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对话必备!提升素养的生存之书

知性对话必备!提升素养的生存之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채사장
图书标签:
  • 知性
  • 素养
  • 生存
  • 对话
  • 思维
  • 成长
  • 自我提升
  • 知识
  • 实用
  • 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本书!」台大最受欢迎哲学课 苑举正教授  热烈推荐的绝佳读物
  ★口碑热销130万册系列!韩国上榜超过160週,人气更胜《被讨厌的勇气》!
  ★itunes收听冠军,下载纪录破1亿!最强说书人「给平凡人的浅知识」
  ★制作人罗暎钖(罗PD)以此系列为灵感,策画tvN「懂也没用的神祕杂学词典」
  ★谢哲青(作家、主持人)、李崇建(教育工作者、《萨提尔的对话练习》作者)、毕恆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知性推荐

  
  广而浅的基础知识,是社交对话游戏的入场券!
  成为有力量的知识人,和任何人都能愉快交谈,
  就从阅读本书开始!
  
  「哲学」太高深,读来很想睡;
  「科学」好难,总是一知半解;
  「艺术」只能看表象,到底好在哪里?
  「宗教」一谈就触雷,刻意排斥;
  「神祕」很玄,根本无法理解。
  本书就是特别为有以上想法的人写的。
  
  一套广而浅的知识读本,
  为何能在韩国登上年度排行榜第一名、创下超过百万本的惊人销量?
  因为,这套书能让读者轻松奠定博学基础,
  和人交谈时也更能散发自信光采!
  
  iTunes收听冠军,下载纪录破1亿!最强说书人「给平凡人的浅知识」!
  宛如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般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的生动叙述,没有该背的数字、艰涩的典籍解说,轻松领略各种庞杂的知识体系,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本书带你愉快提升人文素养,踏上「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神祕」的壮游之路。
  
  强烈推荐以下这些人参阅本书:
  * 渴望与人知性对话
  * 觉得社会的演变复杂难懂
  * 对各领域都很有兴趣,却因现实因素没时间读书
  * 考进大学、上入门课程之前,想先获取一些基本常识
  * 走进艺术馆想装懂
  * 想学习人文知识,却不知该从何学起
  * 认为唯有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才可相信
  * 或是反过来,只相信科学才是唯一真理
  * 对生活是否得当感到不安,却不知该如何思考
  
  读者绝赞口碑
  ‧我已经感觉到此书的威力了!好几次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都用到里面的知识,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
  ‧豁然开朗!要是老师也能教得这样浅显易懂就好了!像手写笔记、重点统整般的小插图,理解超轻松!
  
  《知性对话必备!读懂世界的生存之书》
  为「现实世界篇」,系统讲述「历史」「经济」「政治」「社会」「伦理」。
  《知性对话必备!提升素养的生存之书》
  为「超现实世界篇」,解说与人文精神相关的「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神祕」。
  
各界好评

  台大最受欢迎哲学课  苑举正教授──专文导读
  
  不仅只是知性清谈的索引目录(Guidebook),它更是人生追寻与真理探索的奇异原点。──谢哲青(作家、主持人)
  
  将严肃深刻的知识,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说出来,作者的叙说能力实在强大,我一翻开书就停不下来!──李崇建(教育工作者、《萨提尔的对话练习》作者)
  
百万读者绝赞口碑
  
  * 我已经感觉到此书的威力了!有好几次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都应用到里面的知识,拉近了与对方的距离。
  
  * 这是一本确实有助于充实各种对话的内容,充满许多有趣超现实主题的书!
  
  * 在阅读平常较无涉略的科学、哲学主题上时花了不少时间,不过还好各章设有中间〈小整理〉及章末〈总复习〉将重点汇整起来,让我也能在理解之余重新温习。阅读本书时,我也在A4纸上边读边写下基本重点,果然更能加深对书中知识的理解。
  
  * 经过作者的解释,许多名词全都一下子豁然开朗,特别是哲学篇的「绝对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要是学校老师也能教得这样浅显易懂就好了。书中还附有像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笔记、重点统整等手写字提示和复习,帮助读者理解得更轻松!
  
