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在星月下的种子:土耳其慈济援助叙利亚难民纪实

种在星月下的种子:土耳其慈济援助叙利亚难民纪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叙利亚难民
  • 土耳其
  • 慈济
  • 人道援助
  • 纪实文学
  • 战争
  • 难民危机
  • 中东
  • 社会关怀
  • 人道主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叙利亚内战至今已第九年,逾五百六十万人逃离家园,其中儿童占了半数。
  基于人道与区域稳定考量,土耳其陆续接纳超过三百六十万叙利亚难民;
  面对战争带来种种问题,谁忍袖手旁观?

  慈济在土耳其关怀叙利亚难民,从慈善、教育,到医疗、人文,
  跨越宗教的大爱,为人间拔苦谱写合作篇章。

  「慈济付工资,让孩子去读书,没想到是『来真的』。」
  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家长才纷纷来提出申请。

  满纳海老师拉榭说:「感谢慈济为我们缝合了战争带来的伤口。」

  慈济志工胡光中说:「希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爱的种子会发芽,长成爱的大树,结出爱的果实。」

  主麻教授说:「这些孩子会成为太阳、月亮、星星;他们会成为沙漠中,旅人最需要的那一杯水;他们会成为社会的楷模和典范。」

  证严法师期许:「希望孩子们的认知不只是战争、轰炸、死亡、逃难……透过爱的滋养,能将他们心中仇恨、怨怼的根苗拔除,再种下爱。」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美羿


  一九四九年出生于花莲,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毕业,任职国小教师二十五年,一九八六年加入慈济当志工。自小爱阅读、爱写作、爱音乐、爱品味生活、探索人生。早年写作散文、诗歌、小说、童话及报导。后以慈济为题材,写作不辍。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人间炼狱中的一线曙光

◎张景安


  叙利亚自二〇一一年内战爆发后,因冲突延长及多国角力,使得该国近半数约一千一百万人口,被迫在境内流离或成为境外难民。

  叙利亚难民危机,被视为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人道危机,来自各国的国际组织前仆后继,提供叙利亚难民不同程度的援助。

  对多数国人来说,叙利亚是一个陌生且遥不可及之地,但令人感动的是,距离八千公里之外的我们,并未缺席此次国际人道援助。

  自二〇一四年中起,在土耳其台商胡光中夫妇、余自成以及叙利亚主麻老师的奔走下,台湾于土耳其伊斯坦堡难民的援助救济,已服务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此义举不仅受当地政府认同,亦被世界看见及赞许。

  个人有幸于土耳其进行研究期间,受到胡大哥夫妇照顾,并数次参与慈济于当地的活动。所见所闻,对叙利亚人民之苦深感痛心,对胡光中夫妇之义行则深感敬佩。

  胡大哥曾对我说他开始这些活动后,便很少去办公室;新进员工看到他,甚至不知道他是公司老板。还听他述说经历过的许多危险事蹟,但是他们夫妇仍无所畏惧,实是令人景仰;他们脸上散发出的快乐及生命价值,是不言可喻的。

  本书作者陈美羿为撰写此书,亲赴土耳其参与慈济发放活动,并访谈当地的志工及叙利亚人民,返台后又继续追踪相关的人事物。朴实的文字,道出了叙利亚人民八年多来沈重的痛,阅读文字,受访者的言行感受跃然纸上,彷彿身历其境。
  
  台湾目前人民生活情况,虽非大富大贵,相较于多数国家,已是名列前茅。一九四九年后出生的人,「战争」一词是个陌生的词汇,即便如此,能去苦他人之苦,痛他人之痛,实乃同理心之表现。

  在生活水平上升之际,如何提升人文素养及道德情操,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仁义道德人人会说,但不同于那些嘴上功夫,此书中所记载的是真实的人道精神实践与表率。

  如同《古兰经》第五章第三十二节中所示:「凡枉杀一人,如杀众人;凡救活一人,如救活众人。」对于需要援助的人们,无论认识与否,皆该抱着无望回报之心予以支持。

  此书的问世,不仅对慈济于土耳其的义举及叙利亚难民情境有详尽的纪录,同时是一个人文精神的展现。相信此书能在紊乱纷杂的当前社会中,提供富含感恩情怀的正面能量。

  (本文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阿拉伯语文学系助理教授)

