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湯恩比最早使用「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這個名詞。他於牛津大學畢業後,一邊留任該校教書,主講早期英國工業革命的起源和影響。過世後,他的門生把講義筆記整理齣版。這本書颱灣早就有中譯本,屬於颱灣銀行的係列叢書,書名叫做《工業革命史講稿》(Lectures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f Eighteenth Century in England)。這位長輩湯恩比,政治立場屬於自由主義的左翼,深深同情工人的處境。身為史傢,在世僅僅三十一個歲月,而能流傳一本書和創立一個專有名詞,頗為難能可貴。〔參見 周樑楷,《從湯恩比到霍布斯邦:英國左派史傢的世紀》(颱北:商周齣版社,2017)。〕
我們今天討論晚輩湯恩比和他的名著《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湯恩比年輕時,主修古希臘史。這門學問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之間,也就是湯恩比求學期間,仍然屬於liberal arts,內容比較宏觀博雅,與我們今天的文學院及各大學曆史係追求專精不太一樣。從英國傳統人文教育的背景,我們纔能瞭解湯恩比的學問和形上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