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菜文化脉络大解析!
香气翻腾的台湾文化事典,
烹调岛国的情感记忆与政经版图轮替,
融合食材的撞击和对话,蒸润出独树一格的「台湾味」。 空间交织美食,台菜馆的空气里除了飘散着气味,也营造出了特殊的饮食氛围。饮食在台湾可以大致分出客家菜、闽南菜或其他各种移民的菜餚,尤其在汇集了从各地方移入居民的都会地区,地方菜餐馆更是体现不同种族细微差异的地方。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是「台湾料理」?当中藏着什么故事?
饮食文化与风土历史息息相关,也能看出台湾的宽广与包容性。随着时代的演进,台湾菜融合了闽粤料理、北京菜、江浙菜、上海菜、台湾眷村独特的小吃等;但又因本岛的风俗习惯、气候与材料的影响下,最后发展出独树一格的特色料理。
◆台菜文化脉络大解析! 饮食最能透露出一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样貌,是人类社群文明的指标。
本书兼以资料爬梳、论述、田野来描摹台湾料理,定义台湾料理。书中谈及的「台湾料理」以国宴的脉络来架构,从日本时代大稻埕四大酒楼的宴席菜出发,除了看见饮食文化的丰富性,也是窥看地域历史转变的重要窗口……
◆画说台菜 澎湃百年! 本书除取材日治时期的《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料理之琹》、以及中研院「台湾日记知识库」里林献堂、吴新荣、黄旺成等文化人的日记和出版品;参考学者曾品沧、陈玉箴的学术研究;也亲自近身採访餐厅主厨、经营者;综览网路食记、食谱、当代出版品的饮宴记述……更辅以原创插画,呈现澎湃鲜活的台菜文化。
◆正港台湾人吃些什么?在哪里吃? 龙虾盘、日式汽锅、八宝鸭、五柳居、水晶鸽蛋、金钱火鸡、八宝饭、葱蒜蒸龙虾、鲳鱼米粉、荷叶粥、红烧牛肉面、小笼包、狮子头、翅参鲍肚、鱿鱼螺肉蒜锅……江山楼、东荟芳、春风得意楼、蓬莱阁、山水亭、铁道饭店、黑美人大酒家、慈圣宫庙口、凤梨大楼……
从日治时期至近年总统国宴,从庶民日常的台湾味到高级食材的台湾料理。那些挑动你味蕾的菜色,都隐含着与各个时代的深刻连结。
◆日本裕仁皇太子也曾到台湾, 品尝了一场华丽的盛宴。
一九二三年,日本裕仁皇太子行启台湾,总督府官邸设宴,宴席由东荟芳及江山楼合办。当时《台湾日日新报》以〈御宴与台湾料理江山楼之光荣〉大幅报导,并把当日菜单十三道料理刊载报上。其中皇太子殿下每道菜皆有食用,特别喜欢八宝饭,宴后皇太子传旨褒嘉。此后日本皇室来台,所有的台湾料理会席都由江山楼包办。
一九二五年江山楼再度承办秩父宫雍仁亲王来台料理,以及,一九二六年北白川宫能久妃富子、一九二七年朝香宫鸠彦王、一九二八年久弥宫朝融王都由江山楼外烩台湾料理,此时皇太子已成了昭和天皇(一九二六年)几乎每年都承办日本皇室成员来台的宴席,台湾料理的地位也由此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