  * 阅读比较陌生的科学、哲学主题时,让我感受到了想额外充实知识的学习欲望,作为「超现实」主题知识的入门书,我认为这正是本书带来最令人着迷的魅力。
  
  * 「哲学」「宗教」及「神祕」主题对我来说最有趣,「科学」则最难。不过这些由数学衍伸出的各种领域,在作者逐条逐列地详细解析之下,让原本令人头大的学问,渐渐能在脑海中有条不紊地分析储存。
  
  * 作者以对待真理的三种态度──「绝对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为基础概念,贯穿「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神祕」五大主题,像魔法般轻松整理分析出各门知识。
  
  * 各个主题泾渭分明,并列出丰富资料示例,非常好懂。特别是〈艺术〉这一章里的各种知识(颜色、绘画)让人印象深刻。
  
  * 比第一册更有深度!谈论超现实主题的内容,能学习到与第一册截然不同的知识。感谢作者能让我再次获得丰富人文教养的机会。
《文武之道:社会生存的精微艺术》 一本洞察人情世故、精进个体生存智慧的指南 在这个快速迭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立足,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更依赖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沟通艺术的娴熟掌握,以及对自我管理的严格要求。本书并非单纯的理论说教,而是一部基于现实观察、融合了历史哲思与现代心理学的生存手册,旨在为追求卓越与安稳的现代人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文”与“武”的实践框架。 第一部分:洞察人心——理解社会运作的隐秘逻辑 社会关系的本质是资源交换与权力平衡。理解这一点,是构建有效人际网络的第一步。本书的开篇即深入剖析了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需求、恐惧与渴望。 第一章:沉默的语言与非言语信号的解读 沟通的效率往往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被接收。本章聚焦于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信息流。我们将探讨微表情的识别技术,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以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通过对经典案例的解构,读者将学会“阅读空气”,在察言观色中占据主动。我们不鼓励揣测,而是提倡基于观察的审慎判断。 第二章:权力结构与影响力模型 在任何组织或群体中,都存在着看不见的权力网络。本书详细介绍了权力来源的五种形态(合法性、专业性、奖赏性、强制性与参照性),并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如何识别真正的决策者与表面的代言人。重点在于,如何以“柔性”的方式施加影响力,而非依赖对抗性的冲突,实现目标的同时保持关系的和谐。讨论了“稀缺性原则”在人际吸引力构建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情绪的炼金术:应对冲突与管理负面情绪 现代社会中,压力与冲突无处不在。本章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情绪管理体系,区别于简单的“正念”练习,它更侧重于“情境重构”与“情绪隔离”。我们将学习如何将愤怒转化为建设性的行动力,如何应对“煤气灯效应”等隐形的情感操控,以及如何在高压谈判中保持心率的稳定,从而做出清晰的判断。这里特别阐述了“同理心陷阱”——过度共情导致的自我损耗,并提供了脱离陷阱的策略。 第二部分:言语的艺术——构建有效且有力的表达体系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思想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本部分致力于将沟通转化为一种精确的工具,而非随意的发泄。 第四章:逻辑的骨架:构建清晰且无懈可击的论证结构 有效的沟通首先是逻辑的胜利。本章深入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内容涵盖了对“稻草人谬误”、“滑坡谬误”等常见逻辑错误的识别与规避。我们探讨了苏格拉底式提问法的实战应用,如何通过层层递进的发问,引导对话向预设的方向发展,同时避免陷入无谓的争辩泥潭。 第五章:叙事的魔力:如何用故事打动人心 数据和事实是支撑,但故事才是连接情感的桥梁。本书详细解析了优秀故事的底层结构——冲突、高潮与转化。通过分析经典的商业案例与历史轶事,读者将掌握“场景化描述”与“悬念设置”的技巧,学会如何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包装成引人入胜的叙述。我们特别关注“自我揭示的尺度”,即在何种程度上分享个人经历能增加信任度而非显得轻浮。 第六章:精简的力量:在碎片化时代保持信息密度 信息过载的时代,简洁高效的表达成为稀缺资源。本章的核心在于“去芜存菁”。内容包括“电梯游说”的精髓,如何用最少的词汇传达最多的信息量,以及在书面沟通中运用“主动语态”与“短句结构”来增强文本的穿透力。讨论了跨文化交流中,因表达习惯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及化解之道。 第三部分:实践的内功——自我管理与长远布局 生存的智慧不仅体现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更深植于个体的自律与远见。 第七章:时间与精力的复利效应:打造高效的自我管理系统 本书摒弃了传统的时间管理“待办清单”模式,转而聚焦于“精力管理”与“注意力分配”。我们探讨了如何识别并消除那些隐形的“注意力黑洞”,如社交媒体的干扰和多任务处理的陷阱。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的休息与恢复,实现工作状态的“峰值维持”,而非短暂的爆发。强调了“心流体验”在提升工作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第八章:边界的艺术:建立健康的个人与职业防火墙 健康的边界感是抵御外界侵蚀的关键。本章深入探讨了如何礼貌而坚定地拒绝不合理要求,如何划分工作与生活的清晰界限。内容涵盖了应对“搭便车者”(Free-riders)的策略,以及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不损害长期合作关系。这里提供了拒绝的“三明治法则”的变体应用,确保拒绝的同时传递出尊重。 第九章:持续迭代:将失败转化为成长的燃料 真正的生存能力在于适应与进化。本章提出了一种“解构式复盘”方法,即不再将失败视为终点,而是将其拆解为可分析的变量。内容指导读者如何建立“反馈回路”,主动寻求建设性的批评,并将学习到的经验系统化地融入到下一次行动的设计中。强调了“最小可行性学习”(Minimum Viable Learning)的概念,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认知提升。 --- 《文武之道:社会生存的精微艺术》 是一本指导你如何看见、如何言说、如何自持的书。它为你提供的不是浮夸的成功学口号,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生存准则和实践工具,助你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洪流中,稳健前行,游刃有余。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社长(채사장)


