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经典阅读

历史 经典阅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经典作品能带来特别的影响,无论是它们深深铭刻在我们想像之中难以忘却,还是隐隐藏匿于层层记忆之下伪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义大利作家卡尔维诺

  透过经典阅读,走入历经文明淬鍊的精神世界,拓展更宽广的视野,提升整体国家的人文素养,应该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心灵活动。特别是在这3C发达的时代,虽然吸收讯息快,也容易陷入浅碟式思考。

  透过专家学者的引导,让我们一起走入经典的世界,培养具有厚度与深度的人文情怀,累积属于自己的生命谷仓。

  经典,始终是人文阅读永不下架的主题。

  2016年为配合师大七十周年校庆,文学院前任院长陈登武教授规划了「经典七十‧人文阅读」的活动,以两年时间邀请专家学者导读七十本经典书籍,并着作成影片以推广这七十本书籍。经典书籍的选取首先由文学院各系所提供书单,再邀请校内委员讨论后选定七个主题、70本人文经典书单。选定的七个主题依序为「世界思潮经典」、「历史经典」、「台湾经典」、「地理经典」、「文学经典(一)」、「文学经典(二)」以及「国学经典」导读。透过课程规划、经典阅读演讲、线上影片课程、活动和出版等管道推动人文经典阅读。

  本书为经典七十系列之第二大主题「历史经典」,共包含十本经典书籍的导读内容,分别邀请周樑楷老师导读《历史研究》、陈国栋老师导读《康熙自剖》、陈熙远老师导读《叫魂:干隆盛世的妖术大恐慌》、陈正国老师导读《历史定论主义的穷困》、杨肃献老师导读《罗马帝国衰亡史》、陈元朋老师导读《食物的历史》、邱德亮老师导读《制作路易十四》、蒋竹山老师导读《哥伦布大交换》以及李尚仁老师导读《瘟疫与人》。

  此系列历史思潮的经典书籍,透过专家学者的导读纪录,可以让读者深入体会书中文字的精华,探索经典的深厚底蕴,引领读者去涉猎历史经典书籍。此系列导读活动意义深远,而本书的出版,记录了专家导读的精髓,同时也见证了每一位导读者的用心及专业。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周樑楷

  现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
  学历:美国水牛城纽约州立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
  经历:国立中兴大学历史系教授、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逢甲大学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教授

陈国栋

  现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学历: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
  经历:荷兰莱登大学欧洲汉学讲座、英国剑桥大学川流讲座

陈熙远

  现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兼档案馆主任
  学历:美国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文联合学程博士

陈正国

  现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学历: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学博士
  经历:新史学主编、政治社会哲学评论主编、Asia Major 主编

杨肃献

  现职: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学历:英国爱丁堡大学历史学博士
  经历: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辅大历史系兼任教授

陈元朋

  现职:国立东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经历:《新史学》杂志社常务社员、《中华饮食文化》期刊编辑委员、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讲师

邱德亮

  现职:国立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学历: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历史与文明研究所博士

蒋竹山

  现职: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副教授
  学历:国立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
  经历:联经、蔚蓝、浙江大学出版社历史丛书主编

李尚仁

  现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学历: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科学史科技史与医学史中心博士
  经历:Medical History 编辑委员、亚洲医学史学祕书

编者简介

叶高树


  现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
 

图书目录


汤恩比的史观与形上思维/周樑楷
史景迁与康熙皇帝的「自传」/陈国栋
从妖术到治术《叫魂:干隆盛世的妖术大恐慌》的一种读法
历史的逻辑与历史研究的态度— 一个自由主义的观点/陈正国
吉朋史学的现代性:《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解析/杨肃献
饮食历史的书写范例:从Armesto的《食物的历史》谈起/陈元朋
路易十四的「制作」:再论法国王权的再现力量/邱德亮
物种交流与全球史:从《哥伦布大交换》谈当代史学的「全球转向」
重读《瘟疫与人》:疾病史研究的回顾/李尚仁

 

图书序言

汤恩比的史观与形上思维
 
周樑楷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兼任教授)
 
一、前言
 
提到汤恩比,首先得提醒各位,英国的史学界有两个人都叫做阿诺•汤恩比(Arnold Toynbee)。因为同名同姓,所以一般人会混淆。汤恩比这个家族较早出生的长者汤恩比(1852-1883)在三十一岁很年轻时就过世了。在他之后,家族第一个出生的男孩就以叔叔为名,作为怀念。晚辈阿诺•汤恩比,于1889年出生,1975年高寿过世。
 
长辈汤恩比最早使用「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这个名词。他于牛津大学毕业后,一边留任该校教书,主讲早期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过世后,他的门生把讲义笔记整理出版。这本书台湾早就有中译本,属于台湾银行的系列丛书,书名叫做《工业革命史讲稿》(Lectures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of Eighteenth Century in England)。这位长辈汤恩比,政治立场属于自由主义的左翼,深深同情工人的处境。身为史家,在世仅仅三十一个岁月,而能流传一本书和创立一个专有名词,颇为难能可贵。〔参见 周樑楷,《从汤恩比到霍布斯邦:英国左派史家的世纪》(台北:商周出版社,2017)。〕
 
我们今天讨论晚辈汤恩比和他的名着《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汤恩比年轻时,主修古希腊史。这门学问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之间,也就是汤恩比求学期间,仍然属于liberal arts,内容比较宏观博雅,与我们今天的文学院及各大学历史系追求专精不太一样。从英国传统人文教育的背景,我们才能了解汤恩比的学问和形上思维。
 
二、汤恩比及其《历史研究》
 
首先谈谈为什么汤恩比撰写如此大部头的史书呢?他的问题意识及大哉问是什么呢?其中缘起得溯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一年。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