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法实用:地税.征收.地政士执业

土地法实用:地税.征收.地政士执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土地法
  • 地税
  • 征收
  • 地政士
  • 不动产
  • 法律
  • 法规
  • 实务
  • 案例
  • 政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深究不动产议题之中,最为根本即属土地法,若想认识并进入房地产等相关行业,更不能不了解其各种规定,尤其土地法攸关一国之土地政策,其往往左右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由此便可知晓土地法的重要性。本书以土地法为主轴,依照土地法脉络,详论土地法后二编即土地税、土地征收之规定及地政士执业应注意事项,再引用相关法规佐证。提供民众与从事土地相关行业人士对土地法规定、运用的参考依据。
土地法实用:地税.征收.地政士执业 (精修版) 本书为一本深入解析土地法及其相关实务操作的专业指南,专为法律、不动产、税务及地政专业人士设计,旨在提供全面、实用的操作框架与法律解读。本书内容涵盖了台湾地区土地相关法规的最新发展、地税征收的复杂流程、以及地政士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 --- 第一章 土地法基础理论与最新修法解析 本章聚焦于理解台湾地区土地法制的核心精神与结构。我们将从土地的公法与私法性质切入,详细阐述《土地法》、《土地登记规则》、《土地测量条例》等核心法规的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土地私有权与公用地役权 深入探讨土地所有权的界限,区分自然形成地役权与法定地役权。重点解析土地边界的确定原则,特别是在涉及相邻关系争议时,如何依据民法及相关法规进行有效裁决。对于公共利益目的下的土地使用限制(如都市计划、水土保持区划定),提供详尽的法条对照与实务案例分析。 1.2 土地所有权形态的变迁与限制 分析土地所有权人享有的权能及其限制,包括使用权、收益权与处分权的行使边界。本节特别关注《平均地权条例》对土地所有权的影响,特别是重划、区段征收等公法干预手段如何影响私人财产权。解析地籍调查的法律效力,以及如何通过更正登记程序修正错误地籍资料。 1.3 近期重大修法对实务的影响 详细梳理近年来《土地法》及相关子法的修正重点,包括土地所有权人义务的加重、土地重划制度的调整、以及对高风险交易的监管强化。特别剖析新增条款在实际操作中的解释空间与潜在争议点,为从业者提供预见性风险评估。 --- 第二章 地产税制深度剖析与稽征实务 本章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详细阐述土地相关的税收制度,包括地价税、土地增值税、房地合一税(课税原则部分)等,并侧重于税务稽征机关的操作流程与纳税义务人的申报义务。 2.1 地价税(土地税)的课征基础与争议点 全面解析地价税的评议程序,包括地价评定、公告地价的法定程序及其法律救济途径。区分自用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不同税率的适用条件。针对出租土地、未充分利用土地的优惠税率及惩罚性税率的计算方法,提供详细的公式推导与范例演练。 2.2 土地增值税(土增税)的计算与豁免条款 土地增值税是房地产交易中税务负担最重的项目之一。本章细致拆解其“涨价总额”的核算方法,包括土地原所有权取得成本、已缴纳的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改良费用的扣除标准。重点解析《土地税法》中关于“自用住宅优惠税率”的严格适用条件,特别是“一生一次”与“一生多处”的差异化处理,以及继承、赠与情形下的税负承担。 2.3 欠税强制执行与行政救济程序 当土地所有权人或纳税义务人未能按期缴纳税款时,税务机关将启动强制执行程序。本节详细介绍查封、拍卖的法定前置程序,特别是土地被优先查封的法律效果。