推荐序二

完成爱的任务

◎刘效成


  二〇一七年八月,我第一次踏上土耳其这个历史悠久、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不是去参访举世闻名的蓝色清真寺或博斯普鲁斯海崃。而是代表台湾慈济基金会去探望一群未曾谋面的叙利亚难民儿童,希望能帮这些饱经战火蹂躏、逃到异国的孩童,找到一个新校舍──满纳海国际学校的新家。

  时光倒流到二〇一一年初,叙利亚受到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原希望争取民主自由的反对派与政府军间的冲突蔓延全国,最终演变成内战。这个人口数比台湾稍低的文明古国,繁华古城一夕间变成了残垣废墟,造成数百万人民流离失所,流亡邻国。

  就在此时,离叙利亚北部边境一千多公里的土耳其苏丹加济市,三位在土耳其经商的台湾慈济志工──一对穆斯林夫妇及一位佛教徒,为援助叙利亚难民,展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我第一次跟胡光中交谈是在二〇一六年十月,他们夫妇回到花莲跟慈济慈善基金会同仁分享如何在土耳其帮助叙利亚难民的故事。当时胡光中夫妇及叙利亚主麻教授已借用土耳其学校,为叙利亚难民孩童成立了六所满纳海学校。但土耳其法令改变后,将满纳海学校校长都换为土耳其人,并规定必须用土耳其语言教学。为让叙利亚儿童能继续用自己的母语阿拉伯语接受教育, 他们不断寻觅建校的土地。

  此时,却发生令人震惊的土耳其流产政变,造成两百多人死亡。因此政变,胡光中夫妇暂时无法回到土耳其,让处境更加艰困的叙利亚难民以为胡光中夫妇已放弃他们。

  十月二十二日凌晨,胡光中收到满纳海学校三校校长代表全体师生来信,这封信让他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胡光中掉着眼泪分享来信内容。信中声声唿唤:请求慈济、请求胡光中,不要放弃他们。

  虽不曾见过任何一位叙利亚人,但我的心却跟着哭泣,感受他们绝望的心声。我不知道能为这群苦难的人做些什么,只能默默地为他们祈祷。我深深体会证严法师所说的,「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虽然相隔千里,彼此种族、宗教、语言不同,但那分爱与关怀是心心相连的。

  时序进入二〇一七年年中,眼看又要进入新的学年。孩子的教育不能等,援建学校的校地因种种因素尚未确定,如等建校完成,孩子又需再等待一两年,因此思考是否租用大楼来办校?经请示通过后,成就后续满纳海国际学校大楼租约签署的因缘。

  八月的土耳其阳光普照,见到在土耳其的慈济铁三角(胡光中、周如意夫妇及余自成)外,也见到伊斯坦堡省苏丹加济市阿里市长及他的两位得力助手──卫生局长及教育局长。

  阿里市长非常和蔼可亲,透过翻译表达他非常感动远在千里外的台湾慈济人,愿意对非亲非故的叙利亚人伸出援手。他希望退休后能加入慈济成为志工。若非阿里市长的协助,慈济在土耳其苏丹加济市的义诊及助学工作将无法顺利推展,这一切都要感恩阿里市长的担当。

  最晚开学日为十月初,即使马上签定租约,大楼还需装潢及通过各种消防安全检查,直觉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还好有胡光中之前的努力,在各方面结的好人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突破万难,化不可能为可能。

  作者陈美羿文笔流畅,有机会先行拜读此作,对慈济在土耳其援助叙利亚难民的缘起及经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对过程中所有投入的人致上最高的敬意。「菩萨所缘,缘苦众生」,只有走入苦难,才能体会付出的感动与感恩,也更珍惜平安生活时,要知福惜福同时再造福。

