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罚法逐条释义(3版)

行政罚法逐条释义(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法
  • 法律法规
  • 法学
  • 执法
  • 行政执法
  • 罚款
  • 行政行为
  • 规范性文件
  • 案例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除介绍我国行政罚法的制定源起、法律原理原则、适用及调查、裁处等重要概念外,并比较德国、美国之行政罚制度,俾利读者对行政罚法之基础概念有一概括性的了解;其次,第二部分之逐条释义则为本书重点,本部分希冀借由较为白话之方式,理论性地解析各条文之概念及其争议问题并辅以实务见解作为佐证,以利读者得以快速了解并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本教材。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假定名为《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实务》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旨在涵盖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合规性等多个方面,完全不涉及您提供的《行政罚法逐条释义(3版)》的内容: ---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实务:构建稳健经营的基石》 导言: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导航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现代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以及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都使得“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手册旨在为企业高层管理者、董事会成员、内部审计师、合规官以及有志于在公司治理领域深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套系统、实战化且前瞻性的指导框架。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公司治理的最新理论与实践,并强调风险管理作为支撑治理结构有效运作的关键支柱。我们摒弃了空泛的理论说教,聚焦于如何将复杂的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策略和工具,帮助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内外部风险。 第一部分:现代公司治理的基石与演进 公司治理的本质是界定和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员工、债权人及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确保企业决策的透明性、公平性和问责制。 第一章:治理的演变与核心原则 本章追溯了公司治理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重点解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与股东至上理论(Shareholder Primacy)的差异与融合。我们详细阐述了透明度、问责制、公平性和独立性这四大核心原则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内的实践差异。特别是,对于近年来新兴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框架,本书提供了深入的解读,强调ESG已不再是道德选择,而是影响资本市场估值和企业长期韧性的关键驱动力。 第二章:董事会的效能与结构优化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决策机构。本章细致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高效且具备多元化视角的董事会。内容包括: 董事会构成设计: 独立董事的比例、专业背景的平衡(如财务、技术、行业经验)以及多元化(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的量化指标。 董事会职能的有效划分: 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层在战略制定、绩效监督和风险偏好设定上的职责边界。 薪酬与激励机制: 设计与长期价值创造挂钩的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确保激励机制的长期导向性,并避免短视行为。 第三章:股东关系与投资者沟通 本章着眼于如何构建积极、透明的投资者关系。内容涵盖了: 股东大会的组织与决策机制: 如何提高股东参与度,特别是对“双重投票权”或“不同投票权结构”的审慎管理。 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时机: 超过法定要求的自愿信息披露(Voluntary Disclosure)如何增强市场信心。 代理问题(Agency Problem)的缓解策略: 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和激励体系,使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 第二部分:全面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ERM) 风险管理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本书采纳了国际公认的框架(如COSO ERM),并结合亚洲市场的特殊性,构建了一个适应性强的风险管理体系。 第四章: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与实施 本章详细介绍了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覆盖全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重点解析了风险治理的“三道防线”模型: 1. 第一道防线: 业务部门在日常运营中识别和管理风险。 2. 第二道防线: 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合规部门的监督与指导。 3. 第三道防线: 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保证与评估。 第五章:关键风险类别的识别与量化 风险的识别必须全面且深入。本书对以下几类关键风险进行了深度剖析: 战略风险: 市场颠覆、竞争者策略变化、商业模式过时等。 运营风险: 供应链中断、关键人才流失、流程效率低下、技术故障。 财务风险: 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和汇率波动。 合规与法律风险: 反腐败(如FCPA、UK Bribery Act)、数据隐私保护(如GDPR、CCPA)以及行业特定的监管风险。 第六章:风险文化、技术与报告 风险管理并非仅仅是流程的堆砌,更是企业文化的体现。本章探讨了如何培养一种“风险感知型文化”。同时,我们探讨了风险技术(RiskTech)的应用,包括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风险报告应精准、及时地传达给董事会,使他们能够基于准确的风险态势图做出决策。 第三部分:合规性与内控的深度融合 在强监管时代,合规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中优先级最高的领域之一。 第七章:构建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 本章侧重于“合规即运营”(Compliance as Operation)的理念。我们提供了构建合规管理体系的实用步骤: 合规风险评估(Compliance Risk Assessment, CRA): 如何系统地识别企业在特定司法管辖区内可能面临的法律和道德风险。 合规政策与培训: 确保政策的“可操作性”而非仅仅是“合规性文件”,以及如何设计具有高参与度的反舞弊和反垄断培训。 第八章:内部控制的优化与审计监督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生命线。本书基于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探讨了如何设计和测试关键内部控制点。我们详细阐述了内部审计部门如何利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Risk-Based Auditing),对治理结构、风险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并向董事会和高管层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第九章:危机管理与业务连续性规划(BCP) 即使是最稳健的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也可能遭遇突发事件。本章聚焦于危机发生时的反应机制: 制定清晰的危机响应手册: 明确指挥链、沟通策略(对内、对外、媒体)和决策流程。 业务连续性规划(BCP)的实战演练: 如何确保在灾难发生后,关键业务功能能够在预定的恢复时间目标(RTO)内恢复运营。 结语:迈向韧性型企业 《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实务》是一份全面的路线图,它指导企业如何超越简单的“合规检查清单”,真正将治理和风险管理融入企业的战略思维和日常决策中。通过采纳本书提出的框架和最佳实践,企业不仅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冲击,更能释放内在潜力,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构建“韧性”(Resilience)才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法宝。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蔡震荣