同时,指导从业者如何针对错误的税额计算或不当的执行行为,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 --- 第三章 土地征收与重划:公权力下的权利变动 土地征收与区段征收是国家进行重大建设、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但其涉及的补偿标准与程序正义,是实务中争议频发的领域。 3.1 征收事由的合法性审查与补偿标准 解析《土地征收条例》中关于“公益性”与“必要性”的界定,这是审查征收命令合法性的核心要件。详细阐述土地及地上物补偿费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市价评估、残余价值计算、以及营业损失的认定标准。对于不服补偿决定的,如何通过征收补偿复议程序进行救济。 3.2 区段征收的操作流程与影响评估 系统梳理区段征收的公告、计划拟定、补偿给付至土地分配的完整链条。重点分析“抵价地”制度,即以土地抵缴开发费用后的土地分配与换算机制。对于在征收或重划过程中受影响的地上建筑物,如何主张搬迁费及安置费的计算依据。 3.3 土地使用权设定与限制 除了完全征收,本章还探讨设定他项权利(如地上权、农牧用地使用权)对土地利用的限制。特别是针对特定用途土地的限制(如农业用地闲置利用的处分),以及政府在特定区域内的预征制度。 --- 第四章 地政士执业规范与不动产登记实务 本章是为地政士量身定制的实务操作手册,涵盖了从委托受理到登记完成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以及职业道德与风险管理。 4.1 代理权限的确认与风险控制 地政士的执业基础在于有效的书面委托。本节详细列出不动产代理委托书必须包含的要素,特别是针对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法人委托时的审查标准。如何通过身份验证和授权文件审查,避免后续的代理效力争议。 4.2 产权转移登记的复杂程序与例外情形 系统梳理买卖、互易、赠与、继承等主要产权转移登记的申请要件。重点解析“不动产移转合意”的证据要求,以及在签订买卖契约后,因故无法完成移转登记时的相关法律责任。对于未成年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不动产处分,登记机关的特殊审查要求。 4.3 地籍图重测与界址争议处理 地籍图重测是土地权属明确化的重要环节,但往往引发相邻争议。本章指导地政士如何协助委托人参与界址点会同指界,以及在发现图籍错误时,如何依照《地籍测量条例》提起复核程序。解析地籍调查报告的法律效力与证据强度。 4.4 抵押权与用益物权设定登记 详细说明设定抵押权时,确定债权额、清偿范围、以及特别约定的注意事项。对于设立地上权、永佃权等用益物权的,如何确保其登记符合《民法》规定的公示要求,并避免与既有权利冲突。 --- 第五章 不动产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机制 本章侧重于在执业过程中,如何通过法律文件起草和专业建议,最大程度预防诉讼的发生,并在争议产生时,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 5.1 预售屋及成屋交易的特别注意事项 针对建商与购屋者之间的交易,分析《消费者保护法》在不动产交易中的介入点。重点审查预售屋买卖契约中的定金条款、违约责任、以及延迟交屋的赔偿计算。对于成屋交易,协助买方进行“瑕疵担保”的权利主张。 5.2 土地使用权争议的非诉讼解决 介绍调解委员会、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机制在土地权属、边界及相邻妨害案件中的适用性。分析通过契约自由原则,预先设定争议解决条款(如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实务效果。 5.3 地政士的职业责任与过失保险 探讨地政士因疏忽或判断错误导致委托人遭受损失时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详细介绍职业责任的范围,以及投保执业责任保险的重要性和理赔范围,以确保执业的稳健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永然


