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在泰国出版的时候也有遇到不少疑问,甚至负责印刷的部门还以为是校对错误,特别再跟我确认一次(笑)。因为在故事中,所有的情节都是发生在「我」掉了一张纸片后,他弯身捡起的一念之间脑袋中所想的事情,所以括弧就是要表现出那是在一瞬间发生的事情。至于或然率,因为这篇故事是关于「我」的成长,成长过程中有各种的可能性,而泰语的「可能…」就是na ja pen,而或然率是khwam na ja pen,所以是有点在玩双关语的感觉。
──英文版的篇名选用了The Sad Part Was,跟泰文版大相迳庭,当时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在这12篇作品里是否有哪一篇作品是你特别喜欢或特别满意的?
因为泰文版的合集用Khwam na ja pen(或然率),也就是第一篇故事的篇名,可以大略囊括全部的故事,但英语版的这篇被翻成了「括号」,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所以我想也许可以找英文版里,某篇故事的某个句子来当作篇名,后来就翻到了The Sad Part Was这个句子觉得不错,就选择这个句子当作书名。我觉得翻译成不同语言的版本时,要选用什么书名主要还是看在那个语言的脉络下,那个题名有没有什么意义,譬如义大利语的版本选用的题名,好像就在义大利语里有什么有趣的双关,但我不太懂义大利语所以也不知道(笑),不知道中文版的书名会不会也有什么有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