  韩国最受欢迎说书人。

  透过写作与演讲,传播有用的人文社科常识。为人气音频节目「知性对话必备的广博浅显知识」主持人,听众反应热烈,2015年在7000个iTunes线上广播节目中获选为第一名,下载纪录高达1亿次。

  化名「蔡社长」(蔡老板),为情报氾滥、资讯混杂下无所适从的世人开一家「知识小店」,立志在知识瀚海里,挑选不可不知的最有价值常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陈列、介绍给所有人。

  成均馆大学毕业。对各种知识领域都抱持浓厚的兴趣,在学期间博览群籍,从文学、哲学、宗教,到西洋艺术、现代物理学、历史、社会、经济,无不涉猎,也奠定了今日知识小店开张的博学基础。

  初试啼声撰写《知性对话必备!读懂世界的生存之书》《知性对话必备!提升素养的生存之书》两本着作,即备受读者肯定,荣获畅销书作家排行榜年度冠军,未经大肆宣传却能靠口碑热销合计130万册以上,持销不坠。王牌制作人罗暎钖(罗PD)更在访谈中表示,因这两本书的风靡得到灵感,而策画出新节目「懂也没用的神祕杂学词典」。进阶续作《如果我们一起做总统》亦在短短两个多月突破7万本销量,蔚为各界话题。

译者简介

游芯歆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学系毕,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学大学院历史学硕士。从事韩国文学着作翻译多年,译有《情感的48种面貌》《这一次,就对自己狠一点!》等。
 

图书目录

〈导读〉从理性探求真理,到理解人生最重要的议题    苑举正

〈前言〉广而浅的基础知识,是社交对话游戏的入场券
阅读本书的方法

0  真理
什么是真理?──绝对性、普遍性、不变性
真理的历史──从自然神到后现代

1  哲学
三个核心概念──绝对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
古代哲学──诡辩家、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中世纪哲学──教父哲学、经院哲学
近代哲学──笛卡儿、培根、康德、尼采
现代哲学──海德格、维根斯坦、存在主义