  .台大法学士、台大法学硕士、台大法律研究所博士班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永然联合法律事务所、永然地政士事务所、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永然两岸法律事务中心、永然法律研究中心等创办人;财团法人永然法律基金会董事长

  .曾任教:淡江大学、辅仁大学、文化大学、铭传大学、国立体育学院

  .联合报、中国时报、工商时报、经济日报、中华水电冷冻空调杂志、税务旬刊、投资情报周刊、贸易商情、爽报、台商张老师月刊、太平洋日报法律专栏主笔

  .曾任中广公司、汉声电台、复兴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及佛光卫视法律专栏主讲人

  .总统府人权谘询委员、内政部营建署法律顾问、国防部总政治作战局法律顾问、中华人权协会名誉理事长、两岸经贸交流权益促进会名誉理事长、陆委会台商张老师、台湾民主基金会监察人、海基会财经法律顾问、行政院退辅会法律顾问、中华民国仲裁协会常务理事、财团法人王月兰慈善基金会董事兼执行长、财团法人王永庆先生教育基金会董事兼执行长

  .台北科技大学兼任副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兼任副教授

 

图书目录

李 序
林 序
编按:本书法规简称

第一编 土地税
第一章 通则
第一节 土地与土地改良物课税
一、不动产税
二、土地及其改良物的征税与免税
三、租税法律主义
第二节 土地税种类与性质
一、土地税种类
二、土地税性质
第二章 地价及改良物价
第一节 地价
一、土地及改良物价值分别规定
二、法定地价
三、标准地价
四、重新规定地价
第二节 土地改良物价
一、建筑改良物价值估定
二、建筑改良物评定法定价值
三、估价规则
第三章 地价税
第一节 地价税
一、地价税课征时期
二、地价税之课征
三、地价税之纳税义务人
四、申请延期或分期缴纳地价税
第二节 空地税与荒地税
一、空地税
二、荒地税
第四章 土地增值税
第一节 课税时机、增值总数额与税率
一、土地增值税课税时机
二、土地增值总数额
三、土地增值税税率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纳税义务人
一、《土地法》规定
二、《平均地权条例》规定
三、《土地税法》规定
第五章 土地改良物税
第一节 建筑改良物税
一、建筑改良物税之课税基准、课税时机与税率
二、建筑改良物税之纳税义务人
三、建筑改良物之免税
四、土地改良物税之性质
第二节 房屋税
一、房屋税课征标的
二、房屋税纳税义务人
三、房屋税税率
四、房屋现值
五、房屋税之征收
第三节 契税
一、契税征收时机、税率与契价
二、契税纳税义务人
三、申报契税程序
第六章 土地税之减免
第一节 地价税之减免
一、公有土地免税
二、私有土地之减免
三、灾难或调剂社会经济状况之减免
四、因保留征收或依法律限期不能使用之减免
五、因自然环境及技术上无法使用或在垦荒过程中之土地
六、减免税原因事实变更或消灭之处置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之减免
一、征收或重划之免征增值税
二、农地免税
三、政府出售或依法赠与之公有土地,及受赠之私有土地
四、私人捐赠供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或私立学校使用之土地
五、配偶间相互赠与之土地
六、信託之土地
七、继承之土地
八、共有土地分割与土地合併
第三节 房屋税之减免
一、公有房屋免征房屋税
二、私有房屋免征房屋税
三、私有房屋减半征收房屋税
四、私有房屋免征或减收房屋税之申请
五、停止课征房屋税
第四节 契税之减免
一、土地免征契税
二、免征契税
三、信託关系人间之移转不课征契税
第七章 欠税
第一节 积欠地价税
一、《土地法》规定
二、《土地税法》规定
第二节 积欠土地增值税
一、《土地法》规定
二、《土地税法》规定
第三节 积欠房屋税与契税
一、积欠房屋税
二、积欠契税
第八章 特种货物及劳务税与房地合一课征所得税
第一节 特种货物及劳务税
一、《特种货物及劳务税条例》订颁实施
二、房屋、土地特种货物及劳务税
三、停征房屋、土地之特种货物及劳务税
第二节 房地合一课征所得税
一、纳税主体
二、课税标的及交易、取得、持有时间认定
三、个人房地交易所得税课征程序
四、营利事业房地交易所得税课征程序
五、免纳所得税之房地交易(所税§4之5)
六、房地合一所得税税课收入之分配及运用(所税§125之2)
七、房地合一课征所得税制度简表
八、房地交易课征所得税新旧制比较

