挣扎着找寻生命的意义;从中可窥见充满各式矛盾冲突的泰国社会,人们生活在新与旧、神圣与世俗、在地传统与外国文化的角力之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帕达.云(Prabda Yoon)


  1973年生于曼谷,身兼艺术家、作家、编辑、译者、编剧和平面设计师。帕达撰写了超过20本小说和非虚构类书籍,并将许多现代西方经典翻译为泰文,如《罗丽塔》、《麦田捕手》和《发条橘子》。2004年他创立了一家小型独立出版社(Typhoon Studio),也开设了一间书店(Bookmoby)。目前他担任泰国出版商及书商协会的副会长,主办泰国曼谷国际书展。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作者序(以访谈取代)

与未知相遇,与帕达.云谈写作

採访.整理/梁震牧


  ──我在翻译的过程中感觉到你所使用的语言非常平实简洁,这是刻意的吗?

  的确是在写作的时候就想使用比较简单一点的语汇。在我的印象里,成长的过程中读到的一些泰国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得奖的作品或是所谓经典,常常很无聊,没有人想读,而我自己的阅读兴趣是比较新一代的年轻男女写的文章,都是使用比较简单、日常使用的语言,而使用这样的语言也不会减损作品的艺术性。有时我觉得,在作品中使用困难的语言,像是努力要把诗、文学抬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但我不信这一套。我认为艺术、诗、文学都是贴近人自身的东西,是日常生活,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比较喜欢更朴实一点的表达方式。如果拿英美文学来比较,我就会比较欣赏海明威的文学形式,而不是其他比较复杂的、晦涩的叙事。

  ──你的英语也十分流利,经常穿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你在使用不同的语言时是否有什么差异?

  我觉得当我说泰语的时候,比较有礼貌也比较安静,因为说泰语的环境就会塑造这样的个性,不论在家庭中还是求学过程中,而我在学校里的时候,也是那种比较安静的学生。不过我说英语时,感觉自己的情绪会比较多一点,同时也会用更多调侃或是讥讽的话语,大概是因为我在美国求学时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中,我身边的人都会那样讲话,而且我在跟我的朋友对话时,或是在听别人讲话时,也满受具有那种特质的聊天内容吸引。

  ──〈括弧里的或然率〉在台湾首次推出时,许多读者都对将全篇故事框起来的那个括弧很感兴趣,使用这么长的括弧是想传达什么概念?以「或然率」当作篇名又想表达什么呢?

  这篇在泰国出版的时候也有遇到不少疑问,甚至负责印刷的部门还以为是校对错误,特别再跟我确认一次(笑)。因为在故事中,所有的情节都是发生在「我」掉了一张纸片后,他弯身捡起的一念之间脑袋中所想的事情,所以括弧就是要表现出那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事情。至于或然率,因为这篇故事是关于「我」的成长,成长过程中有各种的可能性,而泰语的「可能…」就是na ja pen,而或然率是khwam na ja pen,所以是有点在玩双关语的感觉。

  ──英文版的篇名选用了The Sad Part Was,跟泰文版大相迳庭,当时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在这12篇作品里是否有哪一篇作品是你特别喜欢或特别满意的?

  因为泰文版的合集用Khwam na ja pen(或然率),也就是第一篇故事的篇名,可以大略囊括全部的故事,但英语版的这篇被翻成了「括号」,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以我想也许可以找英文版里,某篇故事的某个句子来当作篇名,后来就翻到了The Sad Part Was这个句子觉得不错,就选择这个句子当作书名。我觉得翻译成不同语言的版本时,要选用什么书名主要还是看在那个语言的脉络下,那个题名有没有什么意义,譬如义大利语的版本选用的题名,好像就在义大利语里有什么有趣的双关,但我不太懂义大利语所以也不知道(笑),不知道中文版的书名会不会也有什么有趣的意思。

  对我而言,〈天台上的N与O〉的叙事方法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当时写作这篇的时候,有特别想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但如果是从故事本身来看,可能还是〈括弧里的或然率〉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因为它有比较多属于自身的东西在里面。

  ──你觉得自己的创作主轴是什么?

  我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就是我对文学有兴趣,在做自己梦想的事情,想做这件事。但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让我持续写下去的东西,是人生中其他让我感兴趣的事,让我想说些什么,或是让我想对它做出某种回应。例如发生政治事件的时候,我会想把想法抒发出来让它变成文学,或是自己对一些事情有兴趣,不管是哲学或是社会议题、历史,我也会想抒发自己感兴趣的事。对我来说,不只是写作,各种艺术创作都是,很像是在跟我们未知的神祕事物相印。因此,我觉得这个寻找的过程是很有趣的,比先决定好要写些什么或要传达什么更有趣。有时我开始写的时候,也是在写作的同时一边寻找。我更喜欢抽象的艺术,相较于具体的陈述或是提出一些很清晰的东西,我喜欢更abstract一点。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写作,或是追随常规体制的写作,我比较喜欢抽象的艺术,以及实验性的写作,因此我觉得,我之所以会认为自己受到达达主义影响最多,是因为它有一种反抗原本体制的精神,而且能让人看到常规外的不同角度。

 

图书试读

括弧里的或然率
 
我的纸掉了,(这张纸来自我国中一年级用的笔记本,表面的蓝色线条已经开始褪色,整张纸只有一个句子,写在笔记本分隔线数下来第三行,我用黑色钢珠笔写下的笔迹小心翼翼,奇怪呀,到今天还清晰可辨。这个句子的要旨是:「我永远不会改变」。
 
是从什么改变也完全不记得了,所以真的很困惑,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守着当初的诺言。我试着回想12、13岁的时候,自己都在想些什么?但不管那是什么,一定是很重要的事吧,重要到必须对自己承诺绝对不会改变,我当时大概非常喜欢自己的想法。
 
以前我很喜欢读哲学家的名言,而且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也有不输这些人的智慧,有时碰巧读到某些非常有感觉的句子,就拿来当作自己的人生格言。还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如果你想当好人,表示你不是好人。」读完我都跪了,好清脆的一巴掌,唉!太深刻了,真的是这样,人要是想当好人,表示还不是好人,因此,我必须不想当个好人,但又要表现得让别人觉得我是好人,想完我都忍不住笑了。
 
老妈说,小孩子长大了就会有这种时候,你可能会问自己,生下来干嘛?找不到理由时,你就会回头来怪罪爸妈把你生下来干嘛,从没要求过要带你到这个世界啊,突然就把人带来,都没经过同意欸。老妈现在先跟你说好啊,老爸跟老妈对不起你啊,孩子你说的对,老爸老妈没有权利没问过你就把你生下来,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还为所欲为地要求这个要求那个,逼你上学,逼你吃菜,逼你读书,逼你起床,逼你睡觉,处心积虑地设法让你能从事某个职业,孩子你最好跟这样的人结婚,跟人家打招唿啊,要尊敬那个人喔,叫声伯伯,这个要叫阿姨。这些老爸跟老妈全都真心认错,可能的话,当你想要有自己的小孩时,试着先问看看他想被生下来吗?如果他没回应,表示不想生下来,如果他不想也不用把他生下来,让他随命运安排去待在小猫小狗的肚子里吧。老爸老妈真的错了,孩子啊你要生气还是讨厌我们都可以喔。
 
我妈真聪明,离开前抢先一步忏悔,当老爸老妈后来因为翻车意外挂了,我只想念他们,怎么可能冷血地讨厌他们或生气呢?我没有要求过要来到这个世界,爸妈也没有跟谁要求过要从我的世界离开,至少,不需要在同台车上一起走吧?总有个人会想晚点走,好再多陪我一下。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