2  科学
科学的历史──对绝对主义的乐观
古代科学──托勒密的地心说
中世纪科学──科学的潜伏期与奥康
近代科学──伽利略的地动说和数学根据
牛顿──从存在到关系,物理学的扩张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现代科学──无法确定的宇宙未来
科学哲学──科学不会进步

3  艺术
艺术的分类──遵循时间形式与空间形式的艺术
艺术中对于真理的立场──什么才是了不起的画?
古代艺术──希腊艺术、希腊化艺术、罗马艺术
中世纪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罗马式、哥德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艺复兴形式、巴洛克、洛可可
近代早期艺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近代晚期艺术──写实主义与印象主义
现代艺术──立体派和抽象艺术
当代艺术──艺术的主体受到动摇

4  宗教
宗教的真理──直接回答人类最重要的问题
宗教的区别──绝对一神教与相对多神教
绝对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相对多神教──印度教、佛教、藏传佛教

5  神祕
最后之旅:神祕──无法谈论的知识
死亡瞬间──濒死体验的研究和哲学立场
死亡之后──死后的四种可能情况
生命──历时性人生与共时性意识
意识──眼见是否为实?
超越意识的世界──一无所知、难以触及的世界

〈结语〉以三种立场展开的求真之旅
 

图书序言

导读

从理性探求真理,到理解人生最重要的议题
苑举正


  毫无疑问,《知性对话必备!提升素养的生存之书》是一本好书。我这么毫不保留地推荐它,是因为这本书包含了如下三点特色:系统性强、文句流畅易懂,以及实用价值高。

  本书作者,蔡社长,有个不怎么起眼的名字(笔名),但却有非常清晰的头脑。这个清晰度转换成为本书的系统,除了帮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得以充分理解之外,更能够从系统性的角度,认识本书所包含的内容。

  本书包含了三种系统。第一,它是继作者出版有关现实世界的《知性对话必备!读懂世界的生存之书》之后,针对超现实世界所作。第二,本书中包含超现实世界中的六大主题,分别是「真理」「哲学」「科学」「艺术」「宗教」,以及「神祕」。第三,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作者总是从「绝对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三种不同的视野,针对这些主题进行分析。

  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作者结合这三种系统,从「真理」开始,经过「哲学」「科学」与「艺术」的分析,逐步告诉读者,在以思想为主的超现实世界里,「宗教」不像前三者,可以就理性与经验的分别,将真实的认定从绝对化到相对化,甚至虚无化。对于信教的人而言,真理是严肃的,因此在宗教的领域中,真实的认定只有一神教与多神教之区分,但认知真理的基本立场不变。

  作者很技巧地告诉我们,若是有人在宗教的领域中提出相对化与虚无化时,这其实是哲学的立场。若是有哲学家坚持宗教可以相对化与虚无化,那么这种坚持,其实就是一种宗教。对于这种说法,我感到至为折服。

  读者或许会很惊讶,强调普遍真理的「科学」,依然有相对化与虚无化的可能性。同时,读者更会好奇地阅读本书中有关追求个人风格的「艺术」,同样也具有绝对性的审美标准。其实,对于传统观念的颠覆,以及扩大我们的知识领域,正是本书精采之处。

  从哲学史、科学史和艺术史的视野当中,作者清晰地告诉我们介于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区别。但是在指向人的思想界线时,作者在本书最后提到了「神祕」的境界。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主题,因为它包含了所有人都知道重要,却一直不能够开怀畅谈的议题,其中有生命、死亡、意识,以及超越意识的世界。

  我认为,〈神祕〉这个章节是本书最精采的地方。精采之处固然是因为生死存亡的议题,一直是我们最好奇的,但还有一点,是本书展现系统性的另外一个长处;这一点再次凸显本书系统之完备,让读者在最后,回到开始。这就是在第0章,当本书谈论「真理」时,作者引用数学作为真理代表所作的说明。

  作者提到数学系统最能够代表「真理」时,他立即引用哥德尔的「不完备定理」,指出轰动二十世纪数学界的论文。这个定理告诉我们,没有哪一个系统是绝对完美的,因为系统会面对一个没有办法在系统内证实自己的问题。这个自我指涉的困境,不但说明系统性的限制,也指出人生的限制。