第二编 土地征收
第一章 通则
第一节 土地征收概述
一、土地征收的意义与性质
二、土地征收与相类概念之区别
三、土地征收的种类
第二节 土地征收原因、当事人与标的
一、土地征收的原因(土地征收之目的)
二、土地征收的当事人
三、土地征收之标的
四、土地征收地点之限制
第三节 土地改良物及残余地一併征收
一、土地改良物一併征收
二、残余部分一併征收
第四节 原土地所有权人申请收回与优先购买权
一、原土地所有权人的申请收回权
二、原土地所有权人的优先购买权
第五节 土地征收的法规适用原则
一、《土地征收条例》公布施行前之法规
二、《土地征收条例》订颁施行
三、办理土地征收应优先适用《土地征收条例》规定
四、《土地征收条例》施行前已公告征收案件处理
第二章 征收程序
第一节 申请征收前置作业
一、勘选需用土地
二、举办公听会
三、举行听证会
四、兴办事业计画经目的事业主管机关许可
五、协议价购或以其他方式取得
六、调查勘测
第二节 申请征收
一、拟具征收计画书,附具征收土地图、册、土地使用计画图
二、申请程序
第三节 核准征收
一、征收之核准机关
二、收受申请征收案之审议与勘查
三、同一土地有二需用土地人申请征收之核定原则
四、核准征收后之通知
五、直辖市、县(市)政府接到核准征收案之公告、通知
及其异议
六、征收公告的效力
第四节 发给补偿
一、补偿费用由需用土地人负担
二、公告期满十五日内发给补偿
三、未于公告期满十五日内发给补偿费完竣,征收失效
四、补偿费之异议
五、补偿费之继承
六、受领迟延、拒绝受领补偿之处置
第五节 限期迁移及交付土地
一、补偿费发给完竣或核定发给抵价地之效力
二、坟墓迁葬
三、征收土地登记完毕后报中央主管机关备查
第三章 征收补偿
第一节 补偿地价
一、征收补偿之计算、负担及发给机关
二、订颁「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征收补偿费核计核发对象及领
取办法」
三、补偿地价
第二节 土地改良物补偿费
一、《土地法》规定
二、《土地征收条例》规定
第三节 合法营业损失补偿、迁移费、安置计画
一、合法营业损失补偿
二、迁移费
三、安置计画(土征§34之1)
第四节 被征收土地应有负担与他项权利的处理
一、被征收土地应有负担的处理
二、被征收土地的他项权利消灭
三、征收补偿的让与
第四章 区段征收
第一节 区段征收意义与原因
一、区段征收定义与原因(目的)
二、《土地征收条例》规定的区段征收原因(目的)
三、不相连之地区
第二节 区段征收之实施
一、准备作业
二、正式作业
第三节 区段征收之程序
一、区段征收范围勘定后,禁止建筑及採取土石、变更地形
二、报请核准区段征收
三、补偿原则
四、发给抵价地之原有土地上权利清理
五、重划与征收土地上原有权利清理比较
第四节 区段征收范围内公有土地规划开发与分配
一、应先协调公有土地处理方式
二、公有土地的处理方式
三、主管机关统筹规划开发原则
四、农业专用区
五、未登记土地登记为公有(土征施§49)
第五节 区段征收范围内土地处理方式
一、《土地征收条例》规定
二、《平均地权条例》规定
第六节 区段征收之费用与收入
一、开发总费用、公共设施费用、公共设施管理维护费、土
地整理费用
二、管线工程费用或迁移费用
三、委託办理
四、区段征收收入
第五章 撤销征收与废止征收
第一节 行政处分之撤销与废止
一、行政处分
二、违法行政处分经撤销之失效
三、合法行政处分经废止之失效
四、撤销或废止征收之行政处分
第二节 撤销征收与废止征收
一、需用土地人依核准计画与期限使用土地之义务
二、撤销征收之原因
三、废止征收之原因
四、撤销征收与废止征收的适用对象
五、撤销征收与废止征收的申请人
六、申请时机
七、撤销与废止征收的程序
八、土地征收处分准用规定
第三节 撤销征收与废止征收的请求权消灭时效期间
一、《土地征收条例》订颁施行时,仅规定「撤销征收」
二、申请撤销或废止征收,应于征收公告期满后,始得为之
三、内政部中华民国103年2月21日台内地字
第1030072564号令
四、内政部中华民国103年2月21日台内地字
第1030072564号令
第六章 民间机构投资建设、取得地上权及土地征用
第一节 征收之土地提供民间机构投资建设
一、征收时在征收计画书载明提供民间机构投资建设
二、出租及设定地上权租金优惠
第二节 征收地上权
一、征收地上权
二、区分地上权
第三节 土地征用
一、土地征用的要件
二、征用程序与方式
三、土地征用补偿费

