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多,1000多个日子,
社工李佳庭在街头,陪无家者活下去!
「我们只能让个案不要死而已……」
李佳庭社工的吶喊。 2017关键评论网的「未来大人物」
社工无疑是这世上最艰难、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低薪、高工时、高压力、高风险。
她却一头栽入。时而甘之如饴,但更多时刻是抓狂低潮……
一本最真实,丝毫不美化的台湾年轻社工日常。
4年来,一个年轻社工与无家者最泪中带笑的互动,
但却沉重的一本书。 ‧担任街游导览员的无家者只要一没接她的电话,她担心地摩托车一骑,秒冲无家者住处……。
‧以前在街头肮脏、肌黄干瘦的无家者,现在白净的在她眼前好好吃饭,她心里暖成一片。
‧当无家者对她说:「这是我来台北几十年,过得最好的时候了。我有住的地方,有东西吃,有稳定工作,还有人陪。我好到不能再好了。」短短几句话,让她毫不犹豫决定继续在这条路拚搏。
无家者只要有一丁点的改变,都能让李佳庭浑身热血又感动,但她也曾被无家者破口大骂到蹲在西门町大哭,夜里留在办公室,被拿着大锁的个案找上门来……她的心火热滚烫纯粹,但她也总不免自我怀疑,尤其当她协助的无家者缓缓步上轨道,却又瞬间滑落时。
这是一本很真实的书,它不避谈尖锐或刺痛,无论是冰冷不健全的社工体制,或无家者不尽然是善良的天使、安贫乐道的哲学家,以及好烦好累好无力,无法再仅依靠燃烧热情与体力而翻转弱势者的出走社工。
但李佳庭也带给我们,她所念兹在兹,渴盼自己一再贴近的──我们能否以更有尊严、尊重且柔软同理的方式去正视与理解无家者,以剥落他们身上的标签,以及我们眼里的偏见?她也希望我们不吝对人伸出双手,一如书名所述,在人生道路上失速坠落,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发生的。
本书特色
◎书市少见,以非常真实又真挚的笔法,去书写台湾身为社工,他们的甘与苦,他们内心的挣扎,以及最重要的,当社工频繁离开社福界,为什么李佳庭却选择留下。
◎一个文明社会所最该被重视的声音,无论是弱势的无家者,或服务弱势的无家者的社工,但我们是否总是听不见弱势的无家者的声音,以及服务弱势的无家者的社工的声音?
◎林立青(作家):「李佳庭等人的陪伴极为珍贵。有了陪伴以后,直接给予资源才不显得突兀而失礼,建议的工作和鼓励,也才可以避免冒犯和伤人,也因为长时间的陪伴,才能知道这些无家者的故事,才有办法说服社会大众摘下偏见与歧视的眼光。」
◎黄克先(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在台湾社工界里,游民工作一直是边缘中的边缘,不但在人物力资源的投入上,远不及其他如儿少、老人、身障等领域,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心目中,游民工作也是传统上的「屎缺」(这不仅是比喻而已,有时正是字面上的意思;我所认识的台北市游民工作者时不时得处理服务对象的粪便问题,频率远高于其他领域社工),鲜少有人自愿担任这样的工作。
◎「我们能不能让大家看见,我们所居住的环境,除了光鲜亮丽以外,还有温柔的那一面?能允许人说出失败的那一面?能温柔的包容着很多很多不一样的人的那一面。
老老的人,年轻的人,有钱的人,没有钱的人,有家的人,没有家的人。」──李佳庭
名人推荐 ◎林立青(作家)、黄克先(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撰推荐序。朱刚勇(人生百味共同创办人)、林昶佐(立法委员/闪灵主唱)、徐敏雄(社团法人台湾梦想城乡营造协会理事长)、张献忠(台湾芒草心慈善协会理事)、黄益中(高中公民教师、《思辨》作者)热泪推荐(依姓氏笔划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