  在这个定理的沿用下,一个人想要有意识地理解人生,也会面对限制。这个限制就是在〈神祕〉这章里头所要探讨的部分,也就是超越意识的世界。「神祕」的境界中,处理的都是我们没有能力给出标准答案的问题。对于生与死,我们都期待能够知道它们究竟为何,但我们最终只能维持一份若即若离的神祕感。然而,作者大方地讨论这些议题,还延伸至超越意识的世界。这种不断自我突破的态度,是本书引人入胜的地方。

  除了内容丰富之外,本书第二个值得特别推荐的地方是,行文的风格与文字的清晰。译者有极佳的韩文造诣,加上本书的系统性,所以在阅读的过程里,你会有一种深入浅出,并且渐入佳境的感觉。在伴随着真理的架构下,哲学史、科学史、艺术史以及宗教史,均以有条不紊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感觉阅读的过程是愉快而且丰富的。

  本书第三个值得推荐的理由,是它的实用性。作者很有趣地在一开始告诉读者阅读本书的目的。除了包含渴望知识的人以及想要理解社会的人,作者还告诉那些没时间读书却想要获得基本常识的人,在这里可以学到人文知识,可以在「科学」与「宗教」之间作分辨。作者甚至告诉读者说,如果你很想在艺术馆中表现很懂艺术的话,不妨读读本书中有关艺术史的章节。

  我以系统性内容、清晰的文字,以及实用价值这三点,向国人郑重推荐本书,并且希望所有阅读本书过程的人,都会在理解本书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像我一样既充实又愉快的感觉。

  (本文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求真》作者)

前言

广而浅的基础知识,是社交对话游戏的入场券


  非洲坦尚尼亚的塞伦盖提大草原上,有野牛、牛羚、斑马、大象等大型哺乳动物。一位科学家发现一件惊人的事情,他遇见一只会说话的狮子。

  当然,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假设一下,如果我们在广袤的塞伦盖提大草原碰上一只狮子,竟然开口说人话,而且不光只字片语,还能出口成章,那么这只狮子会说些什么呢?

  「朋友,你好,很高兴见到你!这片草原上虽然遵循弱肉强食的秩序,但从『只要努力就能获得回报』的层面来看,也算是一个可以保障个人自由的合理世界。」

  狮子当然不会说这种话。虽然很难想像,但我猜,就算能感觉到狮子所发出的声音中有熟悉的单字和正确句型,我们还是会完全无法理解话里的意思。

  现代哲学巨擘维根斯坦在他的着作《逻辑哲学论》中说过下面的一段话。

  「就算狮子能说话,我们也无法理解牠。」

  这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同的缘故。根据每个人各自的环境与个人经验,大家即使说出相同的话来,彼此也不见得能了解对方。

  在二十一世纪的都市丛林里,我们同样会遇上狮子:有些狮子不停地把工作丢给我们;有些狮子坐在地铁里滑手机;还有些久未谋面的狮子不断夸耀着自己。被无数狮子搞得精疲力尽的我们,刚回到家来,才想让身体放松一下时,可能又要面对另一只疲累不堪的狮子……

  与他人对话沟通时,所需要的不是言语,而是共通点。人类的共通点其实存在久远,只是你我自己不知道罢了。不只是现在的你和我,甚至包括过去及未来的人,所有人的共通点,就是「素养」,也就是人文知识。

  这不是一边聆听古典音乐、一边优雅地喝茶那样的东西。人文素养,简单地说,代表了广博而基本的知识。个人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是为了谋生所需要的,但与他人对话时,就不太需要那种专业知识。唯有广博浅显的基本人文知识,才能让我们得以参与成人深奥的对话游戏。

  本书就是邀请众人参与深奥对话游戏的入场券。虽说是游戏,却不能随随便便开始。就像想开车兜风至少得先有驾照、想弹吉他唱歌至少得掌握几种和弦按法一样,参与社交的对话游戏需要基本的资格,也就是最基础的常识。没有广博的基本知识,就想进行有趣又有深度的对话,那不过是贪心妄想罢了!