第三编 地政士执业规范
第一章 土地登记代理
第一节 土地登记代理沿革
一、意定代理
二、土地登记专业代理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土地登记代理人
一、土地登记代理人
二、土地登记代理人的双方代理
第二章 《地政士法》
第一节 地政士开业
一、充任地政士资格
二、地政士开业执照
三、地政士事务所
四、地政士註销登记(《地政士法》§15)
第二节 地政士执行业务范围与规范
一、执行业务范围
二、地政士执行业务规范(地政士执业之义务、责任)
第三节 地政士签证
一、地政士办理签证资格
二、不得办理签证事项
三、签证事务之执行
四、签证保证金与签证基金
第四节 地政士公会
一、业必归会(强制入会)及会费
二、地政士公会之成立及组织
三、地政士公会之监督
四、各级会议决议之得撤销或无效
第五节 地政士之奖励与惩戒
一、奖励事项
二、惩戒处分
三、应受惩戒事项与方式
四、惩戒处分之通告
第六节 违反《地政士法》处罚与登记代理人资格转换
一、违反《地政士法》之处罚
二、《地政士法》施行前既有土地登记代理人资格转换
第三章 《洗钱防制法》
第一节 洗钱、特定犯罪及特定犯罪所得
一、「洗钱」定义
二、「特定犯罪」定义
三、「特定犯罪所得」定义
第二节 地政士防制洗钱规范
一、防制洗钱义务
二、地政士办理房地交易时应尽的防制洗钱义务
三、应留存必要交易纪录
四、应向法务部调查局申报达一定金额以上之通货交易
五、应申报疑似犯有「洗钱行为」、「收受、持有或使用无合理
来源财物或财产上利益」之交易
六、负有防制洗钱义务之「地政士」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李 序

  在「有土斯有财」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大部分的民众都希望在一生中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不动产,不论是做为自用、投资或传承之用,但不动产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极其复杂,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庞大的损失,因此在面对处理不动产时,应多加了解不动产所涉及的各项法规。

  余自民国67年通过律师高考,并于民国68年间正式登录执行律师业务,执业40余年以来,所接触的案件不计其数,各种类型都有,其中又以不动产相关问题较为常见,针对不动产法律问题,其中最为根本即属《土地法》,想要认识并进入不动产等相关领域,更不能不了解其相关各项规定,且《土地法》攸关一国的土地政策,往往左右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由此便可暸解《土地法》的重要性。

  永然联合法律事务所自创所以来,余便希望在所内服务的律师或法律专业人员对于不动产及《土地法》相关问题能多所研究,数年下来,同仁们对此都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林永汀先生曾于民国77年间就职于永然法律事务所(永然联合法律事务所之前称),任职期间,与余一同处理过许多房地产方面的案件,其文笔颇佳,再加上对于房地产议题也有深入的了解,前一阵子向余提及,希望能针对《土地法》及相关法规,撰写《土地法》方面的专书,以提供民众及不动产相关业者参酌。在我们双方有着共同的理念与默契下,有关《土地法》的专书终于问世,前面他费了许多的时间收集资料,后则有余尽心对于图书内容进行斟酌。

  由于《土地法》涉及的范围甚广,且考量文章篇幅众多,因此决定分为两册发行,第一本为《土地法实用──总论.地籍.地用》,着重于法规的解释与实用,一上市即受到各界好评;第二本《土地法实用──地税.征收.地政士执业》也接续出版,本书乃针对《土地法》中相关税赋、土地征收问题及地政士执业相关规定,希望能提供民众与从事土地相关行业人士对《土地法》规定、运用的参考依据。

  余认为能将自己对于《土地法》的实务经验透过书籍呈现出来,协助各界解决与研究这方面的法律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事,在此特别感谢本书的共同作者林永汀的用心编撰,和以往于永然法律事务所工作期间的付出,并感谢达欣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本书出版的支持,且谢谢永然文化出版公司的同仁于编辑本书期间所费的心思;在各方的努力下,《土地法实用》的两册图书均已顺利付梓,尚祈各界对本书惠予指正。
 
永然联合法律事务所所长
李永然
序于民国108年4月27日

林  序

  苏轼「飬错论」谓「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爲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吾自中华民国77年任职永然法律事务所,忝蒙李永然律师敦促激励,涉猎房地法规匆匆三十余载。期间我国经济状况屡历「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之情,是致吾对房地法规专业知识寻感缺漏与不足,唯自我督促淬励,期能补愚鲁。

  三十余年来,因遭遇问题而感缺漏,因钻研问题而有所悟,寻在报章杂志发表心得专论,共集结出版四十余书。此次再蒙李永然律师勉嘱共同就《土地法》及其相关法规共同撰写《土地法》专书。在李永然律师殷殷鼓励,谆谆督促下,诚惶诚恐,终能狗尾续貂,不辱嘱咐。又《土地法》专书考量篇幅,分成两部分出版,本书即以「总论.地籍.地用」为探讨范畴。