  现职:
  真理大学法律学系讲座教授

  学经历:
  中央警官学校行政警察学系法学士
  德国斯拜尔(Speyer)大学行政学硕士
  德国杜宾根(Tübingen)大学法学博士
  中央警察大学警政研究所所长
  中央警察大学行政警察学系主任、所长
  内政部入出国及移民署副署长
  内政部参事
  真理大学法律学系教授、主任、财经学院院长

  着作:
  行政执行法(2013年11月五版)
  行政法概要(2015年10月二版)
  时代变迁与法的修正(2016年9月)
  警察职权行使法概论(2016年11月三版)

郑善印

  现职:
  开南大学法律学系荣誉教授
 
  学经历:
  中兴大学台北法商学院法律硕士
  日本明治大学法学硕士
  日本广岛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博士课程修毕
  中央警察大学教授、行政警察学系主任
  开南大学教授兼法律学系主任

周佳宥

  现职:
  中国文化大学法律学系专任副教授

  学经历:
  德国哥廷根大学法学博士
  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筹备处博士后研究员
  国立师范大学兼任教师
  国防部法规会委员

  着作:
  行政法基本原则(2016年9月)

图书目录

三版序 I
初版序 III
索 引 541

第一篇 总 论
壹、行政罚法之制定 3
一、行政罚法制定之源起 3
(一)行政罚之定义及其范围并非一致 3
(二)我国行政上处罚规定的杂乱情形 4
(三)我国行政罚法并无统一总则之规定 6
二、行政罚法制定之经过 6
(一)行政罚处罚种类之界定 7
(二)行政罚法与其他行政措施之区分 8
(三)行政罚法与社会秩序维护法 18
(四)行政罚法之制定及其后续发展 21

贰、各国行政罚制度之分析 22
一、德国违反秩序罚法之发展与形成 22
(一)警察不法与行政不法 22
(二)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 23
(三)质与量之差异论 25
(四)一行为(事)不二罚 26
二、美国处罚制度之介绍 29
(一)刑事罚(Criminal Penalty)与民事罚(Civil Penalty) 29
(二)民事处罚之种类 32
(三)民事处罚合宪性之探讨 38
三、两国制度之比较分析 45