  那么,知性对话所需要的最基本知识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对我们所立足、所生活的「世界」有多一点理解。唯有理解世界,才能理解立足于其上的「自己」。而更深一层理解「自己」,才能成为进一步理解世界的基础。知性对话的本质,就是「对世界的理解」,这是过去自己未曾谋面,也从未发现的。

  总而言之,想进行「知性对话」,就必须了解「自己」与「世界」。首先就让我们从「世界」开始,一步步踏上这趟知性之旅吧!

  为了让读者容易消化,我特别将世界的知识分成两大类,辑录为两册。第一册「读懂世界的生存之书」主要针对现实世界,即「历史」「经济」「政治」「社会」「伦理」等五个领域。第二册「提升素养的思考之书」则针对超现实世界,即与人文精神相关的「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神祕」等五个领域。

  之前出版的第一本书,上市不到十天便荣登畅销排行榜,受到大众瞩目。原因或许在于内容包含了从历史到伦理的庞大领域,而且知识的叙述不止于表面上的文字排列,还能将各领域有系统地连结在一起。第一册现实篇,就是为「想掌握现实世界根本结构,釐清庞杂而多元的问题」之人所企画的。

  第二册的主题是超现实的世界,是为「想探讨真理」的人所准备的。整本书以真理的三大主张--「绝对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为中心,採取一贯而有系统的探究。真理的候选者--哲学、科学、艺术、宗教、神祕都是以真理的三大主张为标准,各自循历史的洪流而开展。

  哲学:

  我们将探讨从绝对主义出发的柏拉图、教父哲学、唯理论;从相对主义出发的亚里斯多德、经院哲学、经验论;以及综合以上两者的康德哲学。现代哲学部分则针对海德格、维根斯坦的哲学作一番探讨。同时还要了解奠基于怀疑主义的「诡辩家」及尼采和存在主义的哲学。

  科学:

  在经验的观察和理性的数学协助下,凸显绝对主义的强大。随着数学的发展,探讨从托勒密、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到爱因斯坦所衔接而成的一条科学史长河。然后再以相对主义世界观,来解释量子力学对绝对主义世界观的批判。最后再从科学领域的怀疑主义角度,检视科学哲学的成果。

  艺术:

  探讨从绝对主义型态的艺术--古希腊艺术,到文艺复兴艺术、新古典主义为止的各时期艺术,接着介绍与之相抗衡的巴洛克、洛可可艺术和浪漫主义等相对主义性质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型态日后衍生出写实主义与印象主义。不过艺术领域的怀疑主义,直到现代艺术才算登场,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艺术的特征,就是对「对象」和「主体」的变形与怀疑。

  宗教:

  对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个强调绝对唯一真神的宗教作一番探讨。这些宗教都同样奠基在《旧约》上,因此接下来就比较《新约》和《古兰经》在立场上的差别。同时也简单了解一下从亚当到摩西的历史,以及耶稣基督、先知穆罕默德的一生。接着是本质上与此相对的多神教,从印度的《吠陀经》出发,到接受《吠陀经》的印度教和批判《吠陀经》的佛教、藏传佛教为止,同时了解印度教三神的形象以及佛陀悉达多和达赖喇嘛。

  神祕:

  从无可言喻的主观体验领域,探究生死。首先谈死亡,以时间为准,了解死亡瞬间的濒死体验和死亡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其次谈生命,将从历时性层面探究人生的意义,和从共时性层面探究意识发生的意义。

  两本书虽然分别叙述「现实」和「超现实」的内容,但「现实」与「超现实」却非各自独立。要描述现实,就必须站在超越现实的立场来观察。同样地,要解释超现实,往往也得从现实中汲取养分。「现实」与「超现实」两大领域相加,才能称之为「世界」。

  希望透过这两本书,可以让读者对「世界」有个大致的理解。对世界有所理解,才能对立足于世界的「自己」有新的认识。而对「自己」的认识,将成为最基本的知识,借以用来与他人对话。这些知识,不仅涵盖从历史到宗教的广博层面,更是各领域的最基本知识。

  对于以下这些人,我强烈推荐本书:

  渴望与人知性对话的人。

  觉得社会的演变复杂难懂的人。

  对各领域都很有兴趣,却因现实因素没时间读书的人。

  考进大学上基础科目之前,想先获取一些基本常识的人。

  认为走进艺术馆,就必须表现出很懂的样子的人。

  想学习人文知识,却不知该从何学起的人。

  认为唯有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才可相信的人。

  或是反过来,只相信科学才是唯一真理的人。

  对生活是否得当感到不安,却不知该如何思考的人。

  最后,对于有可能前往塞伦盖提大草原的人,提防碰上狮子,也最好先读完《知性对话必备!提升素养的生存之书》!

图书试读

1  哲学
 
三个核心概念──绝对主义、相对主义、怀疑主义
 
A和B在树下下棋,A边拿起「马」放进B的阵地里边喊道:
 
「将军!」
 
B吓了一跳,A一脸平静接着又说:
 
「下棋想赢呀,得动动脑筋。就算闭着眼睛下,也要集中精神,有条有理地猜想『马』下一步会怎么走。你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动脑筋!」
 
盯着棋盘看的B,移动了一下自己的「马」说:
 
「拐脚!」
 
A皱起眉头望向棋盘,因为B走了一步「马」,让A所有的「马」都陷入危险中。B说:
 
「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再怎么动脑筋也没有用!人生的经验不是光想想就能得到的。在象棋里想要获胜,只有靠尽量多下棋这个方法而已。输的次数越多,我们越能学到驾驭棋盘的方法。」
 
B才刚说完,在A和B旁边背对着他们睡觉的C,突然坐了起来,把A和B吓了一跳。C转过身来,一副火冒三丈的模样。让A和B更加惊愕的是,C对着A和B大吼:
 
「吵什么吵,吵得人没法睡觉!你们两个,下棋是用嘴巴下的吗?都别下了!」
 
然后就一把将棋盘给掀翻了。
 
从古代到现代,哲学的历史一直都是A、B、C同时存在的。有时A占上风,有时B或C占上风,但无论何时这三者都在一起。他们不仅是哲学的主角,也是贯穿这本书整体内容的主轴。为各位介绍:A是「绝对主义」,B是「相对主义」,C是「怀疑主义」。
 
「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这两种主义是对真理所抱持的两种相反的态度。绝对主义站在绝对的、普遍的立场上,追求不变的单一真理。相对主义则站在相反的立场,否定永恆不变真理的存在,认为真理是变化多端的。这两种立场从古代到近代就一直在争夺哲学的主导权。然而从一开始就与这二者共存,但与他们不同,时常遭到漠视、几乎不具存在感的「怀疑主义」,也是哲学的一道轴心。怀疑主义在「否定单一真理」的立场上与相对主义类似,却对人类追求真理的方法这个行为本身也一概否定,这点和相对主义就有了差别。从古代到近代,怀疑主义一直都被排除在主要理论之外。但是到了现代,怀疑主义以成熟的丰姿现身,撼动了整个局面。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后现代」,就是奠基在怀疑主义之上。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光是書名就讓我在博客來猶豫了好久。我平常就是個對話時,常常詞窮、不知道怎麼接話的人,有時候看大家聊得熱絡,自己卻只能在旁邊傻笑,那種感覺真的蠻尷尬的。尤其是在一些比較需要展現個人觀點的場合,我更是覺得力不從心。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立刻覺得「這就是我的救星啊!」我對「知性對話」這個詞很感興趣,想知道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談吐變得更有深度,不再只是膚淺的閒聊。我也很想了解「素養」到底包含哪些面向,是不是光靠閱讀就能提升,還是需要實際的練習?「生存之書」這個稱呼則讓我聯想到,在這個人際互動越來越重要的時代,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就像是一種必備的生存技能一樣,能幫助我們在職場、社交甚至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中游刃有餘。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提供具體的練習方法,而不是只有一些空泛的理論。例如,遇到意見不合時,要怎麼有禮貌又不失原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者,在團體討論中,如何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而不是只會附和?這些都是我非常渴望學習的。而且,我希望書中的例子都能貼近台灣的生活情境,這樣讀起來會更有共鳴,也更容易吸收。