  本书耗时数载,累聚之微末管见,自有见笑大方之处,此亦势所难免,是祈贤达不吝斧正。

  吾早年蒙中华民国建筑投资商业同业公会(中华民国建筑开发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中华民国建筑经理商业同业公会肯定,聘为顾问,并获现代地政杂志社委为编辑委员迄今;中华民国84年移居台中,复蒙台中市地政学会(台中市地政促进会)、台中市地政士公会照拂爱护,使吾日益充实;拙荆琼英恭俭节用,尽心照理家事,劬劳顾复小犬长大,使吾终生无虑,肆意书橐。本书付梓之际,以上恩情,当应为志,用昭感激。
 
林永汀  
序于中华民国108年2月23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法律书籍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总觉得那些法条文晦涩难懂,而且与日常生活相去甚远。但最近因为家庭土地继承的问题,不得不开始接触土地法相关知识。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翻开了这本书,没想到却被它的实用性所吸引。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即使是对法律专业知识一窍不通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对于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地役权等基本概念的解释,深入浅出,而且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土地征收程序的详细描述,以及对于被征收人权益的保护,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民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以前我对土地征收总是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的权益该如何维护。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了土地征收的各个环节,以及在每个环节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法律书籍,更是一本保护自身权益的指南。我打算将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家人和朋友,让大家都能了解自己的土地权益,避免在遇到土地问题时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评分

我是一位退休的教师,年轻时在乡下教书,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家乡的土地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例如土地征收、土地污染、土地纠纷等等。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我开始阅读一些关于土地法的书籍。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将土地法与台湾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让读者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土地问题。书中对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土地保护等方面的讨论,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例如,书中对于土地过度开发的批判,以及对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呼吁,都让我深感认同。我一直认为,土地是宝贵的资源,应该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但现实中,由于利益的驱使,土地过度开发、土地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土地问题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也让我更加坚定地支持土地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法律书籍,更是一本社会责任的宣言。我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阅读这本书,共同关注土地问题,为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贡献力量。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准备地政士考试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土地法相关知识的书籍。市面上有很多地政士考试用书,但大多过于注重考点,缺乏对实际操作的指导。这本书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涵盖了地政士考试的重点内容,又注重对实务操作的讲解。书中对于土地登记、土地测量、土地权属调查等环节的描述,非常详细,而且结合了实际案例,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环节的操作流程。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图表和流程图,这些图表和流程图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土地法概念。例如,书中对于土地分割、土地合并的流程图,清晰明了,让我能够快速掌握这些操作的步骤。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我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做这些练习题,并对照答案进行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并认真完成书中的练习题,我一定能够顺利通过地政士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地政士。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备考利器。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新的法律条文,而在于它将那些看似冰冷的法律条文,赋予了温度和生命。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跟你娓娓道来,分享他对于土地法的理解和感悟。书中对于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地政士等不同角色的权益和义务的描述,都非常细致入微,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在土地交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曾经在一次土地买卖中,因为对土地法不了解,而吃了一些亏。如果当时我能够读到这本书,或许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这本书对于土地买卖的各个环节的风险提示,以及对于合同条款的解读,都非常实用。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对于弱势群体土地权益的保护,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例如,书中对于原住民土地权益的保护,以及对于老年人土地权益的保护,都让我深感敬佩。作者不仅是一位法律专家,更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人士。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法律书籍,更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温情的读物。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土地法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

这本关于土地权益与税务的书籍,对于长期在房地产行业打滚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从事土地开发已经超过二十年,见证了台湾土地政策的多次变动,也踩过不少坑。以往要查阅相关法规,往往需要翻阅大量的法条文、税法解释函,耗时费力,而且很容易因为法规更新而落后。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复杂的土地税制、征收程序,以及地政士的执业规范,以一种非常务实、贴近实务的方式呈现出来。作者并非只是单纯罗列法条,而是深入分析每个法规背后的逻辑,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例如,对于土地增值税的计算,书中详细解释了各种扣除额的适用条件,以及如何避免税务机关的质疑。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提供了许多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加深理解。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与地政士、税务机关打交道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能够帮助我们规避风险,提升专业能力。我尤其喜欢书中的“实务提醒”部分,这些提醒往往是多年经验积累的结晶,对于初入行的新手来说,更是具有指导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