参、我国行政罚法之介绍 46
一、行政罚之定义 46
二、行政罚之法律适用原则 47
(一)处罚法定主义 47
(二)裁处时从新从轻原则与便宜原则之考量 49
(三)一行为(事)不二罚原则 50
三、行政罚之管辖权确定原则 54
(一)土地管辖 54
(二)管辖竞合刑事优先与有关移送之规定 55
(三)行政机关间管辖权竞合处理规定 57
四、行政罚之法律适用 61
(一)构成要件该当 61
(二)违法性 68
(三)可非难性 73

肆、行政罚法裁处程序与调查程序 77
一、违法事实之发现 77
(一)与刑法不同之处罚主体 77
(二)违法事实之产生 77
二、裁处之调查程序与即时处置原则 85
(一)调查程序之即时处置原则 86
(二)调查事实与证据手段之採取 89
(三)通知到场与讯问 90
三、行政罚陈述意见与听证 93
(一)限于第二条第一款及第二款之处分 94
(二)由受处罚者提出申请 94
(三)听证之排除 94
四、裁处书之制作及送达 95
第二篇 各 论
第一条 101
第二条 114
第三条 147
第四条 157
第五条 166
第六条 175
第七条 181
第八条 203
第九条 210
第十条 221
第十一条 229
第十二条 238
第十三条 246
第十四条 253
第十五条 269
第十六条 280
第十七条 285
第十八条 288
第十九条 308
第二十条 315
第二十一条 325
第二十二条 335
第二十三条 340
第二十四条 348
第二十五条 383
第二十六条 389
第二十七条 405
第二十八条 416
第二十九条 420
第三十条 428
第三十一条 432
第三十二条 446
第三十三条 455
第三十四条 463
第三十五条 473
第三十六条 479
第三十七条 486
第三十八条 491
第三十九条 496
第四十条 501
第四十一条 506
第四十二条 513
第四十三条 518
第四十四条 524
第四十五条 530
第四十六条 538

图书序言

三版序

  本书二版自2008年5月付印以来,感谢各方贤达的支持与赐教。此段期间,除为因应缓起诉制度所衍生之问题,总统乃于2011年11月23日修正公布行政罚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五条及第四十六条之条文,且本法之适用问题,亦迭经学说见解及实务判解所探讨外,诸如刑法等相关法律也有大幅度的变动,爰此,乃于历经十年后的改版工作中,邀请中国文化大学法律学系周佳宥副教授参与撰写,以使本书更臻完善。

  于本次第三版之改版内容上,由周佳宥老师补充并增订第七条以及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六条之部分;郑善印老师修润并增补刑法学理以及第四条至第二十三条之内容;其余部分则由蔡震荣老师完成。另外,也于改版过程中,一併补充、修订旧版缺漏以及体例、引註未予统一之处。