评分

拜讀了《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之後,我真的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老實說,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的表達能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在需要深度思考和有條理地闡述觀點的時候,常常會卡住。這本書從一個非常根本的角度切入,讓我重新審視了「知性」這兩個字。它不只強調技巧,更注重內在的培養,像是如何建立廣泛的知識基礎,如何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如何保持開放的心態去聆聽不同的聲音。書中提到的「素養」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解釋了素養並非單指學識,更包括了情商、同理心以及對社會脈動的敏銳度。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如何提問」的篇幅,這部分真的很實用,讓我學會了用更具引導性的問題來開啟對話,而不是漫無目的地瞎聊。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實際案例,分析了在不同場合下,如何透過有效的對話來化解衝突、建立連結,甚至影響他人。我真的覺得這本書不只是一本教你怎麼說話的書,更是一本幫助你理解人、理解世界,進而提升個人價值的指南。它讓我明白,真正的知性對話,是建立在對自我和對他人的深刻理解之上的。

评分

我一直對「培養內涵」這件事很有興趣,但常常不知道從何下手。看了《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我才發現原來提升素養和進行知性對話是相輔相成的。書中對於「素養」的解釋,我覺得非常貼切,它不只是單純的知識量,更包含了品味、格局、以及對世界的好奇心。我一直以為知性對話就是要講很多大道理,或是引經據典,但這本書讓我了解到,其實更多時候,知性對話是關於如何用有條理、有見地的方式去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且能夠尊重並理解他人的想法。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觀察」和「如何思考」的練習,我覺得非常寶貴。它鼓勵我去留意生活中的細節,去思考事物背後的邏輯,去培養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這讓我明白,一個人的談吐,其實是他內在思想的外現。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如何處理分歧」的章節,它教我如何用更成熟、更平和的方式來面對意見不合,而不是讓對話變成爭吵。這本書真的幫助我打開了一個新的視野,讓我知道如何一步步地讓自己的內在變得更豐富,進而讓我的對話也更有深度和吸引力。

评分

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希望能在親友聚會中,不要再當個沉默的旁觀者。每次看到大家聊得很開心,我卻常常不知道該說什麼,有時候硬要插話,又顯得詞不達意,反而更尷尬。這本書的書名《知性對話必備!提升素養的生存之書》,聽起來就非常實用,而且「生存之書」的稱謂,讓我感覺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書,而是真的能幫助我在現實生活中解決問題。書中對於「知性」的定義,我認為很有啟發性,它不僅僅是指知識的淵博,更包括了思辨的能力、同理心以及對不同文化的理解。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如何開啟話題」和「如何延伸話題」的建議,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難題。它教我如何從身邊的小事切入,如何運用一些提問的技巧來引導對話,讓氣氛變得更輕鬆自然。而且,書中並沒有過度強調「辯論」或「說服」,而是更注重「交流」和「共鳴」,這點非常符合我期待的「知性對話」。它讓我明白,溝通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彼此,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而不是為了爭輸贏。

评分

我是在網路上看到這本書的推薦,加上書名聽起來很有質感,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買下來了。身為一個經常需要和人打交道的業務,我深知良好的溝通技巧是成功的關鍵。過去,我常常因為詞不達意,或是無法準確抓住對方的需求而錯失良機。這本書就像是我的及時雨,它非常系統性地分析了「知性對話」的核心要素,並且提供了許多具體可行的步驟。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強調了「傾聽」的重要性,這常常是被忽略的一環。它教導我們如何成為一個主動的傾聽者,不只是聽進去對方的內容,更能理解對方的情緒和潛在需求。此外,書中關於「如何架構論點」的部分也讓我受益良多,我學會了如何用更清晰、更有邏輯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聽者更容易理解。對於「素養」的闡述,我也覺得非常到位,它將素養視為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需要透過學習、觀察和反思來達成。總之,這本書不僅讓我提升了說話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重新建立了我的人際互動觀,讓我更有信心去面對各種對話場合,並能更有效地達成我的目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