  记得一位土耳其前国会议员说的话,「真主阿拉教导穆斯林要像兄弟般彼此友爱」,在远从八千公里外来帮助叙利亚人的台湾佛教慈济人的身行上,我看见了阿拉的教导。

  爱让我们相聚在这里,也衷心祝福叙利亚人能早日离苦得乐,重建家园。

  (本文作者为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副执行长)

自序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陈美羿


  二〇一八年十月中,我突然接到慈济人文志业中心的委託──去土耳其採访慈济志工帮助叙利亚难民的故事。编辑说,土耳其联络处负责人胡光中正在花莲,有两场演讲。我立刻从台北赶过去,听他说起四年多来帮助难民的经过,真是高潮迭起,而且「亮点」很多,感觉写起来应该会很精彩。

  十一月初,志工文素珍陪我飞去伊斯坦堡採访一个月,回来继续追踪。我才知道,四年多来慈济志工为难民所做的,不是阿拉丁神灯变魔术般,一下发放救助六千户;一下办出一个国际学校;一下办出一个义诊中心……

  土耳其的慈济人只有胡光中、周如意夫妇,加上余自成三个人。一路走来,都是崎岖坎坷,步步艰辛,但是他们秉持大无畏的精神,披荆斩棘,一步一脚印走出耀眼的成绩,不但受到土耳其政府肯定,联合国和欧盟也来请益、学习。我只恨自己笨拙,无法表达他们的坚苦卓绝于万一。

  胡光中是一个穆斯林,担任慈济在土耳其的负责人,我曾问他有过挣扎吗?他说当然有。但是证严法师的「大爱无国界」理念,让他破除疑虑,并勇于承担。

  二〇一四年,胡光中发现原来伊斯坦堡也有叙利亚难民之后,就一头栽进去。因为父母都是幼年时,跟随长辈从大陆逃难来台的,所以胡光中自承是难民的后代。而他在利比亚读书的时候,亲历美军轰炸和物资缺乏的景况,所以他对难民的处境,更能感同身受。

  四、五年来,最大的支持力量,首先是来自证严法师和全球慈济人;还有土耳其籍的阿里市长父子及友人;叙利亚籍的主麻教授和他带领的大批难民志工。

  胡光中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因缘前定,他感恩真主阿拉,让他有机会去帮助叙利亚难民。豪迈的他,其实是个思虑缜密的人,碰到天大的困难,总在他谈笑间化解。他说过:「我要多结善缘,不树敌。」但是面对太过无理性的恶劣行径,他也会放话:「绝不轻饶。」

  谈起少数的牛鬼蛇神,有想从他身上要好处而不果的、有想享有特权而无法如愿的,因忌妒而抹黑、毁谤、攻击,无所不用其极。面对这些人,他说:「我很同情他们,他们真可怜。」

  认识胡光中将近二十年了,但就这几个月的相处和深入访谈,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穆斯林?更由衷地佩服他。我想用「能受天磨方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来形容他,应该是最恰当的吧!

  我从土耳其回来以后,变得敏感而脆弱,看到什么都想掉泪。比如路上奔驰的车辆、花园边上的猫猫狗狗、携手散步的老夫妻、擦身而过的嬉闹小朋友,尤其是夜里大楼透出来的灯光,我凝视久久,垂泪不已。我流下的,是无比感恩的泪。生长在台湾,幸运又幸福,能不感恩吗?

  一九四九年的台湾,殖民五十年的日本人走了,国民政府来了。百废待举的蕞尔小岛,从接受外援的贫困,到戮力奋斗致小康,再到今日的丰足富裕。七十年,我亲身见证它的蜕变。

  七十年太平的日子里,记忆中有过几次的事件、几次的学运,幸而都是虽有动盪,但终究平息,算是有惊无险。台湾逐渐迈向改革、进步,尽管一直有不少的论战,但政权转移、轮替,都是在和平中进行。这是台湾民主成熟的果实,也是台湾人的幸运和骄傲。

  七十年的太平岁月,我的生命中没有战争。只在报章杂志、电视、电影中看到过,毕竟都不是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

  在土耳其,近距离接触到叙利亚难民,看到劫后余生的人。听他们讲坦克扫射、飞机轰炸、狙击手、逃难、死亡。他们控诉并祈求:这些惨痛,要让世界都知道!让大家都知道!

  访谈过程中,生活在幸福宝岛的我,除了叙利亚,还和几个远在数千公里外的国家有了奇妙的连结。胡光中留学八年的「利比亚」、上门向慈济求援的「叶门」司法部副部长、加萨走廊的「巴勒斯坦」青年穆罕默德,这些国家都是连年征战、饥饿、民不聊生;还有匆匆来去的希腊,那个爱琴海边美丽又曾经破产的国家。

  这些都是我难以想像的,一生平平顺顺,生长在社会安定、经济富足的台湾,碰触到那么强大的悲惨能量,有几次几乎让我招架不住。

  儿子子豪问我:「你是情绪陷溺,若无法自拔,要不要去看心理医师?」最后他问我:「想想看!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子豪陪我观赏《私人战争》,那是任职星期天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美国籍的玛丽.柯尔文的传记电影。玛丽三十年来像飞蛾扑火般地奔赴每个战场,目睹战争现场的她,因为痛苦得受不了,曾经酗酒,甚至想轻生。

  她在斯里兰卡失去了一只眼睛,二〇一二年在叙利亚霍姆兹失去了生命。罹难前,她冒险直播给BBC、CNN、ITN NEWS,一小时之后,因卫星电话被锁定轰炸而殉职。玛丽曾说,她的工作就是「做一个战争见证人」,最后她用生命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了世人。

  有人推荐我看《走入叙利亚破碎的心脏》,作者萨玛‧雅兹别克是叙利亚女记者,原已流亡巴黎,却三度偷渡进出故国,亲眼目睹遭到残暴蹂躏的无辜民众。

  她出生入死在採访报导之外,唯一的诉求就是「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叙利亚内战的真相。

  虽然我不像两位女士那样走上最前线,但是我很清楚,我的任务也是要告诉世人,战争是多么愚蠢、残酷。战争没有赢家,唯一的赢家是「破坏」和「死神」。

  同时我也要告诉大家,战火无情,人间有爱。叙利亚内战,虽然有些国家袖手旁观,但是邻国的约旦、黎巴嫩、土耳其都伸出援手。尤其是土耳其,接纳超过三百六十万难民,这个温暖的拥抱,将在历史上永远留下一笔。

  我更要告诉大家的是,哪里有灾难?慈济就在那里!叙利亚难民的悲苦,远在八千公里外的台湾没有缺席!

  成立五十三年的慈济,济助过九十多个国家。无所求地对叙利亚难民倾力救援,证严法师带领全球慈济人做后盾;胡光中做前锋执行,旁边还有菩萨伴侣周如意、知心挚友余自成。他们不但做生活物资上的济助,还有真心的爱与陪伴,更重要的,就是证严法师期许的,拔除难民们心中的仇恨,种下爱。唯有爱,才能救赎。

  英国女作家伍尔芙曾经说过:「一切不曾发生,直到它被记述。」是的,留下纪录太重要了。因为这是一个大时代的历史,也是慈济的历史,所以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力,详细访谈、仔细比对、查证资料,务必做到精准无误,如实地写下来。

  二〇一二年底,子豪去约旦一个月,採访慈济帮助叙利亚难民的事蹟,二〇一四年出版《烽火边缘爱的约定》一书;而我这个母亲,像接棒似的,有缘撰写本书,也是帮助叙利亚难民的故事,只是地点和人物换成了土耳其。

  我们希望让世人都知道,战火无情,人间有爱。更希望数十年后、甚至数百年后,有学者要研究叙利亚内战,不止研究战争,还要发掘其间多少人伸手救援的美事。或许这两本书是可贵的文献,可以提供研究者一些线索和资料。特别是佛教和伊斯兰教毫无违和地携手同行,是多么令人动容的事。

  最后我要说的是,生在台湾,无比幸福。愿大家珍惜、疼惜这块土地。天佑台湾!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