  此次改版,除感谢章惠杰、李兆麒、余修智等诸位学生先后协力参与校正文稿及补充资料等工作外,并对新学林出版公司林静妙副总编辑暨其团队同仁的协助谨申谢忱。

作者谨识
2019年2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原本对这种“逐条释义”类型的书籍抱持着怀疑态度,总觉得这种形式容易流于表面,缺乏深度。但《行政罚法逐条释义(3版)》却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非简单地对条文进行字面解释,而是深入探讨了条文背后的立法意旨、实践应用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作者的分析非常细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于“比例原则”的强调。在台湾的行政法学界,比例原则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深入探讨了比例原则的内涵、适用范围以及在行政处罚中的具体体现。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了如何运用比例原则来判断行政处罚是否合理。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太有启发了。我是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正在准备司法考试。这本书不仅帮助我理解了行政罚法的基本原理,还培养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就像一位严谨的学者,引导我深入探索法律的奥秘。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解释得不够简洁明了。但总体来说,这本书仍然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行政罚法教材,尤其适合那些想要深入学习行政罚法,或者准备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人士。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新的知识,而在于它将我已有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和梳理了一遍。我是一名律师,平时主要从事民事诉讼,对行政法方面的知识了解得比较有限。以前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如果涉及到行政处罚,我总是会感到束手无策。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行政罚法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它让我明白了行政处罚的程序要求、处罚的种类、以及处罚的适用条件。而且,这本书还详细分析了行政处罚的抗辩理由,以及如何应对行政诉讼。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太有帮助了。我经常会把这本书放在办公室,遇到问题就翻出来查阅。它就像一本法律工具书,能够帮助我快速找到所需的法律依据。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简洁明了,即使是没有法律背景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它不会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概念解释清楚。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一些比较新的行政处罚规定,解释得不够全面。但总体来说,这本书仍然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行政罚法参考书,尤其适合那些需要经常处理行政处罚案件的律师,或者想要了解行政罚法的相关人士。它就像一位可靠的助手,为你提供专业的支持,让你在面对行政处罚的时候,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行政罚法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以前总觉得行政处罚就是政府对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行政处罚背后,蕴含着大量的法律原则和程序要求。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罚钱”、“吊销执照”,更涉及到对公民权利的限制,以及对政府权力的制约。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体的案例分析。 作者在解释每一个条文的时候,都会结合台湾的实际案例,详细分析案件的争议焦点、法院的判决理由,以及判决背后的法律逻辑。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背诵条文,而是在参与一场真实的法律辩论。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即使是没有法律背景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它不会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法律概念解释清楚。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对于一些比较冷门的行政处罚规定,解释得不够详细。但总体来说,这本书仍然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行政罚法教材,尤其适合那些想要了解行政罚法,或者需要面对行政处罚风险的人士。它就像一个耐心的朋友,为你解答每一个疑问,让你在面对行政处罚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不迫。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说实话,有点让人头疼。字体太小,行距太窄,长时间阅读眼睛会很疲劳。而且,书中的一些图表,设计得不够清晰,让人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这本书内容的认可。它对于行政罚法的解释,真的是非常深入和透彻。我是一名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平时的工作就是负责处理行政处罚案件。以前在处理案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行政罚法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它让我明白了行政处罚的程序要求、处罚的种类、以及处罚的适用条件。而且,这本书还详细分析了行政处罚的抗辩理由,以及如何应对行政诉讼。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太有帮助了。我经常会把这本书带到办公室,遇到问题就翻出来查阅。它就像一本法律百科全书,能够解答我遇到的各种问题。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一些比较新的行政处罚规定,解释得不够及时。但总体来说,这本书仍然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行政罚法参考书,尤其适合那些在行政机关工作,或者需要经常处理行政处罚案件的人士。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你提供专业的指导,让你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这本《行政罚法逐条释义(3版)》啊,说实话,我一开始买的时候是有点犹豫的。毕竟台湾的行政法体系跟大陆还是有些差异,担心直接照搬大陆的解释,反而会让我更困惑。但后来发现,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框架,让我能够理解行政处罚背后的逻辑。它不像有些书,只是简单地罗列条文,然后附上几个案例,看完之后还是觉得云里雾里。这本书会从历史背景、立法目的、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一步一步地引导你理解每一个条文的含义。 我特别喜欢它对于“处罚裁量权”的讨论,这部分在台湾的行政诉讼中经常会遇到。书里详细分析了处罚裁量权的边界,以及如何判断处罚是否“显失公平”,这对于我们这些经常需要面对行政处罚案件的律师来说,真的是太有帮助了。而且,这本书的作者在解释条文的时候,会结合台湾的实际情况,举一些台湾的案例,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是单纯的翻译品,而是经过了本土化的改编。当然,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一些比较新的行政处罚规定,解释得不够深入。但总体来说,这本书仍然是一本值得推荐的行政罚法教材,尤其适合那些想要系统学习行政罚法,或者需要经常处理行政处罚案件的人